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颖
偌大的豪宅,一尘不染的摆设,衣着华丽的女主人倚在缎面蕾丝沙发上,习以为常地与空气中弥漫着的孤寂相伴。而她心里的舞台却热闹非凡,若干年前在镜头前的辉煌,掩盖着此刻风华已逝的窘迫。对于带着目的突然闯入的陌生男子,她如抓到救命稻草般寄予浓烈的依赖与爱意,得到的却是不屑与背叛。于是,枪起,幕落。
以上情节出自黑色电影代表作《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片中由Gloria Swanson扮演的女主角Norma有着永远一丝不苟的妆容和令人艳羡的衣橱,不论是顾影自怜时的豹纹头巾和满手叠戴的钻石手镯,被男人环绕时的斜肩雪纺纱裙,还是扣动扳机时的黑色透视长袍,抑或是穿插在这中间的皮草、亮片夹克、网状面纱、缎面手套、羽毛头饰她时刻全副武装,无需开口,从服装便能窥探她情绪的变化与情节的转折。
这般美艳与危险并存的女性形象,也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银幕上屡试不爽的吸睛利器。她们绝非善类,深知自己的尤物之姿,更知道如何利用其达到目的,令人无法抗拒,因此被称为“蛇蝎美人”:但有时又单纯得令人咂舌,往往因为一段错付、一时冲动、一场误会就断送了大好人生。这种极致的反差和饱满的戏剧性,以及其问神秘的起承转合,让人对蛇蝎美人的角色欲罢不能,而此类形象也成为了黑色电影中一抹永恒的亮色。
历史学家Richard Ungeman在其著作《黑色四十年代》(The Noie Forties)一书中写道:“黑色电影中,蛇蝎美人角色的崛起映射了彼时男性对于这些被战争解放的‘亚马逊女战士’的矛盾、焦虑心理,她们占据了男性的工作,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自由,对家庭和母亲的角色嗤之以鼻。”上世纪40年代,在战争的号召下,男性离开家庭步入战场,女性因此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她们的身影出现在那些本来由男人占据的工作场合。从被给予者,逐渐拥有了养家糊口的能力,乃至经济独立。
而在部分男性心中,这并不是好心好意的患难与共,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侵权”。他们担心女性获得太多权利后,会危及其一家之主的地位:甚至担心自己在战场上时,家里的妻子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简而言之,在彼时的男权社会,职业女性的道路有着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强加于女性身上的種种不公和社会对性别的固有偏见,以极端的方式呈现在“蛇蝎美人”这一形象之上。“我想成为一个大人物”,成为了黑色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经典台词。
由好莱坞著名影星Rita Hayworth出演的经典黑色电影《吉尔达》(Gilda)中,最为经典的桥段,莫过于结尾处Rita身穿缎面抹胸曳地裙所带来的歌舞表演“Put the Blame on Mame”。她边随着音乐忘情扭动,边缓缓褪去一边的手套,颈肩的钻石项链无比闪耀,但也盖不住她的光芒。而歌词的内容大有深意,讽刺了社会将所有责任和责怪都归咎于女性过于招摇性感,如其中有一句——“一天晚上她高高垫起臀垫起舞,整个旧金山地动山摇”。
在另一部经典的黑色电影《罗拉秘史》(Laura)中,女性戏服设计师Bonnie Cashin根据女主角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发展,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服装:从最开始的各式裹身晚装长裙,到后面更加现代的夹克套装、宽肩风衣、束腰衬衫等,越发抹去了性别标签的穿着,展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巧合的是,扮演女主角的Gene Tierney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她的父亲与第一任丈夫皆有强烈的控制欲,视她为附属品,大到念书工作,小到穿衣化妆,都不允许她自己做决定。而这个压抑已久的自我,在她扮演Laura时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她表示,“Laura集神秘、美艳、高高在上于一身,是那种我儿时翻看VOGUE时,会羡慕与仰望的女性的模样。”
电影是真实世界的影射,那些现实生活中不被满足的诉求,都在银幕上闪亮登场。一抹浓烈的红唇、一头优雅的大波浪、一袭欲盖弥彰的蕾丝睡裙,以及嘴角一丝若有似无的弧度,皆是蛇蝎美人为人所熟知的标签。她们愤世嫉俗,也顾盼生姿,那个时代不能承载的焦虑,都一股脑地倾洒在了她们单薄的身躯之上。她们或许与大众喜闻乐见的真善美相距甚远,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当时女性赋权与解放的象征。
正如Gene Tierney是因为儿时看到VOGUE上那些衣着光鲜、气质卓然、独立又强大的女性形象,而让彼时身陷囹国的她颇为向往,电影也一直是时尚最为丰沛的灵感来源之一。“蛇蝎美人”这种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妆容与着装来辅助演员进行刻画的角色,更是与时尚紧密相随,相辅相成。翻开上世纪的VOGUE,尤其是自40年代起,许多时装大片明显受黑色电影的影响,其中蛇蝎美人形象的出现,也为杂志的视觉呈现增添了新的维度及更为丰沛的故事性。
“氛围感”是现在时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词,但在彼时,那些受黑色电影启发的时装大片展示了氛围感的真正要义。此处不得不提到一位“幕后功臣”——40年代与VOGUE合作最紧密的摄影师Horst P Horst。他擅长使用人造光和简单的布景道具,构建出一个光影婆娑的世界,这一点与黑色电影极为契合。
对于Horst作品如数家珍的VOGUE前美术总监Mehemed Agha曾经讲过:“他拍摄时,打光的方式是博物馆展览布置时才会用到的技巧:三维立体化,充满戏剧化元素,又不会显得过于激烈。”在他的种种铺陈下,被拍摄人物的疏离感和神秘感呼之欲出。即使只是一瞬问的定格,仿佛也有故事环绕。同时,画面上有一种欲盖弥彰的紧张气息,让人想要设身处地地去感受。
除此之外,模特身上,从造型到妆容,切细节都无不让人回想起黑色电影中顾盼生姿的蛇蝎美人。从发梢依附于脸颊的弧线、帽子遮挡一只眼睛的角度、眼神中流露的挑逗与不屑、光影在侧脸上雕刻的明暗,到为耀眼的宝石项链留出完整舞台的深V亮片连衣裙、指间夹着的那支与绯红的唇色相呼应的玫瑰、让香肩微露的黑色提花披肩
如果说Horst在编织氛围上一骑绝尘,那这些便是诚意十足的点睛之笔。
黑色电影风格的时装影像创作并不会因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结束就戛然而止,时至今日,蛇蝎美人仍是杂志大片中的常客。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2004年5月由Irvinq Penn掌镜的Nicole Kidman的VOGUE封面。其造型灵感正是来自于1946年的黑色电影《吉尔达》,Nicole身穿Ohristian Lacroix高级定制系列的银灰色缎面露背裙,背对镜头,高贵中透着冷峻和诱惑,与惯常的直视镜头的封面大不相同。拍板这张作为封面的Anna Wintour表示,“我爱它的别致,我爱它的风格,我喜欢它表达的那种另一个时代的感觉。”
从银幕上到镜头下,蛇蝎美人的身影遍布四方。时装设计师们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引人入胜的灵感源泉,从上世纪至今,T台上不断重现其绝代芳华。
90年代,当极简风席卷时尚界时,Thierry Mugler却一心致力于打造他心目中美艳不可方物的蛇蝎美人。相比那些将其作为一季灵感的设计师,Mugler用整个职业生涯证明了自己对于这种危险而魅惑的女性形象的痴迷。他塑造的蛇蝎美人无法以提取关键词的形式来概括,不论身上的时装是如天外来客般未来感十足,还是散发着古典的宫廷气息,都毫无例外地展现着尖锐的、激进的、无法抑制的吸引力,令人明知危险四伏,却又忍不住想探究竟。
在世纪之交时,担任Saint Laurent创意总监的Tom Fond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YSL女性:“神秘、复杂,总是胜券在握;她像谜一般,对自己的秘密缄口不言,又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这一与蛇蝎美人一脉相承的特点,也贯穿于他当时的设计当中。2001秋冬系列的压轴造型,从薄纱、丝缎到塔夫绸,不同黑色材质的叠穿,让人仿佛看到《日落大道》里在绝望中颤颤巍巍扣动扳机的Norma。
同一时间,John Galliano也在思索,进入千禧年后时尚会呈现怎样的不同面貌。在他看来,彼时的潮流过于直白喧闹,而“我们需要更微妙的剪裁、新的比例、新的廓形,一种与众不同的性感”,2001年9月刊的VOGUE記录了Galliano的这句话:与此同时,编辑写下了这样的注解:“神秘感来袭,同时带有一丝风险和欲盖弥彰。这是一个关于假装的游戏,想想蛇蝎美人,你就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了”
十年后,Galliano又在其执掌的Dior 2010春夏系列中集中呈现了这种“与众不同的性感”。他将目光瞄准LaurenBacall,这位好莱坞女星在多部黑色电影中塑造了经典的蛇蝎美人形象,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1946年的《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一个因爱生恨的故事,情节无需赘言,但片中Bacall的衣橱值得关注:格子西装套装配贝雷帽、肩部高高耸起的闪亮夹克、闪烁着细腻光泽的缎面长裙这些都在Galliano的手下得到了细腻的重新演绎,谢幕时他身穿竖起领子的风衣登场,与影片中的侦探如出一辙。
提到对40年代的热爱,Dsquared2的设计师二人组Dan Caten与Dean Caten绝对榜上有名。为了2013秋冬系列的发布,他们曾在T台上搭建了一个爵士俱乐部,在悠扬的乐声中,鱼贯而出的模特仿佛直接从黑色电影中走出的人物。但与众不同的一点是,许多女模特的装扮模仿了电影中的男性角色——礼帽、领结、双排扣西装与配套长裤:配上穿插其间的丝绸吊带裙、裹身风衣和皮草外套,角色间充满张力的对话默默展开。
从T台上的缤纷演绎,再次印证:蛇蝎美人关乎性感和诱惑,但并不是以暴露和直白的方式去展现,欲擒故纵、欲盖弥彰才是她们的拿手好戏。如何体现这种微妙的尺度,也是设计师们迎难而上的创作动力。通过这些精彩的答卷,我们看到,神秘或许才是最高级的性感,而那种捉摸不透的耐人寻味,则格外意蕴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