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芝,黄敬成
(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十病区·浙江 兰溪 321100)
郑莉斯
(金华市婺城区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0)
下肢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治疗选择。由于创伤和手术双重因素导致局部渗出、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等引起局部肿胀和疼痛;如不能及时处理,会影响手术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术后使用镇痛泵,效果仍不甚理想,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可减轻疼痛,但存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1]。组织脱水剂解决肿胀,不良反应多,如肾功损伤、静脉炎等,而且费用高。因骨折使患者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较高[2]。中医药在骨伤科疾病的应用广泛,积累了丰富经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疼痛收效较为满意,且具有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经济性、安全性良好[3]。本文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90 例,术后应用自拟中药方桃红利水汤治疗,观察疼痛肿胀缓解情况及DVT预防作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90 例下肢骨折患者均来自兰溪市中医院手术治疗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 例,女性患者20 例,男性患者25 例;年龄18~65 岁,平均(40.25±9.61)岁;肿胀度(11.57±3.26)%;股骨干骨折20 例,胫腓骨骨折15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例。观察组45 例。女性患者18 例,男性患者27 例;年龄20~61 岁,平均(41.63±10.06)岁;肿胀度(10.85±3.15)%;股骨干骨折18 例,胫腓骨骨折1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1例。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纳入标准 1)有明确外伤史,符合骨折诊断[4];2)年龄18~65 岁;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病理性骨折;2)粉碎性、多发性骨折;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4)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5)对使用药物过敏者。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镇痛、抗感染、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方桃红利水汤,方药组成:桃仁、红花、川芎、乳香、没药各15 g,大黄、牛膝、益母草、泽兰各12 g,当归、天花粉各10 g, 甘草6 g,便秘者加芒硝、枳实;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食欲不振加山楂、鸡内金;失眠者加龙骨、牡蛎、远志;抑郁者加柴胡、枳壳;每日1 剂;水煎取200 mL,分早晚2 次口服,连续服药14 d。
2.2 观察指标 1)术后第1、3、7天对2 组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0~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记录疼痛缓解时间。2)术后第1、3、7天对2 组患者肿胀度进行测定,肿胀度=(伤肢肿胀处周径-健侧同部位周径)/健侧同部位周径×100%;记录肿胀消失时间。3)DVT发生率。4)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术后第1、7天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
3.1 2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肿胀度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第1、3、7 天疼痛评分、肿胀度比较
3.2 2 组患者疼痛缓解、肿胀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疼痛缓解、肿胀消失时间比较
3.3 2组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使用桃红利水汤观察组发生DVT1 例,DVT发生率为2.2%;对照组发生DVT 7 例,发生率为15.6%。2 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3.4 2组患者术后第1、7天血浆D-D、FIB含量检测结果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术后第1、7 天血浆D-D、FIB水平变化比较
骨折患者由于骨折损伤及手术医源性创伤造成局部软组织双重打击,导致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者可导致肢体坏死,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以对症干预为主,包括患肢冷敷、患肢抬高、药物镇痛及脱水等;其中非甾体抗炎药尽管能够短期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反应,但长时间应用不良反应众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风险。
中医认为骨折及手术后损耗气血,离经之血更易妄行,而恶血瘀滞还可导致气血失运,瘀无以去,折不能续;同时血溢肌肤则发为局部肿胀、疼痛症状、瘀斑等。清·陈士铎有云:“跌打损伤,皆瘀血在内而不散也,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折不能续”,提出瘀血为骨折患者局部肿胀疼痛出现的根本原因。桃红利水汤选用桃仁、红花、川芎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大黄逐瘀生新、清热凉血;牛膝活血祛瘀、强筋健骨;益母草、泽兰活血利水;当归活血祛瘀、养血补血;天花粉清热消肿;甘草缓和药性。全方可达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利水消肿之效。
DVT是骨折患者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手术应激、术中止血带的使用以及麻醉方式等因素造成静脉血流缓慢、血管不同程度损伤,加上术前禁食水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术后患者活动不便等均为 DVT 危险因素[5]。DVT有可能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而导致死亡,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D-D、FIB是反映机体纤溶、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FIB 含量升高,提示机体纤溶酶活性降低或丧失,血液黏滞度增加,导致高凝状态[6]。D-D 是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D-D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及凝血功能异常,DVT风险升高[7]。两者为预防骨折后DVT的敏感指标[8]。
本文观察结果可见:桃红利水汤治疗观察组各时段(术后1、3、7 d)疼痛、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和肿胀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后7 d血浆D-D、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桃红利水汤有助于减轻下肢骨折术后的疼痛、肿胀,降低D-D、FIB水平,预防DVT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