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黛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发达的网络在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信息安全等问题。说起“网络诈骗”,大家可能觉得这早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每年仍然有不少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上当受骗。受害者不光是欠缺防范心理的老年人,也不乏青少年。
2022年2月7日,江苏省盐城市高中生小严报警称自己偶然结识了自称可以“代买”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毛绒玩偶的网友,便通过支付宝分两次转账,共支付了578元。但当他付完款再与对方联系时,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小严的同学也曾向其付款,但收到的却是一块眼镜布。当地警方立即开展调查工作,2月8日晚,办案民警连夜奔赴犯罪嫌疑人胡某所在地展开抓捕行动,并将其成功抓获。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行,吉祥物冰墩墩以其精巧的设计理念以及可爱的形象迅速走红,被称为“新晋顶流”。爆火后,社会上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因官方特许店暂时缺货,或不想等待预售,很多人开始尝试从非官方渠道购买,其中不乏如小严一样遭遇诈骗的青少年。
青少年轻信网络陌生人,遭遇打着“代买”“转卖”“抽奖”“返利”等旗号进行网络诈骗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为何青少年在此种情况下会容易上当受骗呢?
网络信息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发达的网络环境使信息传递更加便利、快捷,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只要拥有可联网的电子设备,一个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何种身份职业,都能非常容易地通过网络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繁杂信息。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正处于形成价值观雏形的阶段,缺乏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当下的流行事物,青少年很容易出现从众、“跟风”的情况,或是因攀比心理作祟,认为别人拥有的,自己也要拥有,进而陷入诈骗陷阱。
社会经验不足,缺少辨别、防范意识。现在的青少年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的照顾与长辈们的保护中长大,缺少警惕心理与防范意识。父母工作可能较为繁忙,平日只是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或是给予物质条件的支持,从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网络安全教育。加之,青少年尚是在校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思想较为稚嫩、单纯。由此,才会轻信网络上结识的陌生人,成为被诈骗的对象。
网络诈骗乱象频发,已然侵害青少年网络安全,荼毒青少年成长环境。肃清风气,改变现状迫在眉睫。因此,无论是社会职能部门、网络平台,还是家庭、学校,都应更多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观念,保证健康的成长环境。正确引导青少年依法上网、科学上网、文明上网。教育青少年如何保护自身安全,远离网络危险。切记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和网页,也不要在网上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等。一旦发现被骗,尽快在第一时间拨打110电话,或到就近公安机关报警。
社会层面。从社会层面来讲,加大监管力度,严打网络诈骗,使非法分子再无可乘之机,从根源上避免网络诈骗的发生。同时,监管部门也可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方式加强对网络诈骗防范的宣传力度,对公众广泛介绍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并科普相关知识,从而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
家庭层面。从家庭层面来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子女的网络安全教育,经常叮嘱子女注重对个人隐私及财产安全的保护。在关注子女文化课成绩之外,也需注重子女的安全教育,积极做好子女的网络安全与防范意识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理性面对繁杂的网络环境,避免上当受骗。
学校层面。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教师可通过班会、演讲、问答与辩论等多种多样的创新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安全教育与思想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促使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诈骗案的举例,向学生进一步科普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增强其警惕心理,正確辨别网络诈骗。
此外,青少年要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要随意注册、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请及时报警;积极主动向身边的亲友科普各类网络诈骗知识……青少年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争做小小反诈宣传员,为社会反诈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全社会要共同行动起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干净、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和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编辑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