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 董健平
新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业态的变革依托于融合创新、平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面临着“融合”和“创新”两大核心任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员,公共图书馆应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拓展业务平台,创新发展模式,才能与时俱进。近年来,我国各级图书馆积极与博物馆、文化馆、科研机构、书店、旅店等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合作,发掘融合建设发展路径,令图书馆事业焕发了生机。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为例,探索公共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路径与策略,以期为基层图书馆与党建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在全国县一级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宣传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通过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以县、镇、村三级为建设单元主体,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经过探索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北京延庆构建各级党组织负总责,上下贯通的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街镇级实践所、社区村级实践站的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广东中山小榄充分利用现有场所空间,依托全民公益园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并在学校、医院、厂企、住宅小区、公共场所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贵州赤水打造“感恩新时代·奋进赤水人”等具有鲜明主题的文明实践品牌。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阵地建设“名实分离”,实践活动场所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应有功能,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二是文明实践资源黏合不高,常常遇到群众“不买账”的现象;三是文明实践活动缺乏常态化,群众参与度不高;四是志愿服务队伍不稳定,缺乏高素质人才持久参与,志愿服务质量不高。
2019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年12月成为广东省试点之一。目前,南海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阵地,形成了串“珠”成“链”、连点成片的文明实践阵地格局。南海区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人流量大、活动成型的优势,通过空间改造、提升氛围、购买专业机构运营等措施,让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更接地气、更具互动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送入千家万户,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四级阵地中,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南海区图书馆成为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9个读书驿站成为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服务的融合。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建设是不同公共部门针对所服务的相同特征的公众,展开深度合作,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成为主体向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服务对象是群众,本质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公共图书馆从著名的“阮氏五项原则”的人本化理念,到现代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均体现了“读者至上”和“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本理念”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基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传播思想阵地、实施活动阵地和开展志愿者服务阵地;公共图书馆有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提供文化娱乐等社会职能。整合双方资源后,图书馆将成为传播思想、教育群众、提升群众思想素养的宣传阵地;成为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互动交流平台;成为馆员、服务机构、志愿者等服务主体共同参与,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目标的服务阵地。除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外,南海区图书馆还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点工作融入图书馆各项服务及品牌活动中,以更灵活的服务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以良好的服务口碑和植根基层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精神养分。
(二)空间的融合。公共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融合,是图书馆充分利用其场景空间的需要。当今社会是场景的时代,图书馆要站在用户接受角度,构建富有特色的空间体系,体现空间的“场所精神”,吸引处在空间泛在化、时间碎片化包围之中的用户,才能形成图书馆新的文化服务优势。南海区图书馆在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空间建设中,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宣传阵地作用,创造与群众期望相符的展示空间、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如图书馆内设置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民学习中心”,既宣传展示了“中国梦”“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等内容,也为群众提供马列主义思想著作、习近平重要讲话、习近平引用经典著作等主题图书资源的现场阅览和外借,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利用图书馆走廊、楼梯等墙壁作宣传氛围的布置,展示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道德人物事迹、最美家庭的风采;以简洁标语式宣传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图书馆自习空间打造全民读书中心,以“场所精神”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服务。
(三)资源的融合。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融合包括活动资源与文献资源的融合。一方面,图书馆常态化品牌活动解决了文明实践活动缺乏常态化、群众参与度不高、群众“不买账”等问题。南海区图书馆逢周末举办“桂花树下”少儿系列品牌活动,通过资源整合,以亲子阅读故事会、真人图书馆等形式举办各种文明实践活动,邀请本地道德人物、最美家庭分享事迹,宣传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爱岗敬业的社会风尚。以全国终身学习品牌“有为讲坛”公益讲座为基地,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堂资源,定期举办主题讲座,学习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菜单+点单”“线上+线下”“固定+灵活”的形式,在南海各镇街举办形式多元、品牌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另一方面,在图书馆内陈列新时代文明实践读本,如《美丽文明村居创新案例》《大爱佛山美德人物年度记录》等,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运用数字化技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数字化后,通过图书馆总分馆数字服务网络传播,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数字阅读服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深度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四)平台的融合。平台的融合既节约文明实践中心运营的人力成本,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落实,也助力图书馆管理平台和宣传平台的拓展。首先,在图书馆总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图书馆基层服务点读书驿站建设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图书馆,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组织馆藏资源并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满足读者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文献信息的需求,实现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融合。其次,在图书馆内设文明实践线上管理平台,增设线上南海讲堂、文明实践、心愿点单等模块,强化资源整合、加强供需对接,推动优秀文明实践信息上网、网络教育资源落地,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管理平台功能。图书馆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平台,利用《新时代南海家书》等媒体宣传平台优势,定期发布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助于拓宽图书馆宣传渠道,改善以往的宣传弱势。
(一)明确发展定位,完善管理体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全国广泛开展试点并进行推广本身就是一项制度,并以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行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是图书馆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着实解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的体现。融合的目标是发展。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归属不同部门管理,存在多头管或都不管的风险,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发展规划,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各方权责,坚守服务群众的初心,继续提升空间功能,持续建设和完善馆藏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和宣传,用发展的理念推进两者深度融合,从而使图书馆事业迈向新高度。
(二)发掘人才资源,培育志愿队伍。志愿者服务质量不高,缺乏高素质人才参与,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不完善是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共同难题。图书馆应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机遇,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把图书馆管理人员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纳入志愿者管理队伍内,组建一支由专职部门牵头,兼容各个部室的志愿者管理团队,从整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不同部室的职能与特色资源,形成合力,为志愿者提供更多符合实际的文化活动平台。志愿者管理部门负责完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发动机关党员干部、企业职工等高素质人才参与,成为志愿者队伍的核心力量。通过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在活动中发掘更多的人才资源,逐步壮大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者多提出建议,多探索理论,让志愿者队伍在新时代发展中扛大旗,自觉为传播文化作贡献。
(三)丰富服务内容,打造品牌项目。用户需求驱动图书馆通过服务用户实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不断丰富图书馆服务项目,满足用户更广泛更高质的信息和知识需求,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服务内容单一,缺乏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服务品牌是当前两者融合存在的问题之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为图书馆对外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为依托,图书馆可进一步与博物馆、文化馆、村史馆、学校、社区等部门或组织合作,发掘更多本土特色资源,建设道德人物、好人好事资源数据库,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丰富资源服务的形式与内涵,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发扬和传承地方文化。
(四)加强理论探索,促进共同发展。公共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延伸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优化和提升图书馆服务链质量的创新理念和实践,将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入全域服务整体提升的新阶段。服务的提升需要理论支持,图书馆的服务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的保障和支撑。利用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数字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案例比较,加强融合模式和特色品牌建设的理论探索,推动图书馆的理论探索与融合创新,以新理念推动融合发展,促进功能融合,聚焦核心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服务合力,以多样化的形式、方法共同推动全民阅读,实现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图书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融合,解决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名实分离”、资源利用不高、实践活动缺乏常态化等问题,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借鉴。进入“十四五”时期,融合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应不断从融合中探索新思路,实现新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履行传播文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