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袭与流变: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

2022-05-05 07:40何道明潘世东
农业考古 2022年2期
关键词:洞房祭灶汉水

何道明 潘世东

我国茶叶起源向来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之说,更得到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认同。汉水流域是我国茶文化发源地之一,由《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文献通考》《武当福地总真集》《再登大岳以诗纪异》《大岳太和山志》《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等文献记载而逐步成型的武当道茶,成为当下湖北之首和全国闻名的茶文化品牌,展现出经济文化双重效益。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镶嵌在其岁时和礼仪风俗卷中,特色鲜明,在承袭流变中折射出流域民族优秀传统和区域特色文旅产业发展的动力因子。

一、岁时茶俗

人们于传统节气及节日中,以茶为媒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即为岁时茶俗。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岁时茶俗主要表现在以茶敬长、以茶祀神、以茶祭祖等,具体见表1。

(一)以茶敬长

以茶敬长是茶文化与传统孝文化结合的文化事象。表1显示,清代汉水流域方志记载岁时茶俗中涉及以茶敬长习俗的是汉水下游的《云梦县志略》。该志记载,正月“岁朝”,即农历正月初一,在大年“出行”后,“拜尊长,进果茶,长幼以次而拜”,强调以茶敬尊长且长幼有序。而汉水上游的《房县志》强调了正月初一祀神祭祖,拜尊长,没有点明是用茶等礼品或物品来完成上述行为,出门贺节,主人多半不让进门,即使是少数至亲密友让进门,主人亦不上茶,更不用设宴款待,只让贺节者对着主人家行叩拜礼即可。

不难发现,清代道光年间,汉水下游的云梦,于正月初一,以茶敬长,是对传统敬老习俗的承袭。传统习俗中,以茶为敬首先表现为客来敬茶。《孟子》云:“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强调了人们日常饮料基于季节变化而有所区别,晋代张载“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诗句,强调了茶在饮料中的比较优势,在历代茶俗文化流变积淀中,以茶敬客被赋予了“洗尘、致敬、叙旧、同乐、祝福”等寓意。以茶敬长习俗的关键在于孝亲敬老。《诗经》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和“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之咏叹,敬老的精髓在于敬亲,孔子强调“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明确指出对待父母不仅仅是提供物质,更要拥有爱心。基于茶的美好意蕴,融合孝文化精髓,晚辈在节日及其他关键时刻(婚嫁时候等)给长辈奉茶,成为茶俗文化的特色内涵。再看清代同治年间的房县,正月初一以茶敬长习俗等相关习俗发生流变,非常简洁,出门贺节,贺节者只行叩拜礼,主人不上茶,不设酒宴,体现出移风易俗的文化意蕴。

(二)以茶祀神

以茶祀神是人们以茶为媒介崇拜神灵的体现。表1显示,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以茶祀神的岁时茶俗记载较为丰富,涉及整个汉水流域,包括支流唐白河流域的南阳。汉水上游的《雒南县志》记载,农历七月初七“茶浆祀织女”以“乞巧”,《竹溪县志》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小年夜备茶果祀灶神。汉水下游的《钟祥县志》《京山县志》均记载腊月二十三日以茶祭灶,《沔阳州志》记载腊月二十四日以茶祭灶,《云梦县志略》记载端午数日后以“茶米”来“送船”的特色习俗。唐白河流域的《南阳县志》记载有中秋夜以茶祭月的习俗。

表1 清代汉水流域方志茶俗文化之岁时茶俗记载情况[1]

上述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以茶祀神的岁时茶俗记载,其意蕴承袭和流变情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跨度大,汉水上游方志中记载以茶祀神习俗的时间段为清代乾隆五十二年至同治六年,汉水下游及支流记载的时间段为清代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三十年,基本反映清代中晚期汉水流域以茶祀神习俗样貌。二是祭祀对象及具体时间略有差别,汉水上游以茶祀“织女”、灶神,汉水下游则以茶祀灶神及其他,汉水支流的南阳中秋祭月,以茶祭祀灶神较为普遍,但具体祭祀时间略有差别,汉水上游的竹溪祭灶于腊月二十四日,汉水下游的钟祥和京山均祭灶于腊月二十三日,比较特殊的是汉水下游的沔阳祭灶于腊月二十四日,与汉水上游的竹溪小年祭灶时间一致。三是具体意蕴的差别。首先,关于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记载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民间传统上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日,南方大部分地区,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日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其次是祭织女,原因在于“全中国只有汉水流域有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习俗起源与演变直接相关联的起自先秦的古代文献、地方山水风物和民间传说、古老节俗,作为起源地的证据链,而且证据最多、最古老, 又成系列”。 还有就是汉水下游的云梦,端午节后数日以“茶米”来“送船”,可能是与纪念屈原有关,而汉水支流的南阳中秋祭月,折射出该地人们因对月亮的崇拜而表现出的特色习俗。

(三)以茶祭祖

以茶祭祖,寄托的是后人对先祖的思念与对自己未来的祈福。表1显示,汉水上游的《竹溪县志》记载,七月十四日从早至晚一整天,“奠茶酒于堂”。从有关文献记载发现,人们在岁时习俗中,以茶祭祖的时间大约在清明、七月初七、七月十五、小年及除夕等重要节日以“三茶六酒”泼洒大地,以求保佑平安、寄托未来。齐武帝萧赜逝前遗诏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齐武帝以帝王之尊,强调等他去世后,后人祭奠不用“牲”而用茶饮等,是基于:“古人认为茶是洁品,可以祛秽除恶,带给自己福宁康安。又认为茶是圣物,为仙家所喜好,故用茶来祭神灵和先祖”。以茶祭祖,所用之祭物经过了由茶酒至茶和酒的流变,古代用以茶所酿之酒或单纯的茶,祭祖或祭祀神灵,当下多用酒替之,以至于茶酒通用了。

二、婚嫁茶礼

《礼记·昏义》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昏礼者,礼之本也。”强调了婚礼的重要性,是人生礼仪根本性之礼。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婚嫁茶礼主要有定亲、洞房、敬长、回门等茶礼,具体情况见下页表2。

1.定亲茶礼

定亲茶礼是男女双方以茶为媒议定亲事的礼仪。次页表2显示,汉水下游的《孝感县志》记载有定亲“行茶”礼,以“茶盐”为主,可备水果之类。其“茶盐”之说,体现“山茗海沙”之形象和富贵吉祥之寓意。婚礼程序复杂,特色鲜明。据《仪礼·士昏礼》所载,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道程序,被后世誉为婚姻“六礼”,文化内涵丰富。清代光绪年间的孝感,婚姻六礼已流变为“纳采、请期、奠雁”三礼了,无论是六礼还是三礼,均为结婚前男女双方定亲的主要礼仪。《仪礼·士昏礼》载:“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雁为信义之标志,故用雁定亲,而纳采用茶则是采用茶在婚姻中的“从一”意蕴,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六事物类“未见得吃茶”条目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此载充分肯定了茶之坚贞纯洁之象征特质。婚姻纳采所用之物由雁到茶,尽管其“一诺千金”的婚姻诚信本质意蕴未变,然其外在表现,即媒介由动物“雁”到植物“茶”的变化,清晰地印证汉水流域定亲茶礼文化的承袭与流变情况。

表2 清代汉水流域方志茶俗文化之婚嫁茶礼记载情况[2]

(二)洞房茶礼

洞房茶礼是男女成婚之日晚上在新房内以茶为媒介进行的礼仪。表2显示,汉水中游的《宜城县志》记载,新婚夫妇洞房时“饮交杯果茶以代酒脯,取合卺同牢义”。《谷城县志》亦记载了新婚夫妇洞房时“燃花烛交拜,并坐饮茶”。此二部志书均成书于清代同治年间。《宜城县志》记载的洞房茶礼告诉我们,清代晚期汉水中游新婚夫妇行洞房礼,以“饮交杯果茶”替代了以前的“酒脯”,此洞房茶礼流变的是外在礼仪的习俗媒介,而其本质还是“合卺同牢”,夫妇二人合二为一,永结同心的意蕴得以承袭。而《谷城县志》对洞房茶礼的记载基本同《宜城县志》对其所载,明显简略一些,宜城与谷城同属汉水中游的襄阳管辖,洞房茶礼习俗差异不大。

(三)敬长茶礼

敬长茶礼是新婚夫妇洞房后次日以茶为媒介共同拜见男方父母及长辈的礼仪。表2显示,汉水上游的《房县志》记载“新妇备茶果于堂,拜翁姑”。其“茶果”是统称,主要是以茶为主。同时“陈袜履,及伯叔婶姆”,其寓意同岁时茶俗中的以茶敬长一致。婚嫁茶礼中的敬长茶礼关键是新妇拜翁姑,当下此俗不仅仅表现为敬茶,而流变为“表针线”“拜公婆”“敬茶点烟”“下厨”等,其承袭的基本意义在于表达新进家门的晚辈对长辈的敬爱之情。

(四)回门茶礼

回门茶礼是新婚夫妇成亲后以茶为媒介首次共同回娘家或娘家以茶为礼回赠婆家的礼仪。表2显示,汉水上游的《房县志》有“三日回门”的记载。汉水中游的《光化县志》记载有娘家“三日送茶”给婆家。《宜城县志》记载有三日新婚夫妇回娘家,娘家“送看茶”给婆家。汉水下游的《云梦县志略》记载“满月回门”并有“三朝、九朝往拜”的习俗。《黄陂县志》记载有新婚夫妇于三日、九日回门,娘家送茶果给婆家,为“三朝茶”“九朝茶”,谓之“饴恧奕房”。“饴恧奕”字在国学字典里的意思是“女儿嫁后三日娘家送食物给女儿。”总体而言,清代汉水流域“回门”习俗较为普遍,中上游多为新人婚后三日回门,下游却讲究三日和九日均要回门,并冠之以“三朝茶”“九朝茶”。新婚夫妇回娘家,娘家必以“茶果”馈赠给婆家,此承袭的是古时婚俗中的茶礼。“女儿出嫁后三日,女家送茶点、果品至婿家,馈赠男方公婆,以表达男女亲家和睦之情;也有出嫁后九日送的,称为九朝茶。”此俗,在当下汉水流域娘家回门的礼物流变为一般意义上的礼品,不一定有茶或茶果。

三、丧葬茶祭

丧葬茶祭是在丧葬仪式中用茶为媒介来祭祀。丧葬茶祭在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亦有记载,主要记载于汉水上游的陕南区域和汉水支流唐白河流域的南阳地区方志中,具体内涵包括孝家招待吊丧者的待客茶礼和以茶祭祀亡人等方面,具体情况见表3。

表3显示,汉水支流唐白河流域南阳内乡县,吊丧者来吊丧“一茶而去”,叙述极为简洁,此内涵应属于丧事待客茶礼。汉水上游的陕南《定远厅志》记载的丧葬茶祭,有“庶士”和“庶人”具体祭祀礼仪细节的差别,但以茶祭祀程序是相同的,均要“斟酒点茶”且“丧主以下哭叩尽哀”,以茶祭祀,古已有之。最早记载茶祭的文献是先秦的《仪礼》,其《既夕》篇载:“茵著,用荼实绥泽焉。”“荼”为茶之古字,此记意思是在灵柩的垫褥上铺一些茶叶以用来辟秽祛湿,此为用茶叶实物祭祀的明证。而《礼记·地官》记载有专门掌管茶祭的官员称之为“掌茶”。齐武帝萧赜遗嘱以“茶饮”替代“牲”祭是以茶汤祭祀的公证。后来的《张子全书》有“祭则香茗”之语,茶祭文化源远流长。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所述茶祭,是将茶祭与酒祭放在一起的,其礼仪遵从《通礼》,从一定层面上亦是对茶祭文化的承袭表现。

表3 清代汉水流域方志茶俗文化之丧葬茶祭记载情况[3]

四、清代汉水茶俗的承袭与流变

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所述茶俗文化事象较为丰富,涵盖岁时茶俗、婚嫁茶礼和丧葬茶祭等内容,很好地承袭了茶文化本质内涵,深刻引领着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以茶为敬的记载,承袭孝文化之孝亲敬老的本质内涵,以茶为礼的记载承袭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婚嫁礼仪习俗文化别样姿态,以茶为祭映射出茶作为祭祀用品的根本原因,全面演绎和印证了“茶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所述茶俗文化的流变,主要表现为以茶为媒介的习俗文化中,其外在形式的变化,如“茶酒”“茶盐”“茶礼”等,将茶的外延扩大,使之成为一种象征性意义符号。在实质文化事象中可能没有茶之实物,如当下以荷包蛋、米酒等所行的奉茶礼,婚嫁茶礼中定亲下聘亦鲜见茶的踪迹,丧葬祭祀多用酒祭。基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物质生活得以极大丰富,人们习俗所用之物品选择空间巨大,具有美好意蕴和深厚底蕴的茶等一批物品,其文化功能亦得以延伸和拓展。基此可言,茶俗文化流变是其发展的表现。汉水流域是汉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富集地,流域内道家与道教文化、楚文化、孝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均与茶文化和茶俗文化紧密关联。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效能实践实现和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高质量推进,汉水文化已倍受人们关注,进而走进全国乃至走向世界,汉水流域茶俗文化的挖掘与推广自然显得必要而可行。

五、结语

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所载茶俗文化表现为岁时茶俗、婚嫁茶礼与丧葬茶祭等方面,探研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具体样态,及其在清代方志中的本质意蕴承袭与外延形式的流变情况,对于助推当下汉水流域茶文化品牌塑造、茶文化产业乃至饮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①《雒南县志》岁时茶俗文句,摘自丁世良等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云梦县志略》《房县志》《竹溪县志》《钟祥县志》《京山县志》《沔阳州志》《南阳县志》的岁时茶俗文句,分别摘自丁世良等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第340-341页,第453页,第455-456页,第393页,第394页,第403页,第248页。

②《云梦县志略》《房县志》《宜城县志》《谷城县志》《黄陂县志》《孝感县志》《应城县志》《光化县志》的婚嫁茶礼文句,分别摘自丁世良等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第340页,第452页,第467页,第461页,第338页,第326页,第344页,第469页。

③《内乡县志》《定远厅志》的丧葬茶祭文句,分别摘自丁世良等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页,丁世良等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151页。

猜你喜欢
洞房祭灶汉水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秋思
春来汉上
立春日抗疫有感
关东糖
为何称新婚卧室为“洞房”
爱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乡村祭灶年味浓
“洞房”与新婚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