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宠学生的大学,它排第二,无人敢排第一

2022-05-03 15:39荣探长
意林彩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陈嘉庚厦大厦门大学

荣探长

论中国最宠学生的大学,那么一定是厦门大学的专场。

其他学校的学生上选修课,都是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这些大项目,而厦门大学不仅有潜水、定向越野等罕见选修专业,还有爬树——教你野外求生技能的专业。

若学生不喜欢室外,只想待在室内安心做个吃货,厦大:没问题,安排!

自2020年开始,厦门大学开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选修课。学生既能学会做海蛎煎,还能拿到学分。

再者,像学校食堂的免费米饭供应只是基本操作。为了满足厦大学子的胃口,食堂阿姨发起了征集新菜式的活动。可谁想到,原本去图书馆的同学,纷纷停下脚步,认真写下自己的答案,甚至配上了表情,一下子把食堂阿姨都看蒙了。食堂阿姨:自己出的题,哭着都得做出来……

吃饱喝足,只是厦大的地表层。诗和远方,才是厦大的大气层。

学校后门出来直接就是海,无敌海景房的宿舍,吸引了很多学生。全长1.1公里的芙蓉隧道,是最文艺的隧道。隧道里,厦大学子用一笔一画,涂成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吸引无数文艺青年和游客,驻足停留。

厦大不仅宠爱学子,还宠爱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

厦门老百姓有一个共识:厦大是比公园还要美的5A级景区。厦大被本地人称为“厦门市人民公园”——芙蓉湖、演武场、情人谷、人类博物馆、生物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等。

如此的厦大,成了别人家的学校。可成为“别人家的学校”之前,厦大的历史,却鲜有人知。而一切的故事,都要从100年前的一位爱国华侨说起。

1919年6月,曾在辛亥革命胜利之际,筹款5万元接济孙中山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决定回国创建厦门大学。

推翻清王朝后,陈嘉庚看着福建邻省,纷纷建起高校。而偌大的福建,竟没一所大学,不禁感慨道“闽省千余万人,公私立大学未有一所”。

他多次发出创建厦大的呼吁,却没一人响应。就连一直被陈嘉庚敬仰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对此也持保留意见:“不宜速办”。

无奈之下,陈嘉庚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家当,建立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演武场是最早的校址。虽然当时的演武场,是一处荒郊野地。可陈嘉庚历经两年的艰苦谈判,才获得该地的所有权。

厦大是国内唯一设立“校主”的学校。校主和校长不同,校主在前面挡住炮弹,筹集粮草,这样校长在后方才能办好治学。

毫无疑问,创始人陈嘉庚就是厦大校主。从成立之初,他就一直独资承担厦大经费支出,哪怕碰上20世纪20年代末的全球经济危机,为了给厦大续命,他变卖自己的大厦和工厂。

1928年,曾持保留意见的蔡元培,签下“中华民国大学院训令”,称“该校办理,与私立大学立案条例完全符合”,经历多年风雨的厦门大学,才正式获得官方认可。

后来艰苦的抗战岁月,让厦大铸就了“南方之强”。萨本栋接受校长任命的第二天,抗日战争爆发了,厦大迁到八百里外的山城长汀。山城长汀没有电灯,校长萨本栋就拆掉自己汽车的发动机,改成发电机,给学校供电。

当时环境恶劣,学生的每日主食是糙米加青菜。逢年过节,校长萨本栋都会自掏腰包,给每一位学生送去一片猪肉增加油水。而他本人患有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为了能够站着给学生讲课,校医不得不做了一件铁衫来支撑他的腰部。

抗战时期的厦大,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简化教学,相反还增设土木、机电、航空三系,为战后新中国成立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也没有因为环境恶劣,而缺少对学子们的呵护宠爱,校园生活也没因为战事而变得沉闷,学生只管学习。

看到陈嘉庚先生和萨本栋校长对厦门大学做出的贡献,不由得想到北宋文学大家张载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921年4月,厦门大学开办时的校训是“自強不息”。同年7月,新校长将校训改为“止于至善”。后来,校训就演变成两者的结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也把厦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985、211的厦大,一直默默无闻为新中国做贡献。

1951年,从厦大拆分出来的航空系,与西北工学院和北洋大学的航空系,一同并入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航空学院。1953年,厦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1954年,厦大文学院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学院。1957年,厦大理学院海洋系,转入山大后的第二年,山大迁至济南,而这支海洋系留在了青岛,发展成了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

除了不断拆分自己,支援其他学校外,厦大还走在科技强国一线。上天的嘉庚一号、海丝一号二号,下海的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这样的厦大,让全世界看见了一所中国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厦大,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去年疫情暴发的时候,厦大人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仅用49天,就研发出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全球超80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成为我国五条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技术路线之一。

时至今日,厦大是全国唯一仍然保留着以钟声为作息提示的大学。

建校第一天,厦大就响起了钟声,即使在抗战时期,钟声也没停过一天。胡桂鑫是现在的厦大敲钟人,从早上6点30分到晚上6点20分,她会在厦大校园敲19次钟。

校钟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预备钟,就是一长两短;上课钟是咚咚两声;下课钟是一长,比较缓慢的那种。

敲钟人胡桂鑫说:“以后我退休了,人家问我,你在厦大干什么?我会说我在厦大敲钟,还是人工的。”

这种融入厦大人血液里的东西,正如它的钟声一样,一旦响起,便永不消失。

也许,我们都要向厦大学习,向厦大的敲钟人学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洛清欢摘自微信公众号“国馆” 图/兜子)

猜你喜欢
陈嘉庚厦大厦门大学
陈嘉庚选采办
陈嘉庚一诺
陈嘉庚选采办
Cloud Computing in Data Backup
爱国华侨陈嘉庚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厦门大学:一场流动的圣洁
执此长情
鲁迅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