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娟,王洪强
1 濮阳县农业农村局,河南濮阳 457100
2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东营 257400
奶牛酮病(Ketosis)是由于奶牛机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全身性营养代谢疾病,多发生在高产奶牛围产期内。本病的主要生化特征是血液、尿液和乳液中β-羟基丁酸(B H B A)、乙酰乙酸(C A S)、丙酮(A C E)以及血浆游离性脂肪酸(N E F A)升高[1]。根据临床表现是否明显,酮病可以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临床酮病奶牛主要表现为血酮含量>3.0 mmol/L,以奶牛产后短期内食欲减退、产奶下降、机体消瘦和尿液、呼出的气体散发烂苹果味[2];亚临床酮病奶牛则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需要检测血清中B H B A 的浓度作为判断标准,一般认为血清B H B A 浓度≥1.4 mmol/L为亚临床酮病奶牛[3]。两者区别在于奶牛血酮含量不同。
在我国奶牛酮病发病率为7%~14%,亚临床酮病发病率可达33%[4]。该病造成奶牛采食量和泌乳性能下降,乳品质降低,可以继发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等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酮病是规模牧场养殖中重点防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及时、准确地检测奶牛酮病,有利于及早发现病牛、开展治疗,从而降低发病风险。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市某规模牧场泌乳奶牛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评估发病原因,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奶牛酮病检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濮阳市某规模牧场年存栏量1 200 头,品种为荷斯坦牛,每年泌乳母牛数量基本维持在400 头左右,年产奶量8 t以上。奶牛采用散栏卧床饲养,双排管道式挤奶,全混合日粮(TMR)技术饲喂,产后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1。每天饲喂3次,饲喂时间为07:00、12:00、17:00。2021年1—10月在产后奶牛中随机选择86 头(胎次在1~6 胎)为检测对象。
表1 全混合日粮配方(干物质基础) 单位:%
跟踪检测86 头产后奶牛血液酮体含量以判定奶牛是否患有酮病,记录奶牛日泌乳量、胎次,对酮病、泌乳量和胎次相关性分析。
分别于奶牛产后1 d、7 d、14 d和21 d晨饲前尾根静脉采血2 mL,采用BHBcheck奶牛血酮检测试纸(美国新泽西州PortaCheck公司)快速检测血液酮体浓度。判断标准参照文献[3]:临床酮病血酮>3.0 mmol/L,亚临床酮病血酮1.4~3.0 mmol/L,健康奶牛血酮<1.4 mmol/L。
产后奶牛酮病发病情况见表2。对86 头产后奶牛血酮的跟踪检测结果显示,产后1 d有2 头奶牛发生酮病,发病率为2.32%,均为亚临床酮病奶牛;产后7 d有21 头奶牛发病,发病率为24.42%,其中亚临床酮病奶牛15 头,发病率为17.44%,临床酮病奶牛6 头,发病率为6.98%;产后14 d有10 头奶牛发病,发病率为11.63%,其中亚临床酮病奶牛7 头,发病率为8.14%,临床酮病奶牛3 头,发病率为3.49%;产后21 d有4 头奶牛发病,发病率为4.65%,其中亚临床酮病奶牛3 头,发病率为3.49%,临床酮病奶牛1头,发病率为1.16%。
表2 产后奶牛酮病发病率统计表 单位:%
从上述数据看,临床酮病奶牛和亚临床酮病奶牛发病率高峰均在7 d和14 d,其中7 d为最高峰。在跟踪检测的4 个时间节点,亚临床酮病发病率均高于酮病发病率,表明奶牛酮病以亚临床酮病为主。
产后奶牛酮病与奶牛胎次相关性见表3。试验数据结果显示,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酮病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高发于3~6胎奶牛,其中亚临床酮病以5胎为最高,为75.00%,临床酮病以6胎为最高,为33.33%。
表3 产后奶牛酮病与奶牛胎次相关性
产后奶牛酮病与泌乳量相关性见表4。日产奶量在5~15 kg、16~25 kg和26~35 kg奶牛酮病发病率分别为8.33%、30.95%和35.00%。检测结果显示,无论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奶牛的发病率随着日产奶量增加而上升。
表4 泌乳量与酮病相关性
奶牛酮病的治疗应坚持补充糖物质,减少酮体生成,促进酮体氧化为主。丙二醇是生糖先质,能提高血糖水平,降低血浆中酮体和游离脂肪酸含量[5]。对患病奶牛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和丙二醇或甘油,每天2 次,一般治疗剂量为1 000 mL/d,持续3~5 d;对产后7 d内的临床酮病奶牛可以注射地塞米松,通过促进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动员组织蛋白的糖原异生作用[6]。为避免地塞米松引起的免疫机制,一般使用1 次,剂量为300 IU/次,不可重复使用。为增加采食量,促进消化机能,可以中药调制以补气健脾、活血补血,方剂如下:党参60 g、苍术80 g、厚朴60 g、枳实50 g、当归60 g、茯苓50 g、川芎40 g、赤勺60 g、砂仁60 g、熟地60 g、甘草50 g、神曲100 g,磨碎熬制,候温灌服,每天2 剂,连用5 d。
奶牛分娩后采食量降低,泌乳量增加,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继而出现酮病。因此,酮病从根本上说是围产期内奶牛由于机体营养物质代谢紊乱造成的,营养调控是预防酮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产前合理调制TMR营养均衡,防止奶牛过度肥胖。产前过度肥胖的奶牛在分娩后1~3 周内采食量的恢复比较困难,引起能量负平衡,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7]。一般情况下,奶牛分娩后的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不超过16.00%,消化能在12.00 MJ/体重以上,从产前4~5 周逐步增加能量供给,直至产犊和泌乳高峰日到来[8],具体方法:在饲料中直接添加丙二醇、丙酸等生糖前体物质;应用莫能菌素,以增加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含量和肝脏糖异生作用的前体物;补充代谢调节剂,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烟酸和胆碱降低脂肪肝的诱发几率;产前15 d内每隔3 d进行酮病检测,及时发现患病奶牛和治疗,调整饲养方案,为减少奶牛分娩后患酮病打下营养基础。
奶牛酮病是奶牛围产期重要营养代谢病之一,尽管死亡率很低,但是通常造成奶牛体质下降,泌乳性能降低,乳品质量变差,诱发繁殖障碍疾病,给奶牛养殖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规模牧场应定期开展酮病检测,优化饲养方案,最大程度降低酮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