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资料应用策略

2022-05-01 16:32:55陈晓萌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墨梅王冕梅花

陈晓萌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都比较久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明显的距离,缺乏资料的帮助,学生难以直接读懂文本内容。所以,应用资料进行古诗词教学,是值得教师重视的一个问题。

学习古诗词,从字面上看,并不是组成古诗词的字比白话文难认,但这些字进入古诗词后被作者用来表达独特的情感,就变得不容易理解了。在古诗词预习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查阅古诗词及作者的相关资料,从中提取与内容有关的信息,帮助学生初步读懂古诗词。

如教学《墨梅》一诗,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学习目标都指向体会人物的品质。《墨梅》给出的注释中没有这方面的说明,学生需要借助资料来理解诗人的品质。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自主查阅王冕以及《墨梅》的有关资料。学生借助教辅资料或网络,先查阅王冕的资料,知道王冕是元朝末年的著名诗人、画家,出生贫寒,靠自学成才。王冕最喜欢梅花,种梅花,画梅花,写诗咏梅花。王冕性格孤傲,常以梅花的品性表达自己的追求。《墨梅》是王冕在会稽九里山自己的梅花屋里创作的,题写在自己画的《墨梅图》上,这幅图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学生学习古诗词之初,教师通常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检查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效果,其中就包括交流自主查阅资料的效果。学生在预习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自己提取的信息,能够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互相评价预习時查阅资料的收获,帮助学生形成精准查阅的能力;二是互相补充,学生查阅资料提取的信息未必准确、全面,需要互相取长补短,为后续学习古诗词打基础。

如《枫桥夜泊》作为第三学段学生学习的古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重要的学习目标。从诗句意思看,诗人选择的景色很独特,很难看出情感的指向。因此,学生需要借助资料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的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资料。通过互相交流、补充,学生明白作者张继在中唐算不上名家,但这首诗却是千古传诵的经典;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皇帝携皇室逃往蜀地,许多文人纷纷逃往比较安定的江浙一带避乱。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泊舟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的景色让旅居他乡的张继内心滋生出浓郁的忧愁与孤独,形成文字就是《枫桥夜泊》。有这些资料的帮助,学生就能够抓住古诗中的一些独特意象领悟诗句蕴含的情感。

在古诗词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搜集的资料,深入理解诗的内涵、意境,把握诗人的内心感情,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教学《示儿》,诗的开始两句提及“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了诗人到死都觉得悲哀的事情就是“不见九州同”。诗的后两句提及“王师北定中原日”,表达了陆游最惦记的事是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学生理解这些重点内容,需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资料:诗人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从小就目睹金人对中原的欺凌,因而一生致力于抗击金人的斗争,极力主张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尤其是诗人在四十多岁时曾亲自奔赴战场杀敌报国。但是,由于南宋朝廷的昏庸、腐败,直到八十五岁临终之际,诗人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由此可见,“九州同”是诗人一生的追求,“王师定中原”是陆游的愿望。

总之,应用资料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在不同教学阶段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交流资料和运用资料,使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的关键处发挥独特的作用,提高学生理解和把握古诗词的水平。

猜你喜欢
墨梅王冕梅花
王冕学画
快乐语文(2020年33期)2021-01-16 10:55:10
王冕画荷花
录元·王冕《墨梅》(草书)
阳光(2019年5期)2019-04-30 09:44:26
三岁孙女回家,毁我书作,不怒反喜,因成四句
梅花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王冕 墨梅白梅》
中华诗词(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23
梅花
梅花引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21
梅花锁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