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悲剧的根源:坏得不彻底,好得不甘心

2022-05-03 00:07陶瓷兔子爱丽丝
意林彩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甘心关羽假装

陶瓷兔子爱丽丝

刘封在《三国演义》里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要计谋没计谋,论战力比五虎上将差得远,唯一拿得出手的身份还非常尴尬——

他是刘备在有了阿斗之后,为了笼络荆州的人心收的干儿子,虽然也算半个少主,但有根正苗红的刘禅在头上悬着,实际处境倒是连个普通的将领都不如。

可刘封对自己尴尬的处境似乎毫不在意,虽然实力平平,但只要是上了战场毫不含糊,打得曹操都要用阴招激将刘备“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刘封的卖力程度可见一斑。

待刘备入主蜀中,有了自己的地盘并自命“汉中王”之后,到底该怎么安排刘封,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刘备对这个干儿子的戒心,从排兵布阵上就可见一斑。

关键的蜀中自己守着,次关键的荆州交给了左膀右臂的关羽,而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干儿子刘封,却只能跟蜀地旧日的降将孟达一起驻守小城上庸。

刘封所在的上庸和荆州距离还挺近,私心猜一下,大概刘备是希望关羽做他的眼睛,盯着这个干儿子,看他有没有非分之举。

可刘备千算万算,大概没想到关羽会“大意失荆州”,被吕蒙打得丢兵弃甲,反而得求助于刘封的援兵。

当关羽派来的使者向刘封借兵时,刘封的反应非常有趣,作为上庸的主将、关羽的干侄子,他的第一反应是转头问孟达:叔父被困,如之奈何?

如之奈何?

跟着刘备身经百战的他怎么会不知道救兵如救火的道理,但对刘备,对关羽的芥蒂还是让他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选择了装傻。

孟达煽风点火的回应更是无限放大了刘封内心的不平。

于是刘封编出了一套解释自己无法出兵的借口,而他的选择也的确是为关羽的死亡添了最后一把火。

刘封的确不是什么正面的大好人,可作为反派,他的所作所为更加不够格。

他拒绝出兵,却放走了大骂不止的使者廖化,廖化一出门就直奔刘备处告状,直接坐实了刘封见死不救的罪名。

听说刘备准备问罪,孟达直接卷了铺盖投奔了曹操,可刘封呢?他被诸葛亮设计去讨伐孟达,在短兵相接之时孟达还在劝他同归曹营一一你身份尴尬,他们本来就发愁该怎么除掉你,现在你间接害死了关羽,你还以为自己能全身而退吗?

不可谓不犀利、不真实,可刘封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此贼误吾叔侄之义,又间吾父子之亲,使吾为不忠不孝之人也!

然后就傻乎乎地一头扎进曹营,被曹军打得连退二十余里,身边只剩下一百多人,好不容易逃回成都见到了刘备,连辩解的机会都没给,就以害死关羽为由被推出去斩首了。

听上去好像一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故事,但我总觉得刘封像极了我身边的很多人。

他不夠纯善,不是那种可以默默付出从不求回报,受委屈被诋毁也无怨无悔的人,但他还是勉强自己去假装不在乎,假装自己对目前的处境甘之如饴。

可还是不甘心啊,他或许能骗过关羽,骗过刘备甚至是诸葛亮,但无法欺骗自己的心。

那些被镇在心底的芥蒂和介意,是生存力最强的益虫,只要有一线光、一滴水就能飞快地繁殖,让人在关键的选择上昏了头。

但他也不够坏,如果他真的无情无义郎心似铁,大可以直接连使者廖化一起干掉,然后跟孟达一起卷铺盖投奔曹操——就算不能奔出个前程,至少可以保命吧。可在生死面前,在犯了大错之后,他却傻乎乎地选择坚守“父子之亲”,不知道被刘备下令推出去斩首的那一刻,他有没有过后悔。

刘封不是什么野心勃勃的十恶不赦之徒——如果他是,他大概会是别人的悲剧,可若是一个人连坏都坏不彻底,那他只能是自己的悲剧了。

他只是一个不甘心做好人,但又无法坏得彻底的人,像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一样拧巴着,内耗着,在某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终于把理智那根弦熬断。

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别假装好人呢。有问题就说,有要求就提,比如当同事提出“能不能搭你顺风车去上班”时直接拒绝,或者从一开始就谈好条件,要求对方平摊油费或换着开车等。总好过最后被烦到忍无可忍,一朝翻脸闹掰,让之前“假装不在意”的付出都打了水漂。

也要学会用原则来约束冲动。面对自己看不惯的人,在小事上打打嘴皮子官司无伤大雅,但在影响全局的事情上一定要拎得清,用一个更大的框架来置换私人的恩怨,来抑制冲动的情绪。

格局大了,天地便大。

(蝶舞金沙摘自微信公众号“兔子和七天的桃花源”图/孙小片)

猜你喜欢
甘心关羽假装
“关羽”去世
路过你的窗前
成长路上的许多“不甘心”
华容道
朋友圈,有2 亿人假装在学习
星檐
关羽大意失荆州
假装辞职
假装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