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谷平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文化产业新业态集群,具有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时代特征。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技术支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期间推动江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篇章的核心动能。
政策文件有支撑缺体系。2017年,原国家文化部印发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针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首个宏观指导性政策文件。2019年8月,国家科学技术部等6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20年11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江苏情况看,文化科技融合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2年,省委宣传部等5部门制定了《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管理办法》(苏宣通〔2012〕76号);2016年11月,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二十条政策措施》(苏宣发〔2016〕31号);2020年4月,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苏科高发〔2020〕120号)。全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虽然有政策支撑,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多宏观政策但缺少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政策。二是很多旧政策如苏宣通〔2012〕76号文件仍在适用,相关政策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及时优化。三是尚未出台《江苏省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顶层设计文件。
产业发展有规模缺融合。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1%的经济总量,单位国土面积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但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江苏经济在全国的排名不相匹配。相关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在全国排名第七,落后于北京(9.29%)、浙江(6.57%)、上海(6.09%)、广东(5.79%)、福建(5.31%)、湖南(5.05%)。从科技创新转化应用来看,江苏科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科技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待释放的潜力巨大。国家技术预测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2020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江苏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4000项,国拨经费约20亿元,均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一。从重点产业来看,江苏制造业总量约占全国的1/8,是国内产业循环的重要连接点和发起点,但文化大省与制造业大省优势没有得到很好聚合,“文化+”尚未完全融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循环之中。
企业发展有“高原”缺“高峰”。2020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当年新增数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2万家,跃居全国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0294家(占全国18%),入库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全省文化企业有规模缺龙头,特别是缺少对新兴业态具有平台支撑作用的龙头数字文化企业(如北京有今日头条、抖音,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2019年,江苏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7315家,是浙江的1.42倍;但营业利润为浙江的49%,利润总额为浙江的50%,缴纳增值税为浙江的85%。从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数量看,全国共有85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江苏有5家,占比全国6%,与辽宁、上海持平,相比北京(11家)、浙江(9家)、广东(8家)还有差距;从41家单体类基地看,仅有江苏广电网络1家,占比全国2%;从13届80家“全国文化企业30强”看,仅有凤凰出版、江苏有线、江苏广电、江苏演艺4家,占比全国4.8%;从最近7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情况看,仅有南京文投、江苏演艺、恐龙园文化旅游、苏州大禹网络4家获得提名,占比全国4.5%。
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一场“现代化兵团作战”,需要在系统集成创新思想指导下,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特点,坚持文化科技融合,把系统性思考、体系化推进和有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激发各层级、各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集成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创新要素,有效构建创新环境,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催生更多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努力打造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升级规律的生态协同系统,探索江苏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之路。
强化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政策集成创新联动。一是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建议尽快出台“1”个核心文件即《江苏省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主要在数字文化内容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技术创新融合应用、资源要素潜力挖掘、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新型业态模式培育、重点产业引导突破、生态体系完善重塑、政策保障有效落地等方面进行通盘谋划,强化“十四五”期间江苏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指导。“N”即瞄准江苏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文旅演艺、文创设计、新兴媒体、数字出版、广播影视、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文化装备制造等垂直重点领域出台细化政策。二是推动科技、经信等相关领域政策更多适用于数字文化产业。建议把现行分散在各个条口、能有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干货政策”进行梳理,分门别类制作成“数字文化产业政策查询库”,便于企业主体无缝高效共享。高度重视文化科技融合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基础性、叠加性、蝶变性效应,根据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推广数字经济、高端制造、高新技术、软件、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健康养老、产业园区等领域的成熟做法、创新措施、支持资金、税收优惠,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制定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三是形成高度统一的统筹协调机制。建议在原有文化科技融合协调机构基础上,围绕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成立相关领导协调机构,打破行政壁垒,统筹研究部署全省数字文化产业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将各地深化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重点,鼓励各地出台配套政策和考核办法,因地制宜地建立数字文化产业链链长工作制,不断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
强化研发攻关,更加注重技术集成创新应用。一是优化需求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江苏智慧文旅平台以及南京、苏州两个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借鉴互联网企业数据资产运营方式,依托文化消费、文化行为等大数据创新打造文化大数据“画像”平台,服务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化治理水平。大力发展融媒体中心、智慧广电、网络视听、舆情监测等平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二是推进供给侧新型内容平台建设。坚持内容为本,加强江苏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进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江苏)、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江苏)、中华文化素材库(江苏)、文化专网、文化大数据云平台、数字化文化生产线建设,率先在全国建成基于文化内容供给的大数据平台。支持企业研发基于技术进步的新型内容创作工具,降低创意内容制作门槛,重塑内容生产模式,抢占内容生产基础设施高地。三是重点建设一批文化科技融合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对省基础研究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省级科技计划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的政策倾斜,部署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科技融合工程,攻克一批数字文化产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支持重大工程研发机构建设。依托高校、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创建并认定一批省级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基地。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各“揭榜”方可按照不同技术创新或成果转化方案与“发榜”方开展合作,推进文化科技重要技术集成机构建设。
强化主体培育,更加注重企业集成创新联合。一是培育重点门类的“专精特新”企业。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结合江苏实施的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在演艺、影视、传媒、出版、广电、文旅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文化企业,助其成长为细分领域的“瞪羚企业”,大力支持数字文化企业自主研发安全可控的重要软件系统和重大装备设备。二是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产业联合体。依托具备产业链整合力、生态主导力的骨干企业,打造创新型产业联合体。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行动,深化产业链协同,鼓励通过许可、转让、入股等方式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大中小微企业间的技术要素转移。结合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打造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合体;依托江苏制造业优势,重点打造文化演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游乐游艺、旅游装备等文化装备制造产业联合体;依托扬州光线中国电影世界、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打造影视产业联合体;依托南京江北新区等,打造扬子江数字版权产业联合体。三是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围绕数字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在全省布局建设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基地,强化各类创新要素倾斜,打造核心增长极。在江苏“一群一带一区一体系”区域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支持文化企业间“点、线、带、廊”的跨空间合作和有机联通,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流通,探索跨区域政策协同新模式。四是强化金融支持和资金引导。发挥紫金文化产业基金、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作用,汇集各方资源成立江苏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产业投资基金,通过项目投资促进企业主体及产业联合体发展。实施数字文化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依托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省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建设文化科技子库,集中归类管理数字文化产业领域企业,依托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给予数字文化企业倾斜支持。
强化技术应用,更加注重场景集成创新落地。一是建设面向未来的新科技场景。要紧密追踪世界技术发展前沿,高度关注元宇宙、NFT等最新热点超前布局,对吸引全球相关公司落地江苏给予政策支持,发展应用于文娱、旅游、商业、家庭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在基于新技术、新材料、新介质、新工艺的文化智能硬件生态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率先在全国抢占智能硬件电子竞技新“赛道”。二是建设体现江苏文化内涵的内容场景。推动内容要素与生产场景体系化建设,把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文化资产。在“水韵江苏+”品牌集群基础上,重点打造江南文化、运河文化、江海文化、长江文化、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等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线上线下产品,依托城市文化IP发展创意者经济。三是丰富基于业态创新的文化消费场景。重点发展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互动观影方式和互动影视内容;重点发展多样化、立体化、沉浸式的5G+VR出版;重点发展在场式、沉浸式、个性化、多场景的5G+VR与人工智能新闻等。结合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苏州江南文化体验馆、南通实业兴国文化体验馆、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文化体验馆、张家港长江数字文化博物馆文化体验馆等载体建设。
强化产业服务,更加注重平台集成创新打造。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展示平台。扩展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平台功能,举办更多细分行业领域全国性会议,定期举办全国数字文化企业100强评选、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锐榜、全国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大赛等品牌活动。同时,升级拓展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打造全省数字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二是强化研究院集成创新平台。发挥新成立的紫金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院功能,加强智库建设和政策咨询,与文化龙头企业合作建设数字文化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研发、技术与发展支持,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打造覆盖江苏、辐射全国的文化科技资源、产品、技术、服务的开发、展示、推介、交易平台。三是打造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平台。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开设“文化科技”“艺术科技”等课程,优化文化科技学科设置,发展美学计算、情感计算、社会计算等新兴交叉学科。鼓励文化科技企业、园区、平台等联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专业人才实训基地。推动全省“五个一批”人才、紫金文化创意人才等重点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向文化科技跨界人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