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文章阐述了在高校中构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分析了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融合专业特色的角度提出建设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专业特色
作者简介:杨迁,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江苏扬州225009)。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4-0128-04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三全育人”和“大思政”格局下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党的十九大继续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强化学生党支部的服务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服务意识,不仅是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一、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构建的意义
(一)践行党的宗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我們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依靠人民,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为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这是党永葆初心的法宝,也是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应对困难、开辟道路的根本办法。在高校构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是践行党的宗旨的最好体现,有利于让青年学生在日常工作中领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义,这种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延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高校在强化党支部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
(二)创建和谐校园、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学生、了解学生需求的重要平台。服务型学生党支部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促进青年学生提升服务他人的意识;通过各种服务活动增进基层党组织与校园各学生组织之间的联系,扩大党组织影响力,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发挥党组织的育人职能,建设服务型和创新型党支部,推动学生党支部高质量发展[1],有利于推动高校加快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三)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大学生党员文化层次高,可塑性和创新能力强,是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关系到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信任度和威信度[2]。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和青年学生联系的重要桥梁,应加强服务职能,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为抓手开展党建工作,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他人,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利他意识和大局意识,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培养奉献精神,锤炼品格修为,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大计中,努力成为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强的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青年。
二、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党的十九大以来,诸多高校在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创建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服务意识薄弱,思想建设不深
思想决定行动,学生党员群体如果缺乏服务意识、对党的宗旨认识不深就会严重制约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发展。目前,很多高校党支部中存在少数学生党支部成员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色彩严重、服务理念不深、服务意识淡泊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仅看重党员身份的荣誉性或是考公考编的便利性,只关注自身发展,很少服务他人;入党后没有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党纪党规要求自己,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对党组织分配的任务敷衍了事,尤其是一些毕业生党员,常以考研、就业为由逃避工作,影响党支部活动的开展。
(二)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形式单一
党支部活动形式是否新颖丰富,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响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度和积极性。在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开展的教育活动多为“支委会组织、党员参加,一人讲、众人听”的形式,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创新性不强,支部组织生活形式不够丰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吸引力[3]。很多支部服务活动的开展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无法让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党的宗旨,活动精神也就无法有效传递。此外,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网络凭借其即时性、交互性、表现形式多样性和超时空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品。然而,部分党支部缺乏网络思维和视野,不能根据新时代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拓展线上服务和教育的新阵地,不重视网络党支部平台建设,致使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三)服务机制不健全,成效难保证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服务型党支部日常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党组织规范运行、党支部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很多高校在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时,没有结合高校的工作实际和学院的发展需求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一是缺乏规范的考核机制,对支部开展的服务活动、成员参与活动的表现缺少定期的考核和监督,因而难以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二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党支部成员缺少积极性。三是考核机制流于形式,有些支部考核指标单一,时间跨度过长,缺少科学性,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4],难以真正发挥考核作用。
三、融入专业特色的高校服务型党支部建设路径
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新时代下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建设融入专业特色的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更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水利工程专业为例,探索融入专业特色的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
(一)注重问题导向,强化党支部的思想引领
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党支部成员大都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对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深,在思想上对此不够重视。针对部分学生党支部成员出现的思想懈怠问题,应以解决问题为指引,集中学习和个体分析并行,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引导他们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推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
一是集中学习、深化理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契机,开展集中学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党支部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学生深刻认识“服务”二字的文化内核,发自内心地认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路线,提升服务意识,进而从行动上自觉践行这一宗旨。另外,可以挖掘本专业领域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以及日常生活中可学可做的先进模范等,开展专题讨论,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深化服务意识。
二是个体分析、因材施教。对于少数学生党支部成员思想觉悟不高的问题,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及时与这些学生交流沟通,分析其思想懈怠的原因,并结合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思想引导,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对于水利专业毕业生党员因就业压力而工作不积极的情况,要将解决实际困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及时分享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指导制作求职简历,进行心理压力疏导等,引导其将自己的专业本领运用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等国家重要战略规划中,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融入专业特色,丰富党支部的服务内容
一是依托水利资源打造党支部志愿服务品牌,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以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例,可依托学院坐落于古运河畔的独特地理优势,通过成立运河文化志愿团队,对古运河的人文文化开展调研,厚植文化情怀,组织学生去大运河博物馆参加志愿服务,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游客普及运河历史以及相关水利知识,做好服务工作。组建大运河历史与文化宣讲团队,组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并前往社区、学校向广大市民、学生进行大运河知识宣讲,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另外,组织学生去相关水利单位实习实践,让学生党员把思想和专业下沉到实践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本领。开展水质调研等活动,进行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宣传,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以打造支部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培养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水利事业的新时代水利大学生。
二是依靠科创项目平台强化学生党员科技报国的決心。科技是强国的利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中,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要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课题、“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在科创项目中展现风采,融入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将自己的专业优势与行业发展、科技前沿、祖国振兴有机融合,提高站位,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为祖国新时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针对学生特点,创新党支部的服务形式
目前,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多为“95后”“00后”,他们普遍具有思维活跃、个体意识强,创新能力足,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因此,在把握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载体,是提升党支部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是因地制宜,渗透校园文化。在开展党员服务活动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与校园文化结合,通过团建跟随党建,有效加强学生党支部与其他学生组织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引导示范作用。
二是与时俱进,占领网络阵地。借助“两微一端”、学习强国、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媒介,尝试建立本支部党建活动网络平台,加强党支部成员的互动交流,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渠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如:云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网络宣讲、网络普法宣传、“云帮困”行动、微党课等,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的背景下,更应该培养网络思维,拓展网络服务阵地,增强学生服务意识。
三是搭建平台,拓宽服务路径。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产学研合作基地,学校、院系合作单位和企业,搭建长期服务合作平台,为学生党支部成员提供更多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促进支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
(四)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党支部的服务动力
一是严格入党标准。从发展党员的机制上进行改善,改变“唯分数”的评价指标,杜绝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成为党员的错误导向,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开始,综合考虑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群众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将优秀的青年学生吸收入党,提高学生党员整体队伍质量。
二是加强培训考核。首先要制定党支部年度培训计划,邀请先进人物、模范党员给党支部成员做党政理论知识和志愿服务实操培训,提高学生党员服务能力。其次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和指标,定期对学生党支部成员开展服务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规范服务型党支部的运行体系。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有考核就要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公平公正为原则,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调动学生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可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发放小礼品或荣誉徽章,定期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服务标兵等称号,对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党员也要及时予以提醒和批评。
建设服务型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和各学院专业特色找准定位、系统谋划,通过强化理论引导,丰富服务内容,打造融入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创新服务形式,完善服务机制等多种途径,贯彻党的宗旨,提高学生党支部成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激励他们成为为本行业发展和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杨晗.基于“三全育人”的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J].思想前沿,2021(4).
[2]吴敏婕.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研究[J].党建与企业文化,2021(3).
[3]张凯.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构建及途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20(5).
[4]王鹤.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初探[J].时代汽车,2021(15).
责任编辑:陈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