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轩 廖羽琼
“彭爹,你这个赤松茸已经开伞了,采收迟了,要在菌盖内卷呈钟形、菌褶没破裂或者刚刚要破裂时为采收的最佳时期。”“周老板,你这个培养料上面的盖土太厚了,只能薄薄地盖一层,三四公分就行,太厚不利于透氧。出菇期间在保证适温和适宜湿度的情况下,用水要少喷、勤喷,不宜一次性喷水过多。”3月29日,赫山区农业农村局驻衡龙桥镇高家桥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曾义华挨家挨户地指导村民搞好赤松茸生产。
高家桥村为省级帮扶重点村,村支两委到湖北省等地考察,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选定了种植雷笋和赤松茸两个产业。雷笋要三年以后才能受益,但市场开发还是空白,而赤松茸抗杂能力强,栽培技术简便、粗放,栽培后二三个月即可受益,是一个短平快项目,主要培育料为稻草,本地资源丰富,利用稻草栽培的赤松茸后的废料还可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项目。
曾义华是去年5月来到该村的,他早在4年前在泥江口镇小面积种植赤松茸,取得了成功,归纳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赤松茸栽培技术,并先后推广到湘潭市、常德市以及宁乡市等周边地市。赤松茸采收完毕,再种上一茬一季稻,大大提高了稻米的品质,生产了“志溪香晶”牌菇稻米,每100g含总黄酮0.07~0.11g,价格较常规的稻米翻几番。如今在高家桥村开展赤松茸推广可谓轻车熟路。
但万事开头难,虽然曾义华推介赤松茸已多年,但高家桥村的村民却对之是一片空白。
“乡村振兴,靠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上靠党和政策支持,下靠我们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衡龙桥镇高家桥村民委员会办公大楼大门前,张贴的“全村行动起来,全力发展赤松茸种植产业,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醒目地挂着。
为鼓励村民大力发展这一产业,村委对率先发展的农户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菌种,并免费对有兴趣参与种植的农户提供两箱试种。通过注册农产品商标,采取“公司+农户”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全村抱团发展。技术有指导,产品不愁销,高家桥村906户村民涌跃参与,进行试种。
“今年试种成功的有600多户,有些农户没有精细管理,中途放弃了,但整体成功率还是很高。要不是去年年底一场车祸耽误了时间到各户指导,可能效果还好些”。曾义华说,还好部分农户下载了赫山区科技专家服务团开发的一款“赫山种植户APP”,通过在上面提问,可以应急解决一些种植技术难题,省心不少。
“赤松茸生产出来后,相当受消费欢迎,有的零售卖到了20块一斤。在黄土坑学校当校长的杨富贵在老家包地种了1.1亩,已经卖出了1万多元,這极大地提振了农民种赤松茸的信心。”该村干部介绍道,这600多个试种成功的赤松茸星火必将成燎原之势,引领和助力高家桥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