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羽佳
每逢端午,我们家除了传统的包粽子、看龙舟,还有一个习俗——系彩绳。所谓系彩绳,并非是在屋内挂满彩绳,而是在我睡着之后,母亲用各种彩线编织在一起,偷偷系在我手上的漂亮绳结。
你想,小孩子多是喜爱五彩斑斓的东西,晚上睡觉,第二天一睁眼,就看到一条好看的彩绳在你手上,那是多欢喜的事儿。待母亲推门进来,我还坐在床头对着自己那彩绳傻笑。背书包上学,也总是把戴有彩绳的袖子拉高一点,若同学来问,就自豪地说是母亲亲手所做,免不了受一番夸奖。其实现在想起来,那时也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只是单纯地想把自己那溢出的快乐分享给同学。
母亲知道我喜欢新鲜、好看的东西,每年就变着花样地给我编那彩绳,几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彩线,到了母亲手里就变得让人爱不释手。
小时候闲时喜欢趴在母亲膝边,或是和母亲聊聊学校的趣事,或是把一天上课的内容讲给母亲听,但更多的,还是听母亲讲她小时候的事儿及她家乡的习俗。在我看来,听这些可比读儿童故事好听、有趣多了。如是逢年过节,免不了地问母亲相关习俗,当然包括系彩绳的缘由。系彩绳所用的那几根绳都是有各自含義的,都象征的是平平安安、吉祥如意等美好祝福的。
母亲不迷信,她信科学。但每年我的手上就多一根彩绳。按母亲的话说,即使不相信,但还是想图个吉利,若不想戴,可以自己脱下便是。
怎会不想戴?那彩绳在我心中,早不单只是一条绳那么简单了,更是那沉甸甸的母爱。
我已经开始期待今年的端午节了。
【教师点评】本文写彩绳,实写母爱。作者把母爱具象化,将母亲对自己浓郁而亲密的情感融入到一根小小的彩绳中,真切而又具体。文章语言平实、准确:“把戴有彩绳的袖子拉高一点”“趴在母亲膝边”……这些细节真挚细腻,把一个小女孩可爱天真、单纯细腻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指导教师:黄楚曦)