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元素,江南韵味,浙江特色,大国风度,世界大同。”2015年,刚过古稀之年的嵇锡贵接到一个新任务——为2016年即将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简称G20杭州峰会)设计一套晚宴餐具,上级仅给出这20个字的设计要求。
2016年,在G20杭州峰会期间宴请世界政要的宴会上,出现的《西湖韵》《国色天香》《繁花盛世》3大主题国宴瓷惊艳全场,嵇锡贵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其高超的设计水平和烧造技艺。
苦练“童子功”
在嵇锡贵的记忆中,她与陶瓷的缘分源于景德镇。
1951年,嵇锡贵一家从浙江省湖州市举家迁移到江西省景德镇市父亲工作的地方,辗转几天后,在快到景德镇时,看到昌江里都是圆圆的白色瓷饼(渣饼),怀着孩童的好奇,她让船工捞上来玩。这是嵇锡贵第一次接触瓷器。“自此,冥冥之中指引我走上陶瓷艺术之路,注定要同陶瓷打一辈子交道。”
初中毕业后,由于从小热爱画画,嵇锡贵凭着扎实的绘画功底,考入了景德镇市陶瓷美术技艺学校的青花班。在这里,她系统学习了素描、图案、青花等专业课程。刚开始,她在坯墩上练习画画,画得不好用刀刮掉一层继续画,凭着一股子犟劲,她把10厘米厚的坯墩练到只剩3厘米,甚至不休息也要把线条、纹样画得满意、画到熟练才肯作罢。而且青花彩绘不像釉上彩那样分工明确,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等都是专人画的,而青花专业,图案、花鸟、山水、人物都要学,这为她日后的创作开辟了思路,可根据器皿的造型决定装饰题材。“我深深体会到年轻时练就一身扎实基本功的重要性,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
由于嵇锡贵在各方面优秀的表现,学校让嵇锡贵提前一年毕业,并担任学校的素描课老师。身份的快速转变让她压力很大,但也促使她更加努力在专业上提升自己。为了在陶艺上继续提升,2年后,嵇锡贵辞去了老师一职,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那时提出辞职是要冒风险的,不仅会丢掉饭碗,还可能会被扣上‘专业思想不稳定、不安心的帽子。后来我听从母亲的意见,决定放手一搏,所以我要感谢我的父母。”
在陶瓷学院读书期间,嵇锡贵家里经济困难,每月8元的伙食费都成问题。为此,她周日不得不上山砍柴卖给砖瓦厂。寒冬无法上山,就去砖瓦厂挑土方或接一些画新彩的碗、盘的活。生活的艰辛,使她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因此学习更加刻苦,晚上经常熬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
大学的课程更加系统,仅专业课就有青花、刻花、古彩等,老师也都是知名艺人。有“古彩一代宗师”之称的段茂发教古彩。古彩的线条很重要,要求比粉彩画得更浓,要挺、有力度,使纹样更具装饰性。且古彩用的陶瓷颜料也不同于粉彩,是以水性颜料为主,有的地方还要用本金描画,色彩对比强烈,彩绘难度更大;被誉为“珠山小八友”之一的石宇初教授画草虫、鱼、家禽、鸟等,最出名的是画蝉,翅膀画得透明,非常灵动。“跟他们学习的这些技艺我现在还在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我与邓白先生合作的粉彩瓷板《丹荔鸣蝉》中蝉的画法就是石宇初老师教的。”
转眼到了大四,嵇锡贵还记得那年去北京参观学习,让她受益匪浅。不仅是工艺美术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她课余时间到故宫博物院陶瓷馆临摹的各种陶瓷纹样和器型。不到20天,就临摹收集了宋代刻花、划花1本,陶瓷造型1本,以及故宫建筑上的琉璃窗花、通风口上的纹样1本。“这批资料我至今仍珍藏着,尤其是牡丹、莲花等纹样,还用于越窑青瓷的装饰。”
“在陶瓷學院4年里,我是幸运的,陶瓷技艺从釉下到釉上都学遍了,非常全面,又得到那么多知名老艺人亲手传授。”也正是在这4年里,嵇锡贵树立了终生从事陶瓷艺术的目标。
擅青花的“陶艺人家”
1981年对嵇锡贵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这年,她带领下的釉下彩组承接了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明代青花的研究”科研项目,她自然成为该项目的带头人。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明代几个代表时期的青花绘制技法、图案特点,以及青花料特性等。”在嵇锡贵看来,当代景德镇青花料基本沿袭了清代青花料特点,因此仿制清代青花没什么难度。而明代青花在中国陶瓷彩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颜色特别,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最后,经过对古窑、古瓷片和各地博物馆调研后,她们把目光聚焦于宣德、成化两个时期的青花——宣德时期的青花是中国青花瓷历史上最出色的,成化年间最大的成就是“斗彩”的出现。宣德时期的青花料用的是一种进口的叫作“苏麻离青”的青花料,这种青花料含有一定的铁质,烧造后与釉结合,产生带有晕染效果的铁质斑,非常有韵味。经过研制,嵇锡贵的团队成功配制出这种颜料,俗称为“炸”料——青花画面纹样有铁斑点和晕开的特殊效果,像国画中宣纸晕开的艺术效果;而成化年间用的是国产平等青,呈色淡雅,瓷胎更薄、更细腻,为加强艺术效果利用青花绘画的方法创造出了“斗彩”的装饰形式。
为了达到明代青花的艺术效果,嵇锡贵带领团队尽量在每个工艺细节上追求完美。后来,他们仿制的青花瓷器几可乱真,同时也创作出一大批现代风格的青花作品。“研究传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新、为了今天、为了将来的开放思路。当时为了征求意见,我们举办了一场展览,在展出的250件作品中,大部分是吸收传统手法创作的画面,给人感觉既有传统青花瓷的特点,又别有新意,为探索继承传统青花彩绘装饰走出了一条新路。”
“明代青花的研究”项目结束后,嵇锡贵又有计划地研究了元代青花和清代青花,摸索出历代青花装饰纹样的特点,并撰写了《历代青花莲纹样的特点》《明代青花的装饰艺术》等多篇文章。“我的专业就是青花彩绘,熟悉相关的技法。这些研究使我在继承传统与创新中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嵇锡贵的作品就参与各种展览,获得各种奖项。1982年,她绘制的仿元执壶《牡丹图案》、双耳瓶《田园人家》等多件作品被选送参加上海国际古陶瓷会议、全国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展览,并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认为“基本达到了历史上原矿物青花料的呈色效果”。
贵山窑里的越窑青瓷
1986年,嵇锡贵与丈夫郭琳山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回到浙江,进入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不曾想,几年后由于国家体制的变革,研究所转为自创自收的单位。当此,他们不得不从工作室走向市场,并将目光聚焦在大型陶瓷壁画装饰上。两人各自发挥专业技术特长,承接了一些大型陶瓷壁画项目。
与瓷器不同,大型陶瓷壁画中的彩绘颜色要求明快,设计中要处理好色彩的搭配,这需要对陶瓷材料有相当的把握能力,“琳山是同济大学硅酸盐专业毕业的,他对于陶瓷原料与工艺比我精通。”嵇锡贵还记得当时设计的第一件釉上彩陶瓷壁画《春溢蚕乡》是为浙江省丝绸进出口公司设计的,作品以水乡、蚕桑为题材,整个色彩调子笼罩在具有淡淡水汽的绿色中,既符合工作环境的性质,也非常雅致。该壁画一完工就引起各界重视,成为当时建筑装饰的新形式。“制作大型陶瓷壁画非常辛苦,一边要赶工期,另一边还要预防陶瓷壁画烧成中的不确定性。记得有一年冬天制作一幅大型壁画,由于瓷板的质量问题,烧造时出现大量破损,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我们日夜加班赶制,那时小艺(嵇锡贵女儿郭艺的小名)已经大学毕业,在我身边帮忙绘制壁画。一天下午,我们正忙于赶工期,听到外面不断有鞭炮声传来,我很纳闷,小艺恍然大悟说,今天是除夕呀,这才赶紧停下手中的活,准备过年。”
因为吃不了这份苦,很多研究所的同事纷纷改行,只有嵇锡贵等少数人坚持下来。“我们一直没有放弃陶瓷创作,一是舍不得放弃自己的专业;二是抱着一个信念:只要专业精湛,不怕没有业务。”那段时间,嵇锡贵与丈夫在完成项目之余,还要挤出时间坚持艺术创作。正是这种坚持,让他们在行业里崭露头角,并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992 年杭州天工艺苑为嵇锡贵、郭琳山与女儿郭艺3人举办了名为“陶艺人家”的陶瓷艺术展,全面展现了他们多年的艺术创作成果,得到邓白等众多大家的赞赏。这次展览,嵇锡贵触动很大,成为了她艺术创作中的转折点。
历史上,浙江曾经是生产民间青花瓷的地方,嵇锡贵夫妇回到浙江后,结识了工艺美术界的学术泰斗、古瓷艺术研究专家邓白教授,开启了一段感人的师生缘。在邓白教授的指导下,嵇锡贵不仅将传统工笔绘画技法表现在陶艺上,二人还合作了粉彩瓷板《梅花青鸟》和《丹荔鸣蝉》,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正是在邓白教授的启发下,嵇锡贵开始着手越窑青瓷的恢复工作。“越窑青瓷因釉色清透,适合刻花、划花等装饰,而我恰好擅长刻花技艺,邓先生让我把越窑青瓷刻花技艺好好整理,恢复越窑青瓷的装饰艺术。”自上世纪80年代始,嵇锡贵夫妇先后到上虞、慈溪、萧山等地考察越窑青瓷古窑址,走访古代越窑青瓷的收藏者,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1998-1999年,嵇锡贵夫妇先后从研究所退休,不久后成立了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专研越窑青瓷。“退休后,我们全部精力都放在‘贵山窑,所有的制作设备都要备齐,泥料与釉料都,要靠自己配制,烧窑更不用说,都是我俩候在窑炉边上,根据经验一点点尝试总结。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但很有成就感,而且也很享受这样自由、安静的创作时光。”这段时期,他们创作了大量作品,如嵇锡贵的青花斗彩、青瓷刻花作品和郭琳山青瓷捏塑《禅》《回娘家》等代表性作品。“我们共同制作的《婴戏系列》也是出自这里,由琳山雕塑造型,我负责彩绘。这套作品10个人物为一组,倾注了我和琳山共同的心血,现在看到这组雕塑,仍会想起我们一起制作陶瓷的情景,一切恍如昨日。”
德艺双馨
2013 年5月,杭州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开馆。这天,嵇锡贵很激动,因为自丈夫郭琳山2011年离世后,她一直有个心思放不下:希望把两人多年努力的成果展示给大众,为越窑青瓷提供一个交流的地方,也把经验传承给下一代。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出台了相关政策:每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可以带5名徒弟,且由政府资助工资。嵇锡贵从70名报考生中选了5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的学生。
“俗话说得好: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我正式带徒后,把很多精力放在传习上。针对学生特长制订学习计划,要求他们每周画写生稿和设计图,画好后贴在工作室墙上,通过比较和交流,促进学生专业性的提高。”同时,嵇锡贵也为自己制订了计划,一边带徒传承技艺,一边继续研究创作。“越窑青瓷以仿古瓷居多,继承传统没有问题。若仿照越窑青瓷鼎盛时期的风格,那是唐代人的审美趣味,但这种格调符合现代的审美趋势吗?所以,我们要敢于创新,比如改良工具、创新工艺手法等,形成时代的特征,这才是继承的价值与意义。”
为了创作方便,嵇锡贵在家里也有一间工作室,如此一来,她随时都能进行创作,用她的话说就是“不浪费时间”,“我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思路不受局限,这也是我年轻时好学的结果。所以,我经常告诉学生,趁年轻有精力的时候,多学本事,总有一天会厚积薄发。”如今,这些学生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每次参展或比赛,都能收获各种奖项。
“感恩”是嵇锡贵在访谈中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她是一个特别懂得感恩的人,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人,感恩这个大好的时代。“回首过往,我在陶瓷艺术上取得的成果与老师们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以前邓(白)先生总是叮嘱我们要把中国传统陶瓷技艺继承下来。”她也教学生感恩,“我不仅要传授他们精湛的技艺,还要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性,要让他们铭记: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工艺家——德是贡献社会,艺是奉献才华,用心学艺,锻造成才,并用感恩之情回报社会。”
对话嵇锡贵
Q:您曾提到“让越窑青瓷向现代化、生活化发展”,您认为怎样才能走向生活化、大众化?
A:走向生活化、大众化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最近我们在做一个“贵山窑”的展览,这个展览正是走向大众的一个方式。展览展示了“贵山窑”的风貌,有我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也有我的徒弟们不同艺术风格的创作。通过展览,创造了大众与越窑青瓷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既普及了越窑青瓷文化,也提升了越窑青瓷的影响力。作为创作者,我認为创作既有美感又有民族意趣、既传统又不失新意的作品,有助于推动越窑青瓷走向大众,也能得到大众欣赏和喜爱。
Q:目前越窑青瓷有哪些创新发展?您认为什么样的创新才是“经得起检验”的创新?
A:创新发展是建立在对传统“吃透”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创新更难。所以,目前越窑青瓷仍以仿古之作为主,一些创新的做法还较为生硬,作品的整体美感未得到很好的表现。而设计的创新是建立在对作品整体美感的把握之上,装饰的设计与创作既要符合越窑的气韵,又要反映时代的风貌,如此才可焕发越窑青瓷的生命力。
Q:现在您还会亲自参与创作、设计吗?
A:我一直处于创作至上的状态,因为我是从内心真正热爱陶瓷艺术创作。工作时间,除去参与一些公益活动、高校授课,大多数时间都在西溪湿地的工作室,或自己创作,或指导学生;节假日,我也会在家里创作。于我而言,创作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Q:请您用几个关键词对有志于从事陶艺创作的年轻人一些鼓励或忠告。
A:一是外师造化,认真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二是学习传统,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勤加练习;三是熟悉陶瓷制作工序,做个全方位的陶瓷手艺人。
越瓷雕刻技法
半刀泥刻法
用平刀在泥坯上斜刻,一边刀角着力,另一边刀角稍提起,刻出的线条一边深一边浅。操作时起刀要轻,落刀要重,要准确、流畅,好似中国画中的钉头鼠尾描。
划花法
此法需用尖细的工具在泥坯上划出细线条装饰纹样,像中国画中用毛笔中锋勾出铁线描一样,需做到粗细均匀,并根据纹样要求有疏有密,准确而流畅。
刻珍珠地法
先在泥坯上刻出主题纹样,空余地方用扁尖刀啄成粗糙的质地,形成高低不平的肌理效果,烧成后主题纹样突出凹凸的底在光线的折射下像洒落满地的珍珠。
挖泥线法
此法需使用由细钢条圈成半圆形的特制工具。创作时,制作荷叶或树叶,不用刻出叶脉,只需用刮泥刀刮出凹面,使凹面与凹面之间形成自然的肌理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