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宝新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2)
高校是一个学术场域,治理有方、运转有序、持续有为的学术生态是其学术治理的目标。在高校场域中,论文是学术的基因构成,论文发表行为是学术治理的根本对象,学者学术发表行为治理的关节点正是科学论文评价制度的设计与供给。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其首当其冲的就是“唯论文”,“唯论文”评价是其他“四唯”评价的病根,从论文评价根源上“反五唯”具有战略性意义。历史地看,中国论文评价史已走过了同行评价主位、行政评价主位两个历史阶段,及至目前,基于种种量化工具的机械式学术评价日趋流行,“学术GDP”思维毒霸学术场域,“五唯”评价症候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应对“唯论文”评价制度,消除机械化、行政化、数字化论文评价模式的流毒,对于纯化学者学术动机、营建健康学术氛围、完善中国学术制度、涵养绿色学术生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后,以2000年编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为标志,我国论文评价走出了以刊物行政定级为核心的学术制度,转而迈入以量化评价为内核的客观评价轨道,标志着我国论文评价范式的根本转型。直至今日,量化评价制度的弊端全面暴发,片面追求论文外部影响、刊物等级、发表数量的学术价值倾向走向极端化,致使高校学术生态严重受损。必须认识到,“唯论文”的评价指挥棒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公敌,阻滞着国家文化、经济、科技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诚如学者所言,“破五唯”的价值原则“有利于学术生态的优化,有利于高等教育所承载的公共价值与公共利益”[1]67-70。因此,探明我国高校“唯论文”评价制度的病变机理与根源,采取对症下药式的行动,是修复我国高校学术生态的根本方略。
论文发表是学术活动的基础环节,它不仅是学者个人的事情,更涉及学术生态的营建、学术价值的端正,几乎学者的每次论文发表活动及其社会效应都是事关学术发展格局的一个事件。在健康、民主、纯洁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学术论文发表将带动学术生产力的发展,而在病态、专权、势利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学术论文发表很可能破坏学术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术潜能内能的释放。一句话,学术生态是决定论文发表行为的关键参量,高校学术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培育优质学术生态,规范学者的学术发表行为,为高校构筑一套健康的学术运行机制。所谓学术生态,就是学者共同体在一定学术体制、机制与制度下开展学术探索活动中,在共同学术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稳态学术环境与稳定行动模式,它是引控整个学术圈发展的学术观念、学术标准、学术规则、学术风气、学术传统等要素在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个学术自组织系统。在不同性质学术生态中,学者的学术行为表现差异明显:在优质学术生态中,学者进行的是真学术、真研究,具有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学术论文成果源源不断地产出,并在学术圈子中得到认可推崇,论文发表行为合乎伦理性、规范性、专业性的要求,学术运行处在稳健、持续、增值的状态之中。相对而言,在劣质的学术生态中,学者的论文发表行为偏离了学术志业的初心、本心,学术操守沦丧,学术圈充斥着一种或急躁虚浮、或冷漠消极、或投机取巧的龌龊氛围,原创性学术成果罕见,学术发展内卷化严重,学术运行品质低劣,学术人难以找到自己的学术家园。一句话,学者论文发表行为失范标志着健康学术生态的崩塌。进言之,高校学术生态的实质是两种反向学术力量——“自由学术行为”与“学术外控系统(学术文化)”在博弈互动中形成的一种超稳定平衡态,是以学者学术行为为焦点,以学术价值、学术规则、学术组织间的三体互动为核心,进而构成的一个自组织系统(图1)。
图1 高校学术生态运行图
图1表明:健康学术生态的直接表现是规范、理性、有序的学术行为模式建立。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学术界必须建立创新为本的学术价值观、预防学术异化的学术规则体系以及民主自治的学术共同体,以此实现对学者学术行为的联合引控,为学者构筑一道抵御一切异化学术行为的学术“防火墙”。其中,学术价值规约学术行为的方式是方向引导,学术规则规约学术行为的方式是底线控制,而学术组织规约学术行为的方式是同行督促,三者合为一体、共同发力,为学术活动平稳运行提供了环境支持与文化土壤。
在健康学术生态运行中,高校学术评价发挥着激发、激活、激励学术动力的特殊功能,若应用得法,会起到提振学者学术热情、激发学术创造动能、提升学术生产效率的作用,若使用不当,则会将学者学术行为带入功利、求量、短视的学术误区,进而损伤健康学术生态。“唯论文”评价正是侵蚀健康学术机体与生态的一支毒剂,其主要机理是扭曲学术价值倾向、蚕食学术规则、迫害学术组织,致使学校学术生态伤痕累累,诱使学者学术活动走进一条旁门左道,形形色色的变异学术行为正是其直接表现。进言之,这一机理的具体发生机制是:用显性学术活动成果及其效应性指标来代表学者学术水平,破坏了其内部要素——学术价值、学术规则、学术组织与学术行为间的动态平衡机制,导致学术价值、学术操守的内核虚空,学术活动遭遇表象化、虚空化、外延化的牵绊,最终诱发了学术生态体的病变发生。换个角度看,这一机理也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表达,即“极端化畸变效应”,特指学术生态系统中由于对某一要素过分夸大而导致的整体失衡现象。在唯论文评价中,学界为了强化学术研究采取了机械的量化评价,无视论文作为学者学术活动自然物化成果结晶的事实,对论文成果的量化指标极端化关切,由此引发了学术生态部分链环的畸变——学者学术行为意图异变,并将这种异变内向传导,感染了学术生态系统的关键链环——学术价值、学术规则与学术组织,导致整个高校学术生态系统被反噬,引发系统整体运转失灵与学术防火墙失效现象的发生(图2)。
图2 “唯论文”评价侵蚀学术生态的机理图示
一旦唯论文评价击穿了学术生态的免疫系统,种种学术失守、失控、失节现象就随之发生,学者学术活动就会走向病态与异化,导致形形色色的“论文评价症”滋生。因此,恢复健康、良性、正向的学术生态就成为振兴当代学术事业的迫切要求。当前,“论文评价症”的表现主要有三种:
1.学术评价论文化
在学术实力、水平评价中,只看论文成果的外形、数量与效应,无视学术品质、研究过程、实践转化、社会效率、学者学品,甚至用论文发表来代表学者的整个学术品质,这就是“学术评价论文化”,其集中体现就是“以文评学”。就实质来看,学术研究是一项立体、连续的社会实践,与之相应,学术评价也应有立体性与连续性。
从横向来看,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具有立体性,涉及多样化的层面与要素,如学术理念、学术思维、学术表达,尤其是后者,它有多样化表达,如研究报告、研究发明、研究著作等,它们都是研究成果的多态、多层、多维表达,论文成果只是其关键表达形式之一,纯粹关注学术论文成果,强化论文作为学术实力评判的硬核指标,极有可能撕裂学术成果的整体性与有机性。从纵向来看,学术研究具有连续性,是由创意发生、创造实践与创新成果产出等基本环节组成的一个连续体,周期性是学术研究的显著特征。因此,科学的学术评价不仅仅是结果评价、产出评价,更应该是一个意图评价、过程评价、追踪评价,仅仅关注结果的学术评价只会导致不择手段、不讲伦理、专注论文“打磨”、远离学术本心的学术研究败局。
正是如此,学者指出,论文评价毕竟“只是评价的部分指标,不是全部,更不是最本质、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条件”[2],实质性指标源自论文生产的过程及其背后。所以,“学术评价论文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片面极端的评价形态。
2.论文评价刊物化
在论文评价中,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再度身陷机械化囹圄,这就是用刊物等级来代表论文等级、论文质量,由此派生出“以刊评文”现象,学术评价进一步被外部学术刊物把持,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评价被驱逐。受此影响,刊物崇拜症在国内学术界流行,刊物绑架学术现象出现,刊物霸权代替了学术霸权,刊物等级变动成为最扰动学者心弦的话题。无疑,学术刊物是学术活动的衍生物与生存空间,是学者开展学术争鸣的舞台,其本意是为各种学术观点提供公平的展示机会,而非要对各种学术观点的等级区分高下。任何原创学术观点之间都是本体意义上的平等关系,其引用率、转摘率反映的是当下社会关注度、论点热度、内容新颖度,而非其学术含量等级排位的依据。在这一意义上,高校中基于引用转摘评量的论文等级制度有其根本性缺陷,用学术刊物等级代表学术论文等级是当代学术评价制度异化的一个重要发生点,其实质是无视学术观点的本体存在,用“少数服从多数”的简单化原则压制学术观点中的“小众”,挑衅自然生长的学术逻辑,诱发学术变态行径的滋生。正如学者所言,以刊评文“是一种极度简化、刚性的‘片面’评价,这种片面的最直观表现就是‘唯外部’”[1]9-12。
3.学者评价数量化
随着论文等级评价的合法化,学者学术实力评价变成了论文绩效得分的加减乘除,变成了论文数量与等级的加权运算,“学术GDP”主宰的学术发展格局由此确立。在这一学术格局中,评价机构按照论文数量等级给高校、学者排名,学校按照论文的刊物等级与发表数量为学者计算奖金绩效,“以文评人”“以文评校”日渐成为国内高校学术评价的主导理念,为论文而疲于奔命、疯狂激励成为当代中国学者与高校的生动写照,为赚取高额奖金、学术待遇而发论文成为相当多学者的主导性学术动机,整个学术界弥漫着一种为论文抓狂的浮躁学风。这种形势下,许多学者“唯论文是从”,将论文发表视为学术终端目标,视为学术生命存在的标志,学术研究的创新过程、学术品质、社会贡献、伦理操守等一概被漠视,许多学者沦为学术市场上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学者指出,当前“把发表科研论文过分量化或功利化,已经远离了科研的初衷,降低了高校进行科研创新的质量和成效”[3],数量化论文评价正在把中国高校学者带上一条不归之路。
中国学术评价的退化行程表明:学术生态破坏的起点是去本体的论文评价制度,中转点是功利化学术行为在学者圈中的横行,终点是学者学术价值操守的失守与学术质量文化的沦落。在病态学术生态中,学者的学术志业精神失落,学界的学术生产陷入内卷状态,致使当代中国学术研究陷入“有高被引论文却原创科技虚空”“有海量科技论文却科技精英稀罕”的窘境。其根源之一就是学术生产力被“唯论文”评价挟持。在这种学术环境中,学术生产实践陷入了名实脱节的怪圈,学者学术生产的“泉眼”被堵塞,亟须对畸形学术评价体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全面解放中国高校的学术生产力。
当代中国学术生态的病变源自政府、高校、学者三者间学术生产关系中的失调:以学术论文评价为枢纽,政府对论文量化评价制度的使用、高校论文量化激励制度的实施、学者论文崇拜行为的滋蔓等环节之间是一脉相承、合力叠加的关系,如果三者缺乏对畸形论文评价影响的免疫力、阻抗力,中国学术评价制度自然会陷入论文量化评价一边倒的局面,出现极端、过度的论文等级评价现象是必然事件。依循学术生态运转机理,在高校学术实践运行全景中科学定位学术论文评价的职能,政府、高校、学者三者合力构筑高校论文评价新模态,是振兴当代中国学术事业的行动方略。高校学术评价治理的根本点是高扬学术论文本体价值,其关节点是规范学术论文发表行为,其入手点是回归学术论文的生态位。
在学术价值本位理念指引下,高校学术实践是一个由知识创新目标、学术创新行为与学术成果凝练等要素构成的一个三角形架构与学术运行全图,与之相应,目标、学者与成果从三个角度牵引着高效学术实践——学术论文形成发表的全程,它们构成了高校“学术实践铁三角”的三个顶点(图3)。
图3表明:高校学术实践是由三个基本节点——目标、学者与成果等构成的一个“三角形”实践构架,它以知识创新元生产为目标顶点,以学者学术创新行为为创新支点,以学术论文凝练为成果焦点,在有序勾连、链式互动、闭路循环中引控着高效学术实践的开展与走向。为此,高校学术论文评价也必须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来进行整体评价。
图3 高校“学术实践铁三角”图示
1.学术顶点:瞄准知识创新元
一切学术实践存在的立基点是真理发现、知识创新、改善实践,其标志性构成要素是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的基本单元正是“知识创新元”。学者指出,“知识单元是粒子化了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又是场化了的知识单元”,“创造过程乃是知识单元的重组过程”,与之相应,学术实践的实质是“先把结晶的知识单元游离出来,然后在全新的思维势场上重新结晶的过程”[4]29-34,故学术实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知识创新元”,学术活动与成果评价的关键是看其有无新知识的增量,有无“知识创新元”出现,有无全新知识元组织形态的产生。一个“知识创新元”的出现一定是探究性过程与外显性成果合而为一的过程,一定是在长期学术探索中逐渐涌现的过程,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积累性、成长性、生成性。瞄准知识创新目标,筹划知识创新方案,催生“知识创新元”,正是学术实践的实质与旨归所在。从这一角度看,围绕知识创新元开展学术活动、发表学术成果、培育学术产品,是高校学者学术实践的价值立基点。
2.学者支点:导正学术创新行为
高校学术实践的目标点是创造新知识元,达成这一目标的支撑点则是学者的学术创新行为,它才是高校学术实践的主体构成,专注于学术创新目标、学术实践过程而不被学术成果竞赛所胁迫、所烦心,不用急于求成的形态论文,正是健康学术生态的显著特征。相对学术成果而言,学者及其创新实践才是产出学术成果的基础,学者理应是学术实践铁三角的一个立足点。研究发现,学术实践受两种逻辑驱使,即正当逻辑与后果逻辑[5]62-64:前者关注的是学术创新活动本身,关注的是学术创造活动自身的合法性、持续性、积累性,后者关注的则是学术成果产出,关注的是学术产出的品质、数量、效果,一味关注后者极有可能诱发“杀鸡取卵”“投机取巧”的学术心态与行径,导致学者的学术实践偏离学术创新的初心与基元。因此,坚持用学术正当逻辑来导正学者学术创新行为,确保其学术行为的学术属性、学术本质、学术内涵,是学术实践健康发展的枢纽链环。真正的学术行为是学者的行为,学者的学术操守、学术信念、学术精神、学术梦想才是驱动其原创性学术行为的源头活水。因之,学者是最具能动性、创造性、增值性的学术创新主体,是学术生产力的首要元素,学者的学术秉性决定着其学术实践的效力、效果、效应。作为一名专业研究者,一个以学术为志业的纯粹学者,他一定会把学术使命、学术生命、学术德性看得高于一切,藉此构筑一道预防学术行为变异的免疫系统,确保其学术研究活动活力持久。进一步看,学者的栖身之地是行道、圈子,是学者共同体,在业界与行内大力鼓励学术原创行为,号召学者远离学术腐败、坚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常态化开展学者品性教育、警示教育等,是高校净化学术生态、提升学术品质的得力之举。
3.成果焦点:凝练核心学术成果
学者及其研究活动是学术创新实践的主体,学术成果则是学者学术创造力的物化与结晶,其中凝聚着学者非凡的学术创意、独特的学术思维、艰苦的学术探索与卓异的学术见解。从这一角度看,学术成果凝练既是学者学术表达力的体现,也是其学术探索活动的翻版。“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纪录。”[4]29-34正是如此,学界更为看重的是学术论文,因为论文的品质、等级、内涵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对学者而言是最具显示度、说服力、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承载着核心学术研究成果。换个角度来看,学术论文一旦成形发表,它就脱离了学者及其学术实践过程,成为一个可以多角度品评的独立实体物,甚至它将自己的生命与是非交给了论文的评价者与解读者。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论文与学者研究之间具有某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完全用学术论文指代学者学术实力本身有其先天缺陷。进言之,那些善于表达的学者可能将自己微渺的学术成果装饰装扮地非同一般,而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者很可能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搁浅在实验室之中,或者仅仅向实践转化而不可能以大气论文的形式在学界公开发表。因此,仅仅看论文成果的评价是不可信、不科学的。论文成果的凝练与应用是高校学术实践的第三个重要节点,一旦这一过程顺利完成,学者的学术价值就可能显现,并激起进一步学术探究活动的展开,完成了学术创造在学术实践主体间共享、交接、延续的任务。正如韦伯所言:“学术的意义在于,你所作出的成就,将在不久的将来被人超越。学术工作要求被超越,要求过时。这不仅是命运,更是目标。”[6]论文成果凝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对学术的超越与知识的再创新提供了一座桥梁。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高校学术实践的良性运转与生态维系是在三者间动态平衡、相互支持中实现的:学术论文发表依从于学者学术创新实践,学术创新实践依从于学术创新价值实现,构成了学术活动的内循环,进行学术评价、论文评价的目的是要加固这一循环,增强循环力度,铺就学术生长发展的快行道;学术成果表达凝练、学术创新目标规约共同支持着学者学术创新行为,从目标导引与成果产出两个维度涵养着学者学术生命;学术成果论文的产出是为了呈现学术研究结果、彰显学术创新价值,而非仅仅为了赢获名利,进言之,后一收获只是优秀学者、优质学术的自然汇报而已。从学术实践“铁三角”关系来看,高校学术论文评价的新模态理应是:以知识创新元评价为核心,以学术研究过程为根本,以学术论文成果为依据,真正将论文评价与知识创新、研究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让论文成果评价服务于学术创新目标达成,服务于学者研究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
由上可见,回归学术实践母体是学术论文评价的本真之路,也是高校学术治理的有力切入点。就学术成果体现来看,有论文、著作、报告、产品、技术、测试量表、政策建议、工作方案等多种形式,其中论文是一切其他学术成果之母,是其他学术成果的构成基因,论文评价是高校学术评价系统的原核所在。从高校学术实践运行全景图可以看出,高校学术治理的焦点环节点是论文评价的系统治理,只有将论文评价治理置于高校学术实践运行全程中去考量才可能提出有效科学的治理思路。结合上述分析,高校学术论文治理的一般思路是:从论文生态定位出发,分析论文价值生成机制,最终锁定论文评价的核心关注点。
1.立足论文的学术生态位
“唯论文”评价病根在于它是一种去本体评价、纯外部评价,是无视高校学术生态与学术实践“铁三角”框架的片面评价,它已经陷入了孤立化、抽象化、机械化的评价陷阱。从病根入手来治理高校学术论文评价,首先就必须让学术论文回归其生态位,站在学术实践、学术生态全局的角度对其进行价值定位、生态定位、功能定位,促使高校论文评价活动回归本位。所谓生态位,就是“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7],与之相应,论文生态位是指一篇论文在学术实践链环或学术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独特位次及其承载的特定功能关系。在高校学术生态中,论文从属于学者学术行为,是学术发表的指涉对象,合理合规的论文发表行为意味着健康学术生态的运行。在学术实践“铁三角”中,论文成果凝练的功能定位是:物化学术创新的知识成果,服务学者学术活动的持续推进,为后续知识转化、科技孵化、文明进化提供知识生产服务。从这一角度看,高校论文成果一头连着学者的学术研究实践,一头连着社会生产生活,确保这一链接高效运转正是其基本功能定位或生态位所在。在这一意义上,学术论文评价必须考虑其上下两个接口,即学者学术研究接口与社会应用接口,科学的论文评价一定要能支撑优质学术知识生产与优质社会生产两个服务对象,促使学术实践的双重价值——知识生产价值与社会生产价值的形成与实现。
2.紧盯论文的价值生成部
论文评价的内核是价值评价,促使论文本真价值彰显是论文评价的核心关切之一。论文价值既包括本体价值又包括社会价值,前者源自论文中蕴含的原创知识与方法思维贡献,后者源自论文成果给学术实践、社会生产、人类文明带来的促进与进化。由此可见,论文的价值生成部有两个,即学者的知识生产环节和成果的行业应用环节,力促论文评价回归这两个环节是论文价值评价时的现实考虑。进言之,高校论文评价的直接对象是成形了的论文作品、论文成果,对其价值评价必然涉及两个要素:其一是论文自身的原创价值、知识价值、本体价值;其二是知识成果应用中带出来的再生价值、社会价值、使用价值。同时,在这两个价值之间又互生出了一系列“中间价值”“边缘价值”“次生价值”,具体体现为:其一是论文直接使用价值,体现为论文在学术圈内被其他学者引用、参考、购买等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其二是论文育才价值,体现为论文在学术圈外的大学教学中所产生的价值,如思维方法训练价值、学术态度教化价值等;其三是作者学术实力的显示价值等。如若将这些价值中的任何一类过度放大、片面理解,都可能导致学术生态受损,进而成为高校学术治理的直接对象。在实践中,许多学术实践主体将论文引用价值视为学术实力水平的标志,将论文育人价值弃之一边,一味追求论文的实力显示价值,致使学术评价被中间价值、边缘价值所误导,论文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被严重忽视。从这一角度看,高校学术治理的思路之一就是破除论文边缘价值至上的评价思维,回归论文本体价值评价,把好论文价值生成的关键部——知识生产与社会应用,严格将原创知识产量与社会生产力提升度作为论文价值评价的基本点。
3.确定论文评价的关注点
由上可见,科学的高校论文治理要求学术论文评价要回归其学术生态位,回归基本价值,体现评价对论文学术本性的彰显、强化与导正功能。在这一思路指引下,高校论文评价必须瞄准其本然关注点,抓住论文存在属性及其价值生成的枢纽链环开展评价。
首先,从论文生态位角度看,论文评价必须嵌入高校学术实践全景全程之中,同时兼顾其前端与末端评价,即站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应用的中继点上来进行:一方面,评价要看论文成果中凝聚的学术创意、学术劳动、学术精神、学术态度,而不可能单单看其形式规范度、结构严谨度、表达练达度等表层事象,知识创新元含量始终是论文的“干货”,表里统一、以里为本是学术论文评价的首要原则;另一方面,评价还要看论文的核心构成——知识成果中有无可转化的技术原形或潜在的社会卖点,毕竟学术创造的终端意图是变革社会、服务文明、促进生产,没有潜在社会价值、科技价值的论文成果不仅没有应用价值,而且根本就不应有社会存在空间。基于这两点考虑,论文成果评价必须考虑两个关键关注点,即学术研究内容与社会转化潜质,将之兼顾起来评价一篇学术论文,就可能让论文评价成为桥接学术环路、维系学术生态、营养学术生命的一把利器。
其次,从论文价值回归角度看,论文评价必须坚持“以本体价值为本,以社会价值为基,以边缘价值为辅”的评价思路:其一,论文的学术性、创造性、知识增殖性一定是论文评价的第一关注点,是首要价值,捕捉论文中的学术原创点、新生点、突破性,透视其中蕴含的知识创新元,是学术论文评价的根本立意与行动始发点;其二,论文的可转化性、潜在应用性是论文评价的第二关注点,缺乏社会关怀意识的人文研究、缺失市场意识的科学研究注定是被社会淘汰的对象,毋容置疑,让行业、社会来评价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三,论文的引用价值、育才价值、实力展示价值等是论文评价中的参考价值、次生价值,不应作为论文价值的核心因素来关注。参照这一论文价值梯度、层次划分,为论文价值评判定制一份价值量表,据此为每一篇论文价值进行科学赋分,是高校学术论文治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作为高校学术治理的关键一环——论文评价制度的设计与优化尤为重要,事关高校学术事业发展的大局,冲破“唯论文”评价阴霾是当代中国科技事业振兴与腾飞的关键举措之一。无疑,论文评价改革的使命是:遏止盲目追求“学术GDP”倾向,回归论文的学术生态位,优化高校学术生态,以此攻克内卷化学术发展态势,净化学者学术动机,服务精英学者、顶尖成果的发育,释放学术研究事业的强大内能。一句话,助推论文评价回归学者、学术、学问本身,促进积极、健康、优质的学术生态形成,是破除“唯论文”评价、修复高校学术生态的最终目的。在这一指针指引下,当代我国高校论文评价治理工作的行动方向是:回归学术本位逻辑,规限量化评价疆界,构筑内外互参系统,预防评价特权滋蔓,努力构筑学术论文评价的新模态。
学术论文的本心是学术志业,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言的“对学术的内在志向”,因为“个人只有通过最彻底的专业化,才有可能具备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8]。论文只是其学术性,包括学术精神、学生态度、学术智慧、学术思维、学术理念等的外显外壳、物化载体,捕捉、确认、强化论文的学术性内涵始终是高校论文评价环节理应坚守的初心与基点。在“学术实践铁三角”中,论文作为主体学术成果形态,其附着于学术研究实践、知识创新元之上,并服务于学术研究及其原创目标的达成,学术论文、学术实践、知识创新目标三位一体,共同构筑了学术事业的大厦。与之相应,要坚守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内涵、学术性实质,评价制度设计中就必须将论文置于学者学术创新的系统与全程中去定义、去定位才有可能。进言之,学术论文评价其实就是在学者学术实践系统中去评定论文的水平、等级、地位、贡献、价值的过程。在“唯论文”评价模态中,学者一味膜拜后果逻辑、量化思维,忽视了学术研究的正当逻辑、质性蕴含,将学术事业的本体弃置一边,最终导致一种表皮评价、空壳评价、肤浅评价,让“唯论文”评价侵蚀了学术生态,消解了学术本性,带坏了学风研风,引发了一系列病态学术现象的发生。
凸显论文评价中的学术内涵评价、学术特质评价是彰显学术本位逻辑的现实要求,是论文评价制度建设的价值基调。为此,在评价制度建设中必须倡导“三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生命性原则、原创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在评价制度构建中要将论文的外部表现,如引用率、关注度、转摘率、获奖量等状况与整个学术生产链条,即“学术目标—学术实践—学术产出”流程关联起来,重点评价其对学术目标的忠诚度,与学术研究实践的契合度,杜绝无参照、无背景、无支撑的裸体式论文评价;生命性原则要求站在学术生命体的角度来设计评价制度,尽可能借助评价激活学术研究活动的生命力、市场力与变革力,激励学者持续投身学术志业的热情,让论文评价成为培育学术生命、学术生态、学术质量文化的助推器;原创性原则要求评价制度在建设中要重点考虑如何凸显学术论文的本性——原创性,将原创性知识的产出量、贡献率、领先度等作为核心要素来强调,以此引导学者高度重视学术原创精神,提升学术原创力,重视其学术性蕴含、学术价值。学术实践是一项整体实践、生命实践、原创实践,学术论文发表活动的内涵与使命正系于此,健康、科学、本真的论文评价制度建设也必须服从学术实践的这三个特性。
学术性是论文的本体性,学术论文间质的差异是学术观点、学术思维、学术创新的差异,这是不同论文成果间的比较不宜被过度同质化的原因所在。当然,由于学术领域的同属性、学术创新的层递性、学者学术实力的差异性等原因的客观存在,不同学术论文成果具有有限的可比性,且这种可比性仅仅在一定阈限范围之内有效,否则,将之无限放大或过度化都会导致学术评价合理性的丧失。当前,部分学者论文发表行为失范,“唯论文”评价流弊显现,其病根之一就在于量化评价、指数评价、等级评价、间接评价的过度采用,就在于对某一论文评价结果,如论文原发刊物等级、论文社会贡献、论文评奖等级等恣意跨界应用,进而导致了极端化评价现象的出现,其具体体现是:“学者评价”退化为“学术评价”,“学术评价”退化为“论文评价”,“论文评价”退化为“刊物评价”,“刊物评价”退化为“指数评价”与“等级评价”,其结果,学者学术评价日益变味,徒留刊物等级评价,并将之与“学者学术评价”之间画了等号。因此,高校论文评价制度建设的方向是:引入多元多维评价,构建针对不同评价目标的指标系统,确保各类评价客观有效,彼此间保持适度的不可通约性,有效控制每一类评价结果的应用域限,预防万能评价结果与单一评价霸权现象再现。
进一步看,要控制好评价应用的阈限,学术论文评价制度建设中应该倡导有限适用原则,最好是为各类论文评价结果设置一个域限值,赋予其有限的合法性与效能性。论文评价结果的域限值其实就是指其相对某一实践领域的特适性与可参照性程度。例如,学术同行开展的论文等级评价在反映论文原创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该结果对实践领域来说则只具有有限的参照性,毕竟实践领域更关注其对解决某一技术难题所发挥的效力;再如论文原发刊物等级评价,其对于学术刊物品质评价而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对于学者学术实力评价而言则具有有限的可参照性,道理很简单,完全按照刊物等级来评价论文只会导致学者学术研究被刊物发展意图控制,甚至导致评价标准异化、学术刊物霸权的产生,导致学术研究无视其肩负的多样化社会使命。因此,在学术论文评价结果适用时一定要设定科学的应用域限值,表明其主要适用对象、领域与可靠性水平,呈现其首要评价意图与目的,甚至标明其谨慎使用对象与领域。有了这一限定,不同评价主体就可能在多样化评价指标中找到最适合的论文评价结果,以此对相关学术活动、实践领域产生积极健康的导向作用,鼓励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发扬特色优势,努力做出别具一格的学术贡献。
如果说高校学术活动是一匹野马,那么,学术评价与治理就是驯服这批野马的缰绳,而内外部评价则是缰绳的两端。客观地讲,高校内部学术评价特指基于学术共同体或业界专家群落的评价,其根本特点是本体性与主观性相统一:本体性评价意味着学术同行能够指明一篇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点,其缺陷则是主观性,即容易受学缘关系、业缘关系、亲疏关系、利益关系等影响,由此增加学术评价结论中的非学术性、人为性因素,导致学术评价结论的失真与失准;高校外部学术评价特指依靠学术成果的外部效应数据,如转摘率、引用率、下载量等数据,借助量化分析的方式来评判学术成果优劣,其根本特点是异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异体性意味着学术评价对象不是学术成果本身、本体,而是其针对其指代物、替换物或对应量数指标进行的评价,是对学术成果本身的衍生数据进行的评判,其优点是客观性较强,几乎可以全部过滤掉评价结果中的人为性因素,其缺点是:属于一种捕风捉影式评价,容易陷入“指标化陷阱”,即陷入“功利主义、简化主义、行政逻辑”[5]62-64的误区,误导学者按照单项量化学术指标来开展学术活动,机械追求“学术GDP”,而非聚焦学术本身的创新性与实质性的产出量。应该说,当前“唯论文”“唯帽子”“唯刊物”等学术评价正是过度量化评价的负效应。在高校论文评价制度建设中,要规约学术野马的行轨,就必须构建一种量化与质性、主观与客观、本体与异体均衡互参的评价系统,强化论文成果内外部评价间的互参性。为此,高校学术评价治理中要实施三项行动:
其一是反对单一论文评价形态霸权,大力倡导多参数评价。从理论上看,引入一种内外部关联性评价,即坚持内部评价的基础性、根本性,同时参照外部评价数据,借助对外部评价数据的科学解释来评判内部评价的真伪性。具体的看,在评判论文原创性真伪与效度基础上用有效外部评价数据来引证内部评价结论,给内部评价“乘上”一个外部评价的“系数”,实现两种论文评价结论的科学合成,这应是高校论文评价治理的科学之路。
其二是对论文评价类型进行优化与改进,夯实两种评价平等对话的基础。当前我国论文评价的短板是同行评价,高校要尽可能消除其主观性因素,如引入双盲评价、利益相关者回避制度,建立评审专家的定级制度、荣誉制度与公信力评价制度,推动学术评价过程的公开制度、答辩制度、问责制度、追溯制度,促进学术评价行业的专业化建设,等等。有了这些举措,高校就能够引导评价者基于学术事业的公心、良心、初心来进行评价,增加内部同行评价的“硬度”与公信力。
其三是构建“成果为本、贡献为基、数据为辅”的新型学术评价体系,提升三大论文评价依据间的融通性。学术论文评价的三大依据——学术成果的知识创新度、重大技术升级(或社会进化)中的学术贡献度、学术成果的学界关注度等之间是互依共存的关系。在量化评价霸权的时代,前两者被淡忘了,导致论文评价远离初心本心,最终陷入孤芳自赏、数据崇拜的险滩,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间出现了“断链”与“鸿沟”,成为学术论文评价的功能异化之源。所以,打通学界评价与业界评价、学界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关联通道,构筑“成果、贡献、数量”三位一体、三方兼顾的论文评价制度,是弥合内外部评价裂痕的应然之道。
论文评价是学者、行业、学术三者间的枢纽接口,其职能是:基于学术逻辑、行业逻辑的要求来导航学者的学术生产活动,实现学术生产与行业发展间的无缝对接与共生发展,最终达成学术生产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从这一角度看,高校论文评价所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中间人、协调者,一个信息转达者,而非学术权力的持有者、资源分配者。但在论文评价实践中,评价结果一旦与其他权力机构、资源分配机构相勾连,学术评价的权力生产实践就被开启,“携天子以令诸侯”的评价霸权随时会现身。在这一评价权力生产过程中,“权力持有者”是教育行政部门,它是经由国家主导的评价及其对某些学术评价依据的生产、认可、选用来实现的;“资源持有者”是高校,它是经由将某些评价依据、评价结论与学校绩效评估方案相挂钩的方式来实现的。学者指出,当代社会中“绩效问责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绩效评价已经成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一种权力、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9],评价特权正是搭上了绩效问责的便车而使自己扶摇直上,一举统治了整个高校学术界。因此,弱化或斩断论文评价权力的生产链条,抑制评价特权、评价集权、评价集权等现象的发生,扼制论文评价特权的增生,是学术评价回归正途、热度适中的必然走向。
无疑,在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在改革提速的时代,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学校权力介入的学术评价是不可能形成强大学术驱动力的,适度的权力介入与科学的权力介入方式无疑是助推中国学术论文评价制度回归正途的正确选项。要达到这一目标,现实的选择就一条:在适度赋权的同时规限论文评价特权的滋生,为学术本身逻辑的运行提供足够的空间与宽松的环境。进言之,论文评价特权产生的直接来源有两个:其一是高密度的评价,即短周期的评价,形成高压型评价氛围,自然迫使学者屈从评价逻辑而非学术逻辑、行业逻辑,毕竟论文、著作等是最便捷的学术生产方式;其二是高赋值的评价,即负载着高额物质奖励、高级学术荣誉声誉的评价,诱使学者将学术关注点由学术创新及其社会贡献本身转向直接的论文成果奖励,“迫使教师将学术视为一种‘稻粱谋’,而非一项光荣的事业和使命”[5]62-64。在这“双重扭曲”之下,学术论文评价迅速僭越了学术本身与行业需要,取得了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特权。因之,要抑制学术评价特权的滋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是降低学术评价的密度,善待学术生产的周期性与成果“迟滞承认”现象,为学者潜心学术事业,长期致力于某一专题研究创造条件,矫治学术本身与评价制度本末倒置的怪相;其二是转变学术激励方式,强化学术本身激励,弱化外部利益激励,重视学术环境建设,强化学者的学术志业精神、学术生命意识与学术伦理精神,努力培育出一批“学人”而非“学术经纪人”。进言之,国家、高校、部门对学术活动的评价更应该强调长周期评价、事业性评价、本体性评价,对学者的学术激励重点应放在学术精神、学术荣誉、学术地位等方面,以此遏制学术论文评价中的特权现象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