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批判”主题阅读

2022-05-05 18:45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契诃夫蒲松龄戏剧

主题阐释

社会复杂多变,世事变幻莫测,我们需要以理性思维和辩证思想去体察人情世态,进而提升自己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能以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其中的症结,进而提高对事物的洞察力。

美文在线

鲁迅的馈赠

◎孙 郁

在现实生活里,鲁迅是一个非常真性情的人。记得鲁迅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成为他的“粉丝”,追随他一起到上海。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的学生,有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出版不了,鲁迅也常常会拿自己的钱给他补贴出版。

鲁迅写文章的时候也愿意开玩笑,他自嘲自己说的玩笑是“猫头鹰的声音”。鲁迅的好多朋友都是有个性的,不那么正襟危坐,比如郁达夫。郁达夫就很好玩,喜欢写一些士大夫的诗画、旧体诗,喜欢写一些旧小说。鲁迅觉得这个人很真,很可爱。萧军也是这样,有时候非常粗野,但是鲁迅很喜欢他。萧军给鲁迅写信,说“自己的性子是否要改一下”,鲁迅说,不要改。

鲁迅穿着很朴素,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以至于这种打扮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有一次,鲁迅去银行取工资,但银行里的人不肯把钱给他,因为他们不相信穿着破烂的人有能力取这么多钱。还有一次,警察看到鲁迅提着一个箱子,就要求开箱检查,因为他的样子像是在卖鸦片。而鲁迅在进出大楼时被保安轰出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弊端刺向文人墨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的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

专家评介,鲁迅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今天我们读他的作品依然感觉到河的流淌。

鲁迅坚守自己的个性,他对自由主义等都有提防,但最主要的还是提防自己,“提防自己成为社会的废物”。

(摘自“中国作家网”2008年9月27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文章让我们对鲁迅的认识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他的真性情和包容心,他在生活上的朴素和在品德上的操守,无不彰显出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我们可以通过对该文的品读,从不同角度来了解鲁迅及其对后人的馈赠,这就避免了看问题的狭隘性,这就是一种批判性阅读。

童道明:契诃夫是很温和的

记者:很多中国人认识契诃夫,是通过中学课本中他的小说《变色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契诃夫是一位充满讽刺、批判意识的激进作家,事实是这样吗?

童道明:这是一种误解。相比19世纪的其他俄国作家,契诃夫是很温和的。他并不非常激烈,他更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批判现实。高尔基曾说:“每一个来到契诃夫身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希望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是他自己。”他在回忆录中也曾说他想成为契诃夫那样自由的人。我曾经编过一本《阅读契诃夫》,其中收錄了很多他以前在国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作品,其实就是想扭转人们对契诃夫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契诃夫是一个开放的作家。

记者:契诃夫逝世半个世纪后,他的戏剧价值才被人承认,您认为他戏剧的价值是什么?

童道明:20世纪50年代,西方现代派戏剧崛起。当时的戏剧研究者发现,现代派戏剧的剧中人物之间没有直接冲突,也没有正面和反面角色,戏剧冲突不再是个体之间的冲突,而是一群人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反映人的生存境遇与现实环境对人性的压迫。于是,人们向上溯源,发现了契诃夫。契诃夫的戏剧人物同样没有冲突,但他们都痛苦着、渴望着。关于契诃夫还有一个关键词——人文关怀,虽然这个词并不新鲜,大家都在说,但它的确是契诃夫的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品质。他的人文关怀可以穿越时空。

记者:近年来,您对契诃夫的研究有没有新的发现?

童道明:要深入了解契诃夫,读他的书信是一个好渠道。契诃夫的书信有4000余封,占他文学遗产的1/3,与列夫·托尔斯泰的日记并称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两大奇观。从他的书信中,你可以读出他的人格:怀有善良之心、悲悯情怀。而这正是他能写出伟大戏剧的原因。

[注]童道明:著名翻译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选自《读+周刊》2014年8月19日,有删改)

赏析

从童道明的访谈回答中,我们对契诃夫的了解不再局限于他的小说,原来他的戏剧居然也有如此的魅力和影响。作者通过他的研究和观察,扭转了读者的刻板印象,原来契诃夫是温和的,他对现实的批判并不是尖锐的,而是通过一种“无冲突”的方式来书写的。

满井村探访蒲松龄

◎二月河

我终于有机会走一趟山东,可以到淄川,到满井村,来寻觅蒲老先生的遗踪。其实,这个庄子离城里只是咫尺之遥,走高速路瞬间可至。

阳光很灿烂,一片深沉的庄子覆压在大地上,错落稀疏的村道夹在低矮斑驳的民居中。庄子是旧的,房屋、街衢道路、村头的护墙都是旧的。蒲松龄的故居被紧紧夹挤在众多的旧房子当中,丝毫不显眼。如果不看招牌,很容易就擦肩而过,不可能看出什么“特色”来。

不知怎的,我心中忽然飘过一丝怅悯:这和我心目中想象的蒲氏旧居接不上卯去。我原以为,这里应该是有些“葱茏之气”的,有桑、榆槐、杨这类树木包裹着蒲家小院,疏旷而葱翠。只有在这郁郁苍苍、静谧幽深的村子里,蒲松龄才能在拮据的现实中创作出灵动的鬼魅妖狐,点染出人世间苍狗白云的幻化。

年轻时读《蒲松龄年谱》,很是向往那个村庄:“庄东有井,深丈许。水满而溢,穿整石,水出其间,此为柳泉,庄民又名之为‘满井也。其庄由此而得名。泉傍垂杨绿柳百余章,环合笼盖,阴翳蔽天,泉涓涓自流……”这大概就是我怅惘的“历史依据”吧?现在,井没有了,树没有了,水也没有了,更遑论小溪。我惆怅:蒲先生有个别号,就叫“柳泉居士”啊!

蒲松龄是怎样的地位?踏进蒲宅,一眼便看见郭沫若对他的评析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王渔洋也是大师级的学者、诗人,官也做得漂亮,当到康熙朝刑部尚书。他是怎样看《聊斋志异》的呢?可以说蒲松龄写一篇,他就追着看一篇,而且还加批注。蒲松龄的书还没有雕版印出,手抄本已经风行天下了。

我知道一点蒲松龄的事,他生前屡试不第,名场穷困。他耕读,他教书,他给人当幕僚。下至山野僻壤引车卖浆者流,上到巡抚府道高官显贵,都颇有过从。泪眼望龙门,不过一尺深的水,他偏就过不去。于是将至死不能伸的一腔孤愤,泄之于对妖、魅、魍、魉、人、神“入骨三分”的刻画中。走一走他生前足迹踏过的地方,也许会懂得什么叫命运播迁。这怎不叫人怅惘呢。

出村口,天已过晌。见一小树,是酸枣,殷红的果实躺在小贩的筐子里,似红豆。小贩无望地在那里张望过客,我让女儿买了两袋,很好看,却有点酸涩。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5月10日,有删改]

赏析

作者的探访初见改变了他对满井村的想象,这就是一种从实践中得出的真实体验,这也说明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通过作者的观察和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蒲松龄的辛酸和苦楚,也正因为仕途的怅惘,方能让他将满腔忧愤尽泄于充满魔幻的笔端,直指现实的丑陋与肮脏,引发了后人的无限深思。

【李明智/供稿】C628EB65-528A-4E9A-8360-ED0CD88CE268

猜你喜欢
契诃夫蒲松龄戏剧
蒲松龄纪念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蒲松龄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蒲松龄妙批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