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昂羊
他深邃的眸子里穿透出刺破黑暗的光,可惜这光太细,只能在暗黑无边的天幕上打出一个小洞。
五千年的文明灿烂与自豪荣光,在近代的一百年里付诸东流。民国成立,看似好像推翻了封建制度和旧社会的一切渣滓糟粕,中国将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无数有志青年看到了新生民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科技差距,纷纷出国留洋,师夷长技以求建筑强大民国。
在一批批的留洋队伍里,有一位周姓学生,他看到了国弱之根在民弱,故泅渡东洋,赴日学医。仙台,是他一生真正的起点。他永远也无法忘记,那间放映厅里的讥讽和幕布上的微笑,他忍耐得了日本人的嘲笑,但他无法理解那幕布上国人微妙的笑容。
他犹豫了,他彷徨了。他突然发现,曾经一腔热血的那个青年是那么的愚钝,竟天真地以为民弱在身力、若在医学落后;竟天真地以为医好身病便能医好中国。
在那个漆黑的夜晚,他点着煤油灯走在仙台郊外的小路上,风摇古柳,银月残浓;不远处的枫叶落在不知名的孤坟之上,被荧荧蓝光点燃,绚丽的火红色夺去了月辉,点亮了一刹那死寂的天空,随机消逝得无影无踪;乌鸦在枯朽发黑的树枝上啃食开春的新芽,随后展翅而飞,树枝再也无法承受那起飞的一刹,干脆地断裂,湮没于泥泞。他明白了,民弱不在于体弱,而在于民智之愚!
他扔下了手术刀和标本,拿起了钢笔和稿纸。他在《狂人日记》里揭露了吃人的真相;他在《朝花夕拾》里证实错误的过往;他《彷徨》在无理的海洋,试图找到一座灯塔,为全中国《呐喊》出民族的脊梁!
他从来不祈求神灵,因为父亲就是被神灵害死的;他说造物主是一个怯弱者,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却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浓;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他并非追求一个毫无黑暗的社会,他只希望这些黑暗不要再继续侵蚀百姓,他相信民智一旦启发,黑暗是留不住的。于是他用笔和政府作对,和儒学家作对,和几千年的历史作对,他知道这是一场恶战,为此甚至会丢掉性命,但他毫不畏怯也不计胜算,高唱“我以我血荐轩辕”去打破这几千年的牢笼。
鲁迅是一个殉道者,他之所求超越了历史,注定无法在当时成功。前期,他所理想的世界,依然是建立在旧世界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创新,鲁迅抨击了种种弊端,却没有系统地告诉世人如何建立一个更好的新世界,这并不是他的疏漏,只是被社会磨平了棱角。年轻时,他学习了不少西方制度与体制,马克思也被鲁迅细细研读,在晚年时候他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可行性,但人生的磨难与苦难经历迫使他放弃相信这个黑暗的社会可以彻底分崩离析。
历史上有许多殉道者:刺秦之荆轲、牧羊之苏武、抗金之岳飞、忠义之杨涟等。鲁迅并不同于他们,他是要葬送旧社会,获得新生活。他已经不再相信一切改革,资产阶级改良甚至革命并没有使中国好起来,反而越发不可收拾,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没有彻底地成功,就像烂泥一样,托上去还要往下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了鲁迅一丝激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再次沉痛打击了他。无数个日夜,他坐在冷凳上扪心自问:我所努力,真的是正义吗?他怀疑过自己的理念,却不失信心;他不相信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于是像一位教书先生一样一遍遍地重复拿来主义的危害。后世的我们可以告诉他,中国已经不是东方的屈辱,但他又如何知道,所以他只能孜孜不倦地写,希冀那一篇篇文章能够唤醒这条沉睡的东方巨龙。
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放弃这个厚重可爱的国家。雨果在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出生的摇篮里映照着路易十六夕阳的余晖。”他试图将自己埋进大地,以翻天覆地之力葬送那个可恶的时代;他试图将自己融入天空,以九天重霄之息新生一轮清朗的国度。那个旧时代虽伤害了他,他却寄以微小同步亿万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缕光。就像他在《腊叶》中所说:“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的罢,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闲余。”
高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鲁迅,这个非凡的殉道者,永不磨灭的历史符号。先生之革命精神浩然长青,志将葬送旧制,开启未来新生。先生百年,沧海桑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之路,看我今之中华,历经苦难辉煌,屹立世界东方,复兴大业,指日可待。新时代新征程,走好新的长征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吾辈青年,当立壮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强国有我,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