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的传声筒

2022-04-29 05:45白洁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闻广播民生新闻电台

白洁

摘要:面对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新闻广播电台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面对新时代的到来,新闻广播电台的新闻编选同时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需求。从新闻广播电台的民生新闻编选的思路、内容和方式来看,新闻广播电台应当起到引导舆论和引领思想的积极作用,把握住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的编选思路,丰富人民真正群众关心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并采用平民化、易交流的编选方式,令新闻广播电台的民生新闻真正成为“群众的传声筒”。

关键词:新闻广播;电台;民生新闻

新闻广播电台作为一种新闻信息的媒体传播形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新闻媒介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广播从采编、撰评、报道等方面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思想性,在新闻时间的报道传播、民间舆论的监督引导、政策法令的传播教育、民众生活的沟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1]

一、新闻广播电台民生新闻的编选思路

(一)“上情下达”的信息传播

互联网信息平台在信息发布和传播上有时效性高、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平台所传播的信息的真实度却比传统新闻媒体低。新闻广播电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之一,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传播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真实新闻信息,人们对这一渠道传播的新闻信息信任度相对较高。[2]因此,在面对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挑战和冲击时,新闻广播电台应当明确自身的身份定位,将自己放置在主流媒体的地位上,做好民生政策、民生信息、民生普法等信息的传播工作。

在民生新闻的选编方面,新闻广播电台的选编思路应做好“上情下达”的信息传播,确保新闻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树立受到认可和信任的“真实信息源”的形象。《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3],这确实体现了新闻广播电台在互联网新闻信息冲击下的发展困境,但同时也呈现了一个客观的社会现象,即中老年群体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端新闻信息平台使用程度较低、对于传统新闻信息平台的依赖度较高,而这一部分群体同样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同样有着及时了解各类民生信息的新闻信息需求。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与民生活动相关的政策法令,还是疫情速递、水文天气等可能会对民生生活有一定影响的突发性新闻,都是新闻信息受众所关注的对象,也正是新闻广播电台民生新闻选编中应当重视的内容。

(二)“下情上递”的舆论反馈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兴起,形成了“人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的新时代传播观念;但事实上,早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来源实际上就已经非常多样化了,除了政策新闻的上情下达、日常新闻的记者采编之外,由普通民众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民生新闻也是新闻广播电台新闻材料选编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交通类的新闻广播电台为例,交通信息属于实时信息,在尚未达成卫星对实时路面路况的监控检测时,路面交通的实时情况基本依赖正在收听交通广播电台的听众们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的方式提供,由此可见,新闻广播电台始终保持着与听众较强的沟通性和较高的交流度。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广播电台试图做出突破,更进一步发展,应当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听众的交流,将单向的“新闻信息广播”逐渐向“新闻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转变。以新闻广播电台的新闻信息选编为出发点,可以结合电台听众用户、当地县级、市级融媒体系统,共同建立民生舆情反馈的渠道,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的综合信息平台。在新闻广播电台通过听众进行民生新闻素材信息收集的同时,可以通过对这类民生新闻的关注、分类、评析等方式,将重要的民生信息进行筛选,并起到“下情上递”的作用;同时,又能够将一些行政部门根据这些民生信息给出的反馈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然后再通过新闻广播电台发布出去,形成舆论引导、有效监督、交流互动。[4]

二、新闻广播电台民生新闻的编选内容

(一)内容的时效性与时代性要求

新闻广播电台在进行民生新闻选编时,应当注重新闻内容的时效性。新闻的时效性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是指新闻本身要符合“新”的特征,及时关注听众关心的内容,对于重复率过高、被反复炒作、实际上缺乏新闻价值的信息要进行甄别筛选,避免出现旧新闻换新标题的“翻新”行为;为了保障新闻广播电台民生新闻的时效性,可以通过“全媒体平台发展”[5]的模式,与其他新闻媒体渠道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充分利用融媒体发展的优势。广播电台新闻信息的传播主要依赖声音,因此它能够与其他信息平台的图像、文字、视频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通常新闻广播电台是以24小时轮播的方式进行信息播报,因此其信息时效性可以与听众的收听需求和收听习惯结合起来:通常早晚上下班高峰宜于播报较为简洁的社会民生新闻,可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令听众迅速掌握基础信息;中午和晚间的休息时间宜于播报较为详尽的民生新闻内容和更多贴近民众切实生活的生活常识等;在24小时的信息播报中,除了及时插播较为重要的紧急民生信息(如防洪、防雨、防灾等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安排整点短信息的方式,增强电台新闻播报的时效性,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新闻编选的内容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要避免内容选取的套路化,体现新时代背景下真实的民生发展状况,既不讳言存在的问题,也不忽略发展的成绩,真正体现出时代特征下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面貌。新闻广播电台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之一,应当更多地肩负起主流媒体的时代任务,抓住时代精神、体现时代风貌。在民生新闻的内容选编中,新闻广播电台可以通过内容筛选的倾向性来引导听众的审美、思想和舆论。

(二)内容的深入性和丰富性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将进入常态化和精细化发展阶段,[6]不同媒体形式会根据自身信息传达的特征和资深用户的信息获取习惯,逐渐细化形成符合平台特征的新闻集合。民生新闻是极为广泛的一个范畴,而对于新闻广播电台而言,从信息的及时性传播上可能难以与互联网信息平台相比,从内容的图文并茂、吸引眼球上来看也难以与新媒体平台相比。然而,新闻广播电台的新闻传播特征是声音传播,这就意味着它能够承载较为复杂的内容,能够较强地复现新闻事件的故事性,新闻广播电台听众的收听习惯也决定了新闻的收听通常不会影响听众同时进行一些其他的社会活动(如开车、做家务等),因此在民生新闻的选编上,新闻广播电台可以增强新闻事件的叙事性,提供新闻事件中可以被听众知晓的更多细节,增强听众的收听兴趣。与此同时,新闻广播电台的民生新闻内容在选编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发挥主持人的主观作用[7],对于民生新闻进行具体分析,在对新闻事件内容分析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增加更多的信息内容。例如,在对民生新闻中冲突性事件的播报中,主持人可以在播报新闻信息的同时,简单分析事件中各个人物的行为特征、强调标明事件冲突发生的节点、详细描述事件最后解决的方案,并分析事件中人物应当在事件发生的什么时间段中做出不同的行为,就有很大可能免于这种冲突的发生;对于民生新闻中避险事件的播报中,主持人可以通过对灾情、险情发生前提条件的详细叙述,提醒听众在生活中警惕和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点评事件经历者行为中值得学习的正确举措和需要避免的错误行为,将单纯的“新闻信息播报”深入发展为“新闻信息播报与分析”,为听众提供更多的与生活相关的有效信息。

(三)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新闻广播电台作为主流媒体之一,应当坚持和充分运用自身的信息公信力,持续为听众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互联网平台的新闻信息虽然传播速度较快,但由于新闻发布者与传播者往往不具备专业的新闻信息素养,会有意或无意地制造大量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信息,对于用户而言,信息真实性的甄别就会成为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新闻广播电台发布的新闻信息对其听众而言通常具有相对较强的公信力,如何保证和展现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新闻选编中应当注重。

新闻广播电台在新闻内容选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贪图“迅速”,而应当对于信息进行真实度的衡量、审核,必要时应当对于信息进行对比核查,为听众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避免以讹传讹。对于一些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不实新闻信息,新闻广播电台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传播真实信息的方式进行拨乱反正,令听众能够放心地以新闻广播电台的信息作为参考标准,审视互联网平台的海量信息。为了增强听众对信息内容真实性的信任度,在选编新闻时向公众公开新闻采编过程、部分原始资料进行精选、梳理,为听众提供有条理、有逻辑、有依据的新闻内容。

三、新闻广播电台民生新闻的编选方式

(一)专题性与个性化定位

民生新闻的涵盖面很广,而新闻广播电台在对民生新闻进行信息编选时,应当明确自身的个性定位、增强节目亮点,从而形成与其他信息平台的区分度。例如,交通广播电台、法治广播电台等具有相对明确的专题性质的广播电台本身就有相对精准的信息定位,能够迅速锚定民生新闻的信息选题,突出自身节目特色与亮点,其听众相对而言有较高的忠诚度和黏性;而一些地方性的新闻广播电台也可以通过突出自身地域性特征的方式,通过关注“家门口的事儿”的模式,打造地方广播电台独有的信息传播特色,锚定一批听众用户;即使是综合性的新闻广播电台,也应当通过节目分类的方式确定相关的新闻选编专题,这种专题化的区分应当综合参考新闻播报的时间与听众的收听习惯、新闻播报主持人的专业特征等,从自己擅长的角度出发,做好、做精某一个专题的民生新闻播报,凸显出节目自身的个性。

在媒体资讯种类繁多、信息海量的情况下,人们所缺乏的实际上并不是信息本身,也不是信息获取的通道,而是符合自己接收习惯、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新闻广播电台在播报民生新闻时,虽然在信息内容的核心上可能并不能提供与其他平台形成明确区别的新信息,但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却可以形成受到听众喜爱的个性化播报方式。以《谭谈交通》这档交通普法节目为例,虽然交通普法节目在各个媒体平台、各种传播形式中都非常普遍,但由于《谭谈交通》抓住了“地方性”“趣味性”“人文性”三个特征,因此收获了相当好的收视效果,甚至形成了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平台追捧的“网红节目”。在其他新闻广播电台的民生新闻中,也应当借鉴这种个性化定位相对突出的方式,打造有特色的电台节目,增强新闻信息传播之外的其他人文附加值。

(二)平民化的采编视角

在新闻广播电台民生新闻的编选中,采用接地气的“新叙事语境”[8],是符合民生新闻这一新闻信息特征的选编方式。民生新闻本身就是关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新闻信息,其听众也是关心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普通人,因此注重新闻“采编视角的平民化”[9]是新闻采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部分。平民化的采编视角在新闻选编中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即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新闻编写的形式。

从内容选择上来看,在民生新闻选编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听众需要什么”“听众怎么看”“听众希望怎么描述这一事件”等问题,切身地站在听众的角度上去思考,不要过度追求新闻的“猎奇”,而是真实了解听众的日常信息需求,才能够生产出更多受听众青睐的民生新闻。

从新闻编写形式来看,新闻广播电台采用的是语言信息播报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叙事性描述,而对于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编写很显然会得到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事件描述;与此同时,在叙事性的事件描述中,也无法避免采编者本人的情感和思想对事件表述的影响。这种影响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令民生新闻的播报更容易受到听众的接受和喜爱;如果运用不当,则容易造成错误的舆论影响或对新闻事件的误读。另外,新闻编写过程中虽然必须保证其内容的真实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够采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法”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兴起,传统的新闻广播电台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如何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冲击下和新时代呼唤下走出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是当下新闻广播电台自我发展、自我革新的努力方向。在新闻广播电台民生新闻的编选中,应当抓住新闻广播电台传播新闻信息的目的与意义,以此作为选编新闻内容的核心逻辑,抓住民生新闻的特征与新闻广播电台自身独特的优势,使之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为人民群众真正的利益和关注点发声的新闻媒体平台。

参考文献:

[1] 韩瑞娜,周小普.与人民共呼吸 与时代同脉动——中国广播新闻的时代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2):28-32.

[2] 乔娟.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电台改革与思考[J].今传媒,2018,26(7):128-129.

[3] 庞井君.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高智强.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传统媒体民生新闻报道[J].出版广角,2021(16):68-70.

[5] 程凯,郎端,陆燕.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新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2):59-61.

[6] 安钰君.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更好发展[N].山西经济日报,2021-03-30(008).

[7] 牛丽华.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台对象性节目的创新策略分析[J].新闻爱好者,2021(9):77-79.

[8] 平凡.大数据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再突破[J].编辑之友,2016(6):56-59+72.

[9] 田秀珍.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发展思路分析[J].当代电视,2018(2):88-89.

猜你喜欢
新闻广播民生新闻电台
中共早期创办的新闻广播和出版媒体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试论新形势下新闻广播中的采编技巧
新媒体时代新闻广播该怎么走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