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芝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逝世于湖南长沙湘雅医院,让众人的眼光齐聚于此,深刻缅怀袁老之外,也让我们走进湘雅医院的前世今生。
以医传道
武汉同济、北京协和、上海瑞金、长沙湘雅……说起中国这些顶级医院,早期都是教会所办。早在1866年,英国传教士杨格非在刚开埠的武汉设立礼拜堂传教时,碰到一个普遍问题:中国民众更渴望肉体的治愈,而非所谓“灵魂的救赎”,于是教会办医院,就成了传教的唯一出路。教会医院刚开业的时候,大多数国人并不想“将身体交给洋鬼子宰割”。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生存比偏见更重要,加之传教士们免费施诊送药,于是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知药到病除,信的人也就多了。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得到西医诊治,其中不乏官员士绅等上层人士。受惠的人士会主动为基督教提供资助和保护,这奠定了许多地方传教事业的基础。
这些医院本是西方传教士在“藉医传道”过程中播下的种子,却在不经意间为中国的现代医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缘起雅礼
1901年,耶鲁大学部分毕业校友发起组织“雅礼协会”,他们从中国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中挑出“雅”与“礼”来取代“耶鲁”,“耶鲁”(Yale)与“雅礼”谐音,目的是到中国创办医院和学校。
1903年初,雅礼协会派人到中国考察调研,最终决定选择在长沙兴医办学。湖南位于华中腹地,南通北达,并率先引进西方工业与科技文化,这种风气被认为是办学的优良土壤。他们邀请在印度孟买行医的美国医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毕业的爱德华·胡美博士来华主持工作。
1905年夏,年仅29岁的胡美带着妻儿,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古城长沙,开始了他崭新的事业。他不仅学会了中文,还讲得一口地道的长沙话,并在《百家姓》中挑选“胡”字为姓,取名“美”。
随后,胡美托人以“刘先生”的名义,买下了西牌楼罗氏的“中央旅馆”。修缮装饰一番后,1906年11月,雅礼医院正式开业,胡美任院长。谁也不曾想到,这个 “雅礼”日后会发展成为湖南第一所现代西医医院,比声名赫赫的北京协和医院问世还要早上6年。
西医想在一个拥有传统中医数千年历史的国度,赢得一席之地是非常艰难的。面对上世纪初守旧的湖南人对西医的偏见,胡美一时很难找到治疗对象。于是他专门寻找无钱治病的穷苦人,可就连他们,大都情愿忍受疾病的折磨,而不肯冒被洋人“宰割”的风险。
胡美不得已,到街上去求,去拉。据说他的第一个病人就是这样从街上拉来的,那是一个患“疖毒”的乞丐,这个乞丐当时觉得自己本是活得生不如死的人,挨上这“洋鬼子”一刀又有何妨?于是,胡美在湖南的首例手术,就在他那简陋的医院里进行,一张门板就是临时的手术台。后来,乞丐头上的疮疖结痂脱落,毫无疑问地痊愈了。在半信半疑之间,终于有些胆大的人避开别人的视线,悄悄溜进了雅礼医院。人们总算认识了西医的价值,雅礼医院也渐渐打开了局面。
胡美在这所医院里创造了湖南西医史上的许多“第一”:如收治了第一位住院病人;收治了第一例外科病人;收治了第一位女性不孕症患者;收治了第一例肿瘤病人……
1908年3月24日,雅礼医院补办了一个小小的开业仪式,许多人送来锦旗、鱼肉鸡鸭,并燃放鞭炮。医院增加了一位中国医生,开设了14张病床。这标志着西医在湖南立足。
湘雅肇建
1910年,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颜福庆博士,受雅礼协会邀请,回国来到了雅礼医院。从此,胡美主持内科,颜福庆主持外科兼公共卫生,一时间,事业颇有生机。
1913年,时任湖南省省长、督军的谭延闿的母亲患病高烧不退,中药吃尽,名医看遍,陷入“痨病没有治”的绝望中。有人建议请“洋医生”来试试,胡美当即与颜福庆到了谭府,给谭母听诊、量体温并询问病史,确诊其患了大叶性肺炎,于是开了些普通的消炎退烧药,嘱病人静卧并多饮水。谭家半信半疑,没想到第二天起,谭母病情即大大缓解,几日后便痊愈。谭延闿大喜过望,问:“如此先进之医术,何不引进中国来培育年轻一代呢?”从此,三人开始筹划创办医学教育之事。
1913年7月,湖南省政府与美国雅礼会合作,决定在长沙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因湖南简称“湘”,“雅”可作美国雅礼会的简称,故以“湘雅”二字命名。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最初设于长沙潮宗街,1914年9月,首批18名预科学生正式开课,颜福庆任校长,胡美任教务长兼医院院长。在第一批学生中,就有后来的著名医学家张孝骞和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非凡等。
1915年2月,雅礼医院正式更名为湘雅医院。不久扩建,当时的省政府拨款20万银元,两名美国雅礼会员捐款38.5万美金,长沙本地人士捐款4.1万银元,并由双方共同购置土地70多亩,建新校舍于北门外麻园岭。雅礼协会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医院大楼,时任湖南省主席谭延闿亲笔题写“湘雅医院”院名。
1917年,湘雅医院大楼建成,为当时中国最漂亮的医院,也是现今国内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最具特色的现代医院建筑,人称“红楼”,现已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色琉璃瓦,红白相间群墙,掩映在江南郁郁苍苍的绿色中。这座融合了东西方韵致的湘雅红楼,犹如镶嵌于古城中的一幅至美的画。
革命狂飙
1918年3月,军阀张敬尧就任湖南都督和省长,主政期间,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乘“五四”之机,湖南发动了毛泽东组织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驱张”运动,其中湘雅学生也积极参与。毛泽东与湘雅的学生领袖李振翩成了好朋友,他们共同组织了赴北京请愿的代表团。李振翩后来去了美国深造,成为一名病毒学专家,是湘雅培养出来的最有成就的医生之一。而他更为世人所知的,则是他与毛泽东的旧交,和对中美恢复正式邦交所作出的贡献。
1920 年,在谭延闿和他的部下赵恒惕武力驱逐下,张敬尧终于离开了湖南。但很快内讧又起,谭延闿被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赵恒惕逼走了。赵恒惕此时想独树全中国“联省自治”的旗帜,自然会认真维持与美国雅礼会的合约,因为办好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是让他脸上十分光彩的事情。
1925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胡美此时绝没想到,远在上海发生的事件,直接加速了北伐战争的步伐,导致他不能继续在湖南立足。
1926年7月,唐生智领导的湘军参加北伐,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担任军长,与省长赵恒惕的军队展开了激战。省会长沙的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以何种行动声援北伐,最后竟一致同意“擒贼先擒王”,处罚洋人,就要严惩其中声望高的要人。会议当场决定,长沙的头号惩治对象是湘雅医院的院长胡美,要连夜将他抓住,在黎明时分枪决。
得知消息后,胡美当即给省长赵恒惕打电话请求保护,赵恒惕马上派出军队,将湘雅的所有外籍教师、医生置于严密的保护之下。湘雅董事会在最后时刻议决,所有的外籍人士撤离长沙,将湘雅的一应事务交由颜福庆等中方人士管理。赵恒惕在被唐生智赶出湖南之前,派出一百名武装士兵,护送胡美等美国人乘火车到武汉,之后胡美他们辗转返回美国。颜福庆也不敢在长沙久留,去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回到故乡上海,创办了上海医学院。
此后湘雅停办了两年多,直到1929年才重新恢复招生,那时何键任湖南省省长,而湘雅的院长由首届毕业生张孝骞担任。
道一风同
1934年,胡美离开中国八年后第一次重访长沙,这时他已经是雅礼协会理事会主席。他目睹自己亲手创建的湘雅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感慨万千。回国后,胡美根据自身经历和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撰写了自传性著作《道一风同》,此书于1946年在美国出版。
1957年,胡美逝世。
脱胎于教会,参与过新旧主义思潮的大辩论,走过战争岁月的坎坷,经历各种政治风波,并投身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进程,在百余年的近现代史中,湘雅最终成长为打上中国烙印的顶级现代医院,承担着无数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北协和,南湘雅”,如今湘雅成为湖南人的骄傲。
无论是在前所未有的老龄化进程中,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里,中国顶级医院和它们背后的公立医疗体系,始终是民众最坚实的后盾。它们是守护中国老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门,也是阻挡死神的最后一道墙。
编辑/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