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两位湖南作家

2022-04-29 16:51:07胡新民
老年人 2022年5期
关键词:延安文艺座谈会丁玲座谈会

胡新民

今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界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我国革命文艺运动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当年参加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有百余人,其中有湖南籍的著名女作家丁玲和著名诗人萧三。

丁玲与《三八节有感》

丁玲(1904-1986),湖南临澧人,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28年春,丁玲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一举轰动文坛。1932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秋,她逃离南京,奔赴陕北,在陕北革命根据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欢迎和重视。此后,丁玲活跃在革命文艺战线上,毛泽东曾赞扬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冲破重重阻挠,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其中包括大批满怀革命理想的文艺工作者。但这些人到延安后在创作中出现的忽视抗战实际和脱离群众的问题比较突出,引起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

丁玲和当时的大多数文艺工作者一样,对延安的生活不熟悉,习惯用老眼光看待事物,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1942年3月9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副刊发表了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这篇文章写了当时延安所谓被解放的妇女的“不解放”的生活,很快被国民党发现了利用价值,不但大量翻印,而且编成戏演出,说你延安作家自己写的,你延安有什么好,延安还不是很糟糕。4月初,在毛泽东主持的一次高级干部学习会上,丁玲受到多人的尖锐批评,其中包括丁玲非常尊重的贺龙。但有的人批评显然过了头,最后毛泽东作总结时,指出《三八节有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丁玲后来回忆:“毛主席的话保了我,我心里一直感谢他老人家。”

值得一提的是,听到贺龙的批评时,丁玲一下就糊涂了。第二天她专程拜会贺龙,说:“老乡,不打不相识啊,我来听你的意见来了。”第三天贺龙也回访了丁玲,两人还共进午餐,谈得非常融洽、亲切。丁玲后来回忆:“我们之间的这种无私无间的同志关系,不管后来有人怎么说,我是永远深深放在心里的。”

召开文艺座谈会前,毛泽东花了很多时间和十余位作家、艺术家交换意见,丁玲是其中之一。5月23日,座谈会最后一天,毛泽东要在大会上讲话,对会议做一个结论。他刚一落座,就问身边的同志:“丁玲在哪里?”这时有人给毛泽东一指,毛泽东见丁玲与自己隔着3人,在朱德旁边坐着,才放心地坐下,还开玩笑地对丁玲说:“一会照相坐近一点,明年不要再写《三八节有感》。”很明显,毛泽东的幽默里包含着一种关切。

文艺座谈会以后,延安和各个根据地的文艺面貌焕然一新。1944年6月30 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丁玲的新作《田保霖》和欧阳山的《活在新社会里》,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都是陕甘宁边区的模范人物。毛泽东读了这两篇文章,于7月 1 日凌晨热情洋溢地给他们二人写了一封信,给予鼓励。丁玲后来回忆:“我以为我的《田保霖》写得没有什么好,我从来没有认为这是我的得意之作。我明白,这是毛主席在鼓励我,为我今后到工农兵中去开放绿灯。”

1948年,丁玲完成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的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2年6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在延安曾经对《三八节有感》持批评态度的王震,曾在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对丁玲说:“你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看了,写得特别好。”

1957年,丁玲被错划为右派,按中央政策可以留在北京,但是丁玲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在王震的帮助下,丁玲如愿以偿来到了北大荒。她与当地的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创作出以身边的模范人物为原型的《杜晚香》等优秀作品。1984年,丁玲终于等来了平反。1986年,丁玲逝世,北大荒人民为她的遗体盖上一面写有“丁玲不死”的大红旗,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这位著名作家的由衷爱戴。

1982年3月8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40周年纪念前夕,丁玲撰文纪念。关于《三八节有感》,她写道:“40年之后,现在我重读它,也还是认为有错误的。毛主席对我说过:‘内部批评,一定要估计人家的长处。肯定优点,再谈缺点,人家就比较容易接受了。这话给我印象很深,我一直记在心上。”她还写道:“毛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教育了一代知识分子,培养了一代作家的成长,而且影响到海外、未来。每回忆及此,我的心都为之震动。特别是,在我身处逆境的二十多年里,《讲话》给了我最大的力量和信心。”

萧三的“子弹和刺刀”

萧三(1896-1983),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湖南湘乡人。毛泽东和萧三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时是校友。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那时萧三就是他的好朋友。后来毛泽东和萧三都到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交往更密切。1918年,毛泽东和萧三等人一道发起成立新民学会。1920年,萧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他出席在苏联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同时成为该协会联盟书记处书记,1939年回国后奔赴延安。

1939年4月29日,毛泽东请刚到达延安的萧三到自己住处共进晚餐,餐后畅谈往事。5月5日傍晚,毛泽东专程到萧三住处看望,和他谈文学问题。5月12日,萧三又应约到毛泽东住处晤谈。毛泽东告诉萧三说,昨天中央开会,决定让他到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萧三把他的近作手抄本送给毛泽东看。6月中旬,毛泽东退还萧三的手抄本时附信说:“子暲(萧三)同志:大作看了,感觉在战斗,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现在的生活也全都是战斗,盼望你更多作些。”

此后,萧三以诗歌为武器,积极发展革命文艺。他在《诗人,起来》中写道:“诗人,诗歌可比子弹和刺刀。”以此来号召大家投身战斗。他主编的《大众文艺》和《新诗歌》两个刊物,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诗歌的年轻人,一时间,延安的街头诗、朗诵诗,到处可见,热火朝天。

1942年4月18日,萧三突然接到毛泽东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有事相商,如有暇,请于今天下午(惠)临我处一叙为盼!”萧三于晚上8点钟赶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一见萧三便说:“我要与你商量一下有关文艺界的问题。”等萧三坐定后,毛泽东又说:“我本来不管文艺的,现在文艺界的问题碰到鼻子上来了,不能不管一下……”他坦率地向萧三讲述了他准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的一些主要内容。最后,他以商量的口气问萧三:“你是诗人,你看是否妥当?有些什么修改意见?”萧三听完毛泽东的讲话内容,立刻表示赞成。在5月份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萧三联系创作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对他把诗歌比作“刺刀和子弹”的观点十分赞赏。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萧三和边区其他文艺工作者一样,投身到群众中去创作。1945年,萧三参加边区参议会及劳模大会后,根据收获和体会,写了一篇关于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的文章,题目叫做《第一步:从参加边区参议会及劳模大会归来》。这篇文章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和赞扬,发表两天后,他致信萧三说:“你的《第一步》,写得很好......文章诚实、恳切,生动有力。”

1942年,中央直属学习小组组长王若飞要萧三报告毛泽东的事迹,萧三一连讲了两个下午。1943年秋,任弼时郑重地嘱咐萧三:“写一本毛主席传,以庆祝他的50大寿。”因毛泽东坚决不肯做寿,那本传记也未如期完成。但萧三为此事访遍了在延安的许多老同志,有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徐特立等。他把这些素材都记录下来,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毛泽东革命活动的文章。1944年7月,萧三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文章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可是,毛泽东却几次传话,让萧三停止写他个人,最后他还亲自劝萧三要多写群众。但萧三看到那么多人都渴望看到他的更多的关于毛泽东的文章,便一发不可收拾,又连续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反响热烈的文章。1948年5月,萧三随毛泽东由延安来到了河北平山西柏坡。在西柏坡时,萧三继续收集素材,为写一本翔实的《毛泽东传》做准备。

1949年8月,萧三的《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一书面世。因为这是中共党内写出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毛泽东传记,影响很大,不但在国内人人先睹为快,而且很快被译成日、德、英、印地、捷克等文字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萧三先后担任政务院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等职。

编辑/汪慧

猜你喜欢
延安文艺座谈会丁玲座谈会
天津音乐学院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研讨会专家发言
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服务——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与人民同行 为时代放歌——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研讨会
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
郭沫若学刊(2022年2期)2022-07-02 04:49:04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经济与管理(2022年3期)2022-05-20 10:38:10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中国音乐学(2022年1期)2022-05-05 06:47:38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艺术品鉴(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40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丁玲噩梦一场
当代作家(2019年1期)2019-01-25 01:56:10
丁玲的主要作品
当代作家(2019年1期)2019-01-25 0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