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追寻真善美

2022-04-29 09:09:52张贤志
教育视界(智慧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求真真善美美育

张贤志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教育就是教人求真、向善、尚美的活动,学校要培养的也应是真善美的学生。

求真,对应着“思想”和“逻辑”。教育借助知识的获得来实现人的培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走了样、变了形:只让学生通过机械的记忆和训练获得浅层知识,而没有教会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路径,一切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然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也就谈不上思想的生成。所以,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从繁重、机械的训练中解脱出来。本期《打开智囊》栏目聚焦的“双减”话题,就为求真的教育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变革课堂、完善作业设计、优化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习得能力,形成素养。

向善,对应着“道德”与“行为”。作为一项塑造人、引导人和解放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本质上是使人向善的事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念和崇善向善的价值追求,也有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行动哲学。本期推出的“活力人物”、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校长杨凤楼,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历史文化,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上善教育”,追求“向上向善”。他对“上善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明确了其“向上”与“向善”、“完美”与“极致”的内涵,通过“三单四步”课堂范式的探索、PEA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自在表达”德育活动的开展、融合教学的实施,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德性,努力办上善之学、育上善之人。

尚美,对应着“快乐”和“审美”。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美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美育并不只是艺术学科的事情,它弥散在教育活动的所有方面。所以,在学校美育工作中,要精心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加强“五育融合”,要把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审美素质的提高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审美和学科建设有意义地融合。本期《对策研究》栏目聚焦美育这一话题,从德育、学科教育、校园文化、劳动教育中发现审美价值,寻找美育路径,增长学生对美的认知,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获得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当然,“真善美”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而具有“真善美”的素养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所以,学校教育要教会学生求真知识、悟真智慧,激励学生与自然为善、与社会为善、与人为善,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猜你喜欢
求真真善美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新教师(2021年11期)2021-01-06 12:15:21
张锦绣
书香两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8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46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