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春,董伟,刘学永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沛县 221600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是引起脑血管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颅内动脉瘤患病率高达10%左右,尤其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为颅内动脉瘤高发人群,对生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造成危害。临床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占比>70%,且患者预后具有极高的致残率,>35%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遗留后遗症[1]。目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多采取手术方式,但手术时机的选择存在争议,一些医师认为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患者存在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情况,手术难度及风险较高,一些医师认为颅内动脉瘤破裂48 h内进行超早期手术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出现,同时患者预后效果佳[2]。而持续腰大池引流则能够降低脑脊液中内皮素浓度,预防脑血管痉挛,两者联合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意义影响。简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沛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50例,简述超早期显微手术配合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简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50例,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44~78岁,平均(60.33±1.34)岁;根据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法[3]显示,8例为Ⅰ级,11例为Ⅱ级,5例为Ⅲ级,1例为Ⅳ级。观察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4~79岁,平均(60.35±1.33)岁;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结果显示,7例为Ⅰ级,12例为Ⅱ级,4例为Ⅲ级,2例为Ⅳ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4]:①所有患者经影像检查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情况;②患者均为首次发病;③患者均于病发后24 h内入院;④患者均同意参与且积极配合该次研究。排除标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Ⅴ级患者;②出现脑室扩张情况的患者;③抵触配合研究患者。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医生实施超早期显微手术,在开颅下对破裂的动脉瘤上下游给予夹闭治疗。首先打开颅底的脑池,低速释放脑脊液,待脑组织回缩后打开脑外侧裂。经由侧裂,逐层切开脑组织,根据术前影像资料寻找脑血管瘤的具体位置,充分暴露病灶后对其瘤体上下游的颈部予以充分剥离,夹闭后钝性分离破裂的瘤体病灶。待动脉瘤病灶完全剥离后,使用罂粟碱溶液对手术区域给予反复冲洗,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后将脑组织恢复原位,关闭骨窗和表皮组织。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超早期显微手术的基础上联合常规腰穿引流,每日进行常规腰穿,操作时取侧卧位,选择在腰椎L4~L5或L3~L4间进行穿刺,先给予表皮消毒和局部浸润式麻醉处理,待麻醉生效后选择规格为7号或9号的腰穿针穿刺,在连接导管后缓慢将脑脊液引流出体外。要求每次引流时的具体剂量控制在30~60 mL,直至脑脊液细胞计数维持在500×106/L在肉眼观察下,引流液清亮后即可结束引流干预。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超早期显微手术的基础上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需在手术结束的24 h内持续引流。操作时同样选择侧卧位,穿刺点选择在腰大池的L3~L5间隙,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的10~15 cm处置入硅胶软导管,规格为直径1 mm,在软管的末端连接引流袋,中间安装控制阀,将引流时的速度控制在2~5滴/min,术后24 h内的引流总量控制在200~350 mL间,直至脑脊液细胞计数维持在500×106/L,引流液肉眼观察下清亮后即可结束引流干预。
监测两组患者术后3、6、9、12 d脑脊液压力及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变化情况。利用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分数设定0~45分,分数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反之越轻。利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相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后3、6、9、12 d脑脊液压力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脑脊液压力对比[(±s),mmH2O]Table 1 Comparis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H2O]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脑脊液压力对比[(±s),mmH2O]Table 1 Comparis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H2O]
?
观察组患者术后3、6、9、12 d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对比[(±s),×106/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s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106/L]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对比[(±s),×106/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s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106/L]
?
治疗前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Barthel index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Barthel index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颅脑内动脉瘤属于脑组织常见病症之一,其正常情况下对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如发生破裂即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通常当其处于较大情绪波动、高体力运动、用力排便、骤然发力等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动脉瘤破裂。一旦病灶破裂就会引发急性脑出血症状,出血灶在短时间内会压迫脑实质、脑神经组织等,因此致残率、致死率均相对较高。目前针对该病变的首推治疗方式为显微外科手术,借由显微镜下观察病灶的状态,并给予夹闭和切除,有效清除颅内出血灶的同时,还可将动脉瘤血液供给完全中断,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5-6]。
显微外科手术应用在动脉瘤破裂患者时,不同研究者所持观点也具有一定差异,部分群体主张在动脉瘤破裂的10 d后再行手术,其主要是由于出血灶形成的早期不仅伴有脑水肿症状,且脑组织内血管还可能具有痉挛的情况,加之患者本身各种全身性症状,因此不利于实施开颅手术,另有部分学者则认为可在破裂后的3 d内即可进行手术[7-8]。超早期手术概念则指的是在动脉瘤破裂的48 h内进行手术,其目的在于更早地对出血病灶和动脉瘤病灶予以清除,此时出血灶内的红细胞还未完全溶解,因而氧和血红蛋白的浓度相对较低。而如果延后手术时间,则会导致红细胞或凝血块溶解率大幅提升,此时出血灶内的氧和血红蛋白浓度便会大幅提升,脑血管痉挛的概率也会随之提升,加之凝血块和周围脑组织的粘附性进一步提升,也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超早期阶段脑组织的水肿症状较为活跃,在手术操作时不利于充分暴露动脉瘤病灶,也更容易在分离和切割时损伤周围脑组织,因此超早期动脉瘤切除手术需配合显微技术,以提升操作的精确性[9-11]。
显微下超早期手术实际操作时还需注意几点内容:①手术前需为患者提供适量的脱水剂,并利用短暂通气法等手段干预,有效降低颅内压强,从而在操作时保护脑组织;②选择合理的入路方向,可由侧裂沿脑组织自然肌理探入,最大程度减少对脑组织的机械损伤;③需尽可能针对脑池、蛛网膜下腔进行解剖,并以锐性分离的方式处理蛛网膜小梁结构,释放部分脑脊液后减少对周围脑实质的牵拉影响[12-14];④先对远离动脉瘤病灶的血肿灶给予切除,再夹闭动脉瘤病灶上下游的血管,并给予钝性分离;⑤需要在颅内压下降到稳定程度后才能给予颅内解剖和病灶分离,如颅内压相对较高则在分离病灶时容易造成二次破裂和颅内出血;⑥在分离动脉瘤前需充分解剖周围的血管,以便提升夹闭的准确性,并给予各分支血管保护,避免对穿支动脉造成损伤;⑦针对存在脑实质内积水的患者群体,需先开颅穿刺入脑室引流,待颅内压稳定后方可开展手术[15-16];⑧如手术时发现患者脑实质肿胀或术中较为严重,则需先对颞叶前部,甚至前中部给予切除,如仍无法充分暴露动脉瘤病灶,则需将颞角打开后引流脑脊液;⑨在切除动脉瘤时需根据病灶的相对位置、实际体积、形状等选择对应规格的动脉夹,确保血管夹闭后不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与此同时,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可利用腰大池引流技术配合超早期手术,该引流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术后脑脊液当中溶解的血红蛋白、内皮素等的含量,也可有效降低颅内压降,从而降低术后患者的昏迷深度,有效降低苏醒后的头痛、血管痉挛等程度,控制脑梗死的发生概率。且引流后降低血红蛋白浓度,可降低对神经组织和细胞产生的不良刺激,控制蛛网膜下腔粘连程度,抑制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概率[17-18]。但传统引流操作下有较高概率引发脑疝,进而造成患者需二次手术,导致临床病死率大幅提升。持续性腰大池引流则可以更好地控制引流速度和单位时间内引流量,使得颅内压下降速度更加均匀,避免对脑组织、脑神经等的过度影响,降低传统一次性快速引流导致的颅内压梯度性下降的危害[19-20]。另外持续性引流还可避免反复腰穿操作带来的痛苦,也能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P<0.05)。该研究结果与刘国华等[20]发表文章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0.00%(P<0.05)相一致。
综上所述,利用持续性腰大池引流可以更好地降低颅内压力,快速稀释脑脊液中红细胞含量,从而有效预防术后脑疝的并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