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湾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属于中国南部北部湾的一部分。东起合浦英罗港,西至东兴北仑河口,核心区为钦州市。海岸线漫长,海滩广阔,岛屿众多,海湾曲折,乃富饶美丽的“黄金海岸”。
——题记
A
1
我知道钦州湾的时候,已经是很晚的年代了。
一个我祖先的祖先,他身披着一身的铠甲,疲惫地随同那位魁梧威凛的将军,风尘仆仆南下而来。
不知道走了多少时日,历经了多少风雨,他们的部队才终于到达了南越国的地界。
他们抖去了黄土风沙,似乎感受到了温暖湿润的东南风,有人说这是吹来的大海之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朵大朵的云翳,告诉了他们:自己远离的故土已看不见,一种全新的视角,将充满着他们所要面对的蔚蓝人生。
魁梧威凛的将军,在一个酒后霞光满天的清晨,迎着北部湾吹着的浩荡海风,拔剑一指,踏马飞奔在前。
我祖先的祖先也走到前头,身后扬起漫天风尘,和自己的部队,唱起了他们家乡的古歌,向着大海刮起的风浪,雄赳赳地进发。
这一段历史,属于我的那一代先祖,亦属于他们后裔子民的历史,揭开了瑰丽壮美的篇章。
2
一阵细雨过后,我已忘记了怎么到的南流江。
两岸树影婆娑,几只鸟儿向静静奔流着的江水鸣叫,这是在呼唤着春天的到来吗?
我清楚,或者遥远的历史曾经有告诉我:两千年前的最初,北方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铠甲勇士,到这百越荒蛮之地,竟在几个衣衫褴褛的岭南越人指引帮助下,越过了那时也相当荒蛮的南流江两岸。
或许是岁月悠久的提示,亦或是历史深厚的缘故,那从合浦二埠山岗、清水江、牛屎环塘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挖掘出的石锛、石铲、砺石等可以证实,早在石器时代合浦南流江沿岸,便有越族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
而我因此而判定,我的祖先的祖先就是跟着那几个越人而一起到达的合浦地域,那是十分肯定的。
在合浦的海边,他们第一次如何在浪涛声度过无眠之夜,似乎所有人都已经忘记。
3
好在历史于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史书的古旧黄页上,至今依然清晰地记载着:公元前二二三年秦灭楚后,就立即挥戈南下,要统一中国。
其“以卒凿渠(灵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之后的其中一路,就又披荆斩棘着南流江而下抵达合浦。
是海浪给予了他们最浩瀚蔚蓝的生命接纳。
我还曾记得,历史生动的传说里告诉了我:秦平定了南越后,就在南越大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
当时的合浦属象郡,大批移民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加快了合浦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而我祖先的祖先,就是一起开发着合浦,继续着繁衍生息的艰辛一脉。
回望着他们来时的遥远路途,我每时每刻都倾注着庄严的注目礼。
4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
我于梦里穿着一双草鞋在朦胧的星月下徘徊。
我深知,我又在梦里开始了历史岁月的穿越。
或许我穿着的这一双草鞋,就是当年我祖先驻扎于廉州草鞋村时,他们穿过的那双草鞋。
那么廉州草鞋村,就是因他们长年穿着草鞋筑牢军事设施和经年度日,而起名的草鞋村吗?
而我也只知道,那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当年军事上的需要,他们就穿着自己连夜编织的草鞋,让另一批兵士从合浦现今的乾体港,向西而行过大观港、乌雷岭,一路迎着浩荡海风、披星戴月地奔袭去了交趾。
当然,一个昼夜一个昼夜地交替奔袭,他们跑坏了多少双心爱的草鞋,历史都没有了告诉过我。
可作为后裔,我怎能会不感觉得到呢?
5
随着蔚蓝海风强劲吹拂,滔天海浪继续咆哮升腾着,历史又自然地进行着改天换地的轮回。
记得那是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征集“楼船十万人”,水陆并进“会至合浦,征西瓯”。
因航海技术条件限制,当时船队只能沿岸行驶。到了东汉建武年间,交趾征贰征侧叛反,攻城略地,闹腾得民不聊生。
又一名伏波将军马援,带着汉帝的皇命征交趾来了。马援率兵从中原出发,过湘江、入灵渠,开凿桂门关下南流江,日夜兼程而来。
这些浩荡雄兵跟着伏波将军的马蹄印,亦经合浦出乾体港,再沿岸西行,过大风江,越乌雷岭,最终到达交趾。
历史风烟的漫卷,一遍一遍地与纷繁岁月,抒写成了一曲曲伟大生命的长歌。
而这样伟大生命的长歌,是注定要永恒的,我深信不疑。
6
入夜,海浪升腾时刻,远远也能听辨轰鸣声。
我在合浦乾体港的那一夜,几乎无能入眠而一再浮想联翩。
潮湿的海风一整夜地吹拂着,我推出窗口望向星夜中的大海。
我从史料记载中知道,古代的合浦乾体港不是一个现代所认为的真正港口。它是以军事行动为目的而设置的一种军事基地设施。
南流江自州江分五个支流入海,海岸曲折,港湾众多。乾体港“江海之交”为合浦入门户,与“扼船舶入港之口”的北海成为海门。
秦汉至明清以来,此港早已经为我国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
也因为海浪整夜整夜地咆哮升腾,我一直处于高度激昂沸腾之中,坚持到了满天朝霞映红着浩瀚大海,才得进入了我的梦乡。
然而,这大海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了。
7
我站在大观港时,却是海雾遮蔽蔚蓝时分。
浓浓海雾,笼罩住了辽阔的海域,但我依然兴味十足,诗意畅然,任由海风吹拂。
对于大观港,我想起了史书《太平寰宇记》中云:“大观港至冠头岭之海域即称海门。”
是的,海面辽阔的大观港, 自古已为钦廉通航之要道,东抵高凉雷琼,西距交趾,可称四通八达。
其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在今廉州镇就已设置了海门镇。它不仅已是当时合浦重要的军事要塞,亦是一个依山傍海的良好港口,更是“海疆的一个大都会”。
如欲往西,一路可通九河江,可直达龙门。外临大洋,内分三汊。
南连冠岭乃合浦右腋,为合浦之西门户。
至于永安港距廉州之海,水深可泊巨大船舶,还可“扼雷琼海道之吭”。
至于左傍英罗港,右依白龙港,为合浦海防要冲之地,旧志称为合浦左腋。
如此天然瑰丽良港,自古使得合浦早就声斐海内,名扬于天下。
8
作为南越后裔诗人,我之所以将目光如此注视着合浦大地,是有着深厚的血脉之源的。
了解历史的人们都清楚,合浦沿海古港原多以其母亲河南流江为依托,当年抵合浦的外国商船往中原,合浦就是天然的转运站。
经一番休息补给之后,那些商船再经乾体港溯南流江而上,过桂门关入灵渠进湘江,而后到达的中原。
我国商人亦“静江水路以至容州”,“又自北至郁林”,再从郁林水路可至廉州。
而后,“自廉州一日之程可达交趾”。
因此自汉以来,合浦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
更为幸运的是,历史上由于匈奴的骚扰,外番经西域至中国的陆路不通,从海上沟通中西交通和贸易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而从西汉时期,我国大量的商船就从合浦扬帆出海,把丝绸之路从海上铺到了印度半岛的彼岸。
“海上丝绸之路”,也由此而幸运诞生……
9
从合浦出来,船队扬帆起航。
我注意历史那传奇般的生动记载:往往季风到来前夕,汉武帝就常常派出商船由合浦出航。
船帆很快迎着碧浪驶向广阔而蔚蓝的深海。
每一批商船远航时,几乎都满载着丝织品、黄金、杂缯到东南亚各国和印度半岛的黄支国与支不程国,最后“以物易物”换来壁琉璃和奇石异物。
故而在合浦的汉墓中挖掘有玛瑙、琉璃、琥珀、水晶等舶来品。
我还曾记得,《后汉书.孟尝传》中有云:“(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另一史书《晋书.陶璜传》亦云:“合浦郡土地硗确,无有田农,百姓唯以采珠为业,商贾去来,以珠贸米。”
合浦的历史盛产珍珠,故而很早享誉世界,驰名中外。
而“珠还合浦”的传说,也早脍炙人口而妇孺皆知。
10
说到珍珠和舶来品,不得不说一说合浦汉墓。
多年前的一个早上,春暖花开,山岭上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也正开得红艳艳。
当地一位博物专家带领着我和几位同人,一并驱车前往合浦廉州镇,那时已是差不多中午时分。
合浦汉代墓葬群,即分布于廉州镇东南郊望牛岭、风门岭、宝塔山和东北郊堂排一带。
墓葬群的大部分仍保存有高大的土堆,年代久远。虽然上世纪70年代有4000余座墓穴曾被挖掘,但于春风微拂中,一片暖阳的照耀下,依然古意凛然。
博物专家告诉我,所挖掘的汉墓群出土了文物上万件,墓室分土坑和砖室两种。墓室除放置棺具的主室外,有的还有耳室和侧室,墓道多数为斜坡式,个别为阶梯式。
稀世珍宝之多,为合浦汉墓群文物挖掘出土的时候盛大奇迹。其于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墓葬众多珍品中,尤以陶器、青铜、珍珠、玉器等出海珍宝和水晶、玛瑙、琥珀、琉璃等舶来品最显耀。
充分的史料表明,在两汉时期,众多的中国商船就从合浦出发,远航到印度再转运埃及、罗马等地,这就是已得到证明了的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合浦就是这条古代中国与海外交往的重要始发港之一。
11
我因此而常常感叹:土地和大海丰厚的馈赠,仅仅只是属于历史的拥有?
而对于历史上的合浦和今天现实合浦来说,又将有什么样的新时代意义呢?
能作出铿锵有力回答的,我想依然是历史,还将是历史最为丰厚的生命回赠。
自然,历史的生命早告诉了我们众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而靠海的合浦,如果仅就中国与外国的交通而言,其一是通过陆路,出长城往西域到达印度等地;其二是通过水路,由广州出发经番禹、徐闻、合浦通往南洋各国。
另一条是从中原出发,到湘江入灵渠,过桂门关沿南流江下合浦,由乾体港沿岸西行至交趾,再至印度半岛等地。
这就给海运中的合浦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使之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动脉。
12
是的,当温润的海风再次吹来,我心中的诗意已如海浪般翻滚,而激越地想喷薄而出。
而我想说的是,悠久绵长的历史命运,一定是最有生命魅力的历史性选择。
当然,流逝的历史造就了岁月的沧海桑田,而向前的滚滚洪流也曾未有过停止。
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大动脉的合浦,历史的作用毋庸置疑。
然而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合浦港泥沙淤塞,加上陆域的延伸,尤其是随着海洋技术的提高,船舶吨位的增大,以及陆路交通的发展,合浦港已不再是航行东南亚各国的必经之路,而由新兴的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组成的北部湾港所取代。
然而,新时代的海风已劲吹着浩瀚海浪。
一个唤发生机的新合浦,定会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傲然于世。
我相信,相信新合浦所将要发生的一切。
B
13
“凛凛孤风不自夸,端居寰海定龙蛇。”
“碧波荡漾,劲风鼓吹”,“台阁映波绚丽,楼船破浪豪雄”。
海风的劲吹中,我一边模仿着古人吟诵诗歌的情调,不知不觉我从誉为“天涯海角”的海角亭起程。
此刻春夏岁月交替,却感天地浩瀚无边,而心灵上的钦州已过万重山。
自然有“海天盛景”美誉的古香古色海角亭,那是北宋景德年间为纪念汉代孟尝任合浦太守施政廉洁而特建的千年亭。
亭以海角为名,则是因为此亭濒临大海,誉称“在南海之角”。亭后巨碑亦刻有“古海角亭”,字体古朴,猶劲有力。
而正是意犹未尽地欣赏了亭上耳门的“漱月”“澈云”字样,感受了正门石刻对联:“不到此亭那知象群崖关山万里;试观于海才见龙门冠岭云水千重”后,我便吟诵着古诗匆匆而来。
这又一次生命的春夏交替季节,我向往的钦州久违了……
14
一场阵雨刚过,心灵的文化虔诚和敬仰,让我一踏进现今钦州地界,即刻急着要去拜谒乌雷庙。
乌雷庙亦称乌雷伏波庙,位于钦州南面犀牛脚镇风景优美的乌雷村海边。
庙里供祀的主神,正是东汉名将、威风凛凛的伏波将军马援。
随着祭祀袅袅香烟的飘起,我给这位敬爱的功臣,以一位后裔子辈的虔诚深深地三躹躬。
我知道,史料记载里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南征叛乱的交趾,即拜虎贲中郎将马援为伏波将军,与段志为楼船将军一道前来南方边疆平叛。
历经几年艰苦征讨奋战,伏波将军马援与楼船将军段志,一举平了交趾,从而使南疆得到了安宁,人民得了休养生息。
所幸是,乌雷古庙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形势险要,却正是“功高东汉”而“德庇南天”。
此正是“英雄拜将称曰翁,垂暮精神犹矍铄”,甚是“千秋烟祀有馨香”。
15
走出乌雷伏波庙后,我一天以内,趁着浩荡海风的吹拂,探访了云岗古遗址、独料古遗址和芭蕉墩贝丘遗址。
其实,我不为别的,就是一种感悟原始生命,穿越钦州深厚历史文化的喜好和途径。
就如同白石老人终于尝到了钦州荔枝后所写的《思食荔枝》诗“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那种释然于胸的满足心愿。
阳光自然照射得已经强烈,海风却似乎也没能解暑消散。
三座古遗址的细心探寻,我的目光总专注在古遗址所出土年代和文物价值的分量上。
位于河溪旁丘陵云岗古遗址,多达三百多处。其时代上限属新石器时期,下限至唐宋时期,其中以汉代和南北朝时期居多,百多个遗址文物标准达千多件以上。
位于那丽镇独料村西禾塘岭上的独料古遗址,已出土的石器大量为石斧、石犁、锛、凿、锄、镰、刀、矛、石盘等,从垦荒、耕地到收割生产农具俱全,说明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高。
而位于犀牛脚镇丹寮村西海墩上的芭蕉贝丘遗址,其在蚝蚌壳厚堆积层里,已采集到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距今一万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的珍贵文物。
16
从白石老人的诗句“愿风吹我到钦州”,我想到了钦州那深厚的历史渊源。
记忆的历史“芯片”提示我,钦州古称安州,有1400多年悠久的历史,这让我不得不再次对它心生敬意和仰慕。
掐指一算就知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朝统一岭南后,置南海、桂林、象郡。象郡所辖的古安州,即为现今的钦州。
南北朝到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总应该是希望或已相对安宁的州治之地。
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为钦州。至于为何改为“钦州”,民国《钦州县志》云:“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而后就多以“钦州”历代延用。
到唐武德五年(622年)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
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管辖。再到如今大家都已经清楚明白。
我的意思是,无论是谁,不管人生有多牛,都离不开脚下生命土地和历史的哺乳与恩赐。
不是吗?
17
清晨,阳光明媚。
不知为什么,我却突然想起了合浦的海角亭和东坡亭,便又记起了钦州的中山公园里,有一个天涯亭。
于是匆匆吃了一碗猪脚粉后,我就踏着阳光走进了中山公园,去了却我的心愿。
历经900多年而闻名遐迩的天涯亭,传为北宋庆历年间知州陶弼始建。
而知州陶弼确实写有《天涯亭》 :“雨色丝丝风色娇,天涯亭上觉魂消。一家生意付秋瘴,万里归心随暮潮。兵送远人还海界,吏申千客入津桥。山公对此聊酣饮,怕见醒来两鬓凋。”
天涯亭乃钦州著名古建筑,其因“钦地南临大洋,西接交趾(今越南),去京师万里,故以天涯名,与合浦之称为海角者一也”。
而实际是,《岭外代答》曾有记载天涯亭初建于城东平南渡头,明洪武五年(1372年)同知郭携迁城内东门口重建。
1935年迁建今址,故又有“宋迹三迁”之说。
千年的史实告诉人们:它首先是宋迹,何人建和为何建有三个版本:一是知州陶弼所建;二是“宋余襄公守郡时建”;三是为纪念“苏东坡遨游钦廉而建 ”。
亭为传统平面六角形,高5米,边长2.5米。石柱木构梁架,攒尖顶,琉璃瓦盖。南北面檐口悬挂“宋迹三迁”和“天涯亭”牌扁。
其矗立于青山绿水之中,亭北面有石刻,为1962年田汉题诗:“运河滚滚入湖来,没字危亭草满阶。词客分明怀故土,钦州何必是天涯。”
可“天涯”钦州,毕竟以海为伴啊……
18
常言道:“读史可以明志,知古方能鉴今。”
在周游于“天涯”名城钦州的日子里,我常常于海边听涛的深夜,仰望星空间,打开了散落在先秦古籍里的钦州记忆……
我便坐于窗前,翻开了浩帙繁复的先秦古籍《山海经·南山经》,首页即这样写:“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而据《山海经》南山一经记载与前人的研究,鹊山由西到东,包括招摇山等九座山脉,曾跨越广西、广东、福建的岭南地域,十分广阔。
那么《山海经》开篇说,“招摇山临于西海之上”,这儿说的“西海”在哪里呢?只要对应了解《山海经》与钦州的历史地理环境后,就会知道:“西海”指的即是北部湾水域。
事实于古代,南海指雷州半岛以东海域;现在的南海区域到了唐代,依然称为“万里石塘”。明清至今,钦防地的老人仍称北部湾水域为“西海”。
而对应于《山海经》所描述的“招摇山”,专家解读是指距北部湾水域最近的大山山脉,即为十万大山山脉及其余脉。
其中说的“多桂”,到了宋代,钦州依然是桂树的主产地。于是宋代《岭外代答》中说:“桂之所产,古以地名。今桂产于钦、宾二州,于宾者,行商陆运致之北方;于钦者,舶商海运致之东方。”
还按《山海经》的说法,“招摇山”是岭南地区最西面的一组山,西流入海的江便有茅岭江、钦江及南流江。而钦江的周边地形地貌则与《山海经》里的描述最为吻合。
先秦时期的古安州(钦州)即以水路为主交通要道,也都相应记录在先秦典籍中。
《山海经》里还有:“临于海上”说法,那可能就是乌雷岭了,因为古代的乌雷岭是唯一临海又紧邻钦江的出海口。
这就是美丽故土和蔚蓝大海给予富饶诗意钦州的历史文化馈赠。
19
由著名先秦典籍《山海经》所对古代钦州地域的描述,我对钦州增添了更为深切的内心崇敬。
我知道,现在的钦州地域,在以水系为最便捷通道的农耕时代,就以其北通郁水,南伏西海,西控交趾,东临番禺的地理优势,率先进入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视野。
其实最早记载钦州地理地域情况,从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到东汉马援将军“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的城市雏形,钦州地域逐步由古人居住的聚落,发展为管理功能的垒营而城郭的历史进程。
岁月迁移到南北时期,土著士族与地方强权社会阶层在钦州地域,经过晋代100多年的繁衍生息,日趋崛起强大,初具了古代城市规模。
由此启航,钦州地域的古人经历了商品互换为特征的原始贸易,到货币为介质的漫长贸易岁月。
如果仅从历史可辩识而有特色的古城——越州古城、安州古城、廉州(临漳郡)古城、安(钦)州古城、钦州古城等上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据当时建城的历史背景,临水而城伴水而居。
至此,钦州经历由天然水网贸易时代,逐步进入了汉唐海岸线运河及长江、珠江、北部湾(西海)水系连通的贸易时代。
而宋代在钦州古城东岸设立了“博易场”,钦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达到了全盛时期。
20
徜徉于钦州文化丰富的海洋,我自然而然想到了著名的坭兴陶。
说起陶制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紫砂壶。如果谁在哪里见到或无意间得到一把紫砂壶,那是十分幸运和高兴的事儿。
自然,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像具有中国地方特色文化的钦州坭兴陶,早就是钦州乃至整个中国的骄傲,更是古文化智慧的结晶。
在古籍里,《钦州县志》记载:“钦州坭兴陶始于隋,盛于唐,精于清。”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2008年,钦州坭兴陶的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沿袭一千多年世代相传的制作技艺,吸收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反映和再现了广西壮乡文化独有的魅力与特色。
走进钦州南鱼寮横街坭兴陶艺巷,观琳琅满目的坭兴陶艺术品,会欣赏的人不仅观其美丽的外形,更多的是坭兴陶背后所蕴含着的文化智慧。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钦州自古以来就壮族及先民骆越、乌浒、俚、僚人聚居之地,秦汉以来,不断有中原汉族人迁居于此。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形成了聚合汉、壮、瑶等多民族文化的多元特征。
钦州还有着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元、明以来所聚合的南北文化、兼容中西文化的特点,使得坭兴陶的制作技艺、传统绘画艺术和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等融为一体,陶质如玉石般温润泽亮,形如青铜般凝重沉稳,声和钟磬般优美动人。
从而使坭兴陶形成了古朴典雅、浑然天成的陶艺风格,广受人们的喜爱。
21
天蓝蓝,海蓝蓝。
我正要对大海构思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时,浩瀚蔚蓝的海面上,突然跃动出几只白海豚的身姿,让我和一同来看海的人们不禁激动得欢呼。
这是三浪湾蔚蓝的海面,大家都说这是传说中的三娘给予我们的初夏见面礼。
大海的可爱精灵——钦州白海豚,被誉为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
活跃于三娘湾海域的钦州白海豚,其实它们和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生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真是名副其实的大海之神圣精灵。
海洋资料表明,中国最早发现的记录在唐朝。
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鱼民称之为“白忌”或“海猪”。
虽然名为“白海豚”,然而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轻的会呈灰色,到了成年则呈粉红色。人们看上去,顿觉美丽而可爱。
这些可爱精灵白海豚,专家说,它们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广布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极为珍贵。
我怎能不为中华白海豚尽情欢呼而雀跃,诗意倍增……
22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钦州,古建筑甚多,置身于其中,不禁古意芳馨幽然。
带着深深的敬意与虔诚,我走进了城南板桂街10号“三宣堂”。
古香古色的三宣堂,即为曾在钦州任三宣提督刘永福的故居。
远远看去,整座建筑保留得比较完整,造型端庄而朴实,装饰着漂亮的彩绘,既有晚清风格又有民族特色。
走进故居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刘老将军的汉白玉雕像,往后走过拖龙门便是主座。
在刘老将军的汉白玉雕像前,我虔诚地给他老人家上了一炷香,双手作揖做三躹躬,而后默默地停留了许久。
我知道,这偌大的三宣堂是刘永福老将军以其在越南抗法屡建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而命名的。
晚清风格主建筑的厢房内,有圣贤豪杰、文臣武将、彩凤仙鹤等一百多幅图画,十分庄肃,古朴生辉。
四周有高墙炮楼,正屋前有广场照壁,与四周花草树木交相映衬,美观而典雅。
规模宏大的三宣堂,大小楼房119间,各种设施多样、完整、齐全。主客厅展览着主人“困难出英雄”“抗法举黑旗”“渡台抗倭寇”“桑榆壮虎威”四部分生平事迹。
头门临江向东,醒目的“三宣堂”大字扁额,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两边的对联为“枝栖古越,派衍彭城”,显示了这位黑旗军首领、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和光荣历史。
建于清光绪十七年的三宣堂,真不愧为钦州市现存最宏大、最完整的清代古建筑。
23
“万里干城,一方砥柱;寸心金石,万世馨香。”
这是清末将领、云贵提督冯子材老英雄墓前石刻上的一副对联。
我是在参观了老英雄“卧虎地”上故居宫保第后,前往拜谒他墓地的,这是我多年就想要了却的心愿。
微风吹拂的早晨,阳光映射着海上的浮云,我独自一人前往钦州城东沙埠乡泥桥村东北小山丘,冯子材老英雄墓就坐落于此,距城约13公里。
瞭望了一下墓地的四周,我发现,老将军墓的周围被群山环绕,满目青翠散发着宜人的景色,真个是风水宝地。
其主墓坐北向南,相当宽阔,墓顶为花岗岩刻成的一座庙式屋檐,檐下碑前有一对雕刻精致的盘龙石柱,更显出庄严气派。
墓前长宽不等的拜台上,左右均分列有文士、武将,狮、虎、马石雕像各一对,造型生动,气势凛然。
尤其墓前还横列狮头石柱八根,墓后的碑亭内有象征官阶等级的巨碑,碑文为“大清诰授荣禄大夫建将军太子少保衔贵州提督世袭轻车都尉加一云骑车尉冯勇毅公神道”。
中国著名戏剧家、诗人田汉瞻仰了冯子材墓后,曾作《吊冯子材墓》七律一首:“泥桥岭畔古城东,且驻征车吊萃翁。松啸如闻嘶战马,花香端合献英雄……”
诗高度概括了冯老英雄的历史功绩。
24
海风轻轻吹拂的时候,钦州老街已慢慢入了夜。
一切仿佛换了个样,白天的各种喧嚣、车水马龙中的叫唤沉静了下来,迷幻着的骑楼灯光闪烁着,不时还传来了老人呼唤顽童回家的独特粤语声韵……
窄窄的长长的旧石板路。我带着追寻老钦州的历史记忆,走进了蕴含沧桑岁月辉煌的占鳌港的古街区。
朦胧闪烁着的街灯,与天上的遥远星光相交融,瞬间恍惚置身于迷离仙境。
抬头与不抬头地漫走,两边的骑楼都在眼前默默相望,这独具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便又拉近了承载多少代人的深藏记忆。
为何这条街取名为“占鳌”?相传古代神话中有一种神龟叫金鳌,“天下名龟出钦州”,且独占鳌头。钦州人才辈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便取“独占鳌头”之寓意建了此街。
紧接着占鳌港的是中山路,时任民国钦县县长章萃伦鉴于城内“商业日盛,商家日强”,便将钦江边狭窄的壕坝街、下南关街、华安街、惠安街整治、加宽、拓直,而后命名为“中山路”。
老街巷子曲径通幽,沧桑斑驳的老墙上,一个个旧门牌似乎都还在述说着老钦州的历史故事。
延续着老钦州的历史文脉,已被现今的钦州加以保护与开发。老钦州的“根”与“魂”,正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蕴藏着古老人文景观的钦州老街,如今依然售卖着古玩、古藏、中药材、古玩意儿。热闹的晚上,甚至还有粤剧、跳岭头、采茶戏、舞龙等民俗表演,好不热闹非凡。
这就让更多市民和游客,爱上了钦州,爱上了美丽浩瀚的北部湾……
C
25
神奇的钦州,瑰丽的土地。
当我再次将目光投向这片神奇土地和家园时,我已经随船穿越在蔚蓝海面的“七十二泾”上。
辽阔碧海里,钦州湾犹如一张阔大蓝色的锦缎,百余座形态各异的小岛散布其中,岛与岛之间被七十二条弯曲水道环绕,这些水道就被称为“七十二泾”。
蓝天白云下,泾如玉带,岛如明珠,人在船上坐,舟在泾中走。七十二泾素来有“南国蓬莱”之美誉。
这里有被称为“海底活化石”的红树林,有世界上最大的民国大总统孙中山雕像,还有仙岛公园、亚公山、鳄鱼石、六墩岛等许多景点,婉若人间仙境。
天然美丽的七十二泾,又名“龙泾环珠”。因古代曾有传说:钦江、茅岭江是两条巨龙,七十二泾的座座山头是巨龙吐出的颗颗明珠,是泾泾相通,岛岛相望,泾如玉带,岛若明珠,便有了“龙泾环珠”的传奇之说。
从地理历史学上诠释,七十二泾有广西著名的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被誉为“海底活化石”的红树林,也叫榄钱树或海榄树,它是全国保护得最好最大连片红树林之一。
生态青翠、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与潋滟波光岛泾相辉映,犹如身处绿洲中之赏心悦目,境由心生诗意般的蔚为壮观。
26
海浪升腾,冲刷到岸石,哗哗地一阵阵发出轰鸣。
偕友人一同来“中华白海豚故乡”、广西十大风景区之一的美丽三浪湾,已是中午太阳时分。
蓝天、碧海、沙滩、奇石、海潮、船帆,一瞬间几乎犹如画卷尽收眼底。
我却独自选择一个人静坐在树荫底下,默默地欣赏着眼前的奇石“三娘石”。
三娘湾我游览过多次,一位老渔翁曾告诉过我:三娘石也称三婆石,得名源于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记得那一次我坐着老渔翁的小游船出海,游船随那海浪的漂浮,美丽动人的故事飘出了老渔翁的嘴边。
他说古代的三娘湾,原来只有三个英俊的小伙子居住,他们共在一条船上,共用一张网,共睡一张床,互助互爱,相依为命。
秋高八月十五那天,月明当空,三个仙女飘然下凡,发现这独特的海湾和勤劳英俊帅小伙,便决定不回天宫,相约嫁给了这渔家三小伙子。
玉帝得知,充许暂住三年。
无论风吹浪打,每天丈夫出海捕鱼,妻子在家织网,彼此相亲相爱、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三年后,玉帝不见三仙女回宫,大怒之下,掀起狂风巨浪,吞没船只。
坚贞不渝的三位娘子,在海边并排站立,顶着狂风巨浪,等着丈夫归来。
天长日久化成了三柱并排站立的花岗岩石,大海见证了她们坚贞的爱情。
三娘石啊,三娘湾最美最永恒的爱情之石,大海献给人类忠贞不渝启示之石!
27
其实说真的,在三娘湾,让我看不够的,还是那些千姿百怪的石头。
除了那神奇的三娘石外,景区内著名的就还有海狗石、母猪石、鸳鸯石、将军石、天涯石等等。
这是天然海边岩石垒成的一个奇观妙景画卷。
每一种天然岩石,都似乎赋予了文化秉性,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海狗石与传说中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苏东坡有关,这是我没想到的。
说苏东坡被贬到南海为官时,只要他一坐到官位上时就感到浑身不舒服,后派人查明是由于三娘湾这边的海狗左耳朵把阳光折射到他的座椅上了,于是命人将海狗的左耳朵除掉。
因此,大家今天所看的三娘湾海狗石成了独耳的海狗了,哈哈……
母猪石远远看去,状如母猪匍匐在海里,旁边几块圆溜溜的小石头也如蛰伏在旁玩耍的小猪崽儿,栩栩如生,十分有趣。
后因海蜇要吞食小猪崽,母猪跳进海里救小猪崽而牺牲。
母猪石成为了伟大母爱的化身与象征。
天涯石又名海霞石,一眼望去犹如雄踞海岸的狮子,其实是数块巨大坚硬的花岗岩石所组成。
过去这里曾是镇海炮台。清朝镇海清兵就在此布置了一门镇海大炮,极令敌军胆寒。
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海霞》就曾于此拍摄。两个小姑娘站在天涯石吹着动听的小螺号。
这些众多天然岩石,也都成了三娘湾悠久历史的见证。
28
诚然,三娘湾悠久的历史,曾以名优海产、白海豚、奇石、海潮闻名遐迩。
三娘湾的海潮,盛于每年的六七月份,排山倒海的海潮来时,便以壮丽的大潮而闻名,所以每年举办有隆重的观潮节。
如果要与浙江钱塘江潮相比,三娘湾大潮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每次4至5天的大潮每次都持续3至5小时,很受游客们青睐。
二是观赏性强。由于三娘湾沙滩巨石众多,海湾独特,大潮蜂拥来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如排山倒海万马奔腾。
远看,大潮犹如一条绵延不断、横贯海面的白练滚滚而来,蔚为壮观;近看,潮水卷起大堆的雪浪花,随那不断增高的潮波前赴后继地拍打岸边奇石,形成了浪花飞溅、异石穿空、涛声震天的壮观景象。
三是安全性强。其最佳观赏点在景区的沙滩上,平缓的沙滩,潮起潮落时间长,安全性能有保障,压根不影响游客们的尽心尽情观赏。
三娘湾独特神奇的大潮,还因其处于海岸弯曲的钦州湾内,受一条由宽变窄、由深至浅的积沙带影响,形成前潮未尽后潮又至,以至出现了“后潮叠前潮,大潮叠旧潮”之潮中潮的天下美景。
因而三娘湾潮,素有“钱塘江姐妹潮”之称,令人赞叹。
29
终于雨后开晴,一个钦州美女建议我说,去一趟茅尾海吧。
这位美女是一个导游,她的建议我一下心里采纳,便即刻高高兴兴地随她前行。
茅尾海位于钦州湾海域顶部,东西走向最宽处15公里,南北走向最宽处17公里,从北到南像一个倒挂的野葫芦。
因其形似猫尾,所以过去称“猫尾海”,后来因滩涂盛长茅尾而得今名。
美女告诉我,茅尾海面积135平方公里,是钦江、茅岭江为主要入海径流的共同河口海滨区,也是属于三娘湾景区的组成部分。
游览这茅尾海,深感着它的美在于“海阔、浪静、泾幽”,正所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同时亦暗示着所游览的茅尾海海域身心愉悦与神怡油然而生。
由于是半封闭状态的内海,这里不仅风平浪静、景致宜人,而且还是钦州四大海产品,大蚝、对虾、青蟹、石斑鱼的盛产地。
如若行船游览,风平浪静的茅尾海就像泛舟在巨大的湖里,映入眼帘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岛屿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亚公山了。
而这亚公山是茅尾海游客必登之岛。因它屹立于茅尾海和龙门大港之中,气势雄伟磅礴,有着“中流砥柱”之称。
从远处望向亚公山,其犹如一头霸气的雄狮,日夜守卫在茅尾海的南部,山上那葱茏的草木,就像那头雄狮的毛发,显得极为雄壮威武。
亚公山和毗邻着的将军石、头坡墩、二坡墩、三坡墩诸岛礁,组成了茅尾海一带水域无比瑰丽的海洋生态奇观。
是的,壮观的海景、美丽的小岛、旖旎的水泾天然交融,风光冠绝于世。
30
海风盛吹着,把我再次吹到了天然水域龙门港。
其实我是为了“十里蚝排”而来,这可是龙门群岛中最热门之观光旅游亮点。
美丽天然的龙门岛,是钦州湾龙门群鸟的主岛,位居群岛中部偏西,是茅尾海上最大的岛屿。
其因山脉自东向西蜿蜒起伏如龙状,前屏左右山岭东西对峙如门,扼茅尾海与钦州港入海出口,故称龙门。
到了龙门岛,所看到的不仅风光旖旎、奇特秀丽,还是渔村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是因为龙门港镇是钦南区渔业生产重镇,是广西的重要渔港,也是主要的大蚝生产基地之一。
龙门港镇的大蚝养殖面积约有3.68万亩,渔民主要利用龙门群岛的泾湾和岛屿周边浅海滩涂打桩吊养大蚝,吊养大蚝的木排一个连着一个,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十里蚝排”景致,看去十分气派。
近年来,随着龙门群岛旅游开发建设,龙门跨海大桥即将成功建设通车,龙门吊养的“十里蚝排”景致,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使众多的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而不亦乐乎。
而这,也是我在龙门岛所获得的一种瑰丽诗意和独有生命的“蚝情”。
31
到钦州旅游的人们,许多游客自然也要去神奇的八寨沟游玩一番。
这里远离着海风,投入了自然宁静的怀抱,八寨沟便是游人理想的避暑胜地。
神奇的八寨沟地处十万大山,是广西自然名胜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其位于钦州市钦北区五十多公里的十万大山腹地的贵台镇洞利村内,是钦州大寺江源头河之一,属十万大山北麓支脉大龙岭分水岭水系,风光极为秀丽。
历史悠久的八寨沟,相传这里原为八个村寨,村民们在这八公里长的山沟里以采摘八角为生,八寨沟因此而得名。
解放前,由于长期的匪乱掠掳,村民们纷纷外逃,加之山间道路崎岖难走,以至人烟罕至,成了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
1949年后,属钦北僮族自治县管辖。改革开放后春风吹拂,旅游避暑之风盛行,八寨沟的名气渐大。
这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负氧离子益于人们颐养生息。
景区内植被基本属于原始灌木林和亚热带阔叶林以及竹林,分布着松林、毛南竹、衫树、榕树等植被。
其阴森的茂盛里,另有湖榕木、紫荆木、铁棱格、观光木等珍稀树种,以及金银花、黄杞子、狗骨藤等珍贵药林。
还有那数不清的珍稀动物,如猴子、野猪、果子狸、穿山甲、蟒蛇,以及各种飞鸟、各色各样的昆虫等。
真是应有尽有,不胜枚举,一切尽在八寨沟。
游走徜徉于龙珠湖、趣味戏水区、神树爷爷、亚热带风情林、仙女池、鸳鸯池、将军潭、红岩滩等景区里,我仿佛进入了梦幻中的人间仙境。
32
一天雨后初晴闲游,我不禁走进了钦州市内的白石湖公园,想起了创立“红花墨叶画派”的齐白石诗句“愿风吹我到钦州”。
白石湖公园,无疑是以中国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名字命名的。
这雨后的白石湖,我看见天空上方出现了一道彩虹,仿佛是一条悬挂于湖水之上的彩虹桥,便惊异于自己有多么的幸运。
由彩虹映湖拂过的轻风中,我又想到了白石老人诗句中的“一朝百首多何益,辜负钦州好荔枝”来。
并还不禁坐在湖边傻笑。
我曾知道齐白石在40岁之前未出过远门。但他一生的五次出游,却三次到过广西,而且都在钦州长留。
钦州的山川河海和民风物产不仅给他留下伴随一生的美好印象,钦州那许多秀美景致和丰富的物产也成了他多幅传世画作的灵感之源。
尤其是钦州荔枝红果黒叶的色彩和造型,更是激起了齐石白的创作灵感与冲动。大量的荔枝画作和诗句,便留传至今,成为佳话。
一生除了不断创作大量《荔枝图》画作外,他的《思食荔枝》与《和友人说往事》诗最为脍炙人口。
其中的《和友人说往事》诗:“客里钦州旧梦痴,南门河上雨丝丝。此生再过应无分,纤手教侬剥荔枝。”便是追忆了他在钦州与歌女的难忘情缘……
望着黄昏来临的白石湖,我迎着晚霞才依依不舍而归。
33
“喝了神蜉酒,就上五皇山!”
盛夏的一个周末,我受邀到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中国香蕉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浦北县参加文旅活动时,就想趁此难得机会上一趟五皇山。
果然,浦北名酒“神蜉酒”的酒气,让我顿时腿力大增,名不虚传。
很早以前我就听说,五皇岭又名“五皇山”,是浦北著名的国家地质公园,距离钦州市百多公里。
一路上,当地一位文化名人告诉我:五皇山自然风景区,是由高山草坪、高山茶园、高山梯田、溪流瀑布、亚热带雨林、花岗岩奇石等自然景观和民间傩舞(跳头岭)人文景观等构成的自然风景区。
其境内具有“山高林茂、草绿石奇、谷幽水秀、雾浓云美、民俗奇异”的特点,是一个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绵延十多公里的环山公路,曲径通幽。车子穿过姐妹寨,窗外沿途所见的五皇阳石、观音石、桃花源、高山、桃金娘花林、花石湖、客家文化广场等慢慢地过……
还有那青春亭、将军亭、祥云亭、清风阁等都相继扑面而来。
我们最后停下车子,徒步溯径穿行于奇藤怪石、小溪小瀑和鸟语花香之中,令人神清气爽。
紧接着我们穿越过美丽的亚热带森林,登上南方少有的高山草坪,观看奇幻云雾和那随时冲破云雾中的阳光……
最后,我们在玉女溪的“玉女池瀑布”下,仰望着洁白如练的瀑布飞溅,感觉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嚣张霸气。
34
在“中国荔枝之乡”灵山,我终于如愿登临了著名的六峰山风景区。
六峰山风景区,由六峰山及其一脉相承的花石山、凤凰山、翠壁峰,以及六峰公园、环秀公园、环秀桥等构成。
由于四周地势平坦,海拔突兀的六峰山虽不算高,却有着拔地摩空之势。故有诗云:“跃上灵山自在身,六峰回首笑红尘。山花满目石莲畔,绿叶红枝便是春。”
整座六峰石山由龙头、凤尾、鹤立、龟背、宝障、冲霄六峰组成,诸峰峻急,仪态万千。
登上山顶,只见古木参天,奇岩曲径,怪石嵯峨。有“石关”、古坊、庙宇、石刻、碑林等古迹多处,大小岩洞64个。故又有诗云:“魂牵梦绕寻六峰,山如醉佛笑从容。曲径通幽人声远,绿云金气映芙蓉。”
明朝时曾以“石六锦屏”“龟峰旭日”之名入选“灵山八景”和“灵山十景”,而今又以“六峰缀秀”列为钦州八景之一,实至名归。
35
浩瀚大海掀起的升腾海浪,正是我到钦州港拜谒孙中山铜像的时刻。
高高的龟岛之上,孙中山铜像就高高地叠立在那里。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大海,胸中的大海将是多么的浩瀚和宽阔。
我知道,孙中山先生没到过钦州,可钦州却与伟人有着历史的不解之缘。
因为历史上钦州港是我国西南海岸上的天然深水良港,水域宽阔,风浪少,来沙量少,岸沙稳定,具有建设深水泊位的有利条件。
于是早在建立中华民国初期,孙中山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把钦州港规划建成南方第二大港。
为此钦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钦州的高瞻远瞩,在岛上建立了这尊高大威武霸气的铜像。
这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孙中山铜像,并把这海岛叫作中山公园,亦称逸仙公园。因为孙中山先生的字号逸仙,故名逸仙公园。
大家或许也都知道,在钦州港七十二泾海域内,拥有众多无名的岛屿,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这些岛屿,钦州人把每一个小岛,都起了名字,刻名立上石碑。
从此,中山公园这座海岛又叫作仙岛公园。因而仙岛公园亦如它的名字一样,更有了仙气,也给了钦州和钦州港越来越旺的人气。
36
鸥鸟欢叫翻飞着的时候,正是朝霞映红海天的清晨。
海风轻轻地吹,我站在仙岛公园孙中山先生远眺大海的高大铜像前,开发区壮观的景色尽收眼底。
万丈霞光中,海面波光粼粼,我眼前“呜——呜”长笛直响的巨轮,正以新一天的雄姿驶出已经开始繁忙的钦州港。
感受这百舸争流,这车水马龙的壮观情景,我顿时觉得,钦州港酷似一艘超大无比的历史巨轮,承载着钦州满满的新希望,承载着南中国这一方水土的兴盛,驶向远方,驶向世界。
钦州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南方沿海、辽阔北部湾的钦州湾内,其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曾是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中规划的“中国南方第二大港”。
由于是天然的深水良港,近年来,钦州港发展非常迅速。
2008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钦州港设立中国第六个沿海保税港区——钦州港保税港区。至此,钦州港成为中国西南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
2009年12月,获国务院批准列为整车进口口岸。2011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后,正式成为全国第五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
2021年7月,广西北部湾港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获准正式对外开放。
我的心由此而越发地激动,更随着钦州港进进出出的巨轮长笛声,飞向了最浩瀚而广阔的蔚蓝……
D
37
我诗与心的蔚蓝,继续延伸向了与钦州一样蔚蓝的防城港。
曾有诗云:“背倚巍峨十万山,千年以兆瑞;面朝浩瀚一湾海,百代而维淳……”
其实我知道,我从那遥远年代的茅岭小陶村杯较墩、江山新基村亚婆山和江平交东村社山,开始认识了防城港历史的悠久和土地的美丽。
这些新石器晚期时代遗址和那刀耕火种岁月的原始生活状态,都曾激起了我书写诗意人生的心绪。
那时候,我曾幻想着我英勇的祖辈骑着一匹高大威凛的白马,长嘶于百越(粤)之地、荊州之南,跟着秦将赵佗驰骋疆场,千里迢迢来到南越国交趾属地,如今的防城港。
到了东汉初年,我祖先的后裔又义无反顾地沿着伏波将军马援的马蹄印,平叛了交趾后,留在今防城港土地成为史上著名的“马留人”。
我还知道,历史岁月的风烟迷离而瑰丽,当年那些被留下的军士、部卒“马留人”,与当地土著民族(主要是壮族先民骆越人)融合后成为新的土著壮族和汉族。
那么,我不也是这一方水土的后裔子民吗?我追问了历史,追问了眼前蔚蓝色大海……
38
吃了茅岭鲈鱼,我的思绪依然在蔚蓝的波涛里漂移。
我升腾着的心,仍被防城港悠久的历史牵动。我的脑际,闪烁出了风烟弥漫的三国时代。
那时的边疆防城地域,无疑为吴国辖地,所属郡治不变;吴永安五年(262年),连同今上思全境均属郁林郡。
西晋时,交州分为交、广二州,上思属广州郁林郡,今防城区、港口区、东兴市一带仍属交州合浦郡合浦县。
隋开皇十八年以后,大将刘芳开通交趾路,在上思境内设镇守,但不久撤销,上思仍属郁林郡。
唐贞观十二年,清平公李弘节遣钦州镇守宁京师沿隋朝刘芳开至交趾的故道,开拓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今上思境内西南部设置瀼州,属岭南道。
明武宗正德年间,京族祖先开始在今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万尾、山心三岛聚居。弘治十八年上思改土归流,属南宁府,州治从明江南岸(今旧州屯)迁至明江北岸现址,迁隆峒归上思承审。明末,瑶民南迁到达防城,部分分支继续向十万大山北麓迁移,成为继壮、汉、京之后防城港境的整个世居民族。
到了清初,西南三藩平乱后,社会恢复隐定,商业、手工业发展,今防城港与外埠及境内沿海地区与十万山区经贸往来增加,境内客居移民现象达到高峰,并随着跨越十万大山的千年古商道,向十万山区及上思一带移居。
清光绪十四年,钦州升直隶州,同时置防城,为防城建县之始,今东兴市、港口区境均属防城县所辖。
我的血脉哟,或许亦如防城历史般源远流长。
39
“春盛也,龙马呈精神。踏海扬帆巡世界,呼风作翼揽星云。”
回忆起激荡的历史风云,防城港的海浪亦轰鸣着震响辽阔云天。
遥想起清末期朝廷腐败,列强入侵,法国以侵略越南为跳板,不断骚扰东兴、峒中边境一线,防城、上思各族人民自发组织反帝反封斗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民族英雄刘永福、吴凤典率黑旗军赴越抗法,多次大败法军,光绪十一年(1885年)老将冯子材又率清兵大败进犯中国境内的法军,取得著名的镇南关大捷。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防城县民众组织黑旗军卫属,把法军驱逐出县境。
后来,王和顺、黄兴先后发动防城丁末起义和钦廉上思起义,成为孙中山在粤桂南部地区领导辛亥革命的前奏。
老一辈防城人都还曾记得,全面抗战暴发后,日机40多次轰炸、日军两次陆路入侵防城县境,侵越日军也不断侵扰边境一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29日,日机轰炸白龙尾炮台,为轰炸防城县境之始。次年11月15日,日军从防城县企沙疏橹海滩登陆,两天之内连陷防城、钦州两县,并往北推进攻陷南宁。
岁月的荣耀,历史的伤痛,如同记忆的永久“心片”,我相信谁人都不会淡忘。
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吹来,新时代的港城龙马精神已腾飞,踏浪扬帆出海巡世界,呼风作翼揽摘时代星云。
40
浩瀚而蔚蓝的大海,海风轻轻地吹拂……
站在江山半岛的白龙尾上,我抚摸着白龙古炮台时,脑海里总闪现出一个戴清朝红顶官帽的人。
他就是晚清总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时人称“张香帅”的张之洞。
了解防城港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其名字的由来,在宋时仍属钦州管辖,并开始有了“防城”之称。元、明、清时隶属钦州或廉州,至清光绪十四年划出钦州设置防城县,隶属广东省管辖。
历史进入了1984年后,防城港市幸运成为了中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他对当时的防城港至少作出了两大历史贡献:
一是就中越陆地边界的勘定,解决了中越边防、边界的争端。并收回了江平、黄竹、白龙尾,边境得以立碑落定。
二是为了巩固海防,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亲自率部对东兴的竹山、江平、白龙尾半岛勘察,并在白龙尾半岛的四个小山包上筑建了“白龙台”“艮坑台”“龙珍台” “龙骧台”四座炮台,总称“白龙炮台”。
这四座古炮台,犹如龟蛇守水口,一直守护着历史的防城港土地家园与辽阔海疆。
迎着轻轻的海风,我面向浩瀚蔚蓝的大海,双手作揖,给张之洞大人作了深深的一躹躬。
41
我登仙人山时,已为防城港华灯初上时刻,正如有诗云“日观防城千幢楼,夜赏大港万盏灯”。
仙人山位于防城港西湾东侧的仙人山公园最高处,虽是夜里,迷朦迷幻的灯光下,依然能感觉到公园绿树葱茏,曲径通幽,楼阁掩映。
拾级而上登到山顶仙人阁时,放眼俯瞰,海风吹拂中,港口市区尽收眼底:
北部湾烟波浩渺,帆影点点;防城港码头吊车林立,晚上仍有巨轮穿梭;西湾海面大桥飞架,宛若天堑通途,真是登高览胜、观赏夜景的最佳之处。
因夜间无法登仙人阁,却并不妨碍心情的愉悦。
眼前的仙人阁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仿古阁楼,传说因仙人吕洞宾驾鹤到此而得名。
所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还因有传说明朝大臣刘伯温之子刘半仙来此得道坐化之山。坐化之时,刘半仙曾吟诗一首:“西湾海水万丈深,四海汇集聚金银。日间穿梭千帆过,夜观大港万盏灯。”
不愧是仙人,当年刘半仙却能在“千帆过”的诗意里,感悟出“大港万盏灯”的情景,实乃真心佩服!
如今的防城港,都具有了30万吨级的泊位码头,不就是现代巨轮行航停泊的一座大港吗?
42
走一趟西湾绿道,是我到防城港的一大心愿。
有诗人曾竖起大拇指夸赞:“真的美!防城港这个海湾美到无法抗拒,海道、码头、公园、白鹭、沙滩、湿地、海浪……”
几乎所能感受到的海湾之美尽可收入眼底,那种“海在城中,城在海中”的全海景生态城市特质,都爽歪歪地让自己多么的神清气爽。
慢走也行、跑步也罢,无论清晨或傍晚,出现在西湾的绿道上,简直是一种人生的诗意享受。
自然西湾本就是防城港的城市名片,岸线优美,景致别样,风情独特。
当慢走或跑步于绿道上,海湾四周的西湾码头、仙人山公园、白鹭公园、红树林生态湿地、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等等,都融滨海观光、沙滩休闲、水上运动、文化体检、城市游乐等功能于一体。而心中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即能油然倍增。
无论于清晨或黄昏,乃至于晚间,防城港这道亮丽的海湾绿道,其优化现代城市功能方面,与其具有的“西南门卫,边陲明珠”和那凭自身实力获得的“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城市,都十分突出地给人以生命休闲和娱乐的享受体验,并贯穿于忙碌生活与人生岁月之中。
谁又能不给予热忱而诚挚的点赞呢!
43
白鹭那优美飘飞的动人姿态,仿佛已深深刻在了我的脑际。
虽然多次看过了白鹭公园的白鹭,我依然兴致冲冲地跑去光坡镇红沙村红沙渔鹭园,尽情观赏着令我心动的美丽白鹭。
滨海之城防城港曾誉为“中国白鹭之乡”,光坡红沙村红沙渔鹭园已是广为人知的防城港五个白鹭聚集点之一。
栖息于这红沙渔鹭园里的白鹭具有鹭鸟品种最多、数量最多、聚集密度最大、白鹭停留时间最长、观赏距离最近等五大特点,是个人鸟共居、和谐相处、自然共生的好地方。
看着园中的众多只白鹭,它们大多飘飞栖息于长满松林、杂木的山丘或居民房前屋后的竹林、树顶或竹梢上,筑巢孵蛋,繁洐生息。
红沙渔鹭园主要分西园和东园栖息。常见的白鹭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牛背鹭、池鹭、夜鹭等六个品种。
白鹭们以气候划分为留鸟和候鸟,留鸟居多,候鸟主要为黑鹭和苍鹭。
众多的留鸟每年3至7月会集中一起配对结窝繁殖下一代,小鸟长大后,大部分会飞到周边或其他亚热带地区分散觅食和生活,每年春节过后又集中在一起婚配,周而复始。
蓝天碧海环境的休养生息中,美丽洁白身姿的白鹭们,除了以年为周期聚集繁衍的习性外,还有一个以天为周期的作息习惯,每天的活动都十分严格按着特有的生物钟“时间表”进行。
可爱的它们,每天清晨飞往湿地、滩涂和田间觅食,或到红树林中栖息、戏耍、飘飞,约三四十分钟往返一次喂哺后代,直到傍晚才归巢作息。
值得称赞的是,与之和谐共生的防城港居民,都把白鹭当作“仙鸟”“神鸟”加以尊重和保护,为白鹭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天然良好生态和人文环境。
防城港真不愧为“中国白鹭之乡”与白鹭栖息的人间天堂。
44
蓝天碧海,海岸礁石;古树古堡,生态林木……
与钦州三娘湾隔海相望,一个防城港千年悠久的渔村部落,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这就是拥有一片方圆数十里浅海沙滩、湿地,地处企沙半岛东南面的半岛村落——千年簕山古渔村。
我首先走向古渔村那片海岸非常独特、形态各异的礁石群,其曾因海浪日久之侵蚀所形成的这道自然风景线,极富诗意和欣赏价值。
在来簕山古渔村之前,我曾听闻每年的夏至前后,因受强降雨和强天文潮汐的影响,这里就会出现天文潮壮观景象。
因此在天文潮来临时,这里亦会举办一年一度“与浪共舞”的民间“观潮节”,滔天巨浪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观潮、游玩、拍照,不亦乐乎。
今天虽没到观潮节,可奇特礁石、碧海蓝天、滔天巨浪,我还是在一阵阵吹来的海风中,有了最切身惬意的体会与感受。
如果这时,还能有幸品尝到村民亲自养殖或捕捞的沙虫、牡蛎、青蟹、文蛤、对虾等香喷喷的海味儿,那是一种多么美的天然享受。
坐于巨浪冲刷、雪花飞溅的黑礁石上,我心神激昂地环顾四周:村庄林木多么清幽,海岸礁石那般奇特,古堡岗楼如此威赫,都让我似乎触摸到了一种深厚历史的文化底蕴,感受到它真不愧为北部湾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渔村部落。
而那远处海面上漂荡着的只只小渔船,又使我沉浸在了无限诗意的蔚蓝。
45
我没想到,我跟防城港的“红姑娘”有缘。
其实,我说的“红姑娘”不是真的一个姑娘,而是防城港东兴红薯(北方称地瓜)的著名品牌。
这个“红姑娘”红薯是东兴“三宝”之一,是防城港市“五红”(红姑娘红薯、红衣花生、红莲雾、红龙果、红海鸭蛋)特色产品之一,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是的,肥沃北仑河畔的东兴土地,温润潮湿吹来的海风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红姑娘”红薯栽种地域主要分布在十万大山南麓的近海沿边、海陆季风气候交汇地带,气候温和湿润,阳光雨量充沛,种植出来的“红姑娘”红薯优质、绝艳、味美,极受人们的喜爱。
有“红姑娘之父”美称的农业专家刘白先生告诉我,“边城”东兴本是地处十万大山南沿,地势北高南底,根据其地貌形态和成因,境内地貌可分为构造剥蚀低山地貌、丘陵地貌、滨海平原三种类形。加上雨量相当丰沛,土地又很肥沃,种植出来的“红姑娘”红薯,外观好,薯形呈长纺锤形或长筒形,稍有弯度;薯皮光滑紫红,肉质呈白色或浅黄色,实为薯中珍品。
当然,中国的红薯原产于中南美州,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本土的坎坷身世,甚是令人怀念
而这防城港东兴红薯品牌“红姑娘”,相信大家与我一样愿意与她“结缘”吧。
46
冬日暖阳融融,山林小径蜿蜒。
在一片迷雾缭绕间行走,我终于艰难登上十万大山顶端“七星顶”。
这是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金花茶盛开的季节,我从那湾原生金花茶基地攀沿而上。
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位于上思县南部,绵延100多公里,巍峨而壮丽。
《广西名山解读》中记载:广西境内很多“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六万大山”的数字其实不是数量词,而是代表壮族语言“壮语”山名的汉文记音,“十万”就是广西南壮方言“适伐”的意思,十万大山实际上是“顶天大山”的意思。
这壮美的“顶天大山”,不仅环境清幽,有着一派原始的森林景观,而且群山连绵,飞泉流泻,绿林环绕,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曾被授予“中国氧都”称号。
我自然地呼吸着负氧离子穿过山林秘境,沿着当年拍摄电影《英雄虎胆》里“土匪”行走的山间小径,一路上观赏着金花茶、罗汉松等珍稀植物,或登高远眺“南山睡佛”,或在狮山峰顶观海,感觉一路上都有着不同的风景和惊喜。
攀爬行走了大半天,我终于来到海拔580米高的“七星顶”,呼呼的一股大风即刻吹来,让我顿时倍感神清气爽。
走进气派的景区大门南天门,几位穿着艳丽服装的大板瑶姑娘欢迎了我。
我便登上城楼,极眼尽览着犹如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眼中景区壮观的全貌和那遥远的北部湾海景,几乎都能一览无余。
从而为自己人生拥有了登顶十万大山的骄傲和自豪,心中的诗意更是顿然而生。
47
月光皎洁的晚上,潮声已趋于平静,仿佛大海也已入了梦乡。
而我依然无法入梦,刚想披衣去漫走金滩长堤时,忽然从郁郁葱葱的木麻黄林树的边上,传来了阵阵悠场而略伤感的琴声。
我沿着琴声慢慢地靠近,原来一个穿着京族服饰的老人在静心地弹着一把独弦琴,好像弹的是著名的京族传统经典名曲《过桥风吹》。
这京族名曲《过桥风吹》,我在东兴巫头村那古朴典雅和雕龙画栋的哈亭听过,那是京族独弦琴传承人苏海珍为众游客弹奏表演的。我曾经是听得如痴如醉。
此次我忽然再听到这位老人倾心弹奏着独弦琴,我的敬意顷刻油然而生。
海风轻吹的月光里,老人面向金滩外的大海,静气凝神地弹奏着独弦琴,旁边的一个小姑娘,可能是老先生的孙女吧,仿佛老先生在手把手地教着小姑娘学琴。
围观听琴的一个游客告诉我,来金滩泡海冲浪的不少男侠女神都曾听过老先生和小姑娘的独弦琴音。
我知道,京族独弦琴属弹拨类弦鸣乐器,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习称为“独弦琴”。
事实上,独弦琴在京族民间称匏琴,或称独弦大匏琴。它是京族所特有的弹拨乐器,是保持原始一弦制的一种最珍贵也最古老的乐器,流行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地区和越南。
从泛音演奏乐器看,京族独弦琴以大竹管为琴体,可以在仅有的一条琴弦上,同时弹奏出泛音和基音两个音。
由于独弦琴具有柔和优美的音色,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表现力非常强而优美动听,还有吟唱风格和韵味。
倾听着京族老先生弹奏独玹琴的悠悠琴声,随着金滩海浪的交融,我沉浸在了或风平浪静、海阔天空,或潮起潮落、波逐浪涌,或描绘椰林山川、白鹭飘飞的多彩音乐境界之中。
如此委婉如歌、甜美如诗的曲调,独一无二地构成了它动人深邃的艺术魅力。
48
风起了,潮涨了。
海风掀起的滔天巨浪,仿佛以一种正能量的速度涌向了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
美丽富饶的北仑河口,是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钦州湾漫长海岸线的终点位置,是中越两国界河——北仑河的出海口,风景瑰丽而壮观。
日夜滔滔不绝的北仑河出海口,中国版图上弯弯曲曲的海岸线从广西东兴的北仑河口到辽宁丹东的鸭绿江出海口,全长18400公里。
而这奔流不息的北仑河出海口,正是我国漫长海岸线的起点,是大陆海岸线和陆地边界线的交会点。大陆海岸线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中国只有一个,就是这东兴竹山的北仑河口。
而北仑河口的附近,就是著名大清国一号界碑和国家一类口岸国门楼。这是众多游客赴东兴旅游的最佳打卡地。
拍了纪念照,我又兴趣盎然地沿着北仑河畔来到了位于中越边境的神圣坐标——1314号界碑,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祖国漫长海岸线起点的重要与神圣。
灿烂明媚的阳光之下,我的目光又顺着北仑河,回望那蔚蓝无际的大海,内心却能深切地感受到钦州湾沿海扬帆起航驶向那浩瀚北部湾深蓝的情景。
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各国的商务海港码头、以及世界的巨轮繁港,还会遥远吗?
啊!起风了,潮涌了。
我要以我的热血与赤诚,用我手中热爱之笔,写上我那激情澎湃的时代之诗——
礼献我的祖国母亲,致敬钦州湾,呼唤北部湾大海的蔚蓝和浩瀚……
作者简介:
岜莱图洛, 男,骆越后裔,壮族,作家、诗人、评论家。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毕业。在相思湖期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在全国各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评论500多万字,部分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探索散文诗选》《中国当代爱情散文诗选》《袖珍爱情散文诗选》《中国百家散文诗选》《中国散文诗大系》《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等几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