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华
[摘 要]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取得了丰富经验。具体而言,堅定对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是首要前提;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动摇,科学对待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是核心原则;正确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是重要方略;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和道义制高点,是目的旨归。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5-0029-11
中国共产党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从接受历史唯物主义开始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总结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宝贵经验,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何以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功的根本原因。我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百年经验,主要彰显于首要前提、核心原则、重要方略、目的旨归四个方面。
一、首要前提: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各种救亡图存的探索。20世纪伊始,在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呼吁的推动下,西方各种政治思潮相继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找到了忠实信众,但均昙花一现,未能发挥出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命运的作用。1917年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让迷茫的中国进步青年找到了新的方向,看到了挽救民族危亡、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出路,开始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是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首要前提。
第一,革命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叛变革命,制造了暗无天日的白色恐怖。面对国民党的绞刑架和屠刀,一批批党的优秀儿女们为了保家卫国,坚定心中信仰献出了宝贵生命,夏明翰烈士喊出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口号正是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真实写照。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开始伟大长征,“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2]。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英勇的红军战胜了围追堵截的敌人,取得了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此,我们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如果信仰不够坚定不够执着,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才铸就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巍峨丰碑。
第二,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克服执政过程中的困难和考验也需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是看得见的敌人,是与拿着枪炮的敌人的英勇战斗,经历的是生与死、胜利与失败的考验,那么和平建设年代的敌人,既有看得见的,如敌视社会主义并试图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外部势力,也有看不见的,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等。而后一类考验更难以防备,一个信念不够坚定、意志不够坚强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稍不注意就可能失掉党性原则,犯下错误。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才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并在各个阶段采取措施正风肃纪,从而经受住了各种执政风险的考验。
第三,重大事件关头,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中国共产党战胜了世界社会主义重大挫折的考验。重大事件和危难关头,何去何从的抉择,是检验中国共产党人信仰是否坚定的试金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空前未有之挫折。一时间乌云翻滚、气氛压抑,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则欢欣鼓舞,“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国内,由于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裁,我国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此之时,马克思主义还行不行?社会主义还好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能不能?这些问题直接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回答:“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只要历史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够了”[3] 360“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 382邓小平同志指出,“东欧剧变”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扭曲,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中国人民经受住了磨炼,从中吸取教训,并推动社会主义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逆风前行,砥砺奋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的韧性逐渐改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力量对比,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
第四,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国内外重大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大报告起草时专门要求写了这样一段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5]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6]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新时代的价值意蕴进行了深刻论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也明确指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1]
从百年党史中我们清晰看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都能以强大意志力和坚韧行动力克服各种阻力,凝聚起磅礴合力,攻坚克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此百年未有之变局下,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需要继续砥砺前行,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继续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二、核心原则: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动摇,科学对待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评价一个政党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生产力。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对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相关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宝贵经验。
建党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前是第一个时期。建党之初,早期共产党人就逐渐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有利于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理论与历史自觉,并依据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中国社会。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大钊提出“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7]。后来搞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这个目标作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使他们得到自由。”[8]新中国成立伊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认为只有提高我国经济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才能对世界有较大贡献。1957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后,毛泽东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9]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在探索之路上也有过一些挫折(如“大跃进”的失误),这进一步说明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不动摇。这一时期,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矛盾”是完全正确的,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發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国家现代化。遗憾的是,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来。这表明,发展生产力仅仅有主观愿望和革命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依靠调整生产关系也是不够的,必须按照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第二个时期是从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反复思考,并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错误观念和做法,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某一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思想。在此基础上,全党达成这样的共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历史使命。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一时期,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经验探索逐渐完整、成熟。首先,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 274的论断。其次,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功能延伸到重视掌握科学技术的人——知识分子,重视科学技术获得过程——教育,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创新。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特别强调创新的作用,“我们将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人才,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努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0]。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
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效,使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有了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和总结:第一,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探讨,提出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第二,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是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第三,强调应系统推进生产力发展。一是主张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支撑平台;二是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发展目标、条件;三是提出具体途径,即“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11];四是,根据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大势,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新思想、新命题。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十四五”时期我国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生产力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立足于新时代,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宏阔的视野、深邃的洞察力指明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路径,是进行生产力建设的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生产力百年艰苦卓绝的接力探索中,经过比较和反思,形成如下核心经验:第一,处理社会基本矛盾问题,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坚持发展生产力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除非发生重大事变。在发展生产力的具体途径上,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第二,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推进改革开放。一方面,将改革进行到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的本质就是改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就其涉及到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 113。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是出于这个目的”[12]。封闭必然落后,开放带来进步。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形势如何发展,发展更高、更好的社会生产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其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开放步伐,确保党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为社会主义更好发展,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准备物质条件,这是我们党在处理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核心经验。
三、重要方略:正确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
坚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正确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将之作为指导实际工作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准确全面认识世情、国情、省情、县情、区情,即正确定位革命工作、建设工作所涉范围、所处时空方位、所面临的各种形势以及变化趋势,并以之作为制定各项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基础和依据。这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2] 326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百年历程中,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存在——各个层次的国情——进行分析定位,并制定出一系列相应战略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社会总体上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村人口占总人口90%,其中占人口不足10%的地主,占有60%~70%土地;而占人口70%的贫农和雇农,却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正是根据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国共产党人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样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革命对象、革命道路、革命战略和策略的确定,必须基于这些基本国情和基本矛盾来制定,而不能简单照搬别国模式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在这一阶段,革命的对象只能是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资本主义;革命的依靠力量,只能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革命战略和策略的抉择必须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和具体形势来作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不过也经历了一些发展过程上的曲折,之所以产生曲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脱离了中国社会存在的实际。改革开放伊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提出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同时,强调要准确认识国情,重新指认了党的八大时期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定位。放眼看世界,在纵横比较中,党将中国的社会存在进行了新的定位,即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国情有了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创造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我国新时代社会存在为基础,从我国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即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判断,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制定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正是基于我国所处的新的时代方位,立足于两个大局这一中国当前社会状况而擘画出的引领中国走向“强起来”的宏伟方略。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百年历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给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第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注重依据当时社会存在的实际状况、不同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从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第二,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准确、全面把握社会存在的状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进行扎实、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社会存在不是孤零零地直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实,它本身就需要被“发现”,且社会存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环境变动和人们实践活动的展开,社会存在也会发生一定程度变迁。第三,党既要准确识别社会存在的真实状况,还要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不失时机将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各项政策措施、战略策略,必须是基于社会存在的真实状况做出的。
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特别重视社会存在的基础性意义,另一方面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也高度重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并特别注重发挥意识形态的积极功能和文化的教化作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孕育的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巨大的能动反作用。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被熔铸塑造成为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学校”,这些“学校”将千千万万农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培养教育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特别注重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治安全具有密切关系。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9] 215。毛泽东在这一段话中正确指出了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政权建设、总体国家安全之间的重要关系。对于掌握了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通过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全体人民团结、拥护执政党各项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情感认同是核心任务。
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反思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在意识形态建设上,既注意到意识形态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自觉地使意识形态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成功矫正了中国社会主义航船的方向,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同时对世界发展大势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定位,由战争与革命的主题转向和平与发展主题。此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摆在突出位置,并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民族精神以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价值体系,这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进一步拓展。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意识形态建设步入加速创新与提升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针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包括如下方面:一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指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3]的历史新高度。二是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要求,即“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4]。三是在各个领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在文艺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军队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在宣传舆论领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人文社科领域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高等教育领域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互联网领域要加强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四是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督促落实上,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了新水平新境界、推进到新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是当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指导和遵循。
四、目的旨归: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和道义制高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来,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首先,一切依靠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就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合作展开北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途千百万人民群众包括工人、农民被动员起来帮助、支持北伐军,成为北伐迅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毛泽东是党内最早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中农民重要地位的领导人,1927年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就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2] 13土地革命时期,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只要我们真正关心群众,满足了群众的需要,那么他们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的拥护我们”“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2] 13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进行广泛的敌后抗战,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支援对于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起了关键作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的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1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他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 382习近平总书记总结道:“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是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16]
其次,一切为了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的权益和福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搞革命,其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前提条件。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6]邓小平也这样说,“中国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17]。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归根结底也是讲中国共产党人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后,一切让人民评判,人民是最终阅卷人。坚持以人民为价值评价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原则。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价值导向。这一价值导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也得到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是出卷人,我们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8]这一精辟论断成为不朽真理。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都一以贯之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为新中国教育方法和方式提出了新思路。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提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培养“四有”新人,这是基于现实的分析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他强调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认为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19]。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强调了我党的重要工作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宏观基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实现路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展望二○三五年……人民生活更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决议》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个明确”和“十个坚持”,其中就指出要“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已经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道义制高点。当下我们利用市场、商品、货币、资本的力量发展经济,促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等,这些举措在根本上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和获取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和系统工程,需要依赖社会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层面,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能力;在个人层面,要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抵御现实的物化、外在压力,保持人性的尊严,发挥每一个个体蕴藏着的创造性和潜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由人民评判,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根本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迈向新征程的过程中,仍要继续坚持这一根本经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0]。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这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障,是我们事业必然取得胜利的最大底气所在,也是我们民族必然走向复兴且永续繁荣兴旺的根本保证。
五、结论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以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百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雄辩证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性真理性,需要新時代共产党人继续接力坚持和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曲折的百年奋斗,迎来了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地位严重下降。在世界政治的角斗场上大国博弈愈发激烈。近年来,为维护世界霸权地位,美国对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制造摩擦,中美关系波诡云谲,充满变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看待这一历史时期中美之间的斗争,就可以牢牢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为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和灵活务实的策略奠定方法论基础。在唯物史观宏阔视野中,以大历史观观之,社会进步、国家强盛、民族的兴旺、文明的兴衰,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发展的趋势。历史不过是人们追求目的的一种活动而已,历史的主角就是人民群众,始终扎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1]。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7]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
[12] 習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2).
[1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5]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8] 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1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0]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责任编辑:李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