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2022-04-29 01:56:22李春平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电视台新闻记者

李春平

摘要: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传统媒体的发展进步日新月异,传统媒体自身的脱胎换骨也刻不容缓。自诞生之日起,电视新闻是有重量的;好的电视新闻是有力量的;电视新闻采编是有热量的。电视台新闻记者作为行业中的重要角色,想要提升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的质量、速度、广度、深度,要具备把重量变成力量、把力量变成热量的技能、智慧和视野,便要对工作能力、思路、手段进行优化与增强,这对电视台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将采编工作质量、技术手段、思维方式的优化作为目标,从而满足当前时代大众的需求。本文重点分析了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工作中的问题、对策、措施,阐述了强化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

电视新闻是观众获取可靠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的无限延伸,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标准逐渐增加,这时便需要更加优秀的新闻内容、质量、通道来进行支撑,以此推动电视媒体长久稳定的持续发展。电视台中的新闻记者承担着重要工作内容,需要将各种真实的新闻信息精准、及时、全面地传送给观众,并且传播的新闻信息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想达到该效果,便要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确保电视新闻能得到观众的信任、支持、喜爱。

一、直面新时期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电视台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编辑工作时,需要将过去积累的工作经验、标准规范、思维定式与新时期的技术、手段、思路、趋势进行结合,整合采编方式、方法、效率、形态、模式,这就需要电视台新闻记者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开拓工作视野、掌握工作规律、引领工作潮流,精于创作、勇于创造、善于创新。基于此,电视台新闻记者急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经常出现问题,以适应新形势、顺应新潮流、把握新动向、开创新天地。

(一)新闻思维

大数据时代,数据海量、信息海量、新闻海量,数据数量规模已经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这就需要通过机器,设计好数据模型,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利用,需要传统电视新闻记者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为电视新闻工作注入大数据、大信息、大新闻元素,而一切守旧的、停滞的、封闭的思维、形态、手法,都将成为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障碍、藩篱和羁绊。

(二)言辞表达

进行新闻采访时,一部分电视台新闻记者在提出问题时,言辞表达上会出现不恰当的情况,或过于直接、或过于陈旧、或过于封闭、或过于笼统,经常会让受访者出现尴尬、茫然、焦躁的情绪,这不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还会使受访者产生排斥的心理,对采访工作的平稳、顺利开展造成阻碍[1]。

(三)编辑手法

在进行新闻编辑工作时,电视台新闻记者使用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思维模式都较为落后、陈旧、俗套,并没有利用更加现代化的手段、更加先进的技术,而是一味地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自身以往经验主义的影响,在对信息处理时并不能快速跟上时代发展脚步,这样便会出现与观众的预期效果、具体需要、心理预期产生差距,导致电视新闻播出之后,无法受到观众的关注、追捧和点赞。

二、解决新时期采编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策划

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开展采编工作之前,只有做好相应的充足准备,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才能为之后进行的采访、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将工作自身的特点作为出发点,以目标为导向,强化对新闻事件的预判、分析、研究力度,加强策划的针对性、前瞻性、逻辑性,才可以设计出更具个性化、时代感、关注度的合理问题,确保采访工作能够平稳、顺利、有效地开展。在这个前提下,就需要对以下三个要点进行明确、固化、展开。

1.策划的有效性

想要保障采访工作的内容具备有效性、准确性、关注度、价值感,便要对受访者进行精准的提问,并在此过程中提出针对性的疑问,才能获得精准有效的信息,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可看性、有深度、有热度。

2.调查的缜密性

在进行采访工作之前,应开展翔实的调查、研究、设计、规范,规避不新、不实、不深、不透的陈词滥调,捕捉新锐、新颖、新鲜的新闻点和观察点、阐述点。

3.采访的针对性

在采访中,要从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视角来发现问题、归纳问题、提出问题,并与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况、当事人的状况、逻辑的分布、环境的组合相结合,来展示出自身的专业程度、专业水准、专业精神。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便要在进行采访工作前做好情况调查工作,摸清底细、了解透彻、理清思路,并对当事人、目击人员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剖析、归纳,避免在采访进行过程中发生避重就轻、背本趋末、事实不详、逻辑混乱、浮于表面的问题。

要优化采访工作的准备环节,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条理性、逻辑性、生动性,让后续采编工作的进展更加顺利、更加精准、更加有效,得以提高新闻稿件的思想深度和质量水平。

(二)强化培训

想要在大数据时代中强化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洞察能力、判断能力,便需要对其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再造工作。在当前全新的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时代中,以往的采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需求,电视台新闻记者不仅要熟练掌握电视台传统的采编方法、专业技巧、新闻规律,还需要将自身工作、自身素养、自身修为与新技术、新思维、新媒体进行结合,以提升采编工作质量、电视新闻价值和电视台的收视率、美誉度、公信力,并为日后的转型、升级、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手法

电视台新闻记者要实时了解新情况、挖掘新问题、把握新动向、应用新技术、整合新思路。例如,在搜集与乡村振兴战略内容有关的题材内容时,需要电视台新闻记者在进行采编工作前,能够清楚认识到传统电视模式与新媒体之间的不同,扬长避短、融合发展,这样便能在进行素材收集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层面进行素材的采集、文稿的书写、全篇的布局。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结构中,可能只局限于关注一些与当时当地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并配上相应的画面、解说、采访,而在当前时代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进行素材选择时,可以优先考虑经典的、具备代表性的当时、当地的内容,使整体新闻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还可以通过链接、网络、连线将背景、对比、宏观、微观进行展示,让一条新闻同时展现出过去、现在、未来,使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纵向、横向、广度、高度,这便是当前新闻模式与过去存在的差异。只有让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编技能、采访手法、采访技能逐渐增多,才能让电视台与新媒体时代进行融合,大幅提高收视率[2]。

三、提升新时期采编工作质量的措施

(一)把握大政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新闻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认识新闻的作用,要看到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党历来有一个传统,就是通过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反映人民的呼声,弘扬正气,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动员组织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电视台新闻记者要时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时代、任何场合,疏忽了这三大意识,都将偏离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模糊新闻报道的政治立场,迷失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

新时期电视台新闻记者更应该时时讲党性、处处懂政治、层层识大体、人人担责任,要集中才情、智慧、担当,热忱关切党的大政方针,热切反映所处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热心挖掘百姓的所急所需所盼。

(二)坚持“内容为王”

对电视新闻来说,不管技术如何创新、手法如何变化、思维如何升华,还是应该以“内容为王”。在制作电视新闻节目前,节目组负责人需要对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编内容进行严格审查,规划素材的内容、确定书写的方法、预设故事的走向、搜集细节的链条,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文稿生动、流畅、具体、感人。强化对文稿书写、素材内容的审视核查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对观众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从而让电视新闻的质量、可看性、收视率、关注度大幅提升。例如,新疆地区的某期电视新闻稿件,电视台新闻记者选择了其中独特的地方习俗、文化,与其相关的传说、故事等,与采编内容进行融合,增加了文化感、地域感、故事感,以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关注度。以上提及的内容不仅是新闻播放素材,还是进行地域文化展示的重要途径,依据电视新闻将新疆的地域文化特点、特色、风土、人情展示在更多观众的面前,从而让观众对该地区的发展人文、历史有了多角度、多层级、多向度的了解。电视台新闻记者在进行素材、故事内容的选择后,还需要由节目组负责人员对其进行审核,以此来确保其中的内容具备权威性、代表性、独特性,避免观众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对电视台的权威性、可信度产生影响。在开展审查工作时,还需要对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进行深层次挖掘、引导、开化,及时发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能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还能保障文稿内容的质量,增加电视台自身公信度。

(三)注重渠道制胜

随着国家科技力量、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及新媒技术的崛起,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方式、编辑手段逐渐增多,并与以往所使用的采编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技术、大数据、网络传媒技术等方面的推陈出新,都能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思路、手法产生新的帮助。如果再依赖过去的老方式、旧思路进行采编工作,无疑会与当前的时代发展相违背,不仅不利于自身工作成绩的提高,甚至还会对电视台电视新闻的进步产生严重影响。

为此,在当前时代中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要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频、同步、同振,并对新闻采访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改进、融合,之后依据多样化的渠道、来源、素材,使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生生不息、游刃有余。

同时,面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电视台新闻记者可以依据多样化的渠道对其进行解决与处理。例如,在面对微博热搜话题、短视频热门讨论问题时,可以将其作为新闻采访、编辑的重要线索、辅助来源、补充素材,以此来吸引观众的关注度与注意力。

在进行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利用具备针对性、生动感、吸引力的语言、内容、画面,科学安排工作,避免用生搬硬套的方式来进行工作,这会对电视台的发展、进步产生不良影响。

(四)加强导向意识

电视新闻主要是为观众关注时事、了解社会、观察现状服务的。从电视新闻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一部分内容具备极高的社会吸引力、热点关注度、时代敏感性,但是该类新闻可能会给社会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并非所有电视台都会对该内容进行播报。面对这类题材的时候,便需要新闻管理人员、记者、编辑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研究、分析、判断,综合考虑其中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以及会不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为此,便需要强化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编辑过程中的分析、研究、判断能力,从而保障电视台正确舆论导向、价值导向、新闻导向。

(五)贴近百姓生活

电视新闻应该贴近事实、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电视新闻的接近性是新闻的价值评价标准之一,是指新闻事实令人关切的特质。这种接近主要指地理、心理、利益、年龄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一般情况下,离百姓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他们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电视台新闻记者在编写电视新闻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对以往所使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开发、创新与改变,让工作中心逐渐向观众进行转移,并将生活中的小事作为切入点,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聚焦,这是当前电视台新闻记者努力的主要方向。要时时关注百姓、了解百姓、贴近百姓,便要对自身的目标进行不断开拓。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工作的主要目标,便是将人们关注度强、盼望度高、关心度深的鲜活新闻内容经过整合后播报出来,让采编工作的出发点成为人们真实的关注点、关心点、关切点。想确保内容的真实可靠、鲜活感人、生动真切,便要求电视台新闻记者能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生活,发掘更生动的视觉语言、画面语言、传播语言,以此来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新闻。电视台新闻记者需要对自身周边经常发生的事情加大关注度,将观众喜爱的资源进行融合,并根据走进基层的方式,让镜头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3]。

四、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的思辨,以及对加强采编工作质量的措施的分析,阐述了想要保障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便需要对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自身的素养、思路、技术、责任、义务进行拓展、提升、挖掘,并依据做好策划、强化培训、注重内容文稿的审查、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工作等方式,来促进电视新闻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贡献更新、更强的舆论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王伟.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J].记者观察,2020(24):139-140.

[2] 敖云.电视台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措施探索[J].记者观察,2019(35):145.

[3] 阿得列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记者如何做好采访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2):209-210.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电视台新闻记者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宝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12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今传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1:54:23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试论三网融合进程中电视台全台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