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琴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项目课程的实施是一種新的尝试。本文从分析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的特点和意义入手,探讨“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的实施流程以及项目课程实践中师幼、家园之间的教学转变。
【关键词】幼儿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实施流程;教学转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到项目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认为项目课程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开始进行项目课程的实践探索。基于幼儿成长的需要,我园积极探索并尝试开展二十四节气项目活动课程,我园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开展主要通过环境浸润、自然探索、节气体验等方面帮助幼儿在操作、体验和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与生活中衣食住行的联系,从而获得深层次的经验。将二十四节气课程项目化实施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经历全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来获得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幼儿“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的特点及意义
(一)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的特点
项目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幼儿可以深入其中并探究。其核心就是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项目课程是以幼儿为主导,对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课程。项目课程与主题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项目课程的目标是看孩子的学习状态,经验的发展水平不同,主题课程中幼儿的经验是被动的。项目课程是幼儿围绕问题解决,由幼儿主动引发、积极参与、经验是深层次的。基于对上述观点的理解,笔者认为,项目课程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值得学习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深度学习,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方式探索与他们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课程。它也是幼儿在新旧经验之间建立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延伸经验的过程。
(二)开展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的意义
项目课程能帮助幼儿与现实生活建立起紧密联系,帮助幼儿沉浸在鲜活的、丰富的事件或问题情境中,以一种直观的、有趣的方式与周边环境产生互动。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学习方式,有助于幼儿积累和丰富经验。项目课程也是由幼儿发动的、以幼儿兴趣和问题为实施基础的探究活动,突破了传统的主题教学以“教师讲解、幼儿倾听”为主的模式。因此,项目课程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充分满足和支持幼儿学习的需要,对幼儿的学习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幼儿“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实施流程
(一)项目启动阶段——发现幼儿的兴趣,确定探究主题
1.呈现问题情境:例如在立夏节气中,教师在节气桌环境创设中摆放了关于立夏节气的食物、水果、民俗游戏等物品,幼儿观察到后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的问题情境是预设的,但是整个探究过程是以幼儿的经验发展为中心的。因此,呈现情境就是呈现预设活动的情境。教师需要收集节气相关资料、图片等,通过情境的渲染和感受,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产生问题。所以,情境的真实性、生动性、活泼性,对幼儿的吸引力和开展项目课程时幼儿的学习动机有着很大的关系。
2.交流讨论:教师在组织幼儿讨论交流的时候,需要把幼儿在讨论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呈现出一个问题网。讨论结束后,对幼儿讨论的内容进行第一次表征,这能让幼儿知道,我们对围绕的主题有哪些问题。教师梳理出幼儿的问题网。幼儿的问题是具有情景性的,但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幼儿去探究,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投票的方式选择一个幼儿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3.识别兴趣:通过讨论识别幼儿的兴趣,即关于某一个主题,幼儿最感兴趣、最想知道的问题,就可以成为探究的主题。识别兴趣的本质是发现幼儿的学习动机。幼儿一旦形成了学习动机,就会坚持,克服困难,持续解决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那是浅层次的学习。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判断幼儿是否感兴趣的时候,要看看是不是大多数幼儿愿意学的、感兴趣的问题。
4.明确问题:明确问题的过程当中,教师仍然要和幼儿继续讨论对这个问题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讨论,能反映出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教师要进行记录。
5.判断经验:幼儿说的不一定是他真正的经验水平,教师需要进一步让幼儿进行表征,例如在开展“青蛙成长记”的项目课程时,教师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幼儿将他已经知道的有关青蛙的认识画出来。幼儿画出来的东西能真正反映他们的已有经验水平,这就是幼儿在项目中的第一次表征。幼儿的画反映出了他们对项目主题的已有经验是什么,这次表征给教师提供了判断幼儿已有经验水平的依据。
(二)发展项目阶段——准备探究
明确问题之后,教师还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询问幼儿还想知道什么,最想知道什么。将幼儿最想知道的列出来。明确幼儿最想探究的问题之后,下一步让幼儿做研究的计划,这是第二次表征。在第二阶段探究的过程中,幼儿拿着研究计划去进行调查、探究。计划做出来之后,幼儿就要边调查,边探究,边记录。我们要从幼儿的互动过程转移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幼儿学习的学,依据的是幼儿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品。通过对幼儿学习过程中作品的取样,来分析幼儿经验的发展。
在探究过程中,围绕的是幼儿的核心经验。核心经验就是幼儿为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经验。整个探究过程中,幼儿的核心经验发生了变化。探究是第二阶段的核心环节,探究过程中有很多活动。在探究过程中,老师要晰地知道,每一个活动是围绕着幼儿的哪些核心经验在发生、发展的。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建构幼儿的经验,在经验的建构过程当中,使幼儿理解并解决这个问题。
(三)项目课程结束阶段——评估项目课程,学习如何让它进行得更好
第三个阶段是评估和展示幼儿经验的阶段。项目的本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去研究、解决问题,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在第三个阶段应该用什么形式去总结和呈现经验,这是教师和幼儿要共同讨论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非常大的自主性,他的主动学习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研究问题,具体研究问题的顺序,也是由幼儿决定的。
例如,在“青蛙成长记”项目课程设计之初,教师要了解中班幼兒对青蛙的兴趣和探究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还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幼儿临时产生的问题和兴趣点进行筛选和价值判断,在集体讨论等交流过程中确定适宜的探究问题并调整预设的课程内容;沿着幼儿思考的线索,继续深入推进课程,不断修正之前设计的网络图。总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捕捉适合开展项目课程的教育契机,灵活将预设内容和生成内容进行整合,提高课程的价值和成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实践中,师幼、家园之间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在项目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青蛙成长记》这个主题探究活动中,整个课程历时四周时间,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明显的转变:教师更加灵活地在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之间转换。教师的作用更趋向于隐性与随机,从环境创设、课程实施、个别化指导等方面,基于幼儿学习需求,教师从材料投放、资源挖掘、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多途径的思考。当开展的活动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反应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寻找原因,回到主题可行性分析阶段灵活调整活动计划。教师更注重有目的的观察,从观察、交流讨论、分析幼儿作品记录中发现幼儿的经验水平与课程生长点。教师需要敏锐地发现幼儿学习行为中的介入时机,在孩子们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他们支持。
教师要认真做好幼儿探究的跟随者,以幼儿真实生活问题为中心,当幼儿遇到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开展节气项目课程前,幼儿想要了解关于这个节气的知识,教师可以先请幼儿与家长共同查找关于这个节气的资料之后再进行节气项目课程的活动。
教师要抓住问题解决的关键和时间点,带领幼儿基于问题不断推进探究活动进程,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增长,满足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形成持续观察、追踪问题的意识和工作习惯,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行动的发展,将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时记录下来。这些习惯有利于教师帮助幼儿进行经验整合。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捕捉惊喜时刻,积极引导,教师要先帮助幼儿确立一个驱动性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能让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为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个目的而自主参与活动。通过问题驱动,幼儿更容易对学习充满热情,有了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幼儿便会表现出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探索与主动完成任务。
(二)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发展
项目课程开展后幼儿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得到更快的发展,幼儿可以树立课程小主人的意识。幼儿在项目课程中的学习行为更加自主,从问题的确立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幼儿走到教师的前面,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进行实践探究。幼儿的学习更有深度,随着问题探究的不断深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途径自主解决问题,幼儿通过阅读、参观、讨论、调查、绘画记录等丰富的体验中获得了更多的经验。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达也更加生动。丰富的记录与表征,有趣的谈话与交流,幼儿形成同伴互助式学习,让幼儿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强大能力,在课程学习中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油然而生。
(三)运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同发展”。
家长资源是项目课程的重要资源。家长的参与,让项目课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延展的空间,这对课程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很多时候需要一对一互动,尤其是幼儿在家开展个性化学习,那么家长就是最适合的支持者。如何运用家长资源,让家庭和幼儿园都在课程中受益、实现共同发展?首先,为家长提供观察师幼互动的机会。家长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项目课程,提供适宜的资源,比如,在家长走进课堂活动中,邀请家长来园给幼儿讲关于青蛙的绘本故事,在开展青蛙的项目课程前家长可以提供与探究主题相关的文件资料,周末可以带幼儿进行户外的自然探索。教师在班级群随时与家长互动项目课程的进展,让家长看到全心全意地参与项目学习的幼儿。其次,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商讨及解决问题。家长可以协助幼儿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及查找书刊等资源,完成对问题的探究。最后,邀请家长支持幼儿开展个性化学习。例如带领幼儿以实地考察的方式增进其对主题的认识,让幼儿有机会在家里进行课程的延伸学习。
四、结语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幼儿主动探索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能够提升孩子们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除此以外,对项目的选择也让孩子们能更深入地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幼儿二十四节气课程活动中进行项目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二十四节气课程作为一个项目来实施研究,只有当幼儿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自己探究并决定他们的活动时,才能被纳入计划中或加以展现。幼儿正处于身心智力发展的初级启蒙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需要教师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项目课程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现好奇心的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空间承载好奇心,并享受其中的学习情境。
【参考文献】
[1]徐瑛,刘琴.二十四节气特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20,(9):35-39.
[2]陈宝钗.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思考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0,(19):153-154.
[3] 金梦慧.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思考与探索[J].文存阅刊,2020,(24):139.
[4]曾培.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方式探析[J].科教文汇,2020,(14):152-153.
[5]连晓环.“中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166-167.
[6]黄凡.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求知导刊,2017,(32):119-120.
[7]王荣荣.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DOI:10.7666/d.y1883171.
[8]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J].中国教师,2020:(1)81-85
[9](美)赫尔姆,贝内克项目课程的魅力--应当代幼儿教室挑战的策略与方法[M]林育玮,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
[10](美)赫尔姆,凯兹.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M]林育玮,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29,13
[11]华爱华.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谈起[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4(11):4-5
[12]王春燕.对幼儿园课程预设与生成统一的思考[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4(8):8-9
[13]撒婷婷,秦义.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研究--基于内容的分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11):18-21
[14]探究式问题促进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J]陆蝶;《读与写》;2021-06-10
[15]幼儿园项目活动走向项目课程的实践探索[J]王翠萍;《教育导刊(下半月)》;2021-03-15
(责任编辑:梁慧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