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背后的神圣感怀

2022-04-29 00:44乔林晓
文史知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历山八景介子

乔林晓

远古时代,山西是华夏民族原始神祇信仰的发源地之一,民间普遍存在对山岳、河水乃至五谷稷黍等神祇的信仰。由于群山连绵,地理环境较为封闭,民间盛行的祭祀风俗容易保存流传。这些民间信仰一旦以乡土传说的形式附着于八景景观之上,那么,景观就有了观赏与敬仰的双重意义。地方官员、士人,瞻顾山川,流沔美景,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八景诗。这些八景诗多是围绕景观的“某个固定点和某个中心”(〔英〕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628页)而展开,比如,一口井、一棵树、一个洞、一泓泉等。

一 井泉之咏:尧舜信仰

浮山县古八景之“尧山龙井”,同治七年修《浮山县志》载:尧山“在县东八里,即中条之西麓,山上有帝尧祠,祠东有古井,深百尺”,“历代有碑记,每年四月二十八,有司诣山致祀”。相传帝尧曾避暑于此。龙井亦称“龙泊”,传“天旱祷雨辄灵”,井水清洌味甘,世人皆以为神水。帝尧祠庙,俗称尧庙,后世遗留的尧庙山庙会可谓其来有自。清人张体义的八景诗“尧山龙井”,由登山所见起笔,先写井的古朴、清幽,进而出现“鬼神”“龙”“庙”“香泉”等意象,同时表达出朴素的信仰之情,在诸多吟咏“尧山龙井”的八景诗中颇具代表性:

岌嶫尧山巅,上有千尺井。不知何年凿,澒洞逼幽境。俯视若重渊,用汲资深绠。昔传陶唐氏,避暑此峰顶。鬼神默效灵,清洌供朝鼎。迄今龙已飞,玉甃银泥冷。庙貌喜重新,松柏势严整。我行肃瞻拜,梦想中天景。安得饮香泉,一润枯肠醒。

另一首同为“尧山龙井”之名的八景诗,作者清人黄元善,更倾向于歌咏帝尧之圣德:

登山拜龙井,尧功莫可名。神恩天浩荡,帝力地平成。泽浦遐陬偏,源开太古清。群黎安凿饮,喜作圣人氓。

中国古代即有“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改邑不改井”的说法,井不仅维系个体生命,更有家园乃至家国的深层象征意义。井之滋养生命,灌溉五谷,井之清洁自爱,泽被自然,天地悠悠,源源而来,正因为尧开凿第一口井,百姓从此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上正常生活。水井的出现,推动了农耕文明,进而开启了华夏文明,不仅如此,尧还住土阶茅屋,吃粗茶淡饭,穿布衣敝履,与民同乐,可谓“神恩天浩荡”。明人贺奇的“玉泉圣迹”八景诗,则借“玉泉”咏颂帝尧之“圣德”:

放勋肇见文明治,唐帝常怀霄旰劳。岂有九年水未治,敢叫六月暑多骄。既传幽谷泉如玉,恐类姑苏台若瑶。胜迹不须授往圣,林峦风景自潇潇。

“玉泉圣迹”乃霍州古十景之一,景在州城东三十里的陶唐峪,传为尧行宫,里面有尧祠、尧宫,山上有尧庙。峪里有泉,水出如玉,传说帝尧曾避暑于此。“状其四时之景,为一时之奇观”乃“八景本意”,但作者渲染六月“暑多骄”显然是为突出帝尧之德,所谓“常怀霄旰劳”是也。诗作言幽谷泉“如玉”“若瑶”,其实是暗示帝尧美德如玉若瑶。这里运用的是儒家山水“比德说”,如玉若瑶的泉水,在这里有了道德属性。“岂有九年水未治”,也是咏颂帝尧之“霄旰”。

洪洞古八景之“舜庙英泉”,景观在县城西面四十里万安镇东圈头村历山,亦即清雍正版《山西通志》“祠庙”所云“舜庙,在西四十里圈头村”。历山,又名英山、神英山,清雍正版《山西通志》“山川”:“英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圈头村。西望娄山,南连天石,上有娥皇女英祠,故山以英名。”“英泉,在县西二十五里英山西南麓,一名神泉,水出石窦,深不盈尺,汲饮不竭”。

《史记》云:舜,冀州人也。东汉郑玄释冀州即河东。洪洞古为阳城。《禹贡》载:时其属冀州,隶河东,距尧都六十里而近。孟子云:舜生于冯诸,今洪邑西四十里有山曰历山,亦曰英神山。山巅古有虞舜庙、娥皇女英庙、舜井、舜田、象耕鸟耘区。相传舜尝耕稼于此地也。其舜井,唐代诗人朱庆馀有《舜井》诗作,诗曰:“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巅。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诗人天上地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远古时代,历山古朴原始的“碧甃”到万里之外的“苍梧”,将舜帝足迹,凝聚一处。“苍梧”乃今天湖南九嶷山,传说帝尧选拔舜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他做妻子。“史称,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二母哭之湘江,泪竹成斑,至今宾天之灵在焉”(万安镇历山舜庙碑文“英山神祠记”),这也即是后世湘妃竹(斑竹)之名的来由。

万安镇历山舜庙碑文“英山神祠记”又云:“万历庚戌冬,不侫历西乡散赈过此,肃而谒焉……既而羽士延余斋房中茗坐,道神之灵,旱而祷,雨而祷,求嗣而祷,罔不回应。不侫复盥手燃香祝之曰:微官年四十馀矣,尚未有弱息,倘徼惠于神以延骆氏之系不绝,敢忘明德!越明年夏六月,不侫果举一子,非神之赐而何?”“不侫”即时任洪洞知县骆任重。碑文乃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邢大道撰。可以想见,娥皇、女英是作为神灵,为乡民所信仰供奉。

“造始之教谓之风,司而行之谓之俗”(阮籍《乐论》),风俗之始必有因。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的民俗活动,即由娥皇、女英传说演化而来。神话与传说乃是历史的影子,当地,乡民、士人都以为是真实的历史,传自尧舜时代。这种走亲戚的民俗活动在宋代前后就有。每年三月三,羊獬村的人(羊獬村称娥皇、女英为姑姑),到历山(历山人称娥皇、女英为娘娘)接娥皇、女英回娘家;到四月二十八日,历山人来羊獬村接娥皇、女英回家。这来回相接,隐含着招魂的意味,所谓“仪型自稔当年化,魂梦宁知几岁还?”,同时,也是乡民信仰与愿望的朴素表达。

二 松柏之咏:关公信仰与介子推信仰

解州八景之“汉宫桧柏”,又称寿亭古柏,在解州城西北关帝庙内,至今已有千馀年。解州关帝庙为全国最大关羽祖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以后,分别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重建。元代火鲁忽达八景诗“忠烈条山并,英灵解土安”、明人曹汴八景诗“条山崒嵂英灵地,江水逶迤宗汉心”,都是借解州周遭山水,咏颂关公之忠义、勇武—这既是普通世人心目中关公信仰的核心内容,也是封建帝王对臣下的要求。清人介孝璿则借汉宫之“桧柏”,咏颂出颇具“地方感”的关公信仰另一个重要侧面—耿介:

古柏虬龙形,荣枯吁可怪。千载饱风霜,一枝存耿介。炎精有歇绝,神物无摧败。故老识遗踪,时时犹下拜。

饱经风霜的虬龙形古柏,却有一枝耿直不屈,仿佛关公精魂所化而成。在当地乡民心中,关公就是一个耿直不阿的血性汉子。关公故乡有句俗语:“官向官,民向民,关老爷向着蒲州城。”俗语背后牵连着两个故事版本,一则故事是:玉皇大帝派关公下凡人间,火烧蒲州,关公不愿意,提早告知当地各家各户,点灯笼,瞒天过海。另一则故事:玉帝派关公火烧平阳,关公告知各家各户,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连放焰火三天。玉帝得知大怒,斩关公,血化为胎,降生解州。因为解州唐代属蒲州管辖,明代则属平阳府管辖,不同朝代,属地之异,造成了故事版本之异。故事背后也隐含着当地人的价值观乃至信仰取向。

灵石县古八景之“介庙松涛”,其介庙在绵山深处。绵山又叫介山,跨越介休市和灵石县东北,世传春秋介子推曾隐居此地。据称,介山之胜自东周迄今也。山麓林木蔚然深秀,其中百尺乔松不下数万株。清人王志湉八景诗,以祠宇巍然之清远境地,静听松涛之声,抒发神圣感怀:

古庙萧森仰昔贤,乔松万树势参天。山灵犹笑文公火,父老常怀介子烟。枝上吟看三代月,声中梦在五湖船。承颜堂外徘徊立,闻说花开亦欲仙。

古庙萧森,松涛阵阵,相伴出现的,是“月”“湖”“花”等意象,天上人间,月色湖水,满纸亲切、温馨、悲凉,所要咏颂的却是“文公火”与“介子烟”。王志湉之诗将介子推信仰之情融化于自然山水中,而清人傅山八景诗“晋霸园林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则融史事于草木田地,于咏史中寄托景仰缅怀之情。

从《史记·晋世家》《左传》等典籍,可知介子推史事之梗概,他是晋文公重耳出亡期间的重臣,在衛国五鹿,重耳奄奄待毙,介子推毅然“割股奉君”,舍生取义。十九年流亡结束,论功行赏之时,他携带老母,隐身绵山。晋文公烧山求人,介子推则坚辞不受俸禄。死后谥号洁惠侯。此后,绵山改名介山,绵上县改名介休县(今山西介休)。后人把晋文公举火烧山的前三天(清明),定位寒食节,这一天,世人不动灶火,只吃凉食,以示纪念。介子推信仰即由此产生。

八景诗对乡土传说进行了深入阐释,或对祭祀场面进行生动的展示,或抒发内心深处的感触,传情达意之外,其诗将民间信仰内化其中,以诗情的魅力,表达出风景背后的神圣感怀。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历山八景介子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清明节与介子推
书法作品欣赏
舜乡恋歌
亚历山大 战无不胜的征服者
真绅士
溪南八景图册
“八景”历史文化现象与欧阳玄“芜湖八景”律诗
介子推守志
“舜更历山”到“舜耕历山”的传说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