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质书本到数字资源库的跨越之思

2022-04-29 18:27徐瑛叶青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软陶资源库美术

徐瑛??叶青

传统的纸质美术教材主要以二维平面为师生提供静态的阅读体验,构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课程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单纯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美术课程建设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数字化的电子资源成为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必然选择。“互联网+”背景下的美术数字资源库,不仅仅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而且是要融入互联网思维和理念,让其成为互动性资源,满足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学习的需求[1]。本文以软陶数字资源库建设为例,探讨“互联网+”支持下的美术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更多助力。

一、建设和应用美术数字资源库的现实意义

常规美术课堂上,学生的美术学习材料主要来自纸质美术教材,但纸质教材大多受篇幅、内容等限制,每次课只能为师生提供几幅简单的图片、若干简要的文字说明,单单凭借一册薄薄的教科书,已经很难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个性化需求。加之美术课程标准从美术学习方式出发,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而不同的学习领域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这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变革,网络技术的发展拉开了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大幕,多媒体技术不断涌现。其强大的文、图、声、像同步的特性以及广泛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与完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资源共享的一大创举,它能够有效缓解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压力,带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均衡共享[2]

基于此,我们从美术学科特点出发,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学情,建设了美术数字资源库,以期跟上时代步伐,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转向主动),并将学生学习场景从课堂转向生活。同时,以信息化为纽带,打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师都能够共享精品教学资源,减少重复劳动,体验互联网带来的交互性、便利性,推动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美术数字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信息资源的快速传播,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又改变了人们的时空关系[3]。建设美术数字资源库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它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扩充或适度的调整,形成富有个性的知识框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其内容的合理分配,还要考虑其实用性、功能性,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设计和安排。以软陶课程为例,我们对于美术数字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实践和思考如下。

(一)注重内容开发的科学性和生活化

软陶课程是在国家美术课程基础上开发的拓展性课程。软陶是一种黏土,未定型前可以反复修改,烤制定型后质地和硬度类似塑料,可长久保存,是一种特别适合小学生使用的泥塑造型媒材。教学软陶课程,教师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熟悉媒材特点,逐步掌握软陶制作技巧,然后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创作软陶。因此,在软陶数字资源库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着重考虑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契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现科学性的原则。

为此,我们对现行美术教材相关泥塑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见表1),并参考了其他各类软陶书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软陶课程数字资源库结构(见表2)。其中,低年级课程结合泥塑基础技法的学习,开发趣味课程资源,如“一起过家家”主题包括元宵节做元宵、端午节包粽子……通过“玩”,引导学生掌握软陶黏土揉、捏、压、搓等基础技法;中年级课程结合软陶特有花条技法,开发花条创意课程资源,通过“变”,引导学生掌握软陶最有创意的花条技法;高年级课程则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开发综合主题课程资源,如家居主题“我的小天地”、人物主题“白衣天使”等,探索软陶黏土与其他媒材结合,通过“创”,引导学生掌握比较复杂的软陶创作综合技法。

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教育提出,教师要教会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资源库内容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强调愉悦性;体现装饰美化生活的作用,突出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基于学生真实生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其选题要结合学生生活需求,如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乐见的地域文化、关注的互联网文化等,从而丰富美术数字资源的开发途径。例如,花条技法是软陶黏土特有的制作技法,生活中的寿司卷、蛋糕卷的制作方法和软陶花条法的制作方法相同,因此可以结合学生喜爱的生活美食文化开发源于生活的资源内容。

(二)注重技术使用的普及性和系列化

数字时代的资源库建设应注重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从单向的、封闭的、一维的纸质静态资源转为多向的、开放的、多维的数字动态资源[5]。美术教师作为数字资源建设的主体,首先,应掌握基本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美术数字资源的呈现形式主要包括图片、文本、视频、动画,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电子文本、数字图像、视频拍摄与剪辑等数字化技术。其次,还应具备资源意识,掌握收集资源与改编资源的能力。如互联网的百度手艺贴吧、手工客、花瓣网、堆糖网、小红书、抖音……就有海量声像并茂的美术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下载后改编或进行资源重组。最后,还要选择具有普及性的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平台。普通美术教师如果要搭建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数字资源平台,在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随着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个人发布图文消息十分方便,这为教师建设数字资源库提供了技术支持。

比对各种信息发布平台及App软件,我们最终选择了微信公众号和美篇号。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或美篇号开发和应用数字资源库。两者的共同之处是操作便捷,平台为使用者提供了快捷的数字化处理方式,让教师能够快速编辑图片、文本、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同时,对于运用平台免费模板编写的数字资源,教师可将其即时推送给学生,灵活的排版、多样的风格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加之自媒体随时修改、即时更新等特点,其构建的数字资源库是动态的,能够持续调整和不断丰富,具有较好的普及性。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互联网的互联性呢?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超链接技术,让站点内的不同网页资源建立起链接关系,将零散的数字资源链接在一起构成数字资源库。其中,自媒体平台方便推送活页式的数字资源。教师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的学习资源,都能够形成一个特定的网址,生成超级链接或二维码分享给学生。如果说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活页式数字资源是一个个的“点”,那么按课程主题将零散的“点”链接起来就成了“面”,将活页式数字资源通过超链接技术形成主题式的数字资源。

例如,软陶课程“情满中秋——仿真月饼”资源包括5项主题活动:“活动一 辨真假月饼,话中秋由来”“活动二 品宋月风雅,画月饼纹样”“活动三 刻吉祥纹样,烤月饼模具”“活动四 打软陶月饼,制团圆小饼”“活动五 赏仿真月饼,贺中秋情真”(见表3)。5项主题活动可以发布5篇文章,每篇文章单独向学生推送。如课前单独推送“活动一”的超链接,方便学生预习,了解月饼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课后单独推送“活动四”的超链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真月饼的馅料和饼皮,回看课堂上软陶月饼的制作视频,有助于复习课堂教学要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发布第六篇文章,运用超链接技术将前5项主题活动链接在一起,构成主题式数字资源,在课程学习后推送,方便学生根据学习需要点击相关超链接查漏补缺。

超链接技术还可以实现主题式资源的系列化,搭建模块式数字资源库。其中,活页式资源适用于课时学习,主题式资源适用于单元学习。运用超链接技术,不仅可以将活页式资源链接成主题式资源,还可以链接相关主题式资源构建课程学习模块。如“我的小天地”就是一个小型的模块式数字资源库。通过一学期的模块化学习,每位学生都能完成“我的小天地——娃娃屋”的设计与制作。“我的小天地”模块包括一系列主题式资源,如床架制作、床头柜制作、小椅子制作等。每个主题式资源包括多个活页式资源,如床的制作包括中式红木床、欧式公主床等。教师还可根据教学需要不断补充活页式资源,如绿色小盆栽、女生喜爱的毛绒玩偶、男生喜欢的体育器材……从学生的经验建构和学习方式出发,建设适合学生美术学习的系列化资源库,大众化的新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三、对美术数字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现在,美术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师讲生受”教学方式的作用,还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艺术之美。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便于开展个性化学习。例如,软陶课程主要是在美术课堂及美术社团活动中施行,教师结合校内学习内容,适时向学生推送相关学习资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其最终目标就是指向学生的发展。如“春天的味道——青团”这一主题主要包括3项内容:了解生活中的青团、学习制作软陶青团、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教师在课前向学生推送资料“生活中的青团”,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推送资料“软陶青团的制作”,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即时更新“我们的青团”,进行线上作品展示和评价。不论是借助互联网支持的班级群还是在线评论、问卷调查等功能,教师都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还可以在线上发布作品照片,和教师、同学分享学习成果与体会,而教师和其他学生能够及时点评,家长也可参与讨论、交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这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又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发展需求。

软陶学习中,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掌握基本制作技法后,会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主动学习的学生常常会产生新的创意。如学习了“软陶马赛克”后,男、女生会根据不同的性别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如男生选择“迷你活动魔方”,女生选择“七彩马赛克发夹”……对于相关学习资源,学生都能够从数字资源库中获得。

结合地域特色,我们还将常熟文化与软陶课程相结合,打造“虞城美食”主题课程资源,让青团、方糕、梅花糕、大闸蟹等常熟特色美食走进数字资源库,本区域的其他学校美术教师也能够通过资源库链接相关学习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可见,数字资源库真正满足了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在灵活调整、运用资源库的过程中,课程意识逐渐增强,美术教育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6]。同时,网络带来的开放性、民主性交流空间,更实现了教学多主体的探讨,让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有了现实可能性[7]

利用互联网技术,拥有互联网思维,不仅能够实现传统纸质教材和现代数字资源的有效融合,更能够让美术教学完成从平面到立体、单向到多向、封闭到开放、一维到多维的华丽转身,通过资源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推动美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注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手玩艺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立项编号:192002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牛林杰,史富强.“互联网+”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开发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0):250.

[2][7]马晓春.以资源库建设促学前教育资源共享[J].国际公关,2020(10):40-41.

[3] 叶敬玉.基于初中历史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26):52-5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 任海燕.“互联网+”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7):5.

[6] 张小萍.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美术资源库建设研究[J].幼儿100(教师版),2020(3):21-25.

(作者徐瑛系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艺术教研员,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叶青系江苏省常熟市义庄小学美术教师、艺术中心组成员,常熟市美术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软陶资源库美术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软陶傩戏面具
创意美术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吉林省地域特色软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应用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软陶饰品*——浅析当代中国软陶产品的发展方向文化创意时代的软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