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苏锡常都市圈是国内发展最早、最成熟、实力最强的都市圈之一,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支撑。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围绕都市圈空间尺度和国家顶层战略设计的互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通过跨江融合发展、拓展大运河朋友圈、做强环太湖科创圈和融入大上海都市圈的“江河湖海”深度一体化路径构建超级都市圈,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探索新经验、新模式。
关键词 苏锡常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江河湖海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苏锡常都市圈建设”。[1]2021年6月发布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提出要“引导苏锡常都市圈深度融合、协同发展”。[2]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最耀眼的一环,苏锡常都市圈要充分利用和放大区位优势,通过“江河湖海”深度一体化构建超级都市圈,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贡献“苏南力量”。
一、大力推动跨江融合发展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引领省内全域一体化是江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参与新一轮一体化区域布局的需要,也是打造区域统一大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示范区的需要。
深化拓展苏锡通跨江融合。苏通、锡通跨江融合是撬动江苏“江海联动、南北融合”的关键点和突破点。2020年4月,南通分别与苏州和无锡签署了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三地协同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进一步深化拓展苏锡通跨江融合,要全面落实合作协议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产业协同发展是关键。不断优化苏锡常通跨江融合产业协作联盟工作机制,推进高端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联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竞争力。加强三地工商联、商会、协会的互动合作,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协调会、联席会、现场会等形式,推进三地信息互通、产业合作、利益共享。园区持续共建是重点。推动苏锡通科技产业园持续优化升级,深度对接上海与苏南的产业、科创资源,不断做大做强经济总量,高水平建设国家级“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3]同时,鼓励和支持三地下属县市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交通互联互通是基础。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建设机制,根据《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苏锡通交通枢纽集群的定位,加速推动三地轨道交通、港口和口岸的“硬联通”以及政策、技术和标准的“软联通”,最终实现三地群众“心联通”。
积极推动锡常泰跨江融合。与苏锡通相比,锡常泰一体化发展进度略显滞后,其主要短板在于高铁、过江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和锡常泰三地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尤其是常泰两地联动不足,关联度较低。因此,推动三地跨江融合发展,交通互联互通是破题的关键点。要加快常泰过江通道、张靖过江通道和江阴靖江第二、第三过江通道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联动,做好区域快速公路网、港口、航道等相关规划的协调,配套做好快速路网对接,带动交通干道沿线建设,为产业协作、园区共建和产业联盟提供便捷的交通支撑。与此同时,强化常泰跨江环保合作,努力打造跨江绿色生态转型示范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度。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江阴高新区黄桥工业园区基础上,加快常泰合作园区共建,以务实高效的产业协同助力长三角“中轴崛起”。
二、积极拓展大运河朋友圈
大运河是苏锡常都市圈最闪亮的文化名片。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资源,讲好大运河故事,以运河文化为媒,内联外拓,打造“运河朋友圈”,合力把大运河苏州段、无锡段、常州段打造成大运河文化带的示范样板段。
携手打造“最江南”文化品牌。苏锡常是最典型的江南城市,是吴文化的核心城市,也是江南运河的核心区域,流淌着几千年的江南文脉。三地要强化文化战略意识和合作创牌意识,以“诗画江南”为灵魂,以“吴文化”为主线,以“活化利用”为手段,通过共保文化遗产、共建文化平台、共推文化产业、共享文旅资源、共办文化活动、共研江南文脉等手段,深入挖掘和彰显江南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凸显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组团打造“最江南”区域文化品牌,塑造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苏锡常范本”。
联手打造江南运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协同发展要立足区域文化特色,突出都市圈、城市群支撑作用,进一步丰富协同一体的空间尺度。江南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中独具特色的经济带、文化带、生态带,其沿线7个城市分属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皆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的节点城市。以三大都市圈为支撑,以运河文化为纽带,7市应整合运河文化资源,联手打造江南运河文化带,为长三角一体化贡献“文化力量”。要大力培育跨省市协同、跨领域合作机制,构建既有相互呼应又有差异化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推动7市运河文化产业、旅游开发协同发展。加强江南运河与浙东运河、吴文化与越文化的对接、对话,共同打造吴越文化高地。探索建立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协调一致整体推动运河文化保护和利用。
牵手拓展内外合作新空间。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加强吴越文化与淮扬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京津文化的对话交流,在文化互鉴中加强合作。加强与国内运河城市的交流合作,及时借鉴和复制兄弟城市在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增强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外运河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用独具民族风情、区域特色的吴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国的运河故事,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推进国际化创新型运河文化城市群建设。
三、努力做强环太湖科创圈
在江苏省内三大都市圈中,苏锡常都市圈虽然经济体量不小、发展势头不弱、发展水平不低,但由于空间局促、腹地狭小,发展后劲略显不足。如果不能跳出苏锡常,在更宽视野中拓展空间,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其自身发展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鉴于此,苏锡常以太湖为纽带,以科创为桥梁,整合沪苏浙皖两区六市,打造形成了环太湖科创圈。作为苏锡常都市圈的延伸和拓展,环太湖科创圈在空间上串联起了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在功能上链接起了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是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一大创举。
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摒弃竞争性思维和“吃独食”理念,逐步打破行政壁垒和利益分布格局,探索建立可操作、可落地、能够解决问题的科创圈合作新机制。建立多主体、多层面、多领域区域协调机制,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探索建立项目共享、租赁共享、候鸟共享等多种形式的柔性用才机制和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推动两区六市“创新券”共通共用和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整体效能。
进一步打造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依托嘉定国家汽车风洞实验室、苏州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无锡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常州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湖州纺织太湖实验室、嘉兴南湖实验室、宣城光伏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同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攻关,联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创新策源地,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擎。支持两区六市高校、实验室、高新区等创新载体采取联盟方式推进创新合作,联合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设科技资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打通科技资源经络,推动科技资源合理流动和开放共享。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两区六市在环太湖科创圈以及与周边上海、南京、杭州都市圈之间形成交叉错落的“研发—孵化—转化”产业链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发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及科技中介服务,推动其与创新企业双向选择、优化组合,以资本助力科创成果转移转化。
进一步构建共生共荣生态圈。复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经验,围绕“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先行圈”目标,协同开展太湖水环境治理,推进跨界水体联保共治。积极推进太湖生态修复聚泥成岛试点,着力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探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先行先试环太湖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协同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锋城市、示范城市。[4]依托沿湖生态公园、旅游度假区等优美自然环境,着重打造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设施和可享受高雅艺术的文化设施以及可充分交流思想的休闲娱乐设施,让风景成为推动科创的现实生产力。
四、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形成了以区域协同尤其是核心城市和都市圈一体化协同发展,全面融入上海的接轨策略。在此背景下,苏锡常一体化加速推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上海辐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产业链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脆弱、制度性合作缓慢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破题。
以“圈内一体”为基础,整体对接上海。当前,苏锡常都市圈三市之间关联度整体较低,研究显示,苏州与无锡为中低关联度、与常州为低关联度,无锡与苏州为中低关联度、与常州为低关联度,常州与苏州、无锡均为低关联度。在对接融入上海方面,三市竞争多于合作,分割大于协同,影响了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质效。[5]要在破除行政性壁垒、消除体制性障碍上加速破题,在都市圈城市间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环境、打造信用体系、降低交易成本,用市场化力量进一步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自由畅通流动,以都市圈规则的一体化凝聚形成强大磁场,探路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三市之间规划、政策与标准对接,建立跨区域多领域合作联动机制,提升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的水平。要推动都市圈内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扩大公共服务辐射半径,实质性推动“圈内一体”。
以产业科创合作为重点,等高对接上海。主动嵌入上海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实施跨区域“造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加快区域间上下游产业衔接配套,协力共建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具有苏锡常特色的产业地标品牌。主动联合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共同打造沪宁合科创走廊,合力推动沿沪宁G42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创圈、G40高端智能制造走廊和昆嘉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主动加强与张江科学城、虹桥商务区、临港新片区等区域的对接合作,围绕苏锡常主导产业以及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导入科创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推动产业提升发展。基于共享共赢理念,率先探索建立跨区域税收共享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等创新要素在沪苏锡常之间自由流动,从而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以“沪苏同城”为先导,全面接轨上海。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进一步发挥苏州与上海的毗邻优势,激活其一体化引擎功能,打造融入上海先行区,推动沪苏“全方位、全领域、一体化、高质量”跨界合作取得更大实效,为无锡、常州接轨上海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模式,进一步拓展“沪苏协同增强效应”的领域,通过深度参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努力成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协同创新区、国际经济中心的核心配套区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延伸区,打造与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相辉映的现代国际大都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2020-07-28.
[2]《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公告[EB/OL].2021-06-10.
[3]王锋,包卿.推进苏通跨江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1(04):1-4.
[4]无锡市科学技术局课题组.构建太湖湾科创带创新生态的思考[J].江南论坛,2021(02):4-6.
[5]王锋.苏南奋力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最前列的挑战与建议[J].太湖论丛,2021(04):36-39.
本文系江苏省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推进苏锡常都市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示范区的对策与建议”(编号ZX22019)的最终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江阴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江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