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飞,苏淑靖,梁文科,邢震震,周广兴
(中北大学 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51)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源的应用日益广泛,不同形式的电源被应用于通信、电动汽车和武器系统等方面,其性能是保障电子产品长期运行的关键. 正是因为电源设备的重要性,国内外制订了各种电源标准来考核电源产品的质量. 例如,电源出厂前都要进行带载试验和输出特性试验,这些测试需要通过负载来检测其性能. 传统的测试方法(如滑动变阻器)控制精度低,动态性能差,为了提高电源产品的测试效率及质量,研究者对用于测试电源性能的电子负载装置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电子负载为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其系统原理图如图 1 所示. 其中,负载模拟单元作为电子负载的核心模块,其输入电压范围和电流纹波是衡量负载模拟变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输入电压范围决定了产品的使用范围,电流纹波决定了系统的稳态精度. 文献[1-3]中负载模拟变换器采用Boost拓扑,该拓扑的电流纹波取决于升压变换器中的电感值的大小,但是,电感值受体积和动态性能的约束,无法通过增大电感值来抑制纹波. 文献[4]采用两相Boost交错并联结构来实现负载模拟,文献[5]中负载模拟单元采用两相Buck电路交错并联,这两种方法虽然有效降低了电流纹波,但是负载模拟电路只能在升压或降压时工作,无法满足电子负载宽输入的需求. 文献[6] 提出了超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拓扑通过两个相互交错并联的二次型升压变换器消除纹波,但该文献不涉及降压模式,限制了电压的输入范围.
图 1 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原理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energy fed DC electronic load
针对传统负载模拟变换器电流纹波大,输入电压范围窄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宽输入低纹波的负载模拟变换器. 负载模拟电路采用了Buck-Boost拓扑,避免了升压拓扑要求的输出电压必须大于输入电压、降压拓扑要求输入电压大于输出电压的问题,拓宽了输入电压范围,并且通过两相互补并联减小了电流纹波,提高了负载模拟电流的精度. 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四管Buck-Boost变换器,AB互补型Buck-Boost变换器的电流纹波抑制效果更好.
四管升降压拓扑如图 2 所示,主要由两个前后级图腾柱、输入电容C1、输出电容C2和中间复合电感L组成.4个开关管采用N沟道MOSFET,D1~D4为其相对应的体二极管,通过微控制器分别产生4个开关管的驱动波形.前级图腾柱的Q1管为主开关管,同一桥臂的开关管Q1S与Q1互补导通; 后级图腾柱的Q2管为主开关管,同一桥臂的Q2S与Q2互补导通. 整个拓扑可以等效为前级Buck电路和后级Boost电路级联,输入、输出电压的直流传递函数为
(1)
式中:DBuck为Q1的占空比;DBoost为Q2的占空比[7-11].
图 2 四开关管Buck-Boost拓扑结构Fig.2 Four switch Buck-Boost topology
传统四开关管Buck-Boost拓扑根据Q1和Q2的开关状态,可以在4种模态下工作,如图 3 所示.
图中,S1为开关管Q1的驱动波形.S2为Q2的驱动波形.当开关管Q1导通,Q2关断时为模态一(M1),该模态下电感电流趋势与输出电压有关:当输出电压Vo大于输入电压Vi时,电感电流下降; 当输出电压Vo小于输入电压Vi时,电感电流上升.当开关管Q1和Q2同时导通时为模态二(M2),该模态下电感两端的电压为Vi,电感电流线性上升.当开关管Q1关断,Q2导通时为模态三(M3),该模态下电感两端电压约为0,电感电流不变.当开关管Q1和Q2同时关断时为模态四(M4),该模态下电感两端的电压为-Vo,电感电流线性下降.
图 3 四开关管的工作模态Fig.3 Working mode of four switch
根据以上模态分析,假设S2与S1高电平重合的时间为任意时间D*T[D∈(0,1)],在单个周期T内利用伏秒平衡原理可得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为
(2)
式中:L为电感值;D1和D2分别为S1和S2波形的占空比,则由式(2)可得
(3)
因为式(3)和式(1)相同,所以不管驱动波形如何变化,只要在一个周期内S1和S2的占空比不变,拓扑的增益就不会改变. 由式(3)可知,当电路工作在Boost模式时,D1和D2的占空比之和大于1; 当电路工作在降压模式时,D1和D2的占空比之和小于1.
改进型负载模拟变换器主要由AB互补型Buck-Bost电路组成,但是其输入电流不连续. 为了改善被测电源的输出电流波动的问题,需要在被测电源和负载模拟单元间增加一个过渡电路,而加大电容会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 所以,在负载模拟单元和电源间增加一个Boost电路,占空比设置为固定值0.1,如图 4 所示.
图 4 改进型负载模拟变换器结构Fig.4 Structure of improved load analog converter
在传统的四管Buck-Boost拓扑的基础上,并联一个八开关管的Buck-Boost拓扑[12-14],组合成一种AB互补型Buck-Bost变换器,如图 5 所示. A型电路为传统的四管Buck-Boost拓扑,B型电路在A型电路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两个图腾柱式的驱动,使Buck级和Boost级都拥有两个桥臂,通过桥臂的增加将Buck和Boost级的控制频率提高1倍[15]. 在B型电路中,QB1是Buck级的主开关管,同一桥臂的QB1S与QB1互补导通;QB2是QB1的协同开关管,只有当变换器工作在降压模式时,QB2才会工作,同一桥臂的QB2S与QB2互补导通,否则QB2和QB2S都关断;QB3是Boost级的主开关管,同一桥臂的QB3S与其互补导通;QB4是QB3的协同开关管,当变换器工作在升压模式时,QB4才会工作,同一桥臂的QB4S与QB4互补导通,否则QB4和QB4S都关断.
图 5 AB互补型Buck-Boost原理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AB complementary Buck-Boost
该电路根据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可分为升压和降压两种工作模式. 当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时,D1与D2的占空比和大于1,电路的工作波形如图 6 所示.
图中,SA1和SA2为A型变换器QA1和QA2的驱动波形,SB1为B型变换器QB1的驱动波形,QB2和QB2S为常开,SB3为QB3的驱动波形,SB4为QB4的驱动波形,IAL和IBL分别为A型变换器和B型变换器的电感电流.为了减少控制的复杂度,在升压模式下将SA2的占空比D2设置为固定值K2,通过改变SA1的占空比D1来调节电路的放大倍数. 在实践层面,考虑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关断时间、死区时间和开关管栅源寄生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开关管的占空比无法接近0%或100%,所以占空比的调节范围设置为10%~90%,K2的取值范围也为10%~90%.
图 6 升压模式工作波形图Fig.6 Working waveform of boost mode
当电路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下时,SA1的驱动波形为占空比为D1,相移为1-D1的方波,然后再延时D1*T/2.SA2的驱动波形为占空比为D2,相移为(1-D2)/2的方波. 通过以上方式控制,电感LA的电流波形在图 6 的每个周期T中表现为关于周期中心点的点对称图形,即:电感电流波形先是一个向下的不规则三角波(记为负区),然后电流不变(记为零区),最后是一个向上的不规则三角波(记为正区). 为了进一步减小输出电流纹波,需要通过驱动波形将电感LB的电流波形设置为先是正区,然后是零区和负区. 因为电感电流ILA是点对称的图形,所以,只需要将A型电路驱动波形的正区和负区调换一下位置即可. 得到的QB1的驱动波形与QA1相同.QB3的驱动波形为占空比为1-D1的方波,然后延时(1-D1/2)*T;QB4的驱动波形为占空比为D2+D1-1,相移为2-D1-D2的方波,然后延时(1-D1/2)*T,组合后的SB34波形的频率增加了一倍.
当电路工作在降压模式时,D1与D2的占空比和小于1,将SA1的占空比D1设置为固定值K1,K1的范围为10%~90%,QB2和QB2S为常开,当电感电流为连续导通模式时,电路的工作波形如图 7 所示.与升压模式的原理相同,SA1的驱动波形为占空比为D1,相移1-D1的方波,然后再延时D1*T/2,SA2的驱动波形为占空比为D2,相移(1-D2)/2的方波.通过以上方式控制,电感电流波形先是正区,然后是零区和负区.同样,LB的电流波形应为负区、零区和正区,所以,SB1的驱动波形为占空比为D1/2,相移为(1-D2-D1)/2的方波.SB2的驱动波形为占空比为D1/2,相移为(1+D2-D1)/2的方波.QB3的驱动波形与QA2相同.
图 7 降压模式工作波形图Fig.7 Working waveform of step-down mode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当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时,将K2设置为0.9,由式(3)可计算出最大升压比为9; 当电路工作在降压模式时,将K1设置为0.1,由式(3)得出最大降压比为1/9. 在AB互补型Buck-Boost电路的前端级联了一个升压比为1.11的Boost电路,所以升压比范围为0.12~9.99.
为了验证AB互补型Buck-Boost电路的上述理论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AB互补型Buck-Boost变换器的电路模型,对变换器升压和降压模式进行仿真验证,在相同的参数和占空比条件下与传统的四开关Buck-Boost电路输出纹波进行比较分析,并与传统的Boost负载模拟电路进行输入纹波比较. 仿真模型的主要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模型参数Tab.1 Model parameters
图 8 给出了传统四管Buck-Boost电路的输出电流和电感电流的仿真实验波形,仿真模型中占空比D1设置为0.4,D2设置为0.8,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由式(3)可知升压比为2.
图8(a)显示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为3.75 A,纹波率为8%.
图8(b) 显示了电感L的电流平均值为18.625 A,电感纹波率为5.5%.
图 8 传统四管Buck-Boost升压模式电流波形Fig.8 Current waveform of traditional four switch Buck-Boost
图 9 给出了AB互补型Buck-Boost工作在升压模式下的仿真实验波形,仿真模型中占空比与图 8 设置相同,D1为0.4,D2为0.8.
图9(a)是电路的输出电流波形,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为4.3 A,纹波率为2%.
图 9(b)显示了电感LA和LB的电感电流,电感电流ILA和ILB的平均值分别为10.75 A和10.73 A.
图 9 AB互补型Buck-Boost升压模式电流波形Fig.9 Current waveform of AB complementary Buck-Boost boost mode
类似于升压模式,图 10 给出了传统四开关管Buck-Boost电路的电流仿真波形,仿真模型中占空比D1设置为0.1,D2设置为0.4,由式(3)计算出降压比为6.
图10(a)显示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为0.33,纹波率为3.9%;
图10(b)显示了电感L的电流平均值为0.551 A.
图 11 给出了AB互补型Buck-Boost工作在降压模式下的仿真实验波形,仿真模型中占空比与图10中的相同,D1为 0.1,D2为 0.4.
图11(a) 是电路的输出电流波形,输出电流的平均值是0.368 A,纹波率为2%.
图11(b)显示了电感LA和LB的电感电流,电感电流ILA和ILB的平均值分别为0.31 A和0.32 A.
图 11 AB互补型Buck-Boost降压模式电流波形Fig.11 Current waveform of AB complementary Buck-Boost buck mode
在相同的升压比和模型参数下,AB互补型Buck-Boost的输入电流波形如图12(a)所示,输入电流的纹波率为2.8%. 传统Boost负载模拟变换的输入电流波形如图12(b)所示,电流纹波率为12%.
图 12 改进型拓扑输入纹波Fig.12 Improved topology input ripple
对两种拓扑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如图 13 所示. 在相同的仿真参数下,AB互补型Buck-Boost变换器到达稳态的时间约为3 ms,传统四开关管Buck-Boost变换器到达稳态的时间约为 2 ms,虽然AB互补型Buck-Boost拓扑的系统超调大于传统四开关管Buck-Boost变换器,但其上升时间小于传统拓扑,从图中可以看出改进拓扑的输出电流纹波明显减小,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图 13 输出电流动态性能对比图Fig.13 Dynamic performance comparison diagram of output current
本文采用交错互补的思想设计了AB互补型Buck-Boost电路来减小电流纹波,使用MATLAB/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相同的仿真参数下的结果表明:当电路在升压模式下工作时,在相同的仿真条件下,AB互补型Buck-Boost电路比传统四管Buck-Boost电路的输出电流纹波率降低了4倍,电感和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减少了1倍; 同样,在降压模式下,同等条件下电流纹波率下降了1.95倍,开关管和电感的电流应力减少了近1倍. 在相同的升压比和仿真模型参数下,输入电流纹波率比传统的Boost负载模拟电路降低了 4.3倍. AB互补型Buck-Boost不仅有效抑制了电流的纹波,还拓宽了输入电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