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敏
摘 要: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情感探究中出现的无从下笔、理解偏差和概括角度单一等现实问题,文章以2021届综合模拟考试和高考题为依托,引导学生关注虚词、意象和典故,深入文本细读深思,找寻鉴赏路径,探究诗歌情感,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诗歌情感;虚词;意象;典故
一、诗歌情感考查现状
高三进行完一轮地毯式复习之后,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情感类型已经具备概括性的框架式理解,这是为精准做答打基础,但是在实际操练中,学生不能真正读准诗歌情感,所以,笔者设想用一节课对这类诗歌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歌中情感体现的踪迹的重视,引导他们读出诗歌情感的一二。当然,此处不以全面读懂诗歌情感为目标,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情感把握的疏漏进行补缺。
考纲提出,“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诗歌鉴赏的热点题,可以说对诗歌情感的探究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必考内容,几乎每年的全国卷及地方卷直接或间接都考查了该考点。
下面列举近三年的相关题目(表1)。
这里仅对近三年问题指向情感探究比较鲜明的题目进行了罗列,实际上慢慢细究,很多题目看似没有直接提问情感如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脱离不了对情感的指向,无论是最后考题的呈现还是平时诗歌教学,挖掘诗歌的情感是永远的重点,可是从实际分数的反馈来看,“性价比”似乎并没有很高。高三是综合性的考察阶段,站在高一高二诗歌教学和高三综合试题的“肩膀上”,做一番尝试,灵活运用,进行方法指引。
二、虚词传情
虚词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笔者发现,在试卷讲评中,每每在朗读之后,学生总能若有所思。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综合几次考试,笔者发现这类句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点:虚词。虚词的出现在朗读后情感变得更加明了,这是在考试环节中缺乏的。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实词的作用以它的本身为限,虚词的作用在它的本身之外。”由此可见,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其作用却不可小觑。
例如杜甫的《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通过虚词“自”和“空”的运用,反复咀嚼,蕴含更深层次的情感,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大好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自在地鸣唱。可是碧草再绿也无人欣赏,黄鹂歌声再婉转也无人倾听,由诸葛亮的身世想到自身的境遇,从而产生共鸣,诗人将自然美景同自身失落怅惘的情感对立起来。而景色的描写很容易将引入一个对美好画面的想象之中,但是虚词“自”和“空”恰恰是情感转折对立的扭转点,真正直抵诗人的内心深处。
下面试举两例,谈谈如何从虚词着手,引导学生细致研读诗歌,探究出诗歌中的情感。2021届南京市二模的诗歌鉴赏题苏轼的《次韵蒋颖叔》考题要求:“从全诗看,诗人在尾联中流露出哪些心声?”答卷反馈考生普遍答到“诗人产生了官场生活劳累、厌倦官场”和“想要与朋友一起归隐田园之意”,这样的答案是完全脱离了诗歌的本意,完全误解了文本。导致考生理解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尾联只看“树木”——实词,并且产生了洋洋得意之感,结合注释背景,此时苏轼被贬黄州,尾联中只是关注了“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等信息,由此做出了“厌倦官场”“归隐田园”的主观臆断。他们忽略了句中最不起眼但是至关重要的虚词——“岂敢”和“便”。何谓“岂敢”?就是说从苏轼看来怎么敢?也就是不敢,但就反问来看这一点语气就十分强烈,再加上紧接着就是“便为”也就是说随随便便地做某事,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策划好的,结合这两个虚词不难读出其中的意味:鸡黍之约这件事情现在是不可以去实行的,并且这件事也不是随随便便一时半刻的功夫可以做到的,串联后句也是揭示了不能为的原因,还需要在朝廷施展才华,贡献妙思的。纵观该题,让学生在做题评题的过程产生如此反差的原因,恰恰就是两个小小的虚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虚词在探究诗歌情感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再看2021年新高考Ⅰ卷诗歌鉴赏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考题要求:“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看似题目所问与情感关联不大,“委婉劝告”已经寄予了作者的情感,题目所问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实际上指向两个角度:一,是否是委婉劝告的情感;二,如果是,那么劝告了什么,如果不是,那么你认为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虽是“新瓶”,但装的还是“旧酒”,终究还是指向这首诗的情感探究。根据诗歌“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尾联往往是把握诗歌情感的关键点,下面就从尾联出发,一探虚词究竟。第一个虚词是“莫谩”,“谩”指莫,不要,“莫谩”即是不要的意思。“莫谩”连用,加强否定语气。第二是虚词“依旧”,意指还是。整句可以译为:我的好友白乐天君啊,你不要再整日沉湎于追求“无为”“空寂”的佛道了,你要振作起来,怀抱青云之志,高官厚爵仍然是追求的前途啊!尾联在“起承转合”的诗制之下是诗歌情感的关键点,这里诗人直接劝勉好友,希望好友不要消极地沉湎于佛道避世,即使暂时被贬失意,仍要振作起来,积极向上,有青云之目标,才是大好的追求。所以这里的虚词再次加强了对这首诗歌情感的解读,包含委婉劝告之意,可以说为解决这道题铺设了一条路子。
三、意象表意
诗歌的意象通常是物象和情意的结合。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像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立象以尽意”传达的即是此意。在平常诗歌教学中,很多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对已学诗歌进行分类归纳,例如树木类,花草类,动物类等,甚至会专门对一些传统意象作重点解读,但是面对高三各类综合试卷学生还是一筹莫展,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蔽障,在综合复习阶段,还需要带领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俯视”,综合研磨方能探得诗情一二。
2017年北京卷诗歌鉴赏,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相比,题目要求比较这几首诗歌的情感有何不同。在《晓行巴峡》中一连串的意象是“晴江”“鸡鸣”“水国”“山桥”“二流明”“莺”,这些意象组合到一起色调明丽,描绘了一幅祥和明丽的巴峡水乡图景。置身其中情感并不悲苦。而在另外两首描写山峡的诗歌中出现的却是“猿鸣”“玉露”“枫树林”景象萧条,氛围萧瑟阴森,情感十分悲凉。
这里的意象组合所构成的意境,色调区别很大,结合其他信息,情感的大致方向已经十分明了。这类意象这里没有办法细致地把它们归类成喜悦类、悲伤类等等其他,品读意象可以从整体出发大致从两个角度多加关注,一是意象的冷暖色调,准确把握景物的情感特征。善于抓住关于景物的修饰语或者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例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清冷的水中陆地和白色的飞鸟在这样一个冷色的秋风之中所形成的色调是冷的,这里的情感很大可能是悲凉的。第二个需多加关注的是意象构成的意境或画面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关于这一点,《晓行巴峡》是最鲜明的,画面或意境是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应具备整体意识和当下意识,不是仅仅关注一两个意象而导致“一叶障目”,武断地得出结论,也不能思维定式,“猿鸣”的意象就一定是凄惨的,还是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关注的是意象的整体构成。
四、典故达理
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与艺术追求,借典抒情表现手段使得诗歌意境隐约朦胧,具有典雅婉曲之美。然而用典也容易造成主旨表达的晦涩艰深,使读者不能入得其境。对于整天忙于各门学科夹击之下古典诗词欣赏能力不足的高三学生来说,教材和一些常见的历史故事穿插于诗歌中,无疑成为不少学生在诗歌情感探究的一把利剑,熟谙典故,深得要领,题目解得自信满满。
2021新高考II卷选自宋诗陆游的《示儿子》题目要求: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此题针对尾联谈如何理解这两句诗。其中有“六经”也有“七月诗”,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但是两句的意思看似矛盾,出题者意在把握其表面的矛盾,实则探究尾联的“合句”所传达的诗情。注释中给出“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两句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天下大道,都在《六经》等书里,学贯古今,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勤俭耕种,发奋读书,报效家国。实际上这两个典故是从不同的方面告诫子孙,“为士”从政当熟读六经,因为六经博大精深,大道无尽,要勤于读书,不可浅尝辄止;“为农”要熟读周公的七月诗,躬耕田园以安身立命。
由典故辨析诗句中的情感态度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上的,教材中出现的篇目以及文言文等相关篇目中的典故需格外关注,还有试卷中的相关注释也有不少会给出典故内容,也是不可荒废。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把握典中情理还要注意区别的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和作者借此要表达的对现实、对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是不一样的,可能作者是顺承其意,借典故相似的情感态度也代表自身所要表达的,但也可能反其道而行之。例如王维的《山居秋瞑》“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反用了《屈原·招隐士》中的“王孙兮归来!山中今不可以久留。”王维传达的是春天即将过去,但诗人因为山中景色宜人,不愿意离开。用典是高中语文课堂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修辞手法,可能因为典故众多漫无边际纷繁复杂,教师和学生都觉得掌握典故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典故的使用又影响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所以对此,仍需尽力而为之。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内心各种情感思想的抒发与表达。通观历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都在此基础上用心思奇巧。探寻诗歌中虚词、意象和典故的痕迹,关注学生解答诗歌鉴赏题的现实困境,为学生解读诗歌情感提供路径,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前后勾连,将各种“迹象”融会贯通,从而获得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情感态度的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提升思维,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江长茂.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3):99.
[2]杨思婷. 从意象视角浅析古典诗歌——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4):33-34.
[3]李瑞龙. 明“象”以达“意”——以意象为支架的古诗词教学探索[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1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