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平 赵春力 郑思雨
摘 要|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且与亲子沟通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索寄宿经历带来的亲子分离是否会对青少年的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带来后续影响。结果表明,有寄宿经历的大学生的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质量比普通大学生差,但高年级学生的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质量优于低年级学生;母子依恋质量 优于父子依恋,母子间的开放性沟通质量优于父子;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之间的相关显著。亲子沟通中的母 亲开放性沟通对母子依恋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父子沟通情况能正向预测父子依恋,母子沟通情况能负向预测 父子依恋。
关键词|寄宿;大学生;亲子沟通;亲子依恋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文献综述
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尽管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在各个方面均试图脱离自己最初的依恋对象(父母),但同时也仍与父母保持着亲密关系,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在青少年时期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持续性和重要性。
首先,亲子依恋能预测青少年不正确的社会行为,如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1]、网络成瘾[2]、烟酒使用[3]、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4]等;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具有保护作用,既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同时又通过情绪智力对其产生间接影响[5]。
其次,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6],与抑郁症状[7]、孤独感[8]及焦虑症状[9]具有 相关性;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10],情绪稳定性[11]、情绪性问题[12],孤独感[13]、抑郁[14]等有显 著预测作用。中学生亲子依恋不仅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且还通过其他相关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15,16]。
最后,亲子依恋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良好的亲子依恋对初中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积极作用[17],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18]、初中生亲社会行为[19]、心理韧性[20]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亲子依恋的信任和交流维度与人际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亲子依恋的疏离维度与人际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1]。同时,良好的亲子依恋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22,23],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 同一性获得状态,避免同一性扩散。
寄宿制下的亲子分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依恋始于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婴幼儿及童年时期是亲子依恋形成的关键时期, 父母亲或者主要照顾者对儿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父母角色缺失,则会对儿童的亲子依恋发生影响。如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亲子依恋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24-26],提示父母不 在身边,缺乏亲子沟通和交流可能会影响亲子依恋。寄宿虽不同于留守,但是寄宿带来的亲子分离在实质上和留守是相似的。已有研究发现,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总体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学生,且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较高[27],在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的各维度上寄宿生的得分都高于非寄宿生[28,29], 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30]。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寄宿生在学校适应的大多数方面差于走读生[31]。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叛逆心理检出率高,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叛逆心理的保护因素[32]。
亲子沟通对青少年亲子依恋的影响
多数研究显示,母亲的敏感性能有效预测幼儿的亲子依恋,但科恩和克恩(Koehn and Kerns, 2017)采用元分析考察了 5~18 岁儿童亲子依恋与亲子关系的多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安全依恋的孩子的父母能较好地回应孩子的需求,更支持孩子的自主性,使用更多的行为控制策略,而较少使用严厉的控制策略;回避型依恋的孩子的父母较少回应孩子的需求,较少使用行为控制策略;反抗型依恋与父母的任何行为都没有显著的关系;而紊乱型依恋和养育之间的关系没有足够的研究来进行可靠的检验。这说明亲子之间的互动对亲子依恋有一定的影响。父母和儿童的谈话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依恋安全[33],不同的亲子沟通方式与不同的依恋类型相关[34]。有人通过亲子互动训练对工读学校学 生的干预研究发现,亲子互动训练对亲子关系及亲子依恋都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亲子沟通中言语沟通因子、情绪表达因子、情感分享因子、积极倾听因子对亲子依恋的增强有着显著的影响[35]。
小结
综观已有文献,大多数研究考察亲子依恋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而未将时间因素考虑进来,对亲子依恋进行动态研究。比如寄宿经历的长短、寄宿起始年龄等不同的青少年亲子依恋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曾经的寄宿经历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后续影响等。寄宿制带来的亲子分离与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发生着复杂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教育方式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寄宿制不再拘囿于农村等偏远地区,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往寄宿学校,且寄宿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有将孩子在幼儿园小班时就送往学校寄宿。因此本研究拟探索具有寄宿经历的大学生亲子依恋的特点,亲子沟通与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提供参考资料,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建议。
2 方法
被试
主试在某高校的教学楼,利用课间通过访谈选择在上大学之前有过寄宿经历的大学生参与调查。符合条件参与调查的被试人数为 215 人,其中男生 47 人,女生 168 人;大一 76 人,大二 29 人,大三 92 人,大四 18 人;来自农村的 135 人,来自城市的 80 人;平均年龄 19.91 岁。
测量工具
亲子依恋问卷。采用安塞登和格林伯格(Annseden and Greenberg,1987)编制我国学者宋海荣[36](2004)翻译修订的依恋量表(IPPA)中的母亲量表和父亲量表。包括信任、沟通、疏远三个维度。信任和沟通维度题项正向记分,疏远维度题项反向记分。总分越高,个体感到的父母依恋的安全性越高, 总分越低个体感到的父母依恋的安全性越低。本研究中,克隆巴赫 Alpha 系数:母亲分量表的信任维度为 0.803,沟通维度为 0.748,疏远维度为 0.699;父亲量表的信任维度为 0.755,沟通维度为 0.728,疏远维度为 0.703。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46。
亲子沟通问卷。采用巴恩斯(Barnes)和奥尔森(Olson)编制的青少年亲子沟通量表(PACS)中文修订版。该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开放性沟通和存在问题的沟通。开放性沟通维度采用正向记分,存在问题的沟通维度题项采用反向记分。总分为开放性沟通维度得分加反向计分后的存在问题沟通维度得分, 总分越高表明与父母沟通情况越好。本研究中,克隆巴赫 Alpha 系数:母亲分量表中的开放性沟通维度为 0.917,存在问题的沟通维度为 0.787;父亲分量表总的开放性沟通维度为 0.912,存在问题的沟通维度为 0.791。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14。
3 结果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 Harman 单因子检验法考察本研究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统计结果显示首因子方差解释率为 29.143%,小于 40% 的临界标准,说明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
有寄宿经历大学生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的总体特点
有寄宿经历的大学生依恋的总分,男生为 165.085±23.968,女生为 163.036±22.283;显著低于国内研究对大学生[37]( 男生 187.74±24.903,t=-6.480,p<0.001; 女生 193.13±24.757,t=-17.505, p<0.001)的调查结果。在亲子沟通方面,开放性沟通的得分为 31.007±7.812,存在问题的沟通(得分转换后)为 28.872±5.899,均显著低于国内采用相同量表对大学生[38]的研究结果(开放性沟通35.16±8.33,t=-7.795,p<0.001;问题性沟通 30.00±8.43,t=-2.803,p<0.01)。
各维度在父亲和母亲分量表上的得分情况如表1 所示。进一步分析表明男生和女生之间,生源地为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之间的得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级方面,除了亲子依恋的母亲信任维度(F=4.554,p<0.01),亲子沟通的母亲开放性沟通维度(F=2.695,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维度均不存在年级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母亲信任方面,整体表现为三、四年级得分高于一、二年级,且三年级(3.671±0.506)与一年级(3.472±0.601,p<0.05)和二年级(3.241±0.769, p<0.01)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母亲开放性沟通上,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三、四年级的情况好于一、 二年级,且三年级(3.405±0.854)与一年级(3.071±0.778,p<0.05)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与二年级(3.055±0.950,p=0.05)的差异也处于临界水平。
亲子沟通和亲子依恋得分在父母之间的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有寄宿经历的大学生在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母子沟通与父子沟通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对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子沟通(2.920±0.621)和母子沟通(3.068±0.607) 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5.321,p<0.001);父子依恋(3.181±0.515)和母子依恋(3.359±0.495)之间 存在显著差异(t=-5.822,p<0.001)。各维度在父子和母子之间的差异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知,在亲子依恋的各个维度及亲子沟通的开放性沟通维度,都表现为母亲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得分(p<0.001)。而在亲子沟通的问题性沟通维度上,父亲和母亲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有寄宿经历大学生的亲子沟通与亲子依恋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21(p<0.001)。进一步分别考察父母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之间的相关性,具体情况如表3 所示。可见,不管是对于父母还是母亲,亲子依恋都和与之相应的父(或母)亲的开放性沟通的相关性更紧密。
有寄宿经历大学生的亲子沟通和亲子依恋的回归分析
为了了解亲子沟通的不同维度对亲子依恋的预测力,分别以亲子依恋—母亲分量表的得分和亲子依恋—父亲分量表的得分为因变量,亲子沟通—父亲问题性沟通、亲子沟通—父亲开放性沟通,亲子沟通— 母亲问题性沟通、亲子沟通—母亲开放性沟通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4、表5 所示。
可见,亲子沟通中的母亲开放性沟通对母子依恋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 68.7% 的变异;亲子沟通中的父子沟通情况能正向预测父子依恋,母子沟通情况能负向预测父子依恋,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 75.9% 的变异。
4 讨论
有寄宿经历大学生在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上的特点
调查表明,有寄宿经历的大学生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情况都比普通大学生群体差,反映了寄宿经历对大学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调查中,94% 的学生在高中有住校经历,59% 的学生在初中有住校经历,小学有住校经历的占 14%;幼儿园有住校经历的占 1.4%。可见,大学生的寄宿经历多集中在中学阶段,中学阶段由于寄宿导致的亲子分离到了大学阶段还会对亲子沟通和亲子依恋产生较大影响,且在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而言,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得分均表现为随着年级逐年升高,并在大三和大一、大二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学阶段是个体同一性逐步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大三、大四的学生心身逐步成熟,使其能恰当处理亲子关系, 能够主动与父母沟通并能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关系。同时,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和大学同学的熟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同伴依恋的积极发展。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呈显著相关[39,40], 同伴依恋的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亲子依恋和沟通。所以大三、大四的学生在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质量均有较大提高。
有寄宿经历大学生的亲子沟通与亲子依恋在父母之间的差异
从表2 可见,在亲子依恋的三个维度和亲子沟通的开放性沟通维度上,均表现为母子情况优于父子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在当代家庭关系中,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在早期儿童发展中,跟儿童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关系,即使在中学阶段寄宿后,母子依恋和沟通的情况也较好。而亲子沟通中的问题性沟通,指的是亲子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会避免谈论某些话题等,例如“我不可能告诉父母我对某些事情的真实感受”。这个维度上父子和母子之间差异不显著,且得分都显著低于开放性沟通
(t=4.133,p<0.001),提示在青春期,一方面孩子的身心成熟使得他们开始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畅所欲言;另一方面,父母的某些固有观念及父母未能及时调整与青春期孩子的对话方式, 可能也导致了青春期的孩子在与父母交流时倾向于避免谈某些话题及自己的真实感受。
有寄宿经历大学生亲子依恋与亲子沟通的关系
总的看来,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分别与亲子沟通的各个维度相关显著。回归分析表明,亲子沟通中仅有母亲开放性沟通对母子依恋有预测作用;而亲子沟通中的各个维度都对父子依恋有显著预测作用, 其中,父子沟通具有正向预测力,母子沟通则对父子依恋具有负向预测力。这一结果说明了沟通的不同方面在亲子依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开放性沟通是指亲子之间能够自在地交流信息,表达情感,例如“我觉得与父母一起讨论问题很容易”。母子之间的这种沟通方式能显著预测母子依恋,能解释 68.7% 的变异,这说明了母子依恋更多依赖于母子间开放性的交流方式,而不论父子沟通情况如何,以及母子之间是否存在问题性沟通。而父子依恋则不仅与父子的开放性沟通有关,也受到父子间问题性沟通的影响, 且与母子沟通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在孩子早期成长过程中,父亲的陪伴时间相对较少,建立的早期亲密关系较不紧密,因而到了青春期后,父子依恋更依赖于其与孩子的沟通质量。而母子沟通质量对父子依恋起到负性的预测作用,可能是由于早期母子亲密关系的建立,孩子与母亲的沟通更为轻松,而与父亲的沟通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因此在与母亲沟通很好的情况下,孩子可能更多选择与母亲沟通而回避与父亲沟通,从而表现为母子沟通质量负向影响父子沟通质量,这提示我们早期父子关系建立的重要性。
5 结论
(1) 有寄宿经历的大学生的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质量较差;高年级学生的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质量优于低年级学生。
(2) 有寄宿经历的大学生母子依恋质量优于父子依恋;母子间的开放性沟通优于父子间的开放性沟通。
(3) 有寄宿经历的大学生的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之间的相关显著;亲子沟通中的母亲开放性沟通对母子依恋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亲子沟通中的父子沟通情况能正向预测父子依恋,母子沟通情况能负向预测父子依恋。
参考文献
[1]陈武,李董平,鲍振宙,等.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 理学报,2015,47(5):611-623.
[2]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等.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29(3):305-311.
[3]夏扉,叶宝娟.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烟酒使用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25(2):382-385.
[4]李锦萍,李董平,张卫.亲子依恋、学校联结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16,24(1):68-72.
[5]李霓霓,张卫,李董平,等.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25(2):91-96.
[6]傅俏俏,苗静宇,陈启山.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21(12):1246-1249.
[7]顾思梦,杜文东.大学生亲子依恋影响抑郁症状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4): 633-636.
[8]张立新.大学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9]赵金霞.儿童中期亲子依恋与焦虑症状的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4):405- 412.
[10]汪岑,梁晓燕.亲子依恋与寄宿制小学生主观幸福感: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2021(3):4-10.
[11]史梦竹,宋旭红.大学生情绪稳定性现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
(6):925-928.
[12]郭俊峰,王艳,王纯洁,等.亲子依恋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J].青年时代,2021,
(4):111-112.
[13]王明忠,付聪,周宗奎.“大五”人格、依恋与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5, 35(5):436-441.
[14]丁俊扬,王美萍.青少年期亲子依恋与抑郁: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23(2):289-291.
[15]邓林园,马博辉,武永新.初中生依恋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31(2):230-238.
[16]郭明佳,刘儒德,甄瑞,等.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师生关系及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3):351-358.
[17]潘彦谷,张大均,李知洋.亲子和同伴依恋对初中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个人中心分析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4):558-567.
[18]朱春红.大学生亲子依恋对社会适应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15.
[19]王艳辉,李董平,孙文强,等.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学报, 2017,49(5):663-679.
[20]毛向军,王中会.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3(3):50- 55.
[21]代文文.亲子依恋、人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22]王树青,宋尚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亲子依恋、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10(1):32-37.
[23]王树青,张光珍,陈会昌.大学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J].心理 发展与教育,2014,30(2):145-152.
[24]李晓巍,刘艳.父教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J].中国临床心理学 杂志,2013,21(3):493-496.
[25]杜文军,刘馨宇,张建明,等.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养育状况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 生,2015,36(6):857-860.
[26]彭运石,胡昆,王玉龙.亲子分离年龄对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影响:家庭功能的调节[J].中国临床 心理学杂志,2017,25(4):731-733.
[27]张丽锦,沈杰,李志强,等.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 2009(5):82-86.
[28]彭素颖.寄宿与非寄宿制初中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29]王学东.寄宿制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0]马存芳.青海藏区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7,28
(1):41-48.
[31]李勉,张彩,张丹慧,等.寄宿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基于12省33680名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7(4):26-30.
[32]蔡玉玉,周正升,张梦研,等.寄宿制学校初中生亲子关系与叛逆心理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 2022,43(2):229-233.
[33]R KR,S D.Attachment and conversation:Toward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adolescent and adult securit[M].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D B K P,Philadelphin PA,US:Jessica Kingaley Publishers Ltd, 1994.
[34]Oppenheim A E D.Open mother–pre-schooler communication:Relations with early secure attachment[J].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2010(10):347-370.
[35]李林.亲子互动训练对增进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之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36]宋海荣.青少年依恋、自尊及其二者关系的发展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7]赵鑫.亲子依恋对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影响及自尊的中介作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38]邵迪迪.父母婚姻质量和亲子沟通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21.
[39]吴庆兴,王美芳.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 22(4):684-687.
[40]王昕.大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and Parent- child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oarding System
Chen Youping Zhao Chunli Zheng Siyu
Law Schoo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Abstract: Parent-child attach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the parent-child separation caused by boarding experience will have a subsequent impact on adolescent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parent- child attachment and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boarding experience is worse than that of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the quality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arent- child communication of senior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junior students. The quality of mother- child attachmen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fa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the quality of op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is better than that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Maternal open communi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mother-child attachment. Father-child communication can positively predict fa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Mother-child communication can negatively predict father-child attachment.
Key words: Boarding; College students;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Parent-child attac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