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角色赋予人力量。张菊荣校长的力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向着美善而变革自身心灵,富有童真,且向着诗和远方;引领学校发展时,能焕发出蓬勃的专业力量;影响一群个体实现共同目标,即引导大家发乎内心地做“美好的东西”,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推进学校变革,构建发展共同体,在“成人之美”中享受人生价值。
关键词:校长角色;心灵的力量;专业的力量;领导才干的力量
《电影的力量》是一部由若干有关电影的条目结构化而成的经典。其中,“角色,力量”这个条目,深入讨论了电影中那些英雄角色的力量所在,给人启迪良多。每当与一些具有“英雄”气质的校长、老师相遇,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他或者她,究竟有什么样的力量。张菊荣校长无疑是我探寻的校长之一,而且在我心目中的“英雄榜”上,是名列前茅的。张菊荣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灵的力量
萨乔万尼曾用领导之心、领导之脑、领导之手阐述校长之力的要素,而“领导之心”应当是发动机。萨乔万尼说:“领导之心必须与人的信仰、价值观、理想以及人所专心投入的东西——借用流行的概念,就是与个人愿景联系起来,不过,它又不仅仅是愿景,它是人的内心世界,且又成为他/她真实(生活)的基础。”①我特别赞成“它是人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论断,因为如菊荣这样的“英雄”角色,其美好,其力量,都是从“内心世界”生长而形成的。“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在人生旅途中追求自己心灵完善的活动。”②“也许,只有那些自觉地提升自己心灵的人,才是教化人心灵的教师,即,那些不断寻求向着美善而变革自身心灵的人才能被称作真正的教师。”③菊荣就是一位“真正的教师”。
他的心灵,是富有童真的。他不仅心里装着儿童,而且在“变革自身心灵”的历程中,还不断回归儿童。菊荣说,他很欣赏我与人交往的一个标准:好玩。所谓“好玩”,就是童心未泯,童趣尚在。菊荣校长也很“好玩”。菊荣沉浸在孩子们之中,其乐融融,那是因为他是作为一个还算“好玩”的长者与儿童在一起的。他的心灵,是坦诚的。作为一个关系中的人,特别是作为一位校长,这一点非常重要。人与人交往,最无聊的就是藏着掖着。坦率、真诚,其实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有魅力的。这种内心世界的澄澈之美,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童真”的升级版、成熟版。
他的心灵,是有诗与远方的。“美德扎根于心灵,心灵的成长是美德的提升与变革。”④菊荣的追求在于“把学校建设成为智力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之地”,正是在这种土壤上,他们在培养“积极生长者”。于是,在菊荣身上,我们感受到“令人惬意的品质”(诺丁斯语);在他们的校园里,我们感受到处处明亮和一派生机。
二、专业的力量
范梅南说:“教育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作为“学问”,是要花工夫的。菊荣的功夫花得很深,这使他这位“第一小提琴手”,在引领学校发展时,焕发出蓬勃的专业力量。他是一位课程专家,课程知识,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显然“腹有诗书”;课程技术,科学规范,带领教师叙写教学目标,设计课堂观察量表,选择研究方法,都是“一丝不苟”。更重要的是,他有先进的课程观、知识观,“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⑤。他的课程观、知识观的灵魂是人的成长。正因为聚焦于此,他们提出学生在学校六年中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指向培养目标。他们通过学期课程纲要落实课程标准,通过单元教学方案落实学期课程纲要,通过课时教学目标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并以“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开发指向素养的评价任务,促进目标达成。他们创生“儿童创造信息”“穷尽思维可能”“同学成为同学”的课程样态,引导儿童智力和精神的积极成长。他们还通过“完整学习时间”,让儿童经历学习的完整性和完满性,真正建构如杜威所倡导的“一个经验”。张菊荣凭借课程建设的建树,荣获“明远教育奖”的大奖,位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编委名单,可谓实至名归,而同事们的“服”他,“信”他,当然少不了他所拥有的专业力量的加持。
三、领导才干的力量
菊荣是一所集团校的领导。何谓“领导”?“领导是个体影响一群个体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过程”⑥。在学校组织中,张菊荣这个特殊的个体,有其美好的心灵,还有坚韧执着的“必备品格”,想明白了,就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做。在他们的“行政学院”,张菊荣每天用千字文与同事们进行思想激荡,且持续近两年时间,实在是了不起的一件事。《电影的力量》中说,“英雄之所行超越他人而成为英雄,是因为他比别人具有更强的意志力量。是否拥有超人的意志力量,才是英雄的试金石”⑦。可见,菊荣有着“英雄”的气质。张菊荣这个“个体”拿什么“影响一群个体”呢?是“共同目标”。菊荣和他团队的共同目标是培养“积极生长者”。这样的目标描述具有向上性,“积极”是一个人的人格底色,“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太阳”,这大致决定了这个人会拥有意义人生;具有完整性,菊荣说,以“者”收束,就是强调完整,其实“生长”还点出了根基性特点,只要是根基性的,就都是完整的;具有未来性,“积极”和“生长”都是向未来的,而且是指向美好未来的,给孩子打开的发展可能性是令人向往、可以期待的。想象,就是不在场的“出场”,这样一个新人的形象就活泼泼地在精神校园里“行走”了。菊荣又怎样“影响一群个体实现共同目标”呢?
第一,引导大家发乎内心地做“美好的东西”。萨乔万尼说,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最好层级就是“美好的东西使人去做”。在张菊荣和他的团队看来,“美好的东西”就是“共同目标”。张菊荣的本领不仅在于“共同目标”的美好性,还在于落地性,从而使大家内心认可,发乎内心地去做。比如,他主政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后,从学校文化传统中拎出“爱德求真”,将校训转化为愿景描述,“把学校建设成为智力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之地”,其样态性和亲切感引发大家去触摸,去创生。作为一个集团校,他们坚持“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原则。每个学校的文化表达都形成自己的句子,契合自己的传统,彰显自己的特色,然后又融汇凝聚成“积极生长者”的目标追求,既高远,又贴近。目标与现实,观念与行为,汇通交融,“美好的东西”也就顺其自然蓬勃生长了。
第二,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推进学校变革。如果说培养目标主要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课程教学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活动,则是回答怎样培养人。菊荣和他的团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即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课程建设方面,他们通盘考量指向核心知识的基础性课程,指向学生兴趣爱好的选择性课程,指向学校文化传统的特色性课程,整体构建课程体系;又通过课程建设的“五层楼”,将课程逐层逐级地落实下去,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地生根。在教学方面,围绕“教—学—评一致性”“积极生长课堂”,创生了许多令同行瞩目的经验。恰如迈克尔·富兰所言:“总之,只有那些集中力量搞教学改革的努力和持续地支持发展的外界条件,才有可能为变革的道德目标增加和再增加动力。”⑧也是因为如此,教师通过专业生活品质的提升,享受充实感、成长感,并成为学校变革的核心力量。
第三,构建发展共同体。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其组织优化的方向应当是共同体建设。作为一位“家长”,张菊荣的学校经营,就是着力构建共同体。首先,这个共同体是道德型的。自然状态下的学校也是一个集合体,正如杜威所说,那是一个联合体,是物理型的,而共同体应当是道德型的。前已论及,价值引领,愿景认可,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这个“组织”显然是道德型的。其次,这个共同体也是学习型的。很少看到有学校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般充斥着如此浓郁的学习氛围,每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其实也在读一所教师成长学院。这所学院有统一的布置,更有自主的选择,读书成风,研讨上瘾。最后,这个共同体又是创生型的。仅就组织形态说,管理人员有“行政学院”,教师有“课程研修班”,教师想做事有志同道合的专业社群,家长的积极介入有家长委员会,具体的项目有专家持续的参与,等等。
第四,在“成人之美”中享受人生价值。如李勤华老师所说,张菊荣是“迷恋”他人成长的校长。在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时,他就让老师们把自己的心得、感受记录下来,汇聚成册,学校为教师推出一部部的“土书”,让教师享有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到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后,他的相当一部分精力都在探索、创造教师的积极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乐此不疲地为教师的发展搭台子、扶梯子、探路子。然后呢?他在为教师鼓掌的同时,“嘿嘿嘿嘿”地怡然陶醉并且幸福地分享。在我的校长朋友中,有不少以“成人之美”为职责、为己任的,而菊荣无疑是其中突出的一位。恰如《电影的力量》在“角色关系”这一条目中所说:“让角色有趣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与其他角色的关系。”⑨在吴江实小,这个“他”指张菊荣,也指李莺、李勤华等。正是由于这种上等上的关系,“个体”的力量相互传递,“一群个体”正在酝酿,生成更壮大的力量,“共同目标”自然能够高质量地实现。“遍地英雄下夕烟”,也正在成为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幅美好的图景。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邮编:210013)
①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
②③金生鈜.教育者的心灵诗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7,7.
④金生鈜.教育者的心灵诗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9.
⑤索尔蒂斯.教育与知识的概念[M]//瞿葆奎,施良方,唐晓杰.教育学文集·智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2.
⑥彼得·诺思豪斯.领导学:理论与实践[M].吴荣先,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
⑦霍华德·苏伯.电影的力量[M].周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7.
⑧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3.
⑨霍华德·苏伯.电影的力量[M].周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