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涵
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家长学校建设上,要增强多通道信息收集途径,加强家校联系;更新观念,优化师资队伍;精心组织,提高家长综合素质;系统安排,优化家长学校建设评价方式。
关键词:家长学校;小学家长学校
教育部、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家长学校是以未成年人的家长及其抚养人为主要对象,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因此家长学校有助于提高家长教育理论修养、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1小学家长学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家校间信息不对称
家长学校对家长需求信息以及教育资源库等没有能及时更新,比较难以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家长想要获得的信息与家长学校提供的信息或资源经常错位或不对称,久而久之,不仅会降低家长的热情与参与度,而且还会降低家长学校的信誉度。
1.2专业师资队伍短缺
目前,家长学校的教师队伍多由校内教师或班主任组成,缺乏外部专业力量的支持。除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所需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多元化,仅仅依靠校内教师团队很难满足不同群体家长的需求,这就需要借助校外团体的专业力量。
1.3家庭教育的缺位。
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和发展,部分小学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在教育上出现了偏差。部分家长都认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那么教孩子的责任应当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但他们没有想到,教育也是家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1.4家校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家长学校制定的家长学校评估标准中,多是对家长学校进行检查评估与不定期抽查,并根据具体评价标准对家长学校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然而,在这一评价过程中,家长和学生被边缘化,家长群体是家长学校的主要成员,对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有绝对的发言权。学生是最终受益人,学生对家长近期表现的评价也能够间接反映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如果缺少家长及学生这一重要的评价主体,就很难得到全面真实的评价结果。
2促进家长学校发展的改进策略
2.1增强多通道信息收集途径
首先,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可以向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家长的职业、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有无特殊需求等),制定符合家长层次及需求的相关课程;其次,在每次家长学校活动结束之后,可以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收集家长的反馈信息;最后,在学期结束或家长结业后,可以请家长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以及对家长学校后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2.2培養多元化师资队伍
多元化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家长学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在进行家长学校培训时,除了充分利用本校任课教师及班主任担任家长学校的教师的教师资源,还可以与校外教育专家合作,参与家长学校的相关活动,提高家长学校的专业度与认可度。其次,家长也是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库。家长学校要利用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来为家长学校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发挥他们的优势与特长,提高家长学校在家长之间的影响力。
2.3提高家长培训力度
2.3.1“授课”与家长会相结合
首先家长学校要预先安排好内容和时间,精心设计主题。专题涉及面广,内容切合实际,主要有学习辅导、亲子关系、习惯培养、手机使用、人际沟通等。其次,家长学校的培训和学习主要利用家长的业余时间,次数不宜频繁,时间不宜太长。最后,学校选择的主题事先经过调查分析,根据共性问题精心编写教材,做到有理有据、情真感实,避免空洞说教,力求具有实效性、可操作性,能在实际运用中有参考价值,家长通过授课提高理论知识,获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换意见。
2.3.2是“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授课”是对家长进行辅导的重要方式,但学生是独立个体,个性千差万别,集体“授课”只能解决共性问题,不能解决个性问题,然而个性问题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3.3分层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学校需要全面开放课堂,邀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活动。首先,每学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接触。其次,家长开放日,相关领导都要精心准备、全程参与,做好讲座,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提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的认识,增强家校合力。
2.4加强检测督导,对家长素质能力提升情况的检测
学校检测方面就是是要采取班主任考核、家长问卷测查、互助互诊能力展示和家教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学生检测方面,主要有学生作文和学生测评问卷调查等形式。社区检测,主要包括学校以家长学校平台为依托,将家长学校对家长在学校检测以及学生检测方面家长所获的评价给予社区,作为社区评先“五好家庭、优秀家长”等评比活动的部分依据,从而推动家庭教育工作。
结语
家长和教师是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向同步方能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如何办好家长学校建设值得每一个学校、每一位老师深思。因此,办好家长学校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指导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必要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才有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为每一位家长提供最优的教育理论指导和服务,使每一位家长都尽可能成长为教育的行家里手,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教育部.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DB/OL].http://jtjy.china.com.cn/2008-12/22/content_2642474.htm.2004-10-25.
[2]胡玉敏.家庭是教育的主阵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9):16.
[3]乔伊丝·L.爱普斯坦,等.家长学校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 [M].吴重涵,薛慧娟,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3
[4]田澜,龚书静“. 积极参与”:家校结合新样态——以西方教育中 的家长参与转向为鉴[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15-18+49.
[5]张俊,吴重涵,王梅雾,刘莎莎.面向实践的家校合作指导理 论——交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