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2019年新冠疫情以来,全国各地教育教学面临历史性巨变。信息技术各种平台和手机应用软件推陈出新,线上线下教学如火如荼展开。高中英语作为高中重点学科,在新课改和新教材新考试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品质以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需要向更自主、更灵活、更综合的方向发展。灌输式英语教学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特殊时期各种手机应用软件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还给高中英语教学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可能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一、手机应用软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首先,手机应用软件在收集与解释教学信息和感知教学内容方面,具有认知、预测、决策和集成解决等系统的整体功能,为大数据时代的各种学习与教学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直接影响和规约了今后教育变革的发展方向和实现方式,促使教育变革快速发展。
其次,经文献检索表明,许多一线学者在“信息技术对高中英语教学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创建积极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动机。
另外,在英语课堂中,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一些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在听说、词汇、写作教学中充分运用相关手机应用软件,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优化语言输入和输出;优化作文讲评方式,提高反馈的有效性,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运用手机应用软件促进对高中英语教学变革与创新的途径
高中英语的学习过程需要完善的思维、自主的意识以及灵活的探究能力来支撑,而传统课堂显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但合理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学生的思维、自主性和探究力获得了拓展和提升的可能。因此,教师应深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融合信息化方式,将信息技术的灵活性、多样性、深度性有效地迁移到教学过程中,为高中英语课堂带来创新之力,推动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实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变革与创新
词汇作为英语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必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教师需摒弃以往纯粹的讲解式教学方法,根据词汇的特点,使用信息技术(如微课、思维导图、移动平台等)开展教学。其方法有图表图示教学法、思维导图法等等。作者在自己的实践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了图表图示教学法、思维导图法来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精做微课和思维导图,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学内容精炼。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将短视频上传到微课资源网站。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下载短视频后进行学习,还可以直接在线上进行学习,随时预习或者复习短视频中的知识点。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在线下教学中,利用微课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创适宜的词汇教学情景。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THE INTERNET 词汇教学中讲解access时,教师可以把自己提前制作的微课提供给学生课后自学(图一)。
2. 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实现词汇教学和检测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020年春季,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期间,笔者任教班级学生的词汇教学不能进行传统面对面听写和默写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借用词汇学习软件和智能办公平台组织学生分类分层级学习词汇。具体操作如下:在词汇学习软件对学生分组,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情把一个单元的词汇分为重点、次重点、“三会”词汇三个等级,分批次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情况在平台学习词汇音、形、意。学习完成后当场检测,当场评价学习效果,然后根据检测评价结果所标注及时复习和巩固。同时,在智能办公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其功能进行词汇朗读大比拼。学生可以上传朗读单词的音频和视频,全班学生可以进行赏析和评价,组长和教师组成评委团,评出优秀朗读作品并及时表扬。这种做法改变网课的枯燥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摸鱼”现象,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对学生词汇的教学不止停留在表面,而是借助信息技术对其含义进行深入挖掘,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想品质、学习能力与语言能力,进而提升词汇教学效果。
(二)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实现高中英听说课教学变革与创新
新课标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听说课中的听是理解性技能,说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媒体时代,运用播放器在听说课中对学生输入画面、图像、声音、符号、色彩等非文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并且教学的过程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
1. 巧用播放器,丰富听前活动
在新人教版必修二Unit 5 Music听说课教学中,教师引入部分播放WOMAD(世界音乐、艺术和舞蹈节)视频,让学生赏析世界各地的艺术表演家们表演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体会音乐无国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真谛。
在听前环节,按照班级英语教学惯例,一名学生上台做两分钟presentation。在学生展示中,配上学生制作的PPT显示讲稿主题词和主题图片以及适合主题的背景音乐。这样别开生面的听前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为while?reading做好文化背景和知识储备和语境的铺垫。
2.妙用视频制作软件,促进听说课后评价多样化
教师利用相机及时拍照记录学生活动精彩瞬间,配上教师对课堂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活动的可取之处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等的分析,课后利用视频制作软件制作成小视频,分享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最终把课例和评价反思及合成一个视频集,再次分享给学生。让听说课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不局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到课外,不仅有教师反思,学生也可以借助教师的记录,反思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语言能力现状和发展进程,培养自我反思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评价自己学习的主体,成为有担当的学习者。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听说课变得立体、有深度、有广度。
其中有一名学生看了教师剪辑的课堂视频后在反思中说:本节听说课,我的反思如下:学习到的语言技能有:(1)Music is the world language of mankind. (2)Music to life is what flowers to bees.(3)What makes it so special to you?(4)Classical music makes me feel like Im sitting beside a quite stream and enjoying nature. 改写:Folks music makes me feel like Im travelling among the great oceans and mountains of our country and enjoying nature.(后一句为学生仿写。)学习到的听力技能有:对话中的解释策略有简单词解释法、比较法、举例法。我的不足之处:(1)认识的乐器种类太少。(2)听力中不太习惯记笔记,也不知道怎么速记。(3)在听后“说”的环节我本来和队友编好了对话的,但是我怕羞,所以不敢站起来表演。真遗憾。希望自己下次勇敢点!
(三)制作Vlog,使得英语读写课有声有色
在新人教版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DITIONS读写课教学案例的写作环节,教师除了让学生妙笔生花完成笔头写作任务,教师给出评分和修改意见之外,还可以借助手机应用软件让无声的写作课变得有声有色。本次课例,学生写作主题是写一篇关于 Online safety(上网安全)的blog post并制作成Vlog以宣传上网安全知识。
首先,这次的写作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希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联网、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多渠道查找学习所需的信息和材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Reading环节利用视频软件和智能办公平突然查找了介绍网络安全知识的视频,并结合书中第32页文本带领学生学习了博客写作要领。然后,学生分小组写博客文本并修改草稿。定稿后每小组发一个手机开始制作Vlog宣传片。教师制定Vlog要求:有文本字幕,小组成员配音,视频配图和背景音乐内容积极向上,片尾附上文本全文和组员姓名,视频时长3分钟以内。
最后,这节课所有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不仅有自编自导自演的写作文本和视频素材,还有小组采访了教师和同学在上网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已知知识并有机地融入到Vlog中,高质量完成了本次读写教学活动。教师择优推送了4个视频(图二)到学校办公室,经学校审核合格后在学校电子屏上滚动播放一周学生的Vlog(图二)。
本课例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选择既有意义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经验的主题,创设丰富多样语境,借助免费有利于教学的手机应用软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体验语言的兴趣,学生能能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反思和再现个人生活和经历,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批判与创新的能力。学生作品你的展播不仅为参与学生提高了信心和语言学习自豪感和成就感,还宣传了有用的网络安全知识。
三、结语
英语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而信息技术是与当前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媒介,它为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希望。在当前教育目标下,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而不是仅限于书本知识的范围,因此信息技术将会为英语教学带来更加创新的变化,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应用,合理安排,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打造成灵活、高效的课堂,实现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