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昆曲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活态遗存,其教育意义非常突出。自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的风潮始,校园与昆曲的联系就非常紧密。其中,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关系着昆曲的传播与普及,并且能够真实地反映昆曲的文化生态。通过对《申报》125次相关报道的梳理可以发现,民国时期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在沪、苏地区表现活跃,不仅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并且能够自然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这些活动不由职业昆剧班社和演员主要承担,其组织形式有:其一,校园昆曲课或曲社师生演出;其二,学生曲友展示;其三,邀请校外曲社、曲家进校演出。以上可以反映出民国时期知识阶层是校园昆曲教育的主要动力,曲社是昆曲传承发展的主要阵地,民国时期昆曲文化生态有其积极方面和亮点,不能仅因职业昆班萧条而被认为乏善可陈。
关键词|民国;昆曲;游艺活动
Copyright?2022byauthor(s)andSciScanPublishing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在我国数百个戏曲剧种之中,昆曲的教育意义是非常突出的:它不仅拥有成熟的表演体制与形态,更是我国韵文文学传统、韵文歌唱传统、民族戏剧传统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的“活态遗存”。因此,在昆曲成为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的背景下,校园成为昆曲艺术传播、普及、发扬的重要阵地,“昆曲进校园”成为昆曲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当我们回望昆曲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自20 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新式学校纷纷建立开始,“校园”与“昆曲”的联系就一直非常紧密。在笔者《民国时期校园昆曲传习活动的发展》[1]一文中,已经详细论述了民国时期“课余生活中的昆曲艺术实践”“国文学科下的曲学授受”“音乐教育下的昆曲传唱”等形式的校园昆曲教育活动。而在此之外,还有一类校园昆曲活动尤其值得关注,就是关系着昆曲传播与普及、并且真实反映昆曲文化生态的校园昆曲游艺活动。
一、民国校园昆曲游艺活动的流行
“游艺”之名源自《论语》的“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民国时期,社会集体娱乐组织或活动开始统称为“游艺会”。在校园内,“游艺” 则是学校课余生活和娱乐活动的代称。伴随着蔡元培先生“美育”观念的深入人心,“游艺会”这种群体娱乐方式在校园内普遍开展起来。1930年唐诚、朱经农编写的《教育大辞书》中就有“游艺会”的条目,详述其开办方法、注意事项,其具体细节虽不可能概括彼时校园游艺活动之全部,但足可见游艺会已经成为各类学校的常规活动,并且在“约定俗成”中形成一定的组织方法:
【游艺会】方法:于学年之末,择适当之时日举行之……游艺之种类为唱歌、谈话、作文、读本、朗诵、英文会话等。游艺之组数,虽有十数种之多,然出演者,仅居各级学生之一部分,不出演者未免向隅,故须家各级全体唱歌一组,使各人皆有所担任,以增其兴趣。开会时间约为三时左右,不可太长,长则儿童易感厌倦。事前须预先准备开会秩序,及讲求开会时迅速进行之方法。[1]
《申报》作为“我国发行时间最长、社会影响也最大的一份报纸”[2],是晚清民国时期具有全国辐射效应的社会百科全书,是彼时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沪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全面反映。检阅《申报》,我们可以发现数量丰富的校园游艺活动相关报道,其中就包括了含昆曲节目的游艺活动。这一批消息和报道,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具有代表性意义。现整理其基本信息如下:
由上表可见,民国时期校园昆曲游艺活动颇为流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表现活跃。就笔者所见,仅《申报》一报报道者就有125 次之多,在此背后,自然还有更庞大数量的未见诸报端者。
其二,遍及江苏各市。《申报》社址在上海,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之前,上海隶属于江苏省,故《申报》报道了大量上海各类校园的昆曲游艺活动(如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南洋公学、澄衷中学、浦东中学附属高小、立群女学、上海幼稚园等等),但仍可见数量丰富的苏州、无锡、南京等江苏其他城市校园昆曲游艺活动报道(如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苏州乐益女学、苏州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无锡志成女校、无锡圣公会圣马可中学、金陵大学、江苏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南京中区实验学校、苏州乐益女中等等)。另外,由于《申报》是有全国辐射力的报纸,亦偶有北京、江西、安徽等地的相关报道。由《申报》一报之报道即可见沪苏地区校园昆曲游艺活动的流行程度,亦可以推想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其三,覆盖各类学校。从学校类型而论,涉及的学校有大学(如复旦大学、光华大学等),中学(如浦东中学、南洋中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学等),小学(如精劝小学、国师附小、嘉兴县立第二小学等等),还有幼稚园(如江海幼稚园、上海幼稚园等)、女校(如城东女学、乐益女学、景平女学等),还有各种专门学校(如昌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东亚体育专门学校、中华歌舞学校等),可见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展。
其四,包括昆曲节目在内的游艺活动有校庆纪念、新年纪念、开幕典礼、落成典礼筹募大会、欢迎会、恳亲会、聚餐会、校友会等,可见昆曲自然地融入了彼时的校园生活。
其五,一些学校的游艺活动不止一次将昆曲作为游艺会的内容,上海澄衷学校由叶澄衷父子兴办,蔡元培、曲家吴粹伦都曾任过该校校长。1921年的廿周年校庆[1]、1922年的廿一周年校庆[2]、1922年第二次同乐大会[3]、1924年的廿四周年校庆[4]、1926年的元旦庆祝大会[5]、1927年的校友会成立大会[6]都有昆曲演出。1930年,大同大学在图书馆通过决议,拟定“定期举行聚餐及恳亲会等”“拟请校友中之擅有艺术特长者奏演昆曲以为余兴”[7],之后的1931年3月大同大学举办二十年纪念游艺会,请周婉珠、路荣定二女士表演昆曲;[8]同年6月,大同大学校友会在知止堂开游艺会,也有秦通理夫人、校友蒋德培、张志让唱曲。[9]可见,在一些学校昆曲成为游艺活动的常规节目。
由以上可见,民国时期,校园游艺活动中包含昆曲节目的做法颇为普遍,校园是昆曲艺术传播、普及的重要阵地。
二、校园昆曲游艺活动的形式
当前,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工作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校园场域下的昆曲演艺活动并不少见。但是细查其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校园昆曲演艺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专业昆剧院团和职业昆剧演员,这与《申报》所显示出来的民国时期的校园昆曲游艺活动风貌不同。在上表所示的125次活动中,仅有1924 年圣约翰大学的一次恳亲会邀请了尚未出科的昆剧传习所学员演出,并有“江浙士绅设立昆剧传习所之昆剧颇饶雅致”[1]之说。其余相关报道中昆曲节目的组织形式均不是邀请职业艺人进校演出。其组织方式如下:
(一)昆曲游艺节目为校园昆曲课或曲社活动的延伸
一些校园游艺会的昆曲节目是由校内师生表演的,尤其是一些学校有自己的曲社或者昆曲组,学生就在校园游艺会上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1907年常州府中学堂建立,曲家童斐任古文教员并在该校设置“昆曲游艺课”,开展校园昆曲教育,是为我国校园昆曲教育之端。1913年,常州中学校改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童斐任校长十余年。“游艺课昆曲部系校长童伯章君所主持……成绩俱斐然可观”,[2]第五中学于1921年6月19日举办音乐大会,各界中外男女来宾答一、二千人,学生表演昆曲,[2]童斐作为校长发表演说,“痛论国乐之堕落,并畅发今后改良音乐沟通中西曲调之意见,复证明音乐在教育上之价值”[2]。可见,从设置校园昆曲游艺课到音乐大会的举办,童斐都带有传承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自觉意识。1926年,童斐任光华大学国文系主任,之后又在该校国乐会成立昆曲组,[3]吸引了不少学生学习昆曲,由此光华大学的游艺活动常常包含昆曲内容,仅见诸报端者就有多次。如1926年寰球中国学生会与淞沪各学校联合组织学生游艺联合会,昆曲部长华渭与时为光华大学学生的杨荫浏唱《絮阁》与《刺虎》, “音调甚佳”[4];同年5月,童斐与华渭又在各校联合游艺会上唱曲,[4]1927年6月,光华大学在校内大膳厅内举行恳亲会,童斐再次与华渭唱曲;[5]1928年的一次游艺会上,“童伯章之昆曲”“受人意外之欢迎”;[6]1930 年光华大学举办大规模游艺会,时任女同学会游艺部部长的正是“张氏四兰”之一张允和,也准备了昆剧剧目。[7]
又如上海立群女学建于1922年,[8]在扩充校舍后“注重美育”,广办音乐、昆曲、图画诸科,其音乐科由南洋大学朱织云教授担任,昆曲科由著名曲社粟社社员指导,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能歌《小宴》《游园》等五、六折”[9]。1923年5月12日,立群女学在夏令配克大戏院举办游艺会,该游艺会由暨南大学赵厚生主席,演出节目由学生担任,是日“来宾到者二千余人”,其中就有昆曲节目《长生殿·小宴》“清平词”(按:即【泣颜回】)及《牡丹亭·游园》。另外邀请该校昆曲组指导教师粟社、俞振飞、殳九组、殷震贤、项远村、项馨吾等清唱。[1]1925年,立群女学又在夏令配克大戏院举办歌舞游艺会,“表演之佳者有该校学生之昆曲,嘹亮婉转,不同凡响”[2]。
(二)校园游艺会为学生曲友的展示平台
还有一些学校虽然没有昆曲社,但是学校安排一些长于唱曲爨戏的学生在游艺会中演出。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学奠基者”的杨荫浏先生12岁时进入历史悠久的江苏无锡曲社“天韵社”,跟随全国知名曲师、天韵社社长吴畹卿学曲,并掌握琵琶、三弦、古琴等乐器演奏技术。1923年至1926年,杨荫浏在圣约翰大学及光华大学读经济系。[3]1925年,圣约翰大学举办“万国学生同盟会周年纪念游艺会”,时为圣约翰大学学生的杨荫浏唱《长生殿·絮阁》中的曲子,并加上自谱之丝竹,“颇极抑扬顿楚之妙”[4]。
曲家徐凌云曾在徐园招待昆剧传习所学生演出,其间上海小学学生王文礼和童锦清在此观戏,耳濡目染,开始学习唱曲吹笛,1926年,上海幼稚园和上海小学在徐园举办恳亲会,王文礼吹笛,童锦清唱《长生殿·小宴》,被誉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盖娇声之转折回环别有情致也”[5]。又如上海敦仁女子公学于1926年1月举办寒假休业礼,初级小学生李爱娟、李爱珍合唱昆曲;[6]北平大学七周年纪念,所属各院联合举行庆祝会,女子学院举行游艺会,师生联合扮演昆曲《长生殿·闻铃》,杨淑范饰高力士、廖书筠饰唐明皇、金琪端饰陈元礼。[7]
(三)邀请校外曲社、曲家、曲友进校演出
在更多的情况下,校园游艺会的昆曲节目由曲家、曲友担任。由于曲家视唱曲为自娱性的艺术实践,而游艺会又非严肃的艺术场合,因此一般而言曲家不喜参与,杨荫浏就曾在《天韵杂谈》中讲过社友对社会一般之游艺会的厌恶:
“社友最恶游艺会之招请,以为合座听客解曲者十仅一二,或姑妄听之,而莫辨其趣,或屏不敢声,而勉为听客。上下时间,又被规定,至为短促。既不足为知音之弹奏,又不能为社友之相娱,此等事最为难堪,可以回绝,终当回绝。”[8]
但是对于学校游艺会的邀请,曲家则采用另外一番态度,1922年无锡圣公会圣马可中学校的筹赎胶济铁路游艺会就邀请了天韵社唱曲。[9]此外,“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寒云也不喜一般之游艺活动,“寒云主人雅奏,非能轻易演唱者”[10],但是在劝业女子师范在上海大戏院开游艺大会,袁寒云“特自南通返沪愿为该校勉尽义务唱《梳妆掷戟》一出”[11]。除此之外,1923年江苏省教育厅行政会议主办各校游艺,吴梅、汪鼎丞等曲家唱曲;[12]上海国语师范学校于1924年在商务印书馆俱乐部举行第三次同乐大会,“最受欢迎者”就有“严工上君之昆曲,
嗓音清冽,抑扬顿挫,煞是可听”[1];曲家项馨吾为粟社力将,曾就读于澄衷学校,在澄衷学校的数次游艺活动中,均返校唱曲……如上表所示,东山曲社、钧天集、粟社均为影响力较大之社会曲社,徐凌云、殷震贤、项远村、项馨吾、赵景深、俞振飞等均为知名曲家曲友。
三、校园昆曲游艺活动所反映的民国昆曲文化生态
综上所述,昆曲作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活态遗存,其教育意义非常突出。自20世纪初我国现代意义的教育发端始,“校园”与“昆曲”的联系就一直非常紧密。其中,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关系着昆曲的传播与普及,并且能够真实地反映昆曲文化生态。通过对《申报》百余次相关报道的梳理可以发现,民国时期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在沪、苏地区表现活跃,覆盖各类学校,并且自然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其组织形式有:其一,校园昆曲课或曲社师生演出;其二,学生曲友展示;其三,邀请校外曲社、曲家进校演出。梳理民国时期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可以从一个微观角度观察民国时期昆曲文化生态,并藉此对民国昆曲发展的整体情况加以观照。
首先,知识阶层是推动校园昆曲教育的主要动力。如前文所述,当前包括昆曲在内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主要是由职业院团的演员承担的。而回望民国时期的校园昆曲游艺活动,可以看到其主要的推动者和实施者都是不以昆曲为职业的知识阶层。从根本上说,这符合昆曲“文士文化”[2]的文化性质;
从昆曲发展史角度来看,这反映出文士阶层(近代以后可称为知识阶层)在昆曲传承文化生态构建中的关键意义。
其次,曲社是民国时期昆曲传承发展的主要阵地。从前文所列之民国时期校园昆曲游艺活动中可以看到,无论是校园曲社还是校外曲社,是校园昆曲游艺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反映出民国时期,在职业昆班萧条的背景下,“曲社”是校园昆曲教育乃至昆曲传承与发展事业的重要阵地和基本单元。再次,民国昆曲发展的整体情况并非极度衰
败、乏善可陈。昆曲游艺活动相关报道频现报端的20世纪20年代,正是知识阶层创办、支持昆剧传习所最力之时,可见校园昆曲游艺活动是昆曲文化生态的缩影。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3]和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4]等经典昆曲史均以演员和职业昆班为研究视角叙述昆曲发展的历史,由此职业昆班萧条的民国时期常被视为昆曲史中的“低谷期”。通过对民国时期校园昆曲游艺活动的梳理,可以看到彼时昆曲传承文化生态中的积极方面。这启示着我们,如将研究视角从“演员”延伸到“知识阶层”,那么关于昆曲史的一些普遍性认识可能需要重新考量和补充。
(本文系2020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百年江苏校园昆曲教育研究”【编号20YSC006】研究成果。)
[邹青江苏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