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亮相
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一段话、一个人、一类物品、一种场景常常与你的生活产生关联呢?他(她、它)或许带给你成长的启迪,或许让你的生活增添色彩,或许引发你的怅惘……
请以“这些年,关于 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师者一角
这些年,关于绿皮火车的记忆
◎张永娟
看着赵刚老师的纪录片《中国蒸汽机车》,那一帧帧熟悉的影像,竟让记忆中的绿皮火车开始在我的眼前摇曳了。
想起七八岁时第一次坐火车,是父亲带着我和大弟去县城。那时,家在宝成线路上的一个小站上。那天天还没亮我们便上车了。但那是怎样的一节车厢呢?它没有窗户,只有靠着车厢的一排座位,很多人只能站着或席地而坐。
火车行进时,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让我一路提心吊胆,总感觉车子遇到了故障。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县城,熹微晨光中,我看到山峦上的奇异景象——每个山顶似乎都站着一排排千姿百态的怪兽。
如今的县城,虽然地面造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山却依然如旧,可我怎么也找不到当年记忆中的风景了。
五年级时,作为较早的择校生,我被父母送到县城读书。坐着绿皮火车,我开始了在外求学的生涯。那时,每隔两三周回一次家。每次坐火车,总能看到满车厢的四川人大包小包地塞满整个车厢。他们或席地而坐,打着扑克;或坐在包裹上,聊着天、啃着鸡腿,每个人都欢天喜地的样子。当时的我却并不知道,这就是当年南下打工的“川军”,那时还心生羡慕,外出打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却完全没有体会到背井离乡外出劳作的辛苦与不易。
后来,上了师范,学校离家远了,必须乘坐火车才能抵达。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年后买不到车票,眼看就要开学,情急之下,母亲决定亲自送我。记得车一到站,刚打开车门,母亲就冲到乘务员面前,各种求情,我们娘儿俩才被允许挤上了火车,但车上连插脚的地儿都没有。瘦弱的母亲在拥挤的人群里左突右冲,还一个劲儿地跟人说好话,这才找到一块立足之地。在那充斥着厕所味儿和各种汗臭味儿的车厢里,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也是那一次,我懂得了什么叫“为母则刚”。
工作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因为也在宝成线上,所以每周回家坐的最多的还是绿皮火车。四年后,我的工作调入县城,父亲也跑起了客运,我与绿皮火车的缘分才渐渐断了。可谁知近几年,我又辗转来到外地工作,而家人所在的县城不通高铁,所以我与绿皮火车的缘分又得以重续。
现在,出行的方式越来越多,时速不过六十公里的绿皮火车已经罕有人坐。车厢里再也看不到手提肩扛鼓得发胀的蛇皮袋,再也看不到拥挤不堪的情形了。然而,每每回想起那些和绿皮火车相伴的过往岁月,内心深处依然会泛起依依不舍的温暖情感。
想起猎人组合演唱过的一首歌:绿皮火车,呼啸穿过,穿过山林,穿过村落,车上坐着孤独的我,去寻找曾经的青春之歌。我好像看见年轻的你,你身边坐着年轻的我……
亲爱的绿皮火车,我生命中的时光列车。
小荷尖尖
这些年,关于一根电线的记忆
◎张天悦
乡下外婆家的大院里有一根早已失效的黑色电线。打我有记忆起,它就一头系在车库的木栏上,一头系在对面的李子树上,横跨大院,成为一根朴实无华的“晾衣杆”。
对于童年的我来说,这根常见的黑色电线有着多种玩法。
春雨过后,乡间各处弥漫着草木与泥土的清香。我总爱在这时跑到电线下,看上面附着的晶莹雨滴,密密麻麻,在阳光下泛着白光,像一串宝石手链。我通常都會在电线正下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去碰那根电线。随着轻微的振动,“宝石”便会一排排落下来。我被那一瞬的冰凉激得赶忙闭上了眼。这时,外婆总会皱起眉,边骂边从台阶上下来,把我拉走,我快速摇几下电线,便一溜烟跑到门外的田埂上,耳边传来外婆的唠叨:“快上来呦,你这孩子,小心着凉……”那时,电线是我玩耍的伙伴。
每当家中团圆,哥哥姐姐们回家,我们总会带上羽毛球拍,以线为网,展开世纪大战。而这根电线的位置比普通的球网要高一些,每每进行到紧张的时刻,总会有球不长眼地跑到线上,再反弹到地上。这时,我们都会叹息一声,恨不得把这张“网”一顿揍。有时,球掉在“网”旁,两方便开始争辩:“你看,明明就过网了。”“瞎说,球在你那边。”……这时,电线是我们争闹的对象。
这根电线,也是我成长的见证者。从一开始我跳起来也会距离它一大截,到终于能够着;再到伸直手就能碰到,从指尖,到手掌,再到手腕……它不仅丈量着我的身高,也丈量着我与家的距离。随着它越来越低,我与它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我与这大院、与院里亲人的见面便显得愈加珍贵。它像一根丝带,不仅系起车库与李子树,也系起在外打拼的我们与苍老的外公外婆。
小时候,我每天祈盼着可以长高一点,再高一点,祈盼着长大,祈盼着见到新的天地。长大了,我却希望自己能定格为那个努力跳高的小女孩,对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对生活永不磨灭的热情。
脚步匆匆中,我似乎听见它在呼唤我:“你已经多久没有回首,为自己停留了?”
(四川成都市新津区成外学校)
点评
小作者从家乡的一根旧电线写起,回忆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描写细致,画面感极强。尤为可贵的是,小作者借助电线与自己的特殊感情表达出“成长的代价是与家乡的疏离”这一主题,立意深刻,引人深思。
这些年,关于牛角梳的记忆
◎彭妍歆
我拿起那把牛角梳,就仿佛拿起了十多年的光阴。
那把牛角梳已用了许多年,周身已变成了黑色,可与平常的黑不同。平常的黑深邃、凌厉且神秘。可这把梳子的黑,却透着玉质的温润。在这令人心安的黑中,还夹杂着几缕玳瑁色。灯光下看,呈半透明状,泛出微微的光泽。用的时间久了,有些损坏,大大小小的划痕布满全身。
依稀记得,我牙牙学语时,母亲让我坐在她身前,为我唱歌,用牛角梳梳理我短短的头发。而我最爱看的,是母亲梳头发时的样子:她的头发披下来,如瀑如墨,她熟练地拿起牛角梳,将那乌黑的发丝捋顺。我那时的记忆,都被母亲的歌声和那头乌黑的长发填满了。
小姑娘总是爱美的,大了些,满屉可爱的发饰恨不得全部戴在头上。母亲坐在我身后,为我捣鼓着各种发型。“妈,这个不好看!”“妈,你试试这个!”母亲手拿牛角梳,轻柔地将我的头发梳起。可坐在她怀里的我,却总是不配合地乱动。“快,坐好。”
时光记忆里,回荡着女孩稚嫩的童音,回荡着母亲不厌其烦的提醒,回荡着母亲梳理头发的声音。牛角梳里,充盈着成长的气息。
后来,我不再需要母亲为我梳头了。母亲为了方便也剪短了发,昔日的青丝,已见几绺雪白。牛角梳用得久了,也旧了,破损了。曾经的歌谣与嬉闹,如今已化作回忆。
我为学习而奔波,为理想而忙碌。牛角梳再也不能为我梳理静谧的慢生活了。
此刻忆起昔日,竟想起那些与牛角梳相关的时光。童年纯真的快乐,市井长巷的烟火,是那样可贵。我日复一日追赶着明天,那最珍贵的回忆,却仿佛被我弄丢了。
奔跑的意义,或许不全是向往的远方,还有前进的路上留下的成功与遗憾,快乐与悲伤……
我拾起牛角梳,拾起这些年与牛角梳相关的记忆,拾起那颗单纯的心。
(四川成都市新津区成外学校)
点评
牛角梳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却在小作者的笔下有了不一样的意味:无忧的童年,母亲的教诲,成长的遗憾。
习作以时间为序表明了成长中不该只有单向的奔跑,而应随时记录真实的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