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劳动空间”的一些思考

2022-05-05 21:32胡继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5期
关键词:创客劳动教室

胡继平

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之后,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又颁布了《大中小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层面给予大学和中小学劳动教育如此重视,在我国尚属首次,这一规范劳动教育之举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和教育界的广泛支持。但在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上,一些学校仍存在较多的疑惑或困扰。有鉴于此,笔者特提出“劳动空间”的新概念。

这一概念借用的是“创客空间”的思维模式。创客空间是舶来品,引入我国后快速在一些教育发达地区兴起,但资金投入较大而惠及面较小。劳动教育则不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合适的实践场所,包括校内和校外。设在校内的劳动教育场所就是这里所说的“校园劳动空间”,而设校外的我们可以称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一是关于创建劳动空间的目的意义。为实施劳动教育在校园内专设一定的物理空间,就是让劳动教育有一个实物的载体和空间的依托。这样使用起来既方便又有安全保障。学校应该通过创建“劳动空间”来落实好国家所要求的劳动教育,旨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和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和成才观。

二是关于劳动空间的功能设计。劳动空间不能仅仅理解为一间以墙壁为界的传统教室,而应是校内多个分散空间的科学组合。整个校园都可以作为劳动空间,可以按功能分区,包括分散型和集中型两大类。分散型的劳动空间主要是各班教室和学生公共活功场所,以清洁卫生和环境美化为主要内容。集中型的劳动空间称之为专用劳动课室,主要利用传统教室、楼顶和校园的某个角落,按需要搭建适于特定功能的劳动教育场地,包括环境的布置和劳动工具的配置。集中型的劳动空间,应该按照功能进行命名,中小学可以设置诸如智慧苗圃、生态养殖、泥塑馆、鲁班屋、美食坊和精品工厂等专门课室。劳动空间可以借用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包括指定专人负责和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三是关于劳动空间的课程设计。按年级进行设计,课程内容要有梯度和系统性。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劳动教育课程重在前者,必须让学生動手实操和手脑并用并达到一定的劳动量,也就是劳动教育必须要让学生出力出汗。《指导纲要》将劳动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劳动教育按照日常生活型、综合实践型和社会服务型三大模块进行划分和设计。因劳动空间设置在校园内,故内容以前两者为主。同时,劳动项目设计既要考虑劳动的实用性和生活性,还要体现时代特征,要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同时,要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提高劳动技能和培养劳动意识与创新精神。

日常生活型劳动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的绿化美化、校园公共场所和教室的清洁卫生以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等劳动锻炼,以及家庭生活中饮食起居,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综合实践型劳动则为主题性活动,包括创客活动、手工制作、陶艺泥塑、动植物养殖、烹饪实训、家庭护理模拟等。社会服务型劳动则具有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包括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城市治理和突发公共事件中有组织的救援与后勤等。

劳动工具也是劳动空间及其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需要配置一些诸如清洁卫生、种植养殖、木工金工、家常烹饪等所需工具。有些工具可以让学生自制,学生自制劳动工具本身也是一项好的劳动教育形式。

(责任编辑:张晓东)

猜你喜欢
创客劳动教室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不要在教室打闹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