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娟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中年段综合性学习是低年段向高年段过渡的重要一环,为落实语文素养培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合适的综合性学习策略方法,以指导从文本学习到生活实践的学习行为的发生。基于整体单元教学理念,综合性学习应着眼整体单元要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服务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段;综合性学习;单元要素;策略
教学改革的春风已悄然拂来,“核心素养”的时代已全然开启。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到“双减”大背景下各个教育战线“大刀阔斧”之改革创新,新一轮教育改革使一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研究的方向。教育改革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要求语文课程除了培养学生语文基本技能外,还要注重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如,优秀文化的熏陶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豪、审美情趣的感悟与提升等。語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使语文学习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基于这一要求,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中年段的综合性学习是安排在单元课文后,与低年段综合性学习融合在课文中、提示在课文后有所不同。因此,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为了防止忽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错失语文实践的好时机的问题出现,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中年段利用好综合性学习的板块,采用恰当的策略方法,使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成为从课内延展到课外,从文本过渡到生活的切口。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一组专题性、综合性的学习。下面以此为例进行探究。
一、诗意满目,着眼整体单元要素
综合性学习所需要的时间长、涉及面广,学习更加深入,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更高。因此,综合性学习需要师生制订合理有效的计划,保证学习的趣味性、探究性和真实性,力求在学习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体验,突显主体个性。部编版对有序开展综合性学习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在单元课文后有两次“活动提示”,这要求教师在开启新单元学习之初就要着眼于整体单元要素,有计划性地安排教学。
(一)明确整体单元要素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是“现代诗”,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三:一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二是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三是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本单元首篇课文后出现了第一个活动提示,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收集喜欢的现代诗”,意味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文现象,为后续的综合性学习做准备。第二次活动提示出现在第三篇课文后,除了要求学生交流收集的诗歌,并启发学生写诗,当“小诗人”。这样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指导,正是部编版教材的精心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分层设计,使整体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有了稳固的框架;文本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诗特点、萌发内心的诗意有了最好的依托;科学合理的活动提示,使学生从课堂学习到生活实践的过渡有了讲练结合的跳板。
(二)整体策划萌发诗意
如何利用好单元文本,在着眼于整体单元要素的基础上实现讲练的结合呢?首先不难看出,整个单元的课后练习主要是以“读”和“感受”作为教学重点。教师要通过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感受,在了解现代诗特点的基础上逐渐习得感悟诗歌的方法,为学生萌发的诗意提供养分。其次,针对整个单元的讲练结合,教师可以提前指定综合性学习方案。
通过整体方案对接整体单元要素,拓宽语文素养的外延,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活动时间,以此推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现代诗感悟能力,激发热爱诗歌、创作诗歌的热情,让学生眼里、心中充满诗意。
二、诗心灵动,聚焦学生主角光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作为重要理念,已经被广为认同。不过,从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主体性还不够明确,教师组织教学的模式还有待优化。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性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活动的策划与开展可以更好地放手于学生。
(一)指导学生参与策划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策划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以小组分工合作形式,在磨砺冲突中总结教训,在互助学习中获取经验。如,在合作编小诗集时,成立诗集设计小组,在教师的指引下分工合作,对于诗集成册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主动探究。从诗集取名到封面设计风格,从排版到插图,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既是对本单元诗歌主题学习的实践,也是对语文学科审美追求的延展。最终,师生共同商议,以《小堂诗韵》为名,学生自己绘制插图,形成诗集成果。
(二)尊重学生多元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可见,学生提出自己绘制插图的想法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
图1是学生为一首题为《自制的小船》的小诗配的手绘图,诗文比较简短,但耐人寻味。
“这只小船我们亲手打造——/千万别对我们说它不好/船头船尾总是那么完美——/只是船底我们不小心忘掉……”
学生在配图活动中不仅需要和同学合作交流,还要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再创作,看起来很困难的学习活动,学生往往能带来无限可能和独特的精彩,也为从课堂走向生活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在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上的放手绝不是冷眼旁观,教师的主导性不能盲目削弱,就像一台即兴的舞台表演,主角是学生,聚光灯下的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但是整个舞台的把控和调度则依然是“导演”——教师。
三、诗情酣暢,打造生活语文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语文来源于生活,离开生活学语文,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反复诵读个体感悟
在现代诗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将单元文本教材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三单元选取中外现代诗分设四篇课文,其中,中国现代诗作品居多,每篇课文都明确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中国现代诗要求背诵。学生在了解和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后,对于诗歌的感悟可以有集体意识,但也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体感悟,引导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针对诗歌的感悟,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对学生感兴趣的诗歌进行拓展阅读和积累,或者开设专题性学习指导,就感悟的方式方法、学生独有的感悟进行指导与交流。
(二)寻找最佳结合点
以文本唤醒语用能力,要面对全体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让文本走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让学生也能贴近作者的内心。《繁星(七一)》课后习题二给了学生一条绝妙的线索——“‘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绿》的课后习题二,引导学生根据朗读体验感受关键的诗句。这样的感悟是有“藤蔓牵引”、有“枝叶覆盖”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习得方法,进而指导生活实践,这就是生活语文课堂最佳的结合点。
四、诗韵悠扬,开启语文生活之旅
生活化的语文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使学习不脱离实际;语文化的生活使学生形成“生活处处皆语文”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步成为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本能,让语文学习成为人生旅途的一部分。
(一)取材生活联接感受
生活即语文,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需要实践的。实践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个难题,对于诗歌的学习与运用,那就更是难上加难。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关注自己的生活感受,加强文本和生活之间的联接。如,可以让学生准备“灵感收集本”,生活中一闪而过的念头、目光中偶然闪现的亮光、嘴角不易察觉的变化……都可以收集起来,建立自己的“素材大观园”。无论是在文本学习中遇到的感同身受,还是在生活中所有的似曾相识,都有了一座隐形的“桥梁”,使课堂学习走向生活实践。
(二)创作诗歌抒发情感
通过综合性活动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获得“语言的经验、语言的体验、端正语言的态度、使用语言的语用规则、发展语言的策略、语言的思维、语言的智慧、语言的艺术、语言的素养”,就是语文素养视角下的综合性实践。
学生通过实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把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学习的能力视为本能,抒发情感,提高生活中的语文素养。如,学生甲因为生活中的琐事与父亲意见相左,苦于父亲角色的权威“怒不可言”,此时正好在参与现代诗的综合性学习,于是她把自己的心情隐喻在诗歌中,以此抒发自己烦闷的心绪,对着光亮背后的暗夜吐露心声:灯是温暖的/也是冰冷的/书桌上的灯/能照亮书房的角落/却永照不到它那冰凉的杆/墙顶的灯/给予了我们在暗中能看清的视角/却永不能看见——那令人厌的杂虫和灰。(学生甲诗作《灯》)
无独有偶,学生乙在受到挫折打击之后,经过家长的开解和鼓励,重拾信心,不仅大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豁然大气,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思:挫折如一场游戏/游戏虽然不易/不易更要毅力/毅力是什么/不要放弃/坚持到底/只要心中的剑足够锋利/利得能斩断一切难题/难题它不过是游戏/游戏怎能算是难题。
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达成共情,以情传情,在生活中有感而发,以习得的学习经验指导生活中的语用,这正是语文学科走向生活语文的“钥匙”,它能打开“禁锢船锚的老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长河”中整装待发,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包建新.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