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学宏
在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的第15版致癌物报告中,新增了8种致癌物。其中,幽门螺旋杆菌(Hp)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致癌因素。
其实,“幽门螺旋杆菌致癌”并不是新闻。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第Ⅰ类生物致癌因子,并明确其为胃癌危险因素。这一次,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再次强调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致癌性。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细菌,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
根据《Hp感染率与不同环境因素相关性的调查研究》报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2001-2014全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调查显示,我国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40%-90%之间,平均感染率高达59%。
人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幽门螺旋杆菌主要藏在人的唾液、牙菌斑、胃腔和粪便里。传播途径主要为:(1)“口—口传播”。通过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动作传播。(2)“胃—口传播”。细菌从胃里反流到口腔,再经口—口传播。(3)“粪—口传播”。细菌随大便排出,污染手及食物、水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有哪些危害?
1983年,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研究者首次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它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这种细菌会长期定居在人体胃腔,且不断繁殖后代,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消化性疾病。
1.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是诱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元凶。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嗳气、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大多数感染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引发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后,出现上腹痛、腹胀、反酸、餐后饱胀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3.口腔溃疡和口臭。幽门螺旋杆菌在对胃部进行破坏的同时,还可导致口腔溃疡,并引起顽固性口臭。
4.胃癌的风险。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幽门螺旋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及亚硝胺。此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的作用,可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有必要指出的是,虽然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但幽门螺旋杆菌只是胃癌“帮凶”之一,并不意味着患者一定会得胃癌。
遏制Hp感染风险
刻不容缓
要提高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及时明确诊断。凡有以下病况之一二者,建议接受幽门螺旋杆菌筛选检查: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者,或伴有胃黏膜萎缩、糜烂者;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淋巴瘤患者;胃肿瘤术后患者;有胃癌家族史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的胃外疾病(如贫血等)患者;需长期使用或正在使用非甾体抗炎的患者。
目前,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抽血)、呼气试验(呼气)、尿素酶试验(胃镜)、粪便抗原检查(大便)。由于抽血查抗体检查方便,所以体检机构一般采用抽血检查,但抽血检查结果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因此,建议抽血检查阳性者再做呼气试验,如果两个检查都是阳性,则基本可以肯定是真阳性。
一旦证实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原则是及时根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目前临床上推荐的是四联用药治疗方案,简单讲就是“两种胃药+两种抗生素”,14天为一个疗程。根除标准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无幽门螺旋杆菌复发。
如何预防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切断细菌传播途径。讲究饮食卫生,做好餐具消毒工作,推荐分餐进食和使用公筷、公勺,革除相互夹菜(敬菜)的陋习。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早晚要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冰箱存放的剩菜剩饭一定要经过加热后再食用。吃水果要清洗干净,能削皮的最好削皮后食用。
3.家里有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病人的,最好把病人的碗筷分开单独使用,并定期进行高温消毒。
4.接吻是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筛查发现被感染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规避与他人的任何危险接触。
5.幽门螺旋杆菌还可以通过打喷嚏传播。感染者有主动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传播细菌的责任。
6.感染高危人群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编辑/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