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颖
人生活在有声世界中,时时都在与“声音”打交道,因此在写作中,声音描写非常重要。可是,声音无形无影,看不见摸不着,描写起来似乎有些难度。我们该如何做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借鉴:
1.设置比喻。恰到好处地运用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声音”,让人从形象生动的“比喻”中品味到作者笔下所写的“声音”。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开头描写道:“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作者未见小石潭之景,先闻其声,以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来比喻听到的潭水声,写出了水声的清脆悦耳、清亮诱人,让人对小石潭的美景充满向往。又如《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具体的视觉形象。
2.生发联想。引导读者凭借生活经验去展开联想与想象,从而感悟到其描写的声音。这是描写声音常用的手法之一。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将风格迥异的戏曲唱声描述得精彩至极:“河南坠子的调门与唱法则富有一种幽默感,听坠子就好像听一位热心的、大嗓门的、率真本色中流露着娇憨的小大姐的白话。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具体细腻的描述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于是,荧屏上、舞台上、生活中听到过的“河南坠子”与“河北梆子”迥然不同的唱声便会在你的耳边萦绕。
3.摹拟声音。巧用“拟声词”来描写“声音”是运用最广泛的方法。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当当当,钟声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了”,“当当当”模拟钟声让人感受到了其声之妙;“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一句中,“咻咻”很好地摹拟出了鞭子在空中挥舞的声音。
4.融入通感。用“通感”描绘“声音”,化无形为有形,让人可见、可触、可感、可品。刘鹗《明湖居听书》运用“通感”描繪王小玉演唱的美妙歌声:“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里先把“听觉”(歌声)用“味觉”(吃了人参果)来描绘,展现王小玉歌声的悦耳动听,再用“触觉”(无一处不伏贴)来表现歌声令人舒适,接着又用“视觉”(钢丝抛入天际)描绘音调之高,令人叹为观止。28A9F0E9-27EB-4CC0-89A9-231344E5A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