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江
周瘦鹃(1895-1968)
周瘦鹃是著名小说家,也是民国时期知名的旧体诗人,但后一种文学身份一直以来被现代文学史叙事遮蔽。考察周瘦鹃旧体诗歌的创作历程,苦茶集时期是其中无法忽视的重要节点。其间,周瘦鹃大量创作旧体诗词,并将对旧体的诗学兴趣延续下来,最终完成了旧体诗人这一文学身份的塑造。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侵袭上海,进而轰炸江苏。为避战火,周瘦鹃、程小青等偕家从苏州转至浙江南浔。十一月,金山卫失陷,战争延至浙江,周瘦鹃接受牧师叶芳珪之建议,先至杭州,再乘船沿钱江、富春江、新安江,经六百余里而至安徽徽州黟县之南屏村。同周瘦鹃、程小青、叶芳珪一起迁至南屏村的,还有东吴大学吴献书、陈海澄、吴芷芳、沈祖懋、张梦白、陆鸿钰、孙蕴璞、蒋展初、何汝鑫诸教授。众人自食其力,“躬事担水买菜之役,无敢逸者”。随着冬季来临,“岁暮天寒,雨雪载涂,作客他乡,思归弥切,而欃枪遍地,殊有行不得哥哥之叹”。为排遣客愁,他们“以十二人结社,排日作茗谈”“日由一人作东道主,略备茗点,即就其居处为会集之所,舍讨论时事外,间以笑谑”,由此“向者百忧填膺,遣之弗去,至是淡焉若忘”。周瘦鹃为此会题以嘉名,曰“苦茶集”。命名之用意,可从他的题诗及程小青、陈海澄、陆鸿钰等人的和诗中窥得:
同来异地为迁客,聚首苏台岁月赊。
莫洒新亭忧国泪,齐斟一盏雨前茶。
囊金告尽难沽酒,且自忘忧啜苦茶。
但愿中原終奠定,同归故里话桑麻。
(周瘦鹃)
家残国破走天涯,断雁沉沉客梦赊。
□忾满怀何处诉?一声长啸一杯茶。
开尽腊梅各忆家,排愁无计且烹茶。
□□奇策从容决,莫使心弦乱似麻。
(程小青)
消愁乏术且劳足,日接诸贤兴亦赊。
伴食家珍乡思切,听谈有味胜新茶。
异乡避劫同甘苦,隐迹山村惟集茶。
一束邮书惊阖座,那堪战讯乱如麻。
(陈海澄)
惨遭国破又家亡,血泪已干梦亦赊。
昼永无聊空戚戚,不如相聚一杯茶。
荷花香里别甜家,蜡鼓声中集苦茶。
尽是他乡流落客,中原眼看□如麻。
(陆鸿钰)
这些诗写“家残国破”“异乡避劫”,山村“昼永无聊”,中原战讯如麻,客梦沉沉,新亭泪尽,忧患充塞,悲感盈集。既无钱沽酒,只好一借老茶,以浇心中之怆痛,以慰流离之寂寞。故此“苦茶集”之苦,既是有感村居劳作之辛苦,也是深味抗战艰难之痛苦。
“苦茶集”自一九三七年冬至一九三八年春,十二人“轮值作东道主,以拈阄为序”。首次当值者为吴芷芳,此后依次为孙蕴璞、吴献书、程小青,第五次值者不知,第六次为周瘦鹃,其他不可考。会集佐谈之物,见于周瘦鹃题诗中:
弯弯角黍安红豆,粒粒汤圆素手握。
莫谓个中无至味,哀鸿得此以为多。
麻糖甘蔗花生美,更数年糕瘪嘴团。
最是西来珂可好,琼浆玉液灌心肝。
醰醰诗味浓如酒,策杖山林乐事赊。
松子拾来烧活火,蜡梅花下自煎茶。
南廊日暖如衣纩,相与负暄试苦茶。
分食汤团庆完聚,权当仙侣饭胡麻。
所记肉糜、黑芝麻汤圆、角黍、红豆、麻糖、甘蔗、花生、年糕等,农家风味十足,而吴芷芳拿出来的珂可,则唤起他们难忘的都市记忆。一九三八年元夜,众人至叶芳珪寓邸,“各制年肴一簋,共作迎春之宴”。叶芳珪复进以咖啡,这让素有咖啡癖的周瘦鹃大呼“他乡遇故知”,赋诗云:“蜡梅未尽岁时换,暂释乡愁喜气融。十二朋簪联臂坐,烛光斜映酒颜红。春菜盈前人一簋,无多耗费莫愁穷。酒阑烛灺齐归去,脚步踉跄似醉翁。”虽“村中无佳酿,所进均为白酒”,然众人尽欢大醉,堪慰愁思。值得注意的是,周瘦鹃所谓的“佳酿”,与白酒对立,当指红酒或其他洋酒而言。这些知识分子虽身处偏隅之南屏,但始终眷恋现代都市生活,更反复借昔时常有、今日罕见的佐谈之物来刻意表示身份的不同,通过侧面表现其大都市的生活经验,来暗示自身与相对封闭的内地社会的差异,体现出逃离城市而又拒绝乡村的矛盾心理。这成为他们更大的寂寞之源。“苦茶集”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他们这种共同的身份认同。然而一旦当他们找到新的文化寄托,会集之事也就渐渐无暇顾及了。
“苦茶集”期间,周瘦鹃的旧诗创作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尚情”倾向。首先是强烈的苏州情结。他居南屏愈久,“益觉苏州之可爱,憧憧怀抱不能去”,往往寓情于诗。《乱杂草中兵连》云:“我亦他乡权作客,寒衾夜夜梦苏州。”《怀故园》云:“瞥眼春来花似海,魂牵梦役到苏州。”《思归》云:“顾托新安江上月,照人归梦下苏州。”在他看来,“苏州好,风物自清幽。叠翠拖蓝山水媚,嫣红姹紫女儿柔”,因而“数遍东南金粉地,竟无一处似苏州”。《柳梢青》一词更历数苏州名胜:“七子山幽,虎邱塔古,映带清流。邓尉梅稠,天平石峭,任尔优游。”堪称情深意切。又《集龚定庵句》云:
春灯如雪浸兰舟,一夜吟魂万里愁。
误我归期知几许,三生花草梦苏州。
年来花草冷苏州,新拥牙旗拜列侯。
哭过支硎山下路,人间无地署无愁。
过目云烟浩不收,上方一塔俯清秋。
凭君更莫登高望,红似相思绿似愁。
种花都是种愁根,强续狂游拭涕痕。
赖是小时清梦到,一帆冷雨过娄门。
其愁花愁草,愁根愁梦,皆为苏州,自谓“绝类情侣阔别,不胜惓惓之思”。又《太平时》词六阕,渲染当年园居之乐,令人神往:
万绿丛中粉壁遮。是吾家。玉梅香送影横斜。自清嘉。 娇鸟鸣春蜂报衙。镇喧哗。篱边灼灼散朱霞。海棠花。
串串藤花挂一棚。紫云横。锦鳞来往戏银泓。似霞明。 桃杏争开辉绛英。映帘旌。绿阴深处莫鸣筝。且听莺。
带露玫瑰腻粉融。想娇容。杜鹃啼处杜鹃红。舞春风。 芳草铺茵似绿熊。碧茸茸。万花炤夜月溶溶,喜相从。
一圃猗猗竹百竿。碧琅玕。竹边堆石作层峦。听鸣湍。 松柏长春攒绿团。老龙蟠。幽芬最爱紫罗兰。胜沉檀。
曲径弯环簇柳枝。绿差差。白莲香发满清池。看仙姿。 偎石眠莎倾酒巵。赏花时。家人目笑唤花痴。漫应之。
菊有黄华挺晚芳。傲秋霜。愿邀彭泽共琴堂。泛壶觞。 临水芙蓉浓淡妆。想衣裳。一年常自为花忙。谢东皇。
景随节改,游戏无穷。于此“兵连六月河山变,劫火弥天惨不收”的战争之时,苏州“自历玄黄劫,吴宫一旦休”,周瘦鹃也“飘泊千山外,难忘百种忧”。他对过往温柔宁静之景的拳拳怀恋,既有乡思,更透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周瘦鹃素有梅癖,曾置盆栽“大小凡百余本,枯干灵根,目为瑰宝”,自谓“虎邱、邓尉,搜求既尽,则走西洞庭山物色之”。然避兵南屏时,唯于叶寿卿家见二本,“一绿一红,干虽未枯,而尚苍老。绿梅已结十余蕊,寥寥可数,主人殊不之喜”,遂将绿梅借归对山草堂,又“劚取小园中方竹一株,并雏松一本,与所假绿梅合栽盆中,结为岁寒三友,置之南窗之下”,以供清玩。邻女知其爱梅,“即撷其家后园中红梅为赠”,周瘦鹃“亟养之榻畔陶瓶中,以伴天竹”。他在“苦茶集”时期的诗词亦多以梅为题材。《南歌子》云:“天冻云凝厚,楼高雪聚多。孤衾如铁夜如何。为问梅花香梦怯寒么。”表達怜惜之情。《浣溪沙》云:“跂脚西窗读故书。春光如画画难如。梅花枝上月来初。 但使有梅兼有月,何妨日日闭门居。无须玉珮与琼琚。”可见偏爱之心。又如:
深院一窗帘静。月替梅花描影。只因常自病相思,辜负清虚境。 夜雨声偏骤,恍向心头打。此心原已冷于冰,却恐梅花冷。(《误佳期》)
曾记梅开长至节。常独坐、花间逸。看古干、幽葩真峻洁。春到也、霏香雪。春去也、飞香雪。 驿使而今消息绝。便诉也、无从说。待归去、和花同度日。船上也、梅花月。马上也、梅花月。(《酷相思》)
于孤单静寂中,寄托思归心情。当时值其次女周梅十五岁生日,无以为祝,遂填《生查子》云:“心爱玉梅花,幽馥萦襟带。生个女孩儿,小字梅花配。 三五月圆年,不解春光媚。应是为名梅,性与梅相类。”蕴含期待之意。梅花给予周瘦鹃有形的精神寄托,使他得以在村居无聊中,保持清雅独特的文人趣味。
黟县位于北方内地,冬季多雪,周瘦鹃自谓“生平所见下得最大的雪,就是在皖黟的南屏山村中”。其《雪中忆故园》云:“客窗尽夜北风呼,万木萧骚雪片。何似故园梅屋好,天然一片玉峰图。”《初雪》云:“彤云卷尽山容见,薄雪霏微有若无。料是飞琼刚咏絮,偶拈粉笔学倪迂。”《对山草堂雪后所见》云:“寒梅一树两树,远岫三重四重。枝定冻禽睡熟,淡云和月朦胧。”《减字木兰花·雪后》云:“纷飞雪霰。群玉山天半现。踏雪寻诗。冷透诗肠得句迟。”《风入松·雪中惜落梅》云:“迟朝雨虐与风凿。六出复纷飘。千峰玉琢刚成就,还怜惜、树树梅凋。到处横飞香雪,满园破败琼瑶。 愿将燕子早些邀。翮层霄。堆堆残瓣须衔取,向雕梁、好筑芳巢。从此冰魂得所,来年重现花梢。”皆表达喜爱愉悦之情。不过,其咏雪诗更深刻的情感,是浓烈的家国忧思。《喜雪》云:“寒衾瑟缩梦偏稀,晓起推窗雪正飞。安得抟成绵絮后,哀黎个个有冬衣。”表现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又:“虎豹狰狞踞上京,江南春好未休兵。金戈铁马难为用,雷走天鸣起不平。”“万里河山齐易帜,青天白日黯乾坤。彼苍亦自伤心甚,缟素盈头吊国魂。”写日寇侵略,南京沦陷,江南战火不休。《春雪杂诗》十首其六:“行行止止疑无路,忧国忧家泪似麻。此意忉忉人不识,黄昏立雪吊梅花。”其十:“雪满沙场兵未息,健儿报国血长流。月明掩映燕支雪,正色从今耀十洲。”写家国之忧,歌颂战士报国牺牲之壮烈、英雄精神之崇高。这些诗歌创作根植于民族劫难的重大现实,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情感,是周瘦鹃在“苦茶集”期间最具意义的旧体作品。
此外,周瘦鹃尚有咏金鱼诗绝句十首,自言:“吟诗喜押六鱼韵,鱼鲁常讹雁足书。苦念家园花木好,媿无一语到文鱼。”“铁蹄踏破纷华梦,车驾仓皇出古吴。不识城门失火后,可曾殃及到池鱼。”借此以念故园。其中“粲粲文鳞多俊物,词牌移借作名标”“盆盎纷陈鱼乐国,琳琅四壁画文鱼”“五色文鱼美且都,云蒸霞蔚自轩髦”“绝忆花晨临渌水,闲看鱼乐小游仙”“朝朝饲食常临视,为爱清漪剔绿苔”等句,均可见当年园居安逸之乐。
周瘦鹃自言当“苦茶集”成立之时,“方学为诗”。此言虽不甚确,但也基本符合其文学创作事实。据“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检索瘦鹃、荷轩、怀兰、拜兰、兰庵、梅丘、泣红、且住、侠尘、祖福、五九生、怀兰室主人、忆兰室主、紫兰主人、紫罗兰主、紫罗兰主人、紫罗兰盦(庵)主人、香雪园主人等关键词,在一九三七年之前,周瘦鹃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散文、杂文为主,并积极翻译欧美小说,旧体诗词不多。不过,这并非意味着他对旧体文学兴趣寡淡,相反,他的旧学素养一直很高。周瘦鹃一九一五年加入南社,南社本身即是以旧体文学创作为主的革命性社团。“苦茶集”之前,他与旧体文学形式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诗话纂述和诗词辑录上。诗话如《绿蘼芜馆诗话》《诗人韵话》《游戏诗话》《晚香玉畔读诗记》《吹香嚼蕊录》《吾友诗话》《歇浦零话》《情诗话》《西湖诗话》《怀兰室奁艳杂话》《香艳丛话》;所辑诗词如《春词》《夏词》《清明词》《秋闺词》《银屏词》《情词》。这些作品聚焦女性诗歌和艳体诗歌,重视情感和修辞,注意以情救艳,“尚情”的诗学宗尚鲜明。
“苦茶集”期间,周瘦鹃开始大力创作旧体诗歌,自述三年间,“成《乱离草》二卷,得诗三百余首;《红鹃词》二卷,得词二百余阕”。检“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周瘦鹃在《新闻报》《申报》《正报》《导报》《铁报》《海报》《立报》《电报》《大众日报》《社会日报》《小说日报》《新上海》《快活林》《七日談》《海风》《海光》《乐观》《万象》《紫罗兰》《新剧杂志》《半月戏剧》《上海画报》《金刚画报》《自由谈周报》《大观园周报》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词,以《长记》十四首、《紫罗兰盦长短句》十八首、《泣血辞》二十四首、《和李后主词》四十一首、《紫罗兰盦绝句》九十余首以及《紫罗兰盦集句诗》五十余首、《新寱词集龚定庵句》一百二十余首、《无题集句》三百首、《无题集句续》一百余首最为代表。同时在《苏州杂札》《园居杂记》等诗话中,亦有诗词著录。这些诗歌延续了周氏固有的诗学趣味,也体现出深沉蕴藉的忧患意识与时代悲感,映照出民族战争苦难给知识分子烙下的精神印记。
据上,“苦茶集”堪为周瘦鹃文学创作历程的重要节点之一,旧体诗歌自此成为其重要的文学创作形式。这种转变发生的原因,一是周瘦鹃旧学根柢深厚,诗学素养较高,具有诗词创作的文学基础;二是江苏诗学传统延绵深远,宗唐重情的地域诗学氛围浓厚,深刻塑造了周瘦鹃的旧体宗尚;三是旧体诗歌讲求修辞和格律规则,遣词造句、选题排韵皆有一定的程式,正合乎周瘦鹃避兵南屏期间消磨时光、缓释痛苦的现实需要;四是抗日民族劫难的发生,强烈震荡近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促使他们主动体察凝结在古典文学中的亡国易代之痛,重新审视旧体诗歌承载激烈情感与伟大精神的形式可能,进而产生创作冲动;五是日寇侵略战争带来巨大的文化灾难,抗战时期旧体文学作品的大量增加,具有保存民族文学形式,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呈现出民族文化本位姿态。
“苦茶集”实际存在时间不过半年,对于东吴大学诸教授来说,不过是人生中一个短暂的经历,但对于周瘦鹃来说,却深刻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旧体诗歌给予他战争困境中的文学慰藉,也为他提供了另一种抒情记事的文学形式,使他真正完成了旧体诗人的文学身份塑造。现代性与古典性存于一身,成为周瘦鹃这类作家的典型特征。然而长期以来,现代文学史叙事以白话文学为主,旧体文学被逼至边缘位置,大量的旧体诗词文献尘封于报刊中,近代知识分子的旧体诗人身份被遮蔽。不过,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改变,整理、研究近现代旧体诗歌文献逐渐成为学界热点。这不仅可以全面揭示现代作家的文学面目,对作家个案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探究中国本土诗学发展历程,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延续与转型同样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