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语博大精深,其中还包括很多的建筑知识。
成语“门当户对”的“门”与“户”都是指门,不过二者略有区别:双扇的为“门”,单扇的为“户”。这个成语原指两家人对面住着,后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宜于结亲。
“蓬荜增辉”的“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简称,即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门。这个成语是说使贫苦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贵客临门或得人馈赠的书画陈设品时的谦谢之辞。
“门庭若市”的“庭”指大门内的庭院,整个成语说的是大门和庭院的人多,像集市一样。
上古堂前无墙无门,成语“坐不垂堂”指不坐在堂前屋檐下,以免瓦片掉下来伤着。堂的东西墙叫“序”,楼角则叫“隅”。成语“向隅而泣”形容孤独失望的樣子。堂前的东西有两根楹柱,柱子承着梁,成语“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以假换真。梁上是栋,又叫檩。栋上是榱(cuī),又叫椽,椽上往往盖着瓦(上古多盖茅草)。成语“栋折榱崩”用以比喻国家的倾覆。
“规”和“矩”是古代两种测量工具,所谓“规”,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圆规,而所谓“矩”与现在木工们常用的直角尺类似。成语“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这是古代房屋的格局,成语“登堂入室”比喻在学问或技艺上有一定的造诣。
在古建筑中层叠的木拱,中心勾连,因此叫“钩心”;两个殿角相向对峙,像是互争上下,因此叫“斗角”。成语“钩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