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苏楠 史为征 季洪明
明嘉靖年间两淮盐场总图
盐城因盐而得名,西汉高帝六年(前201 年)始建盐渎县,东晋义熙九年(413 年)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盐城市区东南的大丰区地处苏北淮海冲积平原,东临黄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盐生产环境,制盐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沿海先民已在此煮海为盐。西汉吴王刘濞注重煎盐之利,设置运盐河道,广招天下流民前来制盐。唐、宋时期,大丰盐区分属海陵监与盐城监,受官方把控,盐场众多。元代两淮地区共设29 场,大丰境内有5 场。明清时期,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盐业管理日渐规范,大丰盐区步入鼎盛,在两淮乃至全国盐区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0 年以来,随着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山东寿光双王城遗址考古工作的进行,川渝、鲁北两区域的盐业考古研究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盐业考古工作。
大丰盐区拥有悠久的制盐历史,更是唐以来全国最重要的盐区之一,之前已有不少基于文献材料的历史学与社会学研究。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受地方志编写与区域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不少本地学者将目光投向大丰的盐业历史。近10 年来,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研究视角也更多元。但当前大丰盐区的研究主要基于文献材料,以历史学与社会学研究为主,内容集中在盐政管理与海盐文化方面。缺乏考古学视角下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实物材料发现较少,不少文献记载难以被验证。鉴于大丰盐区在中国盐业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当前考古学研究缺位的情况,在此开展盐业遗址调查与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范公堤 北宋天圣二年(1024),范仲淹征集兵夫4 万余人开始修建从盐城经泰州海陵、如皋至南通海门的捍海堰。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母亲去世,范仲淹离任回籍守丧。其间,范仲淹屡次给泰州知州张纶写信,请张纶无论如何要将捍海堰修成,并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独担其咎。天圣五年(1027),张纶负责捍海堰工程指挥,于当年秋施工,第二年春完成,前后历时四载,终将捍海堰修成。堰成后受益显著,“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人们为主持完成工程的张纶立了生祠,但后人仍未忘记首倡和实际促成者范仲淹。明代以后,人们即将阜宁至吕四的海堤统称为范公堤。范公堤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中、苏北海岸的所在。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阜宁县,南抵今启东的吕四港镇。
“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大丰更是两淮盐区的重心之一。大丰产盐历史悠久,历汉、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其产出的大量海盐以及巨额盐赋为历代政权的财政收入做出重要贡献。唐、宋时期,大丰分属海陵监与盐城监,受官方把控,盐场众多。元代两淮地区共设29 场,大丰境内有丁溪、小海、草堰、白驹、刘庄5 场。明代沿袭元制,虽仍置上述5 场,但生产规模骤增,万历四十五年(1617)进行了盐业体制改革,改团煎为散煎。清代大丰境内盐场撤并频繁,乾隆元年(1736),白驹场撤并于草堰场;乾隆三十三年(1768),小海场撤并于丁溪场,至此境内有丁溪(小海并场)、草堰(白驹并场)、刘庄3 场,还有何垛场的东北部和伍佑场的东南部,在新淤滩涂上新建的亭灶。
为进一步了解大丰各盐场的机构设置与场域变迁情况,我们以《两淮盐法志》中范公堤沿线明清时期盐场场域图为重点展开分析。
由《两淮盐法志》中盐场图可知,明清时期范公堤沿线盐场密布,为适应海盐运输、集散的特点,盐场一般置于串场河两岸,盐课司、督查院等盐务机构主要位于范公堤以西、串场河以东的中间区域。盐场东至黄海为荡地,有灶河连通盐场,西边有运盐河连通串场河。此外,清代灶房、亭场、草荡等制盐单位较明代有明显增加。
大丰现存的许多地名与盐业生产有关。草堰镇因草堰场而得名,镇内有因盐业生产得名的村庄草堰、双垛、丁溪等。白驹镇因白驹场而得名,镇内因盐业生产得名的村庄有新垛。刘庄镇因刘庄场而得名。西团镇也因盐场得名,镇内因盐业生产得名的村庄有赵场、西团、北团。小海镇因小海场而得名,镇内因盐业生产得名的村庄有小海、海团、南团等。其他地名还有新场、四灶、北灶、东灶、西灶、顾灶、殷灶、双灶、小团、三总、大团、潘䥕、七灶河、灶圩等。几乎大丰的每个角落都有盐业生产留下的痕迹。
通过整合地学、考古学与文献资料,我们将串场河、范公堤沿线划为调查的重点区域,时代上则对汉以后,特别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做重点关注,调查对象涉及各类盐业遗址,共发现盐业遗址27 处,采集陶、瓷器标本500 余件,年代为唐五代至明清时期。
草堰村遗址剖面
遗址位于串场河东岸,现为民居、农田所占压,地表散落较多陶、瓷器残片、砖瓦等,分布面积约8 万平方米。堆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土层,第二层为文化层,第三层为生土层。文化层为灰黑色土,质感接近沙土,距地表16 厘米,文化层厚24—31 厘米。文化堆积中发现大量草木灰,采集遗物数量与种类十分丰富,瓷器主要有碗、盏、壶、罐、韩瓶、杯,陶器则有钵、盆、板瓦、滴水等。根据标本初步判定年代在北宋至明清时期,故草堰村遗址为宋至明清时期的盐业遗址。
出土标本基本为宋至明清时期,结合地层堆积分析该处遗址为宋至清时期制盐作坊。
遗址堆积第一层为耕土层,黄褐色黏土;第二层为文化层,红褐色沙质土夹杂草木灰及红烧土;第三层为文化层,红褐色黏土;第四层为生土层 。文化层距地表40—50 厘米,文化层厚度约30 厘米,包含物有红烧土、草木灰,基本覆盖整个遗址。灰坑发现于断面,一层下开口,包含草木灰、红烧土、陶罐。遗址采集到的器物有韩瓶、内白外酱釉碗、兔毫盏、黑釉碗、小饼足影青碗及青灰釉碗、青绿釉莲瓣纹碗、白釉碗,饼足碗极多。初步判断标本年代为宋至明清,遗址性质为宋至明清制盐作坊。
三墩村现场工作照
高家墩遗址剖面
遗址采集到明清时期青花瓷片及宋代青瓷片,除此之外,发现断面,包含草木灰层与红烧土层。器物标本多为青灰色釉碗,年代为宋至明清,初步判断该遗址为淋卤场。
古代文献记载大丰地区在汉代就有盐业生产,由于本次调查仅为区域性调查,没有进行发掘,目前在大丰境内尚未发现汉代及更早的盐业遗存。2007 年大丰刘庄镇友谊村出土了楚国金币“郢爯”,该遗址还曾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说明汉代甚至更早大丰可能就有盐业生产的活动。汉代及更早的盐业遗存需要我们接下来更加系统的调查和考古发掘来确定。
部分盐业遗址在生产、生活中已遭到破坏,急需进行保护。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地面保存好的盐垣、潮墩,运盐河道、卸盐码头、泄洪防潮古闸、盐课司署等古代盐业设施,建成盐业遗址文化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