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亮 朱宾宾 崔慧芹 王倩茹 周锋子
1. 麦斯克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3 2. 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河南省光电储能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00
x
为0 ~7.5 %的(ZnO)(LiCO)样品在经过200 ~1200℃退火后ZnO 纳米晶的缺陷及光电性能的变化规律。本实验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Li 掺杂ZnO 纳米晶,探究退火温度对其缺陷及光电性能的影响。x
为0.25 %。将两种粉末按比例混合后,在玛瑙研钵中加入少量酒精,手动研磨2 h,取研磨后的混合粉末约1.0 g,在室温采用4 MPa 的恒定压力将粉末压成表面比较光滑的圆片状,压力保持约3 min,将样品用马弗炉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1200 ℃,保持2 h,中止程序,使圆片样品在炉中自然退火。从图1 可以看出,当样品处于烧结初期,样品的密度和直径的线性收缩率未发生明显变化,相对密度增加量也十分微小。随着温度升高,样品的密度和直径的线性收缩率发生了明显变化,颗粒之间开始相互粘连,并且颗粒间的空隙大量消失,样品的密度变大,直径的线性收缩率增大,样品的强度也明显增加;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样品的密度和直径的线性收缩率不再发生较大变化,可能是因为LiO的熔点为723 ℃,当温度达到800 ℃后,LiO开始分解成为LiO,并释放CO,使ZnO 纳米晶材料出现气孔;但同时由于温度升高,颗粒之间孔隙不断消失和封闭,样品的密度和直径的线性收缩率缓慢增加,当退火温度更高时,因CO而出现的气孔开始消失和融合,晶粒明显长大,样品的密度和直径的线性收缩率进一步增大但不明显。
图1 掺杂0.25% Li2CO3 的ZnO 纳米晶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线收缩率和密度变化
掺杂0.25% LiCO的ZnO 材料的XRD 谱如图2所示,将XRD 谱中的峰值与标准的JCPDS 对比,并没有发现其他衍射峰,实验中低剂量的掺杂没有改变样品的晶格结构,样品仍为纤锌矿结构。
图2 掺杂0.25% Li2CO3 的 ZnO 纳米晶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XRD 谱
利用徳拜—谢乐公式计算了不同退火温度下样品的晶粒大小,如图3 所示,横坐标表示退火温度,纵坐标表示晶粒的平均直径。可以发现,400 ℃以下晶粒尺寸变化不明显,而温度升至600 ℃时,尺寸急剧增大,温度升高有利于LiCO中的锂扩散和迁移,锂扩散进ZnO 晶格中,促进了晶粒的长大,同时高温也会促进氧空位的形成,使晶胞胀大。退火温度继续升高,里面的 LiCO逐渐分解成LiO,并且LiO 与ZnO 通过固态反应生成LiZnO,同时Li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氧空位的增加,晶粒会缓慢缩小。1200 ℃时,高温使LiCO和LiZnO基本分解,同时导致原本掺入ZnO晶格中的锂原子以间隙的形式存在或扩散到晶界处,阻碍了晶粒的生长,高温使原有的晶格发生改变。晶粒尺寸变化趋势基本与样品密度变化趋势相同。
图3 掺杂0.25% Li2CO3 的ZnO 样品晶粒尺寸与退火温度的关系
如图4 所示,在600 ~1200 ℃退火温度下,对0.25 %(LiCO)掺杂比例的ZnO 纳米晶材料的截面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从左到右、由上到下依次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的晶粒慢慢变大,经过1000 ℃退火后,随温度升高,更多LiCO分解,从而使更多的锂替代锌,结晶度提高,晶粒进一步长大,颗粒互相堆积形成了多晶聚合体,颗粒间孔隙开始融合消失,同时存在小孔隙和大孔隙;当经过1200 ℃退火后,可能由于过高的温度使得一部分的锂扩散到ZnO 纳米晶的间隙中形成锂间隙,从而使结晶度下降,同时气孔逐渐闭合,小孔隙基本消失,大孔隙数量也在减少。
图4 掺杂0.25% Li2CO3 的ZnO 纳米晶在600 ~1200 ℃退火温度下的电镜图
图5是在6个不同退火温度下(ZnO)(LiCO)样品的紫外光谱图。当退火温度较低时,未出UV吸收峰,并且吸光度曲线没有显著变化;当退火温度为600 ℃时,出现了波长为381 nm 的可见光吸收峰;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见光吸收峰波长逐渐增加,出现“红移现象”,且半高宽(FWHM)也逐渐变大。因此,高温退火影响了样品的光学性能。
图5 掺杂0.25% Li2CO3 的ZnO 纳米晶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紫外光谱
利用截距法可得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禁带宽度从3.2 eV 降低为2.9 eV,这表明掺杂Li 可能会引起ZnO 材料的禁带宽度缩小,退火处理可能会改变ZnO 样品中的Li 含量。ZnO 晶格在400 ℃以下的退火温度中Li 的数量比较少,所以样品的禁带宽度比较接近纯ZnO 纳米晶。当退火温度在600 ℃以上时,低价离子Li可能替代高价离子Zn,并在替代位置处形成一个负电中心,在价带顶附近产生一个受主能级,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掺杂效果也随之增加,与ZnO 半导体本身的禁带宽度3.37 eV 相比,样品的禁带宽度减小。
退火温度对于ZnO 半导体的缺陷及光电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其会出现一个较优值,根据实验结果显示,600 ℃的退火温度可以有效改善LiCO掺杂的ZnO 纳米晶的各种缺陷及性能,更高的退火温度可以持续改善ZnO 的禁带宽度,但也会抑制晶粒的长大,可考虑把退火温度控制在600 ℃左右或者1200 ℃以上,出于时间和仪器要求的考虑,最好控制在600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