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传彬
仲夏之夜,突然想起儿时养蝈蝈的趣事。那时候,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庄稼都能获得好收成。夏天来了,大人们都忙于农活,孩子们常三五成群地相约去庄稼地里捉蝈蝈。
一般都是中午饭后,在烈日当头的时候出发。因为太阳愈大,蝈蝈叫得愈欢(只有雄蝈蝈才会叫)。必须循声而至,才能逮到蝈蝈。
我们悄悄来到有蝈蝈叫的庄稼地边停下来,向蝈蝈叫的方向慢慢靠近,还得牢记要逆风而行,因为这样才不易被蝈蝈听到异常的声音。
发现蝈蝈后,轻轻将庄稼的枝叶分开,小心翼翼地前进。因为蝈蝈的听觉非常灵敏,稍有风吹草动它就停叫,或是逃之夭夭。
蝈蝈的身体是具有保护作用的翠绿色,所以它趴伏在庄稼的绿叶上,很难被发现。
有时虽然与它相距咫尺,当它听到动静、暂时停叫时,我们就只好蹲伏下来耐心地等它再叫;蹲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大太阳晒到汗流浃背也得忍耐。当太阳晒得它不得不叫了,我们就能发现它的准确位置,迅速扑上去,上下两个手掌急速合拢,它就成了掌中物,再挣扎也没用了。
有时手指被它咬着,千万不能撒手,要忍痛片刻,反正它不会把手咬破。另一只手捏住它的颈部,它就束手就擒了。接着用棉花叶把它层层包裹起来,再继续逮下一只蝈蝈。
一般每次能逮四五只,然后把它们放进已编好的席篾笼子里,放上它们最爱吃的丝瓜花。采集这种花必须在花刚开放的上午,到丝瓜瓜蔓爬满的墙头边,就会发现金黄色的丝瓜花灼灼盛开;而且一定要选择谎花(雄花)。
我到讀了中学后才弄清楚,为什么蝈蝈吃了谎花叫得特别欢。因为刚开放的谎花含有雄性激素。蝈蝈叫就是为了吸引异性,吃了这雄花,当然是“火上浇油”了。如果丝瓜花不够用,只好将就着点,让它们吃葱白、胡萝卜、花生米之类的东西。
一般一个笼子里有十多只蝈蝈,把笼子挂在太阳下,就会叫到乱了营。
为了让蝈蝈发出非常异样的叫声,就必须给它点药。点药就是把一种特制的药点在蝈蝈的鸣翅上,改变它叫的声调。那是用松香等几种料按一定比例调制好,在小锅里熬制成黏稠的粥状。这就是“药”。
在众多的蝈蝈中,选择个儿大、鸣翅长的。点药时一人捏着选好的蝈蝈的颈部,另一人用缝针将加热后呈黏膏状的药,挑起像小米粒大小的一团,仔细地按在蝈蝈的鸣翅上,并轻轻地点击几下,使药牢固地黏在翅上,可以在翅的不同位置多点几个药点。稍待片刻,待药凝固后,就把蝈蝈放在空笼子里。
放在太阳下晒不了多久,这点药的蝈蝈就会发出与一般蝈蝈截然不同的叫声。如果药点在鸣翅的末端,它就发出绵长低沉的声音,这是由于声音的振幅加长所致;如果药点在翅的近头部,振幅变短,它就发出尖锐而短促的声音;如果翅上有多个药点,就会发出高低长短的混合音。
由于做了上述这些小手脚,就会听到变幻莫测、非常奇特的蝈蝈叫声,就像听到生、旦、净合唱的“二进宫”那样好听。没有点药的蝈蝈听到这叫声,则嗒然若丧的停止鸣叫。是自叹弗如,还是愤愤不平呢?
这点药之技是老玩家李爷爷教给我们的。BB58E4E6-2E3B-4957-9A0A-1EB4635BC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