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叙事结构

2022-04-29 05:24胡玉兰
影视戏剧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觉醒年代叙事结构

摘    要|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叙事结构呈现出“多层次嵌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以全知视角叙写《新青年》的创办、发展和传播,并以之统贯全剧;其次,结合内视角叙事展现革命年代不同人物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形成全剧叙事的内在逻辑;最后,运用大量版画叙事,完善、丰富了全剧叙事结构。

关键词|《觉醒年代》;叙事结构;多重叙事;版画叙事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电视剧《觉醒年代》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献礼片,开播以来受到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其独具特色的叙事结构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该剧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发展作为重要线索,贯穿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重点展开对一代文人群像的描写,展现了“觉醒年代”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壮丽图景。既具有再现、反思历史的认识价值, 又具有催人奋进、启人深思的现实意义。

一、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发展和传播驱动剧情发展

《觉醒年代》以 1915 年《青年杂志》问世到

1921 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人生百态。该剧充分尊重历史,以争议人物为主角,充分肯定陈独秀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贡献。而《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阵地、新思想传播的载体,也是革命斗士陈独秀的关键“武器”,其创办、发展正是《觉醒年代》情节向前发展的深层动力。

(一)《新青年》的创办背景牵引叙事进程

《新青年》是陈独秀流亡日本归来后创办的致力于思想启蒙的杂志,该杂志在《觉醒年代》整个叙事进程中重起到了驱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但从观众一方来看是剧中主要人物主导着剧情的去向,是他们的思考和决策推动着剧情的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围绕《新青年》活动的主角及《新青年》本身都是时代的产物,是电视剧创作者站在全知视角上对主角的凝视。在《新青年》创刊前,《觉醒年代》前三集中多次描述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觉醒年代》的剧情就建立在《新青年》创办的背景之上。新文化运动表面上围绕《新青年》开展,实际上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各种变革失败后催生的必然产物。《新青年》的创刊,使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正式落地生根。《新青年》创办之前陈独秀反复强调我国当时的时代背景,目的是阐释其“换脑袋” 活动的合理性,也是作者站在全知视角上对叙事结构的把握。

自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为了挽救衰落的王朝,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了力图追赶西方的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面貌,而是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告终。如果说洋务运动是封建官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的救国运动,那么在此之前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可以说是老百姓为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反抗。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洪秀全在南京称天帝的闹剧收场。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革命必然失败的命运。

洋务运动的破产并不意味着忧国忧民之士的消亡,后有康有为、梁启超提倡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重视教育,力图挽救中国,但因其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维护皇权的守旧派的顽强抵抗,变法百日即遭夭折。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救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其力量太弱小,没有实权, 并且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组织领导。随后孙中山领导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推动了历史进步。封建的王朝虽被推翻,但群众心里的“皇上”还在。辛亥革命没能探索出一条挽救积贫积弱中国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在大买办势力、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抵抗下,没有核心领导力量、缺乏革命纲领,以及忽视人民力量的辛亥革命才没能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在《觉醒年代》铺开的画卷中,陈独秀和李大钊是在深刻思考根植于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及风云变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后,才开始为中国探寻出路的。自鸦片战争以来,学习技术以图国强,学习制度以正国风,都没有将中国和中国人民从泥淖中拉出来,其根本原因在于占中国多数人口的农民和工人隔离在国家兴亡的大事之外,愚昧使他们不敢也不想为自己的权利奋斗。《觉醒年代》中《新青年》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陈独秀办杂志启蒙救国的思想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数十年历史决定了只有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才能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觉醒年代》对《新青年》创立背景的一再强调突出了这一基本事实。创作者着眼于全局,以全知视角介入叙事,将中国现代化的起航凝聚为《新青年》创办的背景,借助陈独秀和易白沙等文人救国思想的成长催生《新青年》,再将《新青年》的发展贯穿人物成长历程,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觉醒年代》的隐性叙事动力,丰富了叙事结构,牵引叙事进程。

(二)《新青年》的发展过程构筑叙事情节

《觉醒年代》的“觉醒”不能一举功成,故事的讲述也并非一步到位。思想启蒙是“积小流而成江海的”的过程,《新青年》是一股涓涓细流,它不断发展逐渐推动故事进展,最终汇聚了各地学生、工人觉醒的思想巨浪,势不可挡,推动着“觉醒” 的进程。第四集北大师生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斯文扫地,于是黎元洪邀请蔡元培出山,担任北大校长,改善校风。蔡元培忠于教育事业、办学旨在普及科学民主,重振中华民族雄风,因此提出了经费充足、人才济济、权力下放三点出任条件。陈独秀就是蔡元培招揽的第一个人才,于是《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北大自此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第十三集北大改革落实后,《新青年》开始实行同人编辑制度,其内容倡导普及白话文,批评政治尊孔, 在北京各大高校很受欢迎,学生思想得以启蒙,影响遍及全国。在那个没有无线电、电视和自媒体的时代,出版发行是实现广泛传播的唯一途径,文人办报点燃了中华民族觉醒的希望。而《新青年》作为当时引领中国思想潮流的杂志,转战北京、实行完善的编辑制度,开拓出《每周评论》《国民》和《新潮》与《新青年》构成统一战线共同抵制封建思想, 成就了《新青年》的辉煌历史。人人成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树人、周作人、沈尹默等在中国现代史上名号响亮的人物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作品以犀利、开明和深刻武装了《新青年》,直接催生了民众思想的觉醒,继而导致了全国学生反抗《巴黎和约》签订的抗议游行,史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由此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我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三)《新青年》的传播延伸叙事空间

叙事空间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人物、事件、时间和地点共同构成故事的基本要素,地点的缺失导致整个故事失去物理意义上的落脚点而构不成故 事,而电视剧是依赖于画面、声音、时间与空间的完美融合共同构成的综合性艺术,其中空间的拓展延伸赋予叙事主体更广泛的活动空间。《新青年》于上海创刊,画面转换,在长沙,毛泽东拿着《新青年》在雨中奔跑,急切地寻求志同道合的友人分享这石破天惊的思想;传到天津,南开大学的周恩来正在给同学们朗读《敬告青年》中令人慷慨激昂的段落;在北京,郭心刚表达了《新青年》在北京深受欢迎,一书难求。《新青年》从上海到长沙、天津、北京等其他城市,空间的延展暗示了人物的成长路径,如毛泽东从长沙到北京。“五四运动” 中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东、天津、巴黎等各大城市的学生的抗议游行,一呼百应,多元空间的场景呈现不仅推动了人物的成长,也揭示了《新青年》承载的新观念的传播在驱动人们思想解放上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剧情的核心落脚点,散落在各地思想的火苗在《新青年》传播的影响下越烧越旺,形成了燎原之势, 最终驱使中国最先进的革命力量觉醒,中国由此迎来了希望,为中国带来了中国共产党。《新青年》之于情节的驱动作用是隐藏于电视剧人物叙事之后的,全知视角的叙事中呈现了《新青年》的运动轨迹,阐释了更加真实的建党前风谲云诡的社会环境, 客观还原了建党前夕那段“黑云压城”的岁月。

二、文人先驱、革命青年和工人三重觉醒叙事中的思想深化

如果说《新青年》的创办、发展和传播过程是作用于情节的核心动力,那么文人先驱、革命青年和工人的思想成熟过程则铸就了叙事的血肉。《觉醒年代》聚焦主角成长,以内视角展现不同群体走向觉醒的过程,创造了性格丰满的人物。两条线索相互嵌套,互为支撑,共同推动了《觉醒年代》宏大背景中的具体情节发展。

(一)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文人先驱构成觉醒的中坚力量

成长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伟大的人物也是从 平凡走向伟大的。《觉醒年代》深入人心的原因 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成长。历史的浪 潮中,后来者只能看到伟人奋斗一生铸就的成果, 并不能切身感受他们破茧成蝶的痛苦过程,历史 书上一纸便能定论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一生和功过。只有新手才会把惊心动魄的霹雳全部扔进人们的 心里,而艺术家只会不断放出小雷声,慢慢走进 人们心底深处,只有张弛有度才能不断深入,才 能感动人们的灵魂[1],其实我国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中坚力量也经历了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

从表1 中可以看出,陈独秀在倡导思想解放运动初期,并不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革命运动来改造社会。但是在经历了友人的影响、政府当局的压迫和目睹了穷苦百姓流离失所的深重苦难后才认识到美国派和法国派是不能救中国的。而且此时倒行逆施的北洋政府的暴力反动行为反而成了陈独秀思想更加坚定的催化剂,加速了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建立一个为人民奋斗、人民做主人的政党的思想的形成。李大钊的思想也经历了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李大钊一直都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但是个人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是有限的,只有经历了长久的实践检验,才能确定其适用于另一个场景的合理性。因此虽然李大钊关于中国要走的正确道路的思想“觉醒”更早,但是从理论到付诸实践也是在经过了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亲自调研感受了人民的磨难之后才确立了最终的信仰。无论是陈独秀的信仰转变还是李大钊的信仰深化,成长是两位文化先驱和普通人一样需要经历的过程,正是在主角“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中《觉醒年代》完成了其讲故事的使命,让观众看到了主角脚踏实地的成长过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历程。

(二)“巨人肩膀上”的青年搭建觉醒的桥梁

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力量,也是传播新思想的新生力量。“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青年正处在思想漂浮的年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或自身经历和他人观念的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 能够顺历史潮流走在前列的人只是极少数人,而没有丰富经历和深刻思想的年轻人要怀抱坚定的救国之心则要有精神领袖引领。在《觉醒年代》中,青年的成长与文人先驱的启蒙息息相关,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具备接受及理解新思想的能力,同时也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因此青年的觉醒是文化先驱思想启蒙运动的结果。《觉醒年代》中,中华民国遭复古派凌辱,学生组织抗议;北洋政府卖国,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游行反对。首先,陈独秀和李大钊等思想启蒙先驱鼓吹的新文化可以开民智救国家是处于“设想”层面,而青年以实际行动呼应着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用行动佐证真理,将思想的影响力扩大到对具体事物的影响上,进而改变北洋政府的决策。其次,新思想随着新青年散播到全国各地, 最终成就了新一代青年建立新中国的梦想。《觉醒年代》中的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和眼界随着阅读《新青年》逐渐被打开,开始探寻救国出路,因此创建新民学会正式走上了寻求救国真理的革命道路。后两次入京,第一次在北大图书馆担任管理员期间与北大学生和老师共同为新文化运动奔走,正是这段经历让毛泽东开始办报以实际行动启蒙思想,救国救民。“驱张运动”之后,毛泽东重回北京和李大钊谈话深受启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深入其心。毛泽东及其他青年学生在思想启蒙先驱的指导下不断成长,不仅体现出青年觉醒对促进工人觉醒的桥梁作用,也预示着年轻人背负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

(三)苦难工人的觉悟引发全国觉醒“狂欢”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各界人民思想升华和实践相结合的启蒙救亡运动,启蒙思想发起者本身的思想逐渐成熟就是一个过程,故事情节在人物的成长过程中生动地展现,最终完成《觉醒年代》的叙事进程。“第一个吃螃蟹的”向来是少数人,陈独秀和李大钊可以说是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救国思想的集大成者。《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新观念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求学的青年学生, 猛烈地呼唤着沉睡在旧观念里不肯醒来的人,最终惊醒底层穷苦的工农群众,完成了从思想觉醒到行动觉醒再到全民觉醒的转化。第三集,李大钊在去

《晨钟报》上任的路上遇到了长辛店的工人葛树贵, 他的拒绝下跪让李大钊看到了工人群体的骨气,反映了当时工人具有一定的觉悟,因此《觉醒年代》中葛树贵的经历和性格是当时整个工人阶层经历和性格的缩影。而正是这次相遇让葛树贵成了联系李大钊和工人群体的桥梁,给李大钊提供了发现工人阶级进步性的机会,创造了启蒙思想直接向工人阶层传播的条件,也为后来五四运动爆发,长辛店工人和北大学生一起参与这场爱国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质朴勤劳是中国工人性格的底色,但是缺乏教育使工人群众习惯于逆来顺受,因此虽然老百姓年年丰收,却仍然途有饿殍,民不聊生;工人日夜工作却过不起一个吃饱饭的新年。老百姓向往平等富足的生活,但是又惧怕反抗后权力反扑带来家破人亡的灾难,长久以来就形成了屈服的性格。其实中国人民对美好的大同社会的向往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但是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底层人民已经丧失了维护自身权利、追求人身自由和幸福的勇气。但是以葛树贵为代表的工人阶级,是时代发展催生的新阶级,他们在李大钊、陈独秀和邓中夏等人的呼唤声中,冲破闭锁而万难毁坏的铁屋,敢于挺身而出为自身的权益奔走呼号,为苦难的中国奋斗,才有了历史上由长辛店工人举行的“八月罢工”。当工人开始积极争取自身权益,投身到思想启蒙运动的时候,说明由“五四运动”推动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不仅赢得了底层穷苦百姓的人心,而且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底层人民群众也已经觉醒,觉醒的闭环已经形成,我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也由此迎来了“狂欢”。

三、版画艺术的交替运用完善叙事结构

版画来源于西方,鲁迅的“新兴木刻”就是来源于版画,但保留了自己的风格,鲁迅将自己 的文学式解读和语言特色应用到木刻版画之中, 使版画不仅是一图一文,而具有了叙事性,[1]《觉醒年代》应用版画叙事是对鲁迅的纪念也是对爱 国先驱们的致敬。《觉醒年代》以全知视角和内 视角叙事推动剧情发展,以事件发生和解决的内 在逻辑串联剧情,但是《觉醒年代》叙事的背景 错综复杂,难免有些重要情节不方便呈现而导致 剧情逻辑的短暂缺失,而版画的应用,不仅替代 了难以拍摄的场景,还给剧情留白,引领观众思考, 增强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因此《觉醒年代》中的 版画多用于对背景和超出剧情之外的未来事件呈现,起到了节省成本、削减暴力场景、构建丰富情感和完善叙事结构的作用。

(一)版画复刻繁复叙事场景节省制作成本

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电视剧在制作上如果追求每场场景的真实和贴切,必然要精简剧情, 忽略掉无关紧要的情节;如果保证剧情的丰满, 必然要相应删减实地取景拍摄的景镜,以绿布拍摄代替,场景呈现则用后期合成兜底。但是情节的删减会造成剧情逻辑的不连贯,后期合成必然会影响电视剧的品质。而《觉醒年代》别出心裁, 联系起剧中人物鲁迅曾开创木刻版画一事,用版画入剧,起到了承上启下,引领观众共情,升华主题的作用。以第二十四集 32 分 05 秒至分 33 分06 秒、第二十六集 3 分 25 秒至 3 分 35 秒、13 分54 秒至 14分 28 秒和 39分 52 秒至 40分 10 秒四个描绘顾维钧在巴黎谈判的版画片段为例。123 秒的版画和历史影像视频交替应用,生动地展现了顾维钧为争中国主权与企图瓜分中国山东的殖民者的斗争过程。该片段的省略是因为顾维钧在巴黎的不卑不亢,大义凛然在《我的 1919》影视中有了完美的演绎,但是该段情节是“五四运动” 的导火索,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键情节, 在《觉醒年代》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该段在《觉醒年代》中用版画刻画了谈判场上剑拔弩张的氛围和巴黎学生游行时慷慨激昂演讲的场景。版画的应用给人物留白,赋予观众想象空间和思考的时间,加深了受众对电视剧主题的理解,同时该片段用版画做处理不仅丰富了叙事结构、铺垫了剧情的发展,还节省了制作成本。

(二)版画呈现暴力事件弱化血腥场景呈现

如今影视媒介中充斥着暴力镜头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20 世纪 70 年代,伯格纳等学者开始研究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并提出培养理论[2],该理论认为青少年长时间暴露在暴力媒介图像中,会提高青少年的犯罪率。观影环境就像一个现代科技打造的“柏拉图洞穴”,未成年人在真实感极强的画面的冲击下,会忽略自身现实存在, 产生角色投射,产生对角色的认同[1],进而将剧中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复刻。版画的应用在替代不可或缺情节的同时也避免了暴力血腥镜头的呈现,《觉醒年代》第二十七集,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但北洋政府背信弃义,同意签字,五四学生运动也由此达到高潮。第 33 分 47 秒到 34 分 27 秒版画介入,国家主权丧失,北洋政府亲日,主权之战落到了学生和中国人民的肩上。40 秒的版画内容包含了学生放火、砸房子的暴力行动,以及北洋政府士兵和学生对抗逮捕学生的血腥场面。爱国且手无寸铁的学生用肉身与手持枪炮的官兵对抗必定形成惨烈的流血现场。这样的血腥场面播放出来毫无疑问会加深观众对帝国主义的鄙视和对爱国学生的同情和共情,但是也会让青少年形成暴力可以解决问题的观念,造成青少年的暴力倾向。暴力的情节虽然可以使观众获得沉浸的情感体验,但却不能成为污染青少年心灵博得眼球的筹码。而《觉醒年代》在这里使用版画结合旁白站在上帝的视角向观众描述了这段悲怆又鼓舞人心的历史,既避免了血腥场面的呈现,又突出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主权的不易,完善了电视剧的叙事情节。

(三)版画填补叙事背景丰富情感体验

版画的穿插不是单独无声的画面放映,而是结合背景音乐和旁白共同完成叙事。声音引入影视叙事增添了叙事的生动性和临场感,观众不看电视画面,只听声音就明白这一事件,这恰好说明电视声音具有呈现完整事件的叙事功能[2],也包括情感、态度和情绪的传递。第三十六集,陈独秀入狱期间, 全国各地学生游行示威,工人罢工抗议,最终促使外交谈判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该集的主要场景在巴黎,但是国内的学生运动是巴黎和会中国拒签和约的关键动因,而且国内学生运动的呈现也决定了剧中人物的未来行动是否合理。以剧中9 分 39 秒至 10 分 24 秒的版画为例,该片段以毛泽东为主角,展现了湖南长沙学界襄助营救陈独秀的爱国行动,1919 年毛泽东的整个夏天的时光被压缩进 15 秒钟的版画并配以独白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接下来的剧情中毛泽东的活动提供逻辑支撑,起到了背景介绍作用。除了版画让观众感到新鲜之外, 版画运用的独到之处还在于旁白和背景音乐相配合,起到了独特的叙事作用。在那 15 秒的版画片段中,背景音乐慷慨激昂、雄浑悲壮,密集的鼓点激荡着观众的心灵,传递了当时紧张的局势,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

四、结语

《觉醒年代》通过全知视角、内视角和版画的应用,讲述历史事件,还原历史场景,唤醒国家、民族和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进而加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觉醒年代》的多层次嵌套叙事,贯通历史和现实,既体现了《新青年》的创办、变迁和传播对叙事的底层动力作用,又以人物自身的成长为情节的发展提供动力,展现了启蒙先驱独特的个性,打破了“扁平化”英雄人物的呈现,增加了叙事的趣味性。而版画在叙事结构中的运用令人耳目一新,既充满艺术感又在节省经费的同时连贯了叙事逻辑。在纷乱的历史事实中,《觉醒年代》抓住《新青年》的创办、发展与传播,融合人物的觉醒与成长,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叙事艺术,是主流电视剧讲述历史的成功典范。

[胡玉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觉醒年代叙事结构
《觉醒年代》开启主旋律剧新语境
从“觉醒年代”汲取奋进力量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里的红色地标
史诗巨制《觉醒年代》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