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秋桂
【摘要】“三单设计”由课前诊断的预习单、课中难点突破的学习单和课后拓展应用的作业单组成。“三单”为载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促进学生经历有指导、有挑战、高投入、高输出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在学习潜力、学习效力、学习动力等维度的学习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英语阅读;“三单”设计
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20年起就启动了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共同体课堂学习模式与高中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经过了一系列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设计高品质学习“三单”的方法,试图改变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因时间紧、任务多学生停留在浅层学习的教学现状。本文以笔者在2021年海南省课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授的“The 1940s House”阅读课为例,探索“三单”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困境与“三单”设计的价值
1976年美国学者弗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和罗杰·萨尔乔(Roger Saljo)基于学生阅读的试验,首次提出了“学习层次”的概念,其中浅层学习是指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不易迁移,学生的学习潜力、学习效力和学习动力也很难得到提升,而深度学习则是处在认知的高级水平,设计到高阶思维,可以发生迁移,学生的注意力、信息加工能力、学习兴趣也可以随之得到提升。
陈静静、谈杨在《课堂的困境与变革: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一文中提到:“课堂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速而压缩化的课堂教学进度与缓慢而复杂的学生学习经历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学生的真实需求未能得到关注和回应,从而陷入‘学困生的死循环。”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能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活动,但是也存在诸多新问题,比如丰富多样的活动会造成课堂教学进度高速,学生还没开始深度思考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这就造成了阅读课学生深度学习的困境。
要改变这样的课堂教学现状,教师需要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构建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变,而“三单”实际上是教师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的工具。预习单上的任务是基础任务,学生可自学完成。学习单上一般设计1个基础性任务和1~2个挑战性任务,需要和同学一起探索或在老师带领下学习的任务。作业单主要设计课后巩固和拓展任务。通过“三单”设计,有限的课堂时间可以集中起来突破学习的难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三单”设计在促进深度学习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的“三单”设计主要是在文本解读、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预习单、学习单和作业单的设计,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主题、体裁、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在与文本对话中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能使用文本语言表达观点等。笔者从文本解读、学情分析和“三单”设计三个方面对“三单”设计促进阅读课上学生深度学习进行探索。
1.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及设计“三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以下笔者将从“what”“why”和“how”的角度解读文本。
【What】The 1940s House是上教版必修一Book Unit 4 My Space中一篇与Lyn Hymers一家参与的“The 1940s House”试验相关的试验报告,这篇报告主要围绕试验的目的、参与者、住房条件、首要任务、困难和挑战以及结论这几个方面展开。试验过程很艰辛,但是Lyn在回到现代生活后,却开始想念1940s在房子里的生活。
【Why】作者通过描述Lyn一家在1940s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以及这家人在1940s亲密无间、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的家庭关系,让读者体会到战争时期人们生活的不易,对比分析1940s与现代生活的不同,反思是什么精神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进一步感悟“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核,让读者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践行“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精神,让家庭和社会变得更好。
【How】本篇文章是根据英国2001年上映的真人试验电视节目“The 1940s House”所写的试验报告,文本为总—分—总的结构,总共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The 1940s House”这个试验及目的(第一段),第二部分为Lyn一家在体验1940s的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与现代生活的对比(第二至第五段),第三部分为Lyn回归现代生活后对在1940s生活的看法和感受(第六段)。
本课的词汇主要与“家和房子”有关,难点词汇有“survive、labour-saving devices”等,表达了在1940s生活的不易,重点单词和词块有“be capable of、warmth、preparing meals、grow close”等,表达在1940sLyn一家亲密无间、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的家庭关系。
文章开头和结尾直接引用Lyn的话,反映了试验中和试验后Lyn对1940s生活态度的转变,体现了亲密家庭关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文章多处运用“But”转折体现重点内容,比如第二段“but luckily,they had a coal fire…”。此外,文章中多处运用副词来表达评论或者程度,比如“surprisingly”“she misses the 1940s house”。
2.学情分析。在此次教学比赛中,笔者教授的班级英语水平处于海南省中等水平,但是基础还是相对薄弱。
(1)从学生语言知识水平上看,文本的句子以简单句、并列句和状语从句为主,理解难度并不大。该文本涉及有关家和家务等方面的词汇如“survive、labour-saving devices、domestic chores、rationing of goods”等单词或词块,平时使用频率相对比较低,但对主题的理解却非常重要,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词汇。同时,该文本出现了其他常见的主题词汇,如“warmth、difficulties、challenge、preparing meals、helpfully share the hard work”等,是本节课学生需要重点运用的词汇。此外,学生应该注意和理解文本中许多评注副词和程度副词如“surprisingly、luckily、helpfully、happily、quickly”等的作用。
(2)从学生已知的相关知识背景上看,学生对本课“The 1940s House”这档英国真人试验节目比较陌生,对1940s年代英国伦敦人的生活背景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对1940s这一时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3.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的三单设计。
(1)预习单。
①自主学习查词典,提前理解重难点单词。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提前让学生通过自学,查阅不懂的主题词汇是在课上获得深度阅读体验的基本前提。笔者在预习单上设计词汇与中英文意思搭配题(如图1),一是为了培养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查单词时关注英英释义的意识,二是考虑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理解英文释义有困难,所以给出了单词的中文意思,降低学生预习的难度,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预测略读难度低,跳读把握结构不困难。考虑到授课的班级是高二学生,预测、略读和跳读的阅读策略在高一高二进行过大量训练,因此,笔者在预习上设计的第二个任务(如图2)是让学生预测文章主要内容,形成阅读期待。
第三个任务(如图3)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关于标题The 1940s House的基本信息,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标题的真正含义以及试验的目的。第四个任务是段落大意搭配题。这三个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篇章结构,对文章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预习单上设计的四个任务(如图4)由点到面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阅读,体现相互关联、难度逐层递升的关系。查字典理解单词的含义为自主阅读和课堂阅读做铺垫,而第三个和第四个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核对预测。而传统的阅读课上,这些低难度的活动也让学生在课上解决,而对于真正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才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关键活动。此外,笔者也在预习单上补充了关于“The 1940s House”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
(2)学习单。
①课堂初学习,基础任务激信心。根据文本解读,此文章是一篇结构清晰的试验报告,因此笔者在学习单上设计的第一个任务(如图5)是阅读全文并填写试验报告。这属于基础性任务,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整合了试验报告的核心要素:目的、参与人、住房条件、首要任务、困难和挑战以及结论,这些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表格中的各个小问题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每个段落的核心要点,帮助学生形成可视化的知识结构。因此,学习单的基础性任务设计难度要低,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出来,同时要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整篇文章核心要点。这样的基础性任务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结构。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只花了3~4分钟完成该任务。笔者通过问题链追问学生,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从而深层次理解文本。针对第二段的住房条件,笔者追问:“Why was central heating specially mentioned here?”引导学生关注当时试验的背景是在三月,属于寒冷的冬季,Lyn一家只能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使屋子变暖的煤炉烤火,对比现代生活,体会到当时Lyn一家生活的艰辛。针对第三段,笔者追问:“Why did they have to dig a hole?”引导学生了解1940s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人们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境况。学生用概括性的词“goods rationing domestic chores”回答了Lyn一家的遭遇后,笔者继续追问:“What were the domestic chores in detail?”学生继续阅读,在文中找到了关键主题词汇“preparing meals”“washing the dishes”“cleaning the floor and boiling the clothes”,接下来笔者再次追问:“What does‘boil the clothesme-an?”学生猜测意义,老师补充与“boil the clothes”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当时由于肥皂等物资短缺,人们只能通过煮沸衣服来消毒,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当时
③作业单。作业单是课堂学习后的巩固和拓展训练任务。因此,笔者在学习单上的两个挑战性任务的基础上,在作业单上也设计了两个任务(如图7),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任务完成即可。第一个任务是让学生以Lyn的身份,写一篇关于“The 1940s House”的体验报告,旨在巩固课堂所学,让学生在内化运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本语言,传达文本意义。第二个任务是写一封建议信,帮助朋友Tom解决家庭关系紧张的问题,并就如何创造一个亲密的家庭关系给出一些建议。在“亲密家庭关系”这一主题的引领下,学生能迁移创新应用语言,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笔者在一种轻松、温暖、舒适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氛围中,引导每个学生经历有指导、有挑战、高投入、高输出的深度阅读,体会到了做一名老师的喜悦感和成就感。笔者的这堂课也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当然,也由于课堂时间短,对该文本的主题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挖掘。
总的来说,高中英语阅读课应该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深度阅读为目标,基于文本分析和学情分析设计出具有整体性、指导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预习单、学习单和作业单,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题意义,形成对文本内容、语言和思维三者相统一的结构化知识。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学习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方式不尽相同,比如训练口算速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等,虽然方法和方式也因人而异,但我们知道,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必要手段。我们一致认为,在计算教学中找准“重难点知识重点练”“易混知识对比练”“易错知识反复练”“形式多样创新练”这四个着力点进行计算练习训练,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错误的“免疫力”,极大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有利于增加计算的趣味性。虽然我们都知道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就像布卢姆说的:“如果我们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那就只会加深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能力的感觉。”我们会从优化练习开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帮助学生树立并激励学生的计算信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共同体课堂学习模式与高中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Z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