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征璘 张文龙 冯光 杜晓健 高远 刘衍松 俞明立
【提要】 医学继续教育是对医务人员工作后专业知识扩展、更新的终身教育。20 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建立了规范的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和法规。我国医学继续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医学继续教育的形式也更加形式多样,内容多彩。尤其是修复重建外科专业,作为操作性、技术性极强的医学专科,更需要高效、实用、便捷的继续教育方式。本文对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继续教育专委会近10 年的继续教育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继续教育新模式,供大家参考。
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和获取越来越方便快捷,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越来越多。医务人员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形式也更多样化[1-2]。修复重建外科是通过外科手术或组织移植的手段,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畸形、病变进行修复与再造的学科。一名修复重建外科医生的工作和成长,单靠从医学院校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的带教指导、同行间的交流学习,方能胜任修复重建外科的工作[3-6]。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前身为“中华手外科专业群”,2012 年初创立,由一群从事修复重建外科、创伤骨科、手外科等临床一线的医生组成。初创时只有成员50 人,活跃在丁香园、中华手外科网上,分享了许多精彩的临床病例。后来,大家自愿组成了30 人的讲师团,每周进行3 次网络交流。当时应用“YY 语音”直播软件,每周二晚上8 点准时进行病例讨论,每周四晚上8 点进行精品讲座,每周日晚上8 点进行病例交班。
2012 年9 月,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在温州雁荡山成功举办首届年会,活跃在网络上进行学术交流的50 位成员第一次见面交流,这些人就是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的第一届委员,大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池永龙教授、高伟阳教授参加了年会。首届年会顺利召开后,中华手外科专业群正式更名为“手足显微外科论坛”,大家集资筹建了专业学术网站“手足显微外科论坛”(网址:www.szxwwk.com)。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年会。2013 年10 月,在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举办了第二届年会,此次年会首次通过“YY 语音”网络直播,并进行了拇手指全形再造解剖直播演示。2014 年12 月在四川泸州召开了论坛第三届年会,会议邀请到侯春林教授参加,得到了侯春林教授的高度认可和赞扬。侯教授建议手足显微外科论坛加入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地服务于全国同道,提升论坛价值[7]。经过3 个多月的筹备,2015 年3 月,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在浙江舟山正式成立(图1)。从此,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肩负起更加光荣的责任和使命,每周3 次的学术交流增加至4 次,新增每周三下午3~5 点的临床解剖直播,坚持至今,除重大节假日外,从没有间断过。目前,临床解剖直播通过丁香园网站、好医术平台和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平台进行全国直播,坚持公益免费,受到广大临床一线医生的一致好评。每周四晚上8 点的精品讲课栏目也深受临床医生欢迎,邀请过的讲座专家包括侯春林教授、赵德伟教授、顾立强教授、张世民教授、章一新教授、徐永清教授、王增涛教授、陈山林教授、王欣教授等等,单次上线收听讲座医生达1 061人。
图1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合影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皮瓣技术逐渐得到推广普及,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敏锐捕捉临床医生需求,从2016年至2019 年,举办穿支皮瓣解剖实战班4 届,举办显微外科技能培训班4 届,举办临床手术实战班6 届,大大提高了广大基层临床医生的显微外科技术水平。
经过近10 年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发现修复重建外科医生非常迫切地希望通过一次短期培训就能掌握一项外科手术技术,这需要一个优质高效的继续教育平台来实现,先进行理论讲座,再解剖演示,再动手实操,最后进行临床手术实战,通过这种多位一体的继续教育形式以满足大家的需求。目前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在全国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继续教育平台共6 家,分别是天津市人民医院、宿迁市第三医院、唐山市第二医院、云南骨科医院、徐州仁慈医院、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其中,宿迁市第三医院刚刚建成的永璘临床医学研究院规模最大,整体设计风格独特,能够满足四位一体化的培训内容。
图2 修复重建外科继续教育新模式示意图
修复重建外科继续教育新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我国修复重建外科医生的迅速成长,有利于穿支皮瓣移植技术、微创腔镜技术等外科技术的推广普及,有利于提高修复重建外科手术效果,节约国家医疗资源[8]。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将继续推动继续教育新模式的普及和优化,帮助有意筹建此类培训平台的医院搭建平台,并开展国内外多个平台联合继续教育工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