材料的“消失”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

2022-05-09 16:38郑永敬
中华手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观者当代艺术消失

郑永敬

材料的消失是当代艺术创作表现和观念传达的一种创新,指的是把创作材料的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或直接将作品过程中的消失作为艺术家情感表达的主题。

材料的消失之所以显现于当代艺术中,在于其隐含的过程性、时间性和消逝性的特性,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材料的消失一方面是对艺术作品表现形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在观念本体的当代艺术中,为艺术家的情感传达和与观者的情感对话提供了一个知觉场。

消失的含义

消失,意思为事物渐渐减少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从其含义上它蕴含过程性、时间性和消逝性3个特性。万物都会随着时间的绵延而趋于消失,但同时消失过后又会产生新存在,一切从有中来到无中去,就好像我们本身就来自于世界,又消失于世界。正如克里斯托所说:“艺术家(尤其是建筑师)都在追求永恒。但我什么也不想留下,这需要勇气。”[1]

材料是艺术作品的承载者,材料的消失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将看似完成的作品破坏并重新建构,将其中所蕴含的时间性、过程性和消逝性,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运用到作品中,表达创作者对当下的生存体验和情感。

克里斯托叙述他的创作灵感时说过,有一种创作情感是别人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这就是人类对于短暂事物的珍惜和热爱,比如生命。因为他们知道,生命的脆弱和不可复制,而我们希望把这段珍惜和重视的情感转移到我们的作品里,因为我们的作品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想要欣赏它的紧迫感。在作品中,材料的消失是作者观念表达的呈现方式,是当代艺术观念表现的一种创新,探索材料的消失在以观念为本体的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对于当代艺术创作实践和观念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艺术作品中材料消失的表现形式

柏格森认为:“材料的‘不存在,其实是将自己创造成了一种形式。”[2]材料的消失是创作的一部分,呈现在作品中是对作品形态的破坏,这种破坏是为了完成作品的必要条件。作品的完成伴随着材料的瓦解破碎和回归自然形态,作品呈现出消失的状态,但作品并非不存在,只是承载作品的材料不存在了。消失的过程对于这件作品来说是客观存在的,是创作该作品的一种形式。

材料的破碎瓦解建构了作品的形式,作品和艺术创作的过程紧密联系。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曾推着一块巨大的冰块前进,随着气温升高和与地面的不断摩擦,冰块慢慢化为乌有。这件“消失”了的装置作品,在时间的推移下,原有的形式被打破瓦解,形成冰块消失的最终形态。[3]消失之时也是作品完成之时,巴西环保艺术家内尔·阿泽维特的装置《最小纪念碑》也是用冰做成小人,将其放置在太阳下,阳光照射,观众围观,上千个冰人逐渐消融。一切过后,作品仿佛不曾存在过。[4]看似完整的作品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留给现场观众的记忆是弥足珍贵的。艺术是通过材料和工具,并运用审美能力和技巧完成作品,呈现出作品面貌,而材料消失的艺术是无法复制的,这种作品以消失收尾,用另一种方式永存于人的内心深处。

创作材料如何在艺术作品中消失

材料的易变、不稳定性是作品材料消失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打破原有的静态艺术形式,突破艺术框架,在无形的时间和可视的运动过程中,感知创作材料的消失。

(一)创作材料的不稳定性

艺术实践所选择的是不稳定的材料,如冰块、蜡烛、未烧制的陶泥等。再借助温度、摩擦、压力等外部条件,导致材料在艺术作品中消失。例如蔡国强的作品《天梯》,就是利用了火药易燃易爆的同时还能产生声光的特点,被点燃的天梯火光慢慢向上蔓延,照亮宝石蓝的天空,浮现出通往星河的天梯。天梯在爆炸中渐渐变为灰烬,让人在静穆中再次感受该作品的伟大。[5]蔡国强巧妙地对火药材料属性和意义进行挖掘,回归本质,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

材料是艺术创作呈现的载体,除了材料本身属性传达了作者心理感受外,在消失的过程中,起到连接作者与观众纽带作用的,正是材料的不稳定性。

(二)材料消失的艺术是“无框性”的艺术

材料消失的艺术是“无框性”[6]的。“无框性”由鼓常良提出,他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框架。从本质上看,一件艺术品通过框架来圈定自己,从而与外面的环境隔离,形成一个独立的、自我的世界。”破除“框架”的艺术作品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蔓延,没有界线,不被局限,正如画没有画框的束缚,雕塑没有基底的牵绊。材料消失的艺术作品,在空间中向不确定的方位延展。从时间维度上看,材料消失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如同上了发条,其变化的每一瞬間,都是消失过程中的某一点。材料在不确定的瞬间消失,作品处在动态化的过程中。这是对传统艺术稳定、静止的打破,突破原有的框架,赋予了艺术自由、变化。

观者对材料“消失”的体验与创作者的观念传达

随着当代艺术的创作类型的开放多元,材料的消失逐渐成为一种创作语言,来反映艺术家对于当下生存体验的情感表现。观者从对材料消失的体验过程中感知作品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审美和感悟。其中涉及到不断变化的3部分:作品的材料、观者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观念。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观者感悟材料的“消失”与创作者的观念传达至关重要。

(一)材料消失的连续性

人由静止稳定的艺术向变动消失的艺术观看方式的转变,是基于材料的不稳定性使作品具有了过程性。

卡尔松认为:“一件艺术品是在时间中某个特定的点完成的,在这个点之前发生的,我称之为作品的‘生产史,其后发生的是它的历史。”[7]材料消失的作品的“生产史”带给人的冲击力,不是一股激浪涌入,而是如“润物细无声”般,在时间的绵延中诉诸感官,给予人感性的力量,从而产生情感与记忆的交织。观者与创作者情感产生的连接,脱离不了现实世界,离不开材料消失的过程性,正因如此,作品中材料消失的运动变化性才尤其重要。它之所以有意义,在于其动态化的过程使观者直接参与体验,并引发思考。

(二)观者流动的情感

当代艺术的本体是观念,它是特定观念对特定材料的使用,表现当下人们的生存体验。材料的消失作为一种创作语言运用到艺术家的观念表达,其过程性直接促成了观者面对作品的情感变化。鼓常良说:“审美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话,或者说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8]在面对消失的作品中主客体是动态化的相互渗透、交融。感知消失的目的并非就是在运动变化的作品表象中感知消失,而是从消失中获得与作者的共鸣和思想的升华。

材料的变化乃至消失,不断提醒我们这是客观存在的,它对观者的影响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我们通过身体存在于世界,通过身体感知世界。”[9]在物质运动的前一秒与后一秒,我们的身体感知是不同的,而身体和记忆的绵延,在材料消失前后的瞬间断裂,弥合中产生了对作品的情感变化。

(三)作者观念与观者审美体验相互交融

观者在材料消失的艺术中所体验到的情感起伏,离不开创作者对作品注入的情感。犹如看一部优秀的电影,观众随着情节的跌宕体验情感变化,脱离不了导演的感情投入。材料的消失在短暂的时间中,改变了观者对作品的印象,创造了新的感知,也赋予了作品新的意义。

这一过程涉及对作品的外在感觉与内在感知,第一阶段是在过程中观察到的消失,由观者的听觉、视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所给予,是对作品的表面感知;第二阶段上升为内在感知,是由表及里触及主体记忆、过往经验和思想情感。观者在对材料消失的鉴赏中,观看并参与了作品的完成,体验的情感是随着作品“生产”的持续而产生波动,并与作者产生情感交织。

以《最小纪念碑》《天梯》等为代表的材料消失的作品,艺术家一方面通过材料的不稳定性,以材料的分裂瓦解和消失构筑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并传达观念,另一方面基于材料消失的过程性、时间性和消逝性,创造了由观者参与的持续性的体验情感。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创作语言,材料的消失打破了传统静止艺术的创作方式,其作品“生产”、观念呈现与观者的审美体验所产生的共鸣都是动态化的。这对当代艺术创作而言具有突破性意义,也为当代艺术创作实践探索和观念表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凤凰艺术.我什么也不想留下这需要勇气. http://art.ifeng.com/

2020/0603/3501948.shtml.

[2]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45-46.

[3] 杨子薇.“消失”的艺术张力与服装设计[J].艺术评鉴,2017(3).

[4]朱迪·A·沙尔,杨扬.为了消失而作:内尔·阿泽维多的“最小纪念碑”[J].世界美术,2015(3).

[5] 林鹏.跨界与融合——蔡国强的艺术语言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0.

[6] 小田部胤久.比较美学的先驱鼓常良及其“日本艺术风格无框性”理论:走向文化间性美学[J].周人花,译.东方丛刊,2008(1).

[7] Allen Carlson,What Is the Correct Curriculum for Land- scape?.Andrew Light and Jonathan M.Smith,eds.The Aesthetics of Eve-

ryday Lif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8] 小田部胤久.比较美学的先驅鼓常良及其“日本艺术风格无框性”理论:走向文化间性美学[J].周人花,译.东方丛刊,2008(1).

[9]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猜你喜欢
观者当代艺术消失
当代艺术看得懂
端午节观龙舟赛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心中的风光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